↑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综合性学习 2 题,书写 1 题,名句名篇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综合性学习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丁先生忧心忡忡地表示,家长群里有一些家长反映,“发现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抱着手机,本来以为是开小差玩游戏,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在手机上抄答案呢。” 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索,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手机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

    材料二:记者昨天在手机软件应用市场上输入“作业”两字,出现了数十个选项。其中包括“问他”、“作业帮”、“快作业”、“作业宝”、“魔方格”等。一些软件下载次数达几万次甚至几十万次。

    记者随后用手机下载了一个名为“作业帮”的所谓“作业神器”,不用额外注册,用QQ用户名登录后,即被允许出题目或回答。用户既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回答他人的问题,并积累“财富值”,还能用这些“财富值”去换取礼品。

    答题的形式几乎是直接给答案。但是如果是要求有解题过程一些理科题目,提问者在贴出题目后,参与回答的人就会寥寥无几。

    材料三:“我听说过这类软件,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作业抄袭。”作为班主任,镇江某中学语文老师说。有教育人士表示,目前学校基本杜绝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因此,用“作业神器”的情况大多出现在校外或假期中,单凭校方或老师很难杜绝。要避免“作业神器”,需要学生自觉,更要家长监督。

    (1)从材料看,“作业神器”软件异军突起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以上材料,“作业神器”的弊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防止以抄作业为目的的“作业神器”的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提示修改病句。

    这次的“五·一”劳动节,我们班进行了“我爱家乡山和水”的演讲。②在演讲同学

    的引领下,我们再一次鉴赏到了家乡的美好风光。③具有传奇色彩的金山寺, 润扬大桥雄伟壮观,悠悠南山情,滚滚长江水……真是一年四季,变化万千。④作为一名镇江人,我真为生长在这样的一座名城而感到深深的骄傲。

    (1)第①句,成分残缺,应在        后面加上              

    (2)第②句,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3)第③句,词序不当,应将                  调换位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书写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语段,其中加点字的拼音或拼音所代表的汉子依次填在方格内。

    家乡的“千层底”上面绣着各种图案,百鸟朝凤,飞禽()走兽,京剧脸pǔ()等等,那些图案xǔxǔ()如生,呼之欲出,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一个又一个久远的故事。

    (摘自李良旭《故乡是长满庄稼的“千层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

    (1)天街小雨润如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无可奈何花落去,                (《浣溪沙》)

    (3)             ,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

    (5)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

    (6)                 ,不以人废言。(《论语》)

    (7)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

    (8)受任于败军之际,                (《出师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1)下列对名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朱赫来为躲避匪帮的搜捕,在保尔家藏了八天,给保尔说了许多关于革命的道理,令保尔明白革命的意义。

    B.鲁滨逊在岛上的第三年,捉到了一只雌的小山羊,经过驯养,它长大了。这诱发了他驯养山羊的念头。

    C.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D.杜小康家曾经是麻油地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后来因为父亲破产,不得不含泪辍学。好在有桑桑的帮助,最终还是回到学校和大家一起上学了。

    (2)阅读《西游记》选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妇人道:"此间乃西牛贺洲之地。小妇人娘家姓贾,夫家姓莫。幼年不幸,公姑早亡,与丈夫守承祖业,有家资万贯,良田千顷。夫妻们命里无子,止生了三个女孩儿,前年大不幸,又丧了丈夫,小妇居孀,今岁服满。空遗下田产家业,再无个眷族亲人,只是我娘女们承领。欲嫁他人,又难舍家业。适承长老下降,想是师徒四众。小妇娘女四人,意欲坐山招夫,四位恰好,不知尊意肯否如何。"三藏闻言,推聋妆哑,瞑目宁心,寂然不答。

    这段话描述的是哪个情节?

    (3)阅读《水浒》选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宋江听了,慌忙着蔺仁引入。直到后牢枯井边望时,见里面黑洞洞地,不知多少深浅。上面叫时,那得人应。把索子放下去探时,约有八九丈深。宋江道:“A眼见得多是没了!”宋江垂泪。吴学究道:“谁人敢下去探看一遭,便见有无。”

    A人物是      

    后来谁下枯井,怎么救出了A?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润州二首(其一)

    杜牧

    向吴亭东千里秋, 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 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 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 一笛闻吹出塞愁。

    【注释】⑴润州:今江苏省镇江。⑵向吴亭:在润州丹阳县南。⑶桓伊:东晋将领、名士、著名音乐家,善吹笛。

    1.首句中“千里秋”三字用语奇绝,请赏析其妙处。

    2.请描绘诗歌颔联所表现的画面。

    3.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孟德者,神勇之退卒①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佑中,戍秦中,秦中多名山,德出其妻,以其子与人,而逃之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

    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②、胀、懑,无所不至,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③不死,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④而去;试之前后如一。”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⑤,置之秦州,张公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注释】①神勇:这里指禁军的一个兵营名。退卒:逃跑的士兵。②利:同“痢”,这里指患了痢疾。③辄:常常,总是。④弭耳:指贴耳。这里是形容动物非常驯服。⑤自告者:自首的人。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以其衣易一刀十饼  (2)逡巡弭耳而去(3)类有道者    (4)德具道本末

    2.翻译下列句子。

    (1)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

    (2)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

    3.文章中表现孟德进山后生存艰难的句子是:       ;表现他勇猛,无所畏惧的句子是:        

    4.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对孟德的评价及其中蕴含的感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文化综艺需要因势利导

    陈光宇

    ①最近一段时间,综艺节目《朗读者》备受关注。为什么《朗读者》会火?笔者认为,《朗读者》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根本原因在于节目适应了当前大众的文化消费心理。

    ②可以说,《朗读者》《见字如面》《非凡匠心》《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综艺节目触动的是人心底的情感和情怀,是在市场化思维的工业流水线模式和互联网思维的IP模式下文化“泛娱乐化”“浅层化”“碎片化”背景下,对观众深层次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同时也是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背景下对文化“真善美”价值取向的回归,是对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个“纯真年代”的回归。

    ③当前大众的这种文化消费心理,可以称之为文化消费的审美需求。从社会层面来说,大众文化消费心理与社会文化心理总体趋势密切相关。当前社会文化思潮日趋多元化,尤其是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各类文化思潮和价值观扑面而来,带来众多选项的同时,也对人的文化思想带来了一些困惑,如何把握自身文化定位成为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而回归传统文化,从传统中汲取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从个人层面来说,这与观众的文化情感需求也有关系。不难想象,观众在各类真人秀、选秀、网络综艺等娱乐节目的狂轰滥炸之下,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浮躁和喧嚣,在这种情形下,一档回归初心的文化情感类节目可谓雪中送炭、正逢其时。

    ④艺术存在“通感”之说,文化亦如此。对观众来说,《朗读者》不仅仅是一段“朗读”,更多的是对“遇见”“陪伴”“选择”等人生主题的感触和共鸣。中国是一个具有“文以载道”和“寓情于景”传统的国家,我们的诗、书、画无不寄托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优势就在于通过文化载体传达给观众深层次的感动和思考,这不同于浅层次的娱乐享受或者单纯的视听欣赏,而是上升到了审美的层次,是把节目作为作品来看待和感受,具有更加长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⑤《朗读者》这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出现可谓“因势利导”,“势”即当前社会文化心理的主流趋势,“导”即引导,这也正是其价值和意义所在。90后、00后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原生民,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与其说文化自觉,不如说是文化认同。互联网缩小了世界的距离,也淡化了文化的传统与特质。而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民族精神之源。习近平总书记说:“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当前,文化类综艺节目在适应社会文化心态的同时,对坚定文化自信发挥了可贵的引导作用,尤其是伴随互联网长大的年青一代,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方面,可谓功莫大焉。

    ⑥当然,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当前虽然生逢其时,但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方向对了,节目质量就是关键,同时还需要更好地适应网络新媒体的制作和传播模式,以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⑦董卿说自己21年主持生涯仿佛回到了起点,做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于观众而言,对纯真情感的文化追求又何尝不是回归初心呢?

    (陈光宇《光明日报》2017.3.22)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①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3.简述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第⑥段可否删去,为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向高贵的生命致敬

    毕飞宇

    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两个故事,人物是真的,故事也是真的。对了,在讲故事之前,我要介绍一下我的职务,我的职务是推拿中心盲人居委会的大妈。

    ②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戒指的。我有两个盲人朋友,一男,一女,他们是一对恋人。有一天夜里,姑娘把我从推拿房叫到了大街上,掏出了一枚戒指。她告诉我,她想和她的男朋友分手,戒指是男朋友送的,她请我把这枚戒指退还给她的男朋友。我把小伙子喊了出来,把姑娘的想法转告了他。小伙子对我说,他已经感觉出来了,但是,希望我把戒指再送给女方,理由很简单,恋爱可以终止,这段感情却是真实的,他希望女方把戒指留下来做个纪念。我只能来到女孩的面前,转达了小伙子的意思。姑娘说,都是残疾人,买一个戒指不容易,请你再跑一趟,退给男方。我又一次来到小伙子的面前,经过我的反复劝说,小伙子最终接受了戒指。第二天上午,那个姑娘就消失了,我再也没有见过她。

    ③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盲人都有他们的身理缺陷,他们大部分都有些自卑,他们担心主流社会的人瞧不起他们。为了补偿这种自卑,他们就格外地自尊。作为居委会的大妈,我时刻能感受到他们心底里的那种力量,这力量其实也正是生活里头最为朴素的一个原则——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就不是自己的。在我看来,一个人只要过上有原则的生活,他就是高贵的,这样的生命就是高贵的。我愿意向这样的生命致敬。

    ④现在我要说第二个故事了,还是关于戒指的。我另外有两个盲人朋友,一男,一女,也是一对恋人。这一对恋人要幸运得多,他们最终结婚了。就在他们举办婚礼的前夕,小伙子找到了我,让我做他们的证婚人。在我给他们证婚之后,婚礼的司仪、江苏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位女播音员,请一对新人交换戒指。小伙子拿出了戒指,是钻戒。而那位盲人姑娘也拿出了一枚戒指。现在,我想请朋友们猜猜——姑娘的戒指是用什么做的?

    ⑤这枚戒指是新娘用她的头发做的。新娘是一个诚实的姑娘,她大大方方地告诉我们,她买不起钻戒,她只能用她的头发为她的新郎编织一枚结婚戒指。这位盲姑娘说,她的头发太软了,太细了、太滑了,为了编织这枚戒指,她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她差不多动用了一百个小时才算完成了她的梦想。我清楚地记得,婚礼上所有的人都流泪了,我请来的女播音员几乎泣不成声。唯一没有流泪的那个人是新娘。她仰着头,凝视她的新郎,她自豪的、倔强的、幸福的、什么也看不到的、远远说不上漂亮的凝望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她自己也许都不知道,因为贫穷,她没有能力去购买钻戒,但是,她却为我们展示了一只最高贵的戒指。它不是矿物质,它是一个姑娘的生命,她全部的爱,因为爱而激发的无与伦比的耐心。——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大行宫附近一家最为普通的路边店里,时间是2011年的冬天。非常遗憾,在我证婚的时候,我的《推拿》已经出版了,要不然,说什么我也会把这个场景写进我的小说。今天,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你们,多多少少弥补了我的遗憾。

    ⑥在这里我特别想说遗憾。作为一个作家,我的人生几乎就是在遗憾里头度过的,我相信,在座的艺术家们都会同意我的说法。每当我完成了一部作品,无论我多用心,回过头来,都会发现有许多东西没有写进去。这个没有写进去的东西就是比小说更加广阔、比小说更加丰富的生活。可我依然是乐观的,正因为有遗憾,我们手中的笔才不会停歇,遗憾在,艺术创作就永在。

    (本文系毕飞宇2016年1月21日在江苏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进会上的发言,有改动)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我讲的两个故事。

    2.请赏析文章第⑤小节中画线句子中的加点词。

    她仰着头,凝视着她的新郎,她自豪……

    3.文章第①小节和第③小节反复强调我的职务是居委会大妈,试分析“我”的人物形象。

    4.简述文章最后一段的意蕴。

    5.请谈一谈标题“向高贵的生命致敬”的含义和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的人、事、物一直镌刻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从来没有忘记过。

    请以“从来没有忘记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补充完整的文题抄写在答题卡“题目”后的横线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