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连线题 5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

    A. 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B. 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C. 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D. 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与汪龙庄书》一文中指出:“今日学者风气,征实太多,发挥太少,有如桑蚕食时(吃桑叶),而不能抽丝。拙撰《文史通义》,中问议论开辟,实有不得已而发挥,为千古史学辟其蓁芜(杂乱)。”可见其主张史学研究应该

    A. 重视秉笔直书   B. 具有创造精神   C. 贵在言必有据   D. 注重因果联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说明西周统治者的政治观念

    A. 重视民心向背   B. 宣扬君权神授   C. 实行等级制度   D. 依赖家族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西汉后期贡禹、东汉张林都曾主张废止钱币,国家租税皆征布帛及谷。在《后汉书》中,征收“租调”、“调取谷帛”等记载累见不鲜。这

    A. 进一步固化了小农经济   B. 反映出社会动荡不安

    C. 说明田庄影响国家税收   D. 说明商品经济的萎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元杂剧“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说明元代杂剧

    A. 缺少精练的艺术特色

    B. 为民间艺术家所创作

    C. 实现了诗书的平民化

    D. 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这说明

    A. 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   B. 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

    C. 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   D. 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选项,对下表的正确解读是

    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情况

    1890年

    1908年

    1920年

    市场商品总值(单位:亿两)

    11.74

    22.99

    66.10

    市场商品中洋货所占比重(%)

    12.09

    21.64

    12.84

    A. 市场商品总值增长主要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

    B. 洋货所占比例的上升是因为上海等东南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

    C. 市场商品总值增长最快时期主要是由于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D. 洋货所占比重下降是因为抵制洋货、使用国货运动的开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五四运动不久,胡适在学术上拉起了“整理国故”的旗号,开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目录》;1923年梁启超写了《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继胡梁后还有别人提出的国学目录,由此,形成了一股开列国学目录的旋风。这反映了

    A. 知识阶层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B. 知识阶层对传统文化的继续批判

    C. 传统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D. 知识阶层对西方文化的否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44年9月,蒋介石发表《告知识青年从军书》,号召知识青年从军,规定:服役年限为两年,公务员保留薪水,大专学生保留学籍,高中学生服役期满后可免试升入大学。这表明

    A. 中国抗战兵源面临枯竭   B. 中日战争仍处于相持阶段

    C. 国民政府关注兵源素质   D. 抗日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西塞罗说,“自然法为人和共有,人类既然是自然创造的,被赋予了正确的理性,也赋予了正确的法律。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立下另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自然法中蕴含着理性的精神

    B. 自然法体现了公正的理念

    C. 自然法具有普适性和永恒性

    D. 自然法是法律的指导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694年,威廉和玛丽从荷兰引进银行制度,批准成立英格兰银行并带头认股。该银行为社会集资和私人剩余资金找到了一个去处,在伦敦商人中大受欢迎。这说明当时英国

    A. 工业革命的经济基础已经形成

    B. 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证券中心

    C. 已确立了海上霸权和殖民霸权

    D. 光荣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35年5月6日,罗斯福总统任命霍普金斯为工程振兴局局长,该局从1935—1941年间共耗资113.56亿美元,其中78%用于公共建设和资源保护。罗斯福这样做的目的是

    A. 提高公共事业水平以缓解社会矛盾

    B. 拉动国内就业以恢复社会经济

    C. 扩大政府支出以平息公众不满情绪

    D. 加强资源保护以合理配置资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5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至迟自西周开始,已经就医药事物而设官立制。后来,伴随着政治和秩序对于关照民生的需求,医疗制度形成并能够日益发展。汉代出现太常太医令和少府太医令两种职能上有所区分的官职;北齐发展为太常寺太医署和门下省尚药局两种机构,并初置为太子服务的门下坊药藏局。隋炀帝时将药藏局归殿内省。实现了药藏局职能与隶属关系的统一。唐朝建设医疗制度,因革汉、北齐、隋之制而损益之。……唐代在中央设立了各级医疗机构;在地方也设立了一定数额的医学人员,包括医博士、助教以及医学生等。配合这些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设置,唐代还针对医疗事物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性规定,最集中的体现是唐令中有专门的(医疾令)。此外,根据各个时期需要,唐代的皇帝还曾针对医疗问题发布过一些敕文,如玄宗时期的(考试博学多才道术医药举人诏)等。

    ——摘编自程锦《唐代医疗制度研究》等

    材料二1820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澳门开设一家眼科诊所,随后政府和民间人士相继开办了数目可观的新式医院,到1920年,在大城市新式医院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医家”,成为医疗机构的主体部分。在工作效率上,近代医院制度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使医生的专业化水平大为提高。在医疗行政方面,1905年清政府开始设巡警部(兼管卫生事务),1912年,南京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卫生司,医院不再是传统的专侍皇宫的太医院,它的服务对象是京城官吏和居民,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西方医疗制度还开启了中国近代医学教育之先河,各方的努力下尤其是各地开始设置医科或医学院,医学人才的培养迅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西方医学在中国的整体传播,改变了单一的中医学独立存在的局面,中国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局,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中国人的医疗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马伯英《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医疗制度的特点及唐代医疗制度完备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医疗制度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以下是社会学领域著名的青蛙现象:

    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对某些特质的惯性依赖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近现代历史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性强)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絛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武帝元狩三年,桑弘羊正式主持时政经济改革,颁布了算缗告缗令。所谓算缗,就是向工商业者和高利货者征收财产税。所谓告缗,就是向朝廷揭发工商业者和高利货者隐产漏税的违法行为。结果“得民财产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教百项,宅亦如之。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汉初以来‘开山海之禁’”,听任盐铁私营,豪商大贾和诸侯王纷份冶铁煮盐,桑弘羊上台后,在全国各地盐铁产区设立盐官三十五处、铁官四十八处。经过整顿,盐铁的产量和销售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汉初以来,郡国自由铸钱,私铸之风盛行,结果币制紊乱,铜钱大小轻重不一,劣币充斥市场。武帝采纳桑弘羊建议,“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行。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入其铜三官”为了制止豪商大贾们利用贱买贵卖、囤积居奇来操纵物价,实行了均输和平准。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桑弘羊财政经济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桑弘羊财政经济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在1644年时,英国诗人弥尔顿就提出了“出版自由”的主张,此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各种角度深入这个话题,使得英国从政府到民众都有了言论自由的观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大众媒体在战争中产生的巨大效用,战争结束后收音机日益成为人们获取各方面信息的主要来源。从1941年到二战结束,英国在其对外广播电台中使用的各国语言高达46种。在战争后期,英国大众传媒通过收音机对新的黎明以及“一个更加美好的荚国”的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强调贏得了公民的广泛支持,公民一致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英国政府所制定的审查制度也顺理成章地得到潜移默化的强化。

    ——摘编自孟杨《二战时期英德两国新闻传播的议程设置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二战时期英国新闻传播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期间英国新闻宣传的特点及其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张载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年轻时,范仲淹曾勉励他读《中庸》,学儒家之学。张载读完仍未感满足,又读遍佛家、道家之书。几年后,又发现这些都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便回过头来求之六经,悟出了儒、佛、道互补的道理。回乡后,张载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的实验。前者是为了用儒家礼制净化民俗民风,后者则是为了缓和土地兼并所引起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对井田制,张载用心最多。他与学生买了一块地,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数井,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企图证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他(张载)提倡"民胞物与"思想:"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根据龚杰《张载评传》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载开展社会实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载“民胞物与”的核心思想,并对此作出简要评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