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2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实行这项政治制度的目的是(   )

    A.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B.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C.为了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C.为了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继承上的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可以用来证明当时(   )

    A. 贫贱者的社会地位普遍得到提高

    B.各诸侯国都重用贫贱者

    C.分封制开始走向解体

    D.社会上一些阶层的地位在发生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晚清七十年》载:“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型态之发展,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这次转型(    )

    A.摧毁了宗法观念        B.发展了分封制度

    C.确立了专制政体        D.创立了科举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从刘邦的“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的“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 

    A. 普通民众的思想观念已发生根本的转变

    B. 两位杰出的历史人物都有鲜明的民本思想 

    C. 从“家天下”走向“公天下”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D. 人民大众与统治者的矛盾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隶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从这段话可以得出的信息有(   )

    ①.中书、尚书的官职最早出现在西汉 

    ②.中书令和尚书令的地位在汉代较低

    ③.魏晋以后尚书令才参与军国大事

    ④.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的实行(   )

    A.瓦解了宗法体系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完善了地方行政机构

    D.健全了地方监察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材料表明(    )

    A.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B.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

    C.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 

    D.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托马斯·卡伦德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眴窄的一隅,生活着近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闻名遐迩”。材料中的“他们” (     )

    A.较为注重实际,崇尚秩序     

    B.能直接参与政治,追求民主权利  

    C.生活在古希腊            

    D.最终被罗马人征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一书中说:“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据此可知罗马法的发展是因为(    )

    A.罗马的扩张与各民族的融合

    B.罗马法基本原则获得认可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得到认同

    D.奴隶制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罗马法制史上,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二世纪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代。在这一时代里,罗马人找到了革除古代法弊端的钥匙,……为罗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罗马史纲要》)这把钥匙应指( )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止法律,国王的征税为非法;议员有在议会演说、辩论或议事之自由。其体现的宪政原则是(   )

    A.王在议会              B.议会至上

    C.少数服从多数           D.政教分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的任期为两年,每两年全部改选一次,而参议员任期是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这一规定(     )

    A.充分发挥两院的制约与平衡作用

    B.防止立法工作草率从事

    C.保证代表的广泛性和政策的延续性

    D.兼顾大州和小州的利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785年美国首任驻英大使亚当斯赴任时,英国外交官讽刺挖苦:“怎么只有你一个人来到伦敦?应该有十三位大使才对呀!”这位外交官针对的是(     )

    A.美国邦联制松散无力

    B.十三块殖民地都有大使

    C.美国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

    D.英国尚未承认北美独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依据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下表中①②③④处应填写的内容依次应是(    )

    项目

    德国

    法国

    元首的产生

    议会两院联席会议

    议会的组成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

    内阁的产生

    皇帝任命

    元首与议会关系

    与内阁共同对议会负责

    A.选民普选、联邦议会与各省议会、总统经众议院同意任命、对议会负责

    B.世袭继承、参议院和众议院、议会选举产生、召集和解散议会

    C.世袭继承、参议院和众议院、总统经众议院同意任命、召集和解散议会

    D.选民普选、参议院和众议院、议会选举产生、召集和解散议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实行使普鲁士在统一后的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以下这部宪法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D.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文中“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是指(    )

    ①五口通商   ②协定关税   ③治外法权   ④公使驻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

    B.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索取巨额赔款

    D.各国通过《辛丑条约》纷纷设立租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某专家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平等的许诺……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下列最有可能导致“贫民失望”的是(     )

    A.金田起义仓促举事

    B.《天朝田亩制度》流于空想

    C.定都天京斗志松懈

    D.《资政新篇》因故未能实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转折点是(     )

    A.定都天京        B.北伐失利      C.天京内讧       D.安庆失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某同学创作了一部话剧,其中有这样的情节:《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议论纷纷。下面是该同学设计的四句台词,其中存在史实性错误的一句是(    )

    A.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B.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工厂,我们这些小工厂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C.这么多赔款,砸锅卖铁也不够给的

    D.听说青年学生有的去“东交民巷”使馆界抗议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禁止本国报纸派记者采访战争过程,也拒绝外国记者随军采访。日本政府则启动了所有的宣传机器,宣传本国的开战立场,主张战争的正当性,允许外国记者随军采访和外国武官随军观战,赢得了西方国家的好评。清政府这一做法实质上是(    )

    A.未认识到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B.出于军事保密的需要

    c.专制体制加强对信息的管控  

    D.担心西方列强的干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20世纪初某西方报纸报道:昨天,纽约唐人街华人燃放鞭炮举行庆祝活动。在以前,居住在大街的华人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君主立宪”,另一派支持“民主”。昨天,他们步调一致。“他们”庆祝的应是(    )

    A.光绪帝下诏“新政”           B.义和团运动兴起

    C.中国同盟会建立             D.中华民国的成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缅甸中国同盟会创立于1908年4月1日,其在动员、组织旅缅华侨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中,做出杰出贡献。对下表分析正确的是(    )

    姓名

    简介

    与同盟会关系

    陈甘泉

    心怀大志,寡言深思,侨居仰光,经营商业

    旅缅侨胞中最早具有民主革命倾向的人士

    徐赞周

    1903年,与陈甘泉、庄银安诸友创设中华义学,缅甸华侨之有学校由此开端

    缅甸中国同盟会创始人

    庄银安

    自少能文,弱冠南渡,到仰光经商;性慈志高,急公好义,且善于谋略,因此在侨界有较高威望

    缅甸中国同盟会首任会长

    曾瑞开

    十八岁到仰光经商,几年后,成为仰光有名的实业家

    为支持革命事业慷慨解囊

    A.缅甸是同盟会在海外的一个最重要分部

    B.缅甸的部分华侨积极支持国内革命活动

    C.缅甸所有的华侨都是同盟会会员

    D.缅甸的同盟会成员都在经济上支持革命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文中的“革命性和民主性”是指(    )

    A.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B.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

    C.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

    D.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讲到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大体可划分为两段落。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秦以后之政制,有许多精义,仍沿袭周制而来,直至近代皆然。但最近的我们,接受西方学说影响,遂若西周封建制度一无是处。而秦以下之政府,则只以“君主专制”四字目之……近代只有孙中山先生,他懂得把中国传统政制来和西方现代政治参酌配合。他主张把中国政治上原有之考试、监察两制度,增入西方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而糅合为五权宪法之理想。我们且不论此项理想是否尽善尽美,然孙先生实具有超旷之识见,融会中西,斟酌中西彼我之长,来适合国情,创制立法。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政治改革运动中激进的社会改良主义者密尔认为在现代条件下,“理想上最好的政体是代议民主制,在此制度下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 后的控制权(受控精英民主制度)。”与直接民主相比它有很多优越性,起码在处理多数与少数、民主与平等、民主与自由、公共事务与个人自由、精英与大众等各个关系上更为理性和科学。

    ——谢海霞《代议制民主:找回人类应有的话语权》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与“秦以后之郡县政治”的内涵,简析秦始皇和孙中山创新的政治制度的不同影响。(10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扼要说明近代英国在代议民主制的框架下权力中心的变化,归纳这一“最好的政体”的基本特点。(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 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 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 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摘自周振鹏《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据材料一,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5 分)

    材料二:……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一一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6分)。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继承妥协传统,请以18世纪晚期的美国史实为例加以说明。(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云:我两人忠心为国,亦须筹顾大局。中国素未准备与外国交争,所招新兵,未经训练。今既到如此地步,中日系切近邻邦,岂能如此相争,久后必须和好。但欲和好,必须为中国预留体面地步;否则,我国上下伤心,即和亦难持久。……伊(藤博文)云:局面竞至于此,非余之过也。战端一开,伊于胡底,讵能逆料?……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材料二   李云:无论如何,总请再让数千万,不必如此口紧。伊云:屡次说明,万万不能再让。李云:又要赔钱,又要割地,双管齐下,出手太狠,使我太过不去。伊云:此战后之约,非如平常交涉。李云:讲和即当彼此相让,尔办事太狠,才干太大。伊云:此非关办事之才,战后之效,不得不尔。如与中堂比才,万不能及!李云:赔款既不肯减,地可稍减乎?到底不能一毛不拔。伊云:两件皆不能稍减,屡次言明,此系尽头地步,不能少改。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材料三   日本政府提交的和平条款汇聚了国内不同集团的各项要求。陆军坚持割占辽东半岛,这将便于日本控制朝鲜与北京。海军希望取得台湾,以此作为日后进军南亚的基地,同时也想租用辽东半岛。财界要求中方赔偿白银2亿两。进步党建议,鉴于即将到来的瓜分中国的行动,日本应占据山东、江苏、福建和广东。而自由党则力主割占满洲和台湾。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参与“马关和谈”的出发点。(4分)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鸿章的理由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联系材料一、二,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各自态度有何不同?(4分)

    (2)《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中日之间取得和平局面了吗?(1分)据材料三和所学日本侵华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