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解答题 16 题,选择题 13 题
中等难度 29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解答题 共 16 题
  1.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但我们看到蝴蝶翅膀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因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________20Hz(选填“低于“、“高于”).这种听不到的声波有很强的破坏性,在这次“5•12”汶川大地震时,600多公里之外的贵阳也有不少市民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就与这种声波有关,我们将这种声波称为________声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_______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_______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________规律制成的,摄氏温度把 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可以看到水面上出现“白气”,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先是________,后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一种看不见的光,它无论在科技和生活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电视遥控就是 ________的应用;而验钞机则是 ________的一种应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成语“一叶障目”的物理道理是________;“隔墙有耳”则说明了________能够传声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它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按电路图用笔画线作导线,将元件连接起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图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
    (4)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像的大小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小明和小刚同学在进行“研究海波熔化”的探究实验.
    (1)在进行实验之前,为了保证在试管中的海波均匀受热,小明和小刚进行了一番争论,小明认为应该用酒精灯直接对着装有海波的试管加热;小刚则认为应该把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并且使烧杯中的水面稍高于试管中的海波面.
    你认为他们两人的方案,谁的更好一些?
    答:______的方案更好一些.
    (2)他们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有以下步骤: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C.读取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仍旧与海波接触
    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你认为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只填写序号).
    (3)如图所示是实验中海波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小明分析了图象后,得出以下结论:
    ①BC段代表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需要吸热
    ②海波的熔化过程,历时14min
    ③在CD段,海波处于液体状态
    ④当t=8min时,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其中
    上述结论中有一条是错误的,请你将错误的结论选出,并写出对应的标号: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______的(填“相同”或“不相同”).
    (2)下表是某同学实验中的一组数据: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I/A 0.3 0.3 1.5
    指出上述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______,造成错误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两个串联的小灯泡中,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造成其中一个小灯泡不发光的原因是______
    A.通过灯泡的电流小; B.灯泡的灯丝断了
    C.灯丝的电阻小;     D.小灯泡靠近负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一艘海洋探测船在某海域用声呐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50m/s,试求此处海水的深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求通过L1的电流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3 题
  1.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
    B.夏天,剥开的冰棒冒“白气”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初三毕业班照集体照时,发现有些同学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同学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D.照相机很镜头不动,人站近一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总是340m/s
    B.人是靠音色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C.人唱歌时振幅越大音调就越高
    D.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以下是被埋在倒塌房屋中被困人员自救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大声呼救
    B.静等着营救人员前来营救
    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
    D.见缝隙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噪音被称为“隐形杀手”,下列减弱噪音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在公路两旁和住宅间植树造林
    B.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
    C.用外罩把噪声源罩起来
    D.戴上防噪音耳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前都要使温度计内液柱回到0℃
    B.只要与待测物充分接触就能读数
    C.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内液柱面相平
    D.任何温度计都不能离开待测物读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离开平面镜越来越远时( )
    A.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B.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C.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D.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从水面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的要浅,这是由于( )
    A.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
    C.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
    D.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几组物质中,都属于绝缘体的是( )
    A.橡胶,食盐水,干木棒
    B.塑料,橡皮,玻璃
    C.花生油,硬币,陶瓷
    D.铁,人体,铅笔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60°,则入射光线跟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
    A.30°
    B.60°
    C.90°
    D.12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对下图所示的眼睛判断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1)是近视眼,配凹透镜
    B.(1)是远视眼,配凸透镜
    C.(2)是近视眼,配凹透镜
    D.(2)是远视眼,配凹透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各开关都闭合后,灯泡L1与L2串联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