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填空题 1 题,解答题 5 题
中等难度 1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3 题
  1.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到了平木板、细绳套、橡皮条、测力计等实验器材,关于该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
    A.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细绳套与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不同位置
    B.用测力计拉两个细绳套时,让两拉力的夹角尽可能接近零度
    C.用两测力计互成角度拉两个细绳套时,在记下测力计读数的同时记下拉力的方向
    D.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与水平木板平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只能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可用来描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B.亚里士多德将理想斜面实验通过合理推理否定了伽俐略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
    C.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是:牛顿、米、千克
    D.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
    A.力F
    B.加速度a
    C.时间t
    D.质量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0年1月4日,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如图所示,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速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研究舰队平均速率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C.以“千岛湖”舰为参照物,“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
    D.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从网上找到几幅照片,根据照片所示情景请你判断他们对这四幅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当火药爆炸炮弹还没发生运动瞬间,炮弹的加速度一定为零
    B.轿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同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的加速度可能为零
    D.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出刘翔在110m栏比赛中任一时刻的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物体运动的时间为8 s
    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m
    D.在t=4 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0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沿x轴运动的质点,以它经过原点O的时刻开始计时,其位移x(单位:m)与时间t(单位:s)关系为x=20t-5t2,则( )

    A.这个质点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这个质点的加速度是5m/s2,加速度方向沿x轴的负方向
    C.这个质点的加速度是10m/s2,加速度方向沿x轴的负方向
    D.开始计时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20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同学为了测出井口到水面的距离,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由静止落下,经过2.5s后听到石块击水的声音,不考虑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所需要的时间,g=10m/s2,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
    A.小石子的运动可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B.井口到水面的距离约为31m
    C.小石块到达井下水面处的速度大小约为12.5m/s
    D.假设地球上没有大气,则让一片羽毛和这个小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落下,它们将同时到达井下水面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C.由μ=可知,动摩擦因数μ的单位是
    D.能把线制成布,把布缝成衣服,靠的是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跳水”是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图某运动员从跳板上被竖直向上弹起,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离开跳板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B.运动员离开跳板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设运动员被跳板弹起后又落回到跳板上,则运动员从刚离开跳板到刚接触跳板这一过程,上升和下降所用的时间相等
    D.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运动员处于平衡状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一质量为1kg的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4s末的速度小于在7s末的速度
    B.物体在1s末的加速度小于物体在7s末的加速度
    C.物体在1s末的加速度方向与物体在7s末的加速度方向是相同的
    D.物体在6-8 s内受到合外力大小为0.25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式a=是加速度的定义式,其中a的方向与△v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B.用公式a=计算物体的加速度a时,公式中的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C.平均速度公式适用于一切直线运动
    D.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是骨折病人的牵引装置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绕过定滑轮M、N和动滑轮Q后挂着一个重物P,与动滑轮Q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脚,其中M、N、Q的位置可以发生变化,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为了使脚所受的拉力减小,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只减小重物P的质量
    B.只增加NP间绳的长度
    C.只将病人的脚沿EQ方向向左移动
    D.只将病人的脚沿QE方向向右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如图1所示,是《探究加速    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放大法    c.理想实验法
    (2)某同学在实验中取得了几条较为理  想的纸带,其中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即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将每条纸带上的计数点分别记为0、1、2、3、4、5…如图2所示,由于不小心,a纸带在开始部分和后半部分都被撕断了,则根据图2可知,在b、c、d三段纸带中,________是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部分;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计数点2对应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本题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对小车拉力F的大小,根据测得小车所受拉力F和加速度a的数据作出的a-F图线如图3,他发现自己作出的a-F图线并不过坐标原点,于是他仔细查找原因,对实验装置进行了调整,下列调整方案可行的是________
    a.增加小车的质量
    b.将电火花计时器换为电磁打点计时器
    c.适当垫高长木板的右端
    d.减小砂桶内砂的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5 题
  1. 我国的高速铁路技术不断创出新的纪录,同时旅客的安全工作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假设某次列车在离车站9.5km处开始制动刹车,此时列车的速度为342km/h,列车匀减速到站并刚好停住.求:
    (1)该列车进站时的加速度多大?
    (2)列车减速运动的时间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宇宙飞船中,由于完全失重而无法利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科学家们采用下述方法巧妙地测出了一物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将一带有推进器、总质量M为5kg的小车静止放在一平台上,开动推进器,小车在推进器产生的水平方向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测得小车前进1.5m历时5s.关闭推进器,将被测物块固定在小车上,仍然让小车在推进器产生的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测得小车5s内前进了1.0m.求:
    (1)小车两次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之比为多少?
    (2)科学家们用上述方法测得物块的质量m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a所示,轻质弹簧原长为35cm,沿水平方向用其拉着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40cm,当将该物体用弹簧拖着沿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匀速上滑时(如图b b所示),弹簧长度为45cm,拉力方向与斜面平行.已知物体与水平面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g=10m/s2,sin37°=0.6,cos37°=0.8)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物体以12m/s的初速度冲上斜面的最顶端,然后又沿斜面向下运动,返回斜
    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10m/s,在此全过程中的v-t图象如图所示,求:
    (1)斜面的长度L;
    (2)物体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t;
    (3)斜面的倾角θ的正弦值sinθ=?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受到斜面给它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几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质量为m=1.0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3.0kg的长木板的右端,木板上表面光滑,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木板长为L.开始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l2N,如图所示.为使小滑块不掉下木板,水平恒力F允许作用的最长时间为1s.(g取l0m/s2)求:
    (1)在0~1s时间内长木板在的加速度大小;
    (2)木板的长度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