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28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22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8 题
  1. 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于(   )

    A.1911年10月1日               B.1911年12月20日

    C.1912年1月1日              D.1912年2月12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97年,近代中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 三联书店   B. 上海古籍出版社   C. 外文出版社   D. 商务印书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资产阶级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运动的标志事件是(   )

    A. 《北京条约》的签订   B. “公车上书”

    C. 《天演论》的发表   D. “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与张少帅(即张学良)有关的历史事件足(   )

    A. 九一八事变   B. 台儿庄战役   C. 重庆谈判   D. 西安事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下列哪个是洋务派开办的民用工业(   )

    A.安庆内军械所        B.湖北织布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   )

    A. 反帝爱国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D. 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近代史开始于(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英法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凶,帮凶是(   )

    A. 法国、美国   B. 日本、美国   C. 俄国、美国   D. 英国、美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小明在翻阅历史书籍时,看到下面这张图片。请你说说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在什么战争中壮烈殉国(   )

    A. 林则徐、鸦片战争   B. 关天培、虎门销烟

    C. 邓世昌、义和团运动   D. 邓世昌、黄海海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马关条约》中规定的开放为商埠的城市不包括(    )

    A. 上海   B. 沙市   C. 重庆   D. 苏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   )

    A. 推翻了君主专制   B. 创建了近代第一批机器工业

    C. 挽救了民族危亡   D. 伲进了思想解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事件是(   )

    A. 戊戌变法   B. 五四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洋务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从“刘道一、蔡绍南”“江西湖南交界”“1906年冬”等关键词,你会联想到哪一历史事件(   )

    A. 镇南关起义   B. 萍浏醴起义   C. 浙皖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____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

    A. 云南   B. 四川   C. 贵州   D. 广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

    A.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 签订“二十一条”

    C.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中共二大的召开时间和地点分别是(   )

    A. 1921年、上海   B. 1921年、北京   C. 1922年、上海   D. 1922年、北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24年5月,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的人物是(   )

    A. 孙中山   B. 蒋介石   C. 周恩来   D. 陈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是(   )

    A. 湖南、湖北   B. 湖南、运动   C. 广州、云南   D. 广州、湖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

    A. 中共一大上   B. 中共二大上   C. 八七会议上   D. 遵义会议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电影《八月一日》再现了发生在1927年8月1日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是(   )

    A.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B. 南昌起义爆发

    C.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D. 井冈山会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   )

    A. 中共七大   B. 三湾改编   C. 遵义会议   D. 文家市决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电影院里正在放映抗日影片,银幕上的正确字幕是:“卢沟桥事变发生在……”(   )

    A. 1931年9月18日   B. 1932年1月28日

    C. 1937年7月7日   D. 1937年8月13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这次会议持续了3个月,双方动用的兵力达到了百万,最后,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那么,该战役是(   )

    A. 武昌起义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淞沪会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武汉保卫战后期,日军乘机占领的城市是(   )

    A. 武汉   B. 广州   C. 上海   D. 重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____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A. 延安   B. 上海   C. 南京   D. 广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的是(   )

    A. 中国共产党   B. 国民政府   C. 美国、苏联等国家   D. 爱国民主人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清末民初,人们服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西服的引进

    B.中山装的出现

    C.女士高领服装的出现

    D.时代的变化和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在抗日战争中,既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着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人战场相互配合,有力地遏制了侵华日军的步伐。

    材料三:习近平曾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只要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1)材料一中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发生在哪次事变后?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列举出1938年在正面战场和1940年在敌后战场各发生的一次著名战役。(3)联系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健康发展中日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人物于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图1人物是谁?这位人物所领导的起义军称作什么?

    (2)图2漫画中反映的史实与太平天国运动哪一文献相关?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他们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1)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什么?

    (2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哪篇文章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提到的“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材料二: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万船齐发,百万雄师横渡长江,一举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在材料一的背景下,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经过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哪一文件?

    (3)请列举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发起的三大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