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名句名篇 2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7 题
  1.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怨mái       哀dònɡ      巾guān       堪kuài

    B.暖zhà       亲qì       罗qí        列guàn

    C.挛jìnɡ      害qiāng       弓nǔ         刎jǐng

    D.候sì       cén        征pì         罪 qiā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以下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选项是  (   )

    A.暮蔼         寥廓         重湖叠掩       无语凝咽

    B.料峭         睥睨         山清水秀       佛狸祠下

    C.珠玑         天堑         残羹冷灸       礼上往来

    D.樯橹         玉簪         甘败下风       出人头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B.新加坡政府未雨绸缪地采取了行动,抑制了房地产业价格的飞涨。

    C.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

    D.卫律推心置腹、威逼利诱,想迫使苏武投降,结果被苏武正气凛然的怒斥所喝退,双方矛盾斗争激烈,场面紧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控制物价,政府有关部门将今年物价涨幅的控制目标设在约4.8%左右,这个指标创下近五年来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的新高。

    B.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有着150多年历史,为全球投资者的金融需求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务的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已申请破产。

    C.近几年来,“公务员热”在中国持续升温,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们追求稳定的职业以及逃避压力所致。

    D.要不要打击恐怖主义?打击恐怖主义时,能不能以“人权大于主权”为由侵犯他国主权?对这两个问题,我国政府的态度向来是肯定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填入下列对联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文字是   (  )

    (1)a         ,借箸纵谈天下事; b       ,登楼顿生国中情。

    (2)醉翁亭,醉翁c        ,酿泉依旧,酿出万家才子;黄鹤楼,黄鹤d       ,长江更新,淘尽千古英雄。

    ①园亭观景色  ②梅酒论英雄  ③不知何处去  ④已从彩云归

    A、a① b② c③ d④          B、a① b② c④ d③

    C、a② b① c④ d③          D、a② b① c③ d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题目。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0.选出下列选项中,对上词的相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显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仰慕和赞扬;表明作者对如今朝廷无心北伐复国,一味苟且偷安的不满。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既体现了作者对刘裕北伐军容之盛壮的仰慕和赞扬,又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实现北伐的雄心壮志。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作者使用了两个典故,目的是用刘义隆草草北伐的失败来衬托霍去病封狼居胥的赫赫武功,从而表达对朝廷草率出兵的不满。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既体现了作者渴望如廉颇那样,老骥伏枥,报效祖国的热情;又有着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哀伤和苍凉感,是作者沉郁悲愤的表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对上词解读不正确的项是(   )

    A.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

    B.“无处话凄凉”既是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的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亦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 

    C.“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

    D.下片记述梦境,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全词浓墨重彩,抒写出对亡妻的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情调凄凉哀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别弟文

    (清)施补华

    光绪八年十月,施子之弟自喀什噶尔还湖州,施子饮之以酒,告之曰:

    吾家故寒敝也,今之所有已为异数矣。夫巨富中落,而余千金之产,愀然不可为生;贫人得十金以为资本,则左宜右有[1],所处之势异,所操之术殊也。此行归资之外,数百金,岂非贫人之雄乎?以此坐市上权量百货,贱入贵出,逐什一之利,终岁之所获,足以赡妻子。营心与力,非所耻也,贤于为官者夺民以肥己。

    吾忆道光二十又九年,吾父弃养,吾年十五岁,尔年九岁。家无一笥衣、一贯泉[2],租屋而居,月偿其值。岁又大,米价十倍。吾母晨起坐络丝,率至夜半,得泉一百,籴米作粥,杂以菜根豆屑,母子乃得半饱。一日不络丝,即忍饥清坐,人有问之,则曰:“已食毕矣。”吾痛母氏之勤,涕泣自奋,读书不熟,至啮其指,血斑斑洒书本。尔亦拾薪担水,任炊爨,暇坐母侧,亦学络丝。姻连族党,恐其开口假贷,不敢至吾门,母氏亦戒勿往来,虑为所厌。甚者议先大夫好施与,勿为子孙计,至有今日。尤笑吾读书,谓渠谋食不暇,尚想作秀才,取饿之道也。当是时,视邻里之有父而温饱者,如天上人,尔年虽小,不应忘之。

    其后门户稍立,咸丰十年,寇乱又作。吾随赵忠节公守城,之同治元年,城中粮尽,全家啖马肉,并煮牛羊之革左之。五月城破,吾负母而逃,择野菜充饥,母子十月身亡寸棉。尔为贼掠几死,脱去至家,形色非人,疾病疮痏,相替而作。其饥寒视道光之末,而颇危忧困过之。管仲告齐桓公曰:“愿君勿忘在莒[3],臣亦念堂阜之囚[4]。”故而与他人校,则诚不足;以一身先后自校,尔亦苦尽之甘,否极之泰矣。

    老氏有言:“知足不辱。”以今日为过望则乐,犹有奢望,则辱在其后。吾在军中,不无多费,然每对盛馔,念先人未及食也;每御华服,念先人未及衣也。甘在口,在体,而痛在心。禄养既不,得立功名天壤间,使姓氏不朽,先人而有知,含笑地下矣。蹉跎中岁,此志不衰。至于富贵之乐,不能享,亦不忍享也。  (原文有删节)

    注释:[1]左宜右有:干什么都得心应手,顺利,犹言“左右逢源”。[2]泉:钱。

    [3]莒(jǔ):西周时诸侯国之一,其地在今山东莒县。[4]堂阜:齐国地名,其地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数百金                赢:背着。

    B.岁又大                凶:谷物不收,年成坏

    C.禄养既不             逮:及

    D.在体                  适:舒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母子得半饱           今其智反不能及

    B.恐开口假贷           臣从计,大王亦幸赦臣

    C.以今日过望则乐          慎勿妇死

    D.左宜右有                向吾不为斯役,久已病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心疼母亲的勤苦,流泪督促自己发愤学习,读书不熟练就责备自己,甚至咬破手指,血迹斑斑洒在书本上。

    B.作者认为自己之所以家道中落,是因为他的先辈不为子孙考虑计划,他们“好施与,勿为子孙计”。

    C.作者举管仲跟齐桓公说的话“愿君勿忘在莒,臣亦念堂阜之囚”是为了告诫弟弟:不要忘记过去的困苦生活,要知道满足。

    D.文末作者满怀深情地写到父亲,想到父亲“未及食”“未及衣”,没来得及孝顺父亲,便立志建立功名,光宗耀祖。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营心与力,非所耻也,贤于为官者夺民以肥己。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故而与他人校,则诚不足;以一身先后自校,尔亦苦尽之甘,否极之泰矣。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今日为过望则乐,犹有奢望,则辱在其后。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虞美人   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1.词的上片所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对此词人有怎样的感受?请简要分析。(3分)

    2.清代学者谭献评价这首词说:“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请以“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为例,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简要分析。(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默写:(5分,每空1分)

    (1)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3)_________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

    (4)_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6)___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  

    龙应台

    (1)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可能找得出一百个方式来回答“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从一场戏说起。   

    (2)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别带了八十五岁的父亲去听。从小听他唱“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浅水龙,困在了沙滩……”,老人想必喜欢。   

    (3)遥远的十世纪,宋朝汉人和辽国胡人在荒凉的战场上连年交战。杨四郎家人一一壮烈阵亡,自己被敌人俘虏,娶了敌人的公主,在异域苟活十五年。铁镜公主聪慧而善良,异乡对儿女已是故乡,但四郎对母亲的思念无法遏止。悲剧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的片刻。卡在“汉贼不两立”的政治斗争之间,在爱情和亲情无法两全之间,在个人处境和国家利益严重冲突之间,已是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对母亲痛哭失声:“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4)我突然觉得身边的父亲有点异样,侧头看他,发现他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5)父亲十六岁那年,在湖南衡山乡下,挑了两个空竹篓到市场去,准备帮母亲买菜。路上碰见国民党政府招兵,这十六岁的少年放下竹篓就跟着去了。此后在战争的炮火声中辗转流离,在两岸的斗争对峙中仓皇度日,七十年岁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见到那来不及道别的母亲。   

    (6)他的眼泪一直流,一直流。我只好紧握着他的手,不断地递纸巾。

    (7)然后我发现,流泪的不只他。斜出去前一两排一位白发老人也在拭泪,隔座陪伴的中年儿子递过纸巾后,将一只手环抱着老人瘦弱的肩膀。

    (8)谢幕以后,人们纷纷站起来,我才发现,啊,四周多是中年儿女陪伴而来的老人家,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他们不说话,因为眼里还有泪光。   

    (9)中年的儿女们彼此不识,但是在眼光接触的时候,沉默中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曲终人散的时候,人们正要各奔东西,但是在那个当下,在那一个空间,这些互不相识的人变成了一个关系紧密、温情脉脉的群体。   

    (10)在那以后,我陪父亲去听过好几次的《四郎探母》,每一次都会遇见父老们和他们中年的子女;每一次都像是一场灵魂的洗涤,感情的疗伤,社区的礼拜。   

    (11)从《四郎探母》,我如醍醐灌顶似的发觉,是的,我懂了为什么《伊底帕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王》在四百年后仍让人感动。   

    (12)文化,或者说,艺术,做了什么呢?   

    (13)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兵们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而且,四郎的语言——“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为他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无法拔出的自责和痛苦。艺术像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   

    (14)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   

    (15)它使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四郎”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白发苍苍的老兵,若有所感的中年儿女,或者对这段历史原本漠然的外人,在经历过“四郎”之后,已经变成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

    (16)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1.简析文中第11段“我懂了为什么《伊底帕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王》在四百年后仍让人感动”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                                             

    2.赏析第16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4分)

    答:                                               

    3.作者从一场戏说起,阐述“文化为什么重要”的问题,请分条概括作者所阐释的理由。(6分)

    答:                                               

    4.龙应台在她的《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一文中谈到了文学的一种“功能”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你通过《如果你为四郎哭泣》一文能看见哪些感动?(6分)

    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题西林寺壁(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隐含着丰富的哲理,它使我们领悟到:一方面,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另一方面,有时置身太近,反而无法认清事物的真貌。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和现象都含有这首诗的意境与哲理,关键在于你的观察和体会。

    请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 3、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