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其他题 2 题,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其他题 共 2 题
  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语文是那巍巍的昆仑,语文是那奔téng(▲)的长江;语文是名城故都里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荒郊野外随风piāo(▲)散的蒲公英;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语文是那静mì(▲)的荷塘;语文是暴风雨中的高傲海燕,语文是沉舟侧pàn(▲)的万点白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___________     (2)长跪而谢之____________

    (3)欲信大义于天下   ___________     (4)安陵君其许寡人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古诗文名句默写。

    (1)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

    (2)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  雪》)

    (4)愁绪,是古人诗词作品中常见的一种情感体验。温庭筠的《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简明地写出了女子盼望心上人归来的迫切心情。《武陵春》中,诗人借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抽象的愁苦具体化,从而抒发内心深重苦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5)“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代仕人的追求。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表达诗人虽有乡愁但却仍以忧国忧民、保家卫国为使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收复失地,为国建功立业。《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抒发作者杀敌报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B. 苟富贵,无相忘   一丝不苟

    C. 秦王色挠    百折不挠   D. 人不独亲其亲    亲贤远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1)“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是《水浒传》中的哪位好汉?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情节。

    ①好汉:__________________  ②情节: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请从《水浒传》中再找出一个你最熟悉的人物,结合作品的情节,对他(她)进行点评。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现代文阅读

    (甲)

    看花的姿态

    迟子建

    ①我是白先勇先生的读者。四月底,青岛的春天正热闹着,白先勇先生来到了中国海洋大学。我刚好也在那里讲课,得以相识。白先生初来青岛,可他似乎并没特别的兴致看风景,他喜欢呆在屋子里,请他出来参加活动时,他才会下楼。天凉时,他披着一件大衣,天暖时,则是一件中式便服。他闲闲的,淡淡的,似乎与春天有着某种隔膜。

    ②我曾看过白先生的《树犹如此》,是怀念他朋友王国祥的,写得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文章中,他多次写到花和树。王国祥离去了,花园中一棵高大的意大利柏树也随之枯死,花园荒芜了。那株青烟般消失的树,在花园中留下一个巨大的缺口,这道缺口,被白先生形容为“一道女娲炼石也无法弥补的天裂”,其内心苍凉之情,可想而知。我想白先生一定是因为看了太多繁华的“春”,胸中弥漫着旧时光中花朵的沉香,才会在春光中如此的超然、安详。

    ③但他还是爱花的。海大校园中的樱花开得正盛,那天我们去报告厅,路过一树又一树的樱花,他一再驻足观赏,叹息着:“太美了,太美了”,他看花眼神是怜惜的。三月三,大家到崂山太清宫去,在一处殿门前,逢一丛朝霞般鲜润的花朵。我看了一眼,便说:“这是芍药。”白先生走过去,大叫:“不是芍药,是牡丹啊!”芍药和牡丹虽然在花朵上相近,但叶片却不一样。我仔细一看,哦,确实是牡丹。白先生自从将汤显祖的《牡丹亭》搬上昆曲舞台后,对牡丹可谓情有独钟。对于即将要去北京参加青春版《牡丹亭》百场演出的白先生来说,这丛牡丹,无疑是老天为他写就的福音书啊。那丛牡丹姿态灼灼,开得恰到好处,飘洒,浓艳,馥郁,蓬蓬勃勃的,没有一朵呈凋敝之态,白先生啧啧惊叹,连称:“不得了,不得了!”  

    ④今年夏天酷热难当。这时,我会放下笔来“歇伏”,以读书为主。好书是可以带来清凉。

    ⑤我从书架上将郑愁予先生的诗集取下阅读。愁予先生的诗,韵律优美,婉约惆怅。愁予先生爱酒。他和他夫人梅芳请我去兰桂坊,我感受到他爱酒之切。他先是给我叫了杯鸡尾酒,然后又拉我进“冰屋子”,披着大衣,在零下三十多度中,品尝威士忌。愁予先生喝酒之后,谈笑风生,出口就是诗,他的热情能把一个冰冷的人都点燃。有一天晚上,他请我到他寓所去坐坐,一进去,他就举着一瓶酒对我说:“这是金门高粱酒,给你准备的,你带回哈尔滨吧!”我说我从香港出发,还要到北京开会,托运酒又麻烦,不如喝掉。愁予先生豪爽地说:“就听你的。”梅芳女士早已准备了几样下酒菜,我们围聚到桌旁,喝酒谈天。近午夜时,愁予先生举着杯,邀我到阳台看海。与其说是看海,不如说是赏月,那晚上的月亮实在太明了。海上月光飞舞,好像海上生了一片白桦林。愁予先生无限感怀,轻轻地哼起歌来。那低沉而忧郁的歌儿在月色中回旋,宛如夜鸟的翅膀轻触着花树。

    ⑥愁予先生的诗歌意象绮丽,比如他写长城:“长城像一个担夫担着群山,从地平线上彳亍走来。”他写“塔”:“塔,乃天问的形式吗?”他写微醺:“微醺是枕着山仰卧,全身成为瀑布;微醺是左手二指拈花,右手八指操琴;微醺,抬头满天的灯,低头满座的美人”,他写花:“百合花的嘴张得太大,像在惊讶”,他有一首诗的名字就叫《寂寞的人坐着看花》,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忽然联想起了白先勇先生,想起他看花时那顾眷的神色。他们俩,虽然年过古稀,但他们身上那种美好的情感,从他们看花的姿态上,可以充分感受得到。

    ⑦有一天,聂华苓老师来电,我跟她聊起白先勇和郑愁予,他们都是她的老朋友了,我说:“他们与我们这代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是风雅的人!”聂华苓叫道:“很对很对!”

    ⑧是啊,我们这一代人,传统文化的根基浅,缺乏琴棋书画的浸染,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也不够深刻。为什么我们可以写出好看的作品,却难写出有大品格的作品?我想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底蕴还不足,境界还不够深远所致的。我们看花,是用眼睛;而他们看花,用的则是寂寞、沧桑的心。看花姿态的不同,作品所呈现的气象就大不一样了。我愿引愁予先生的几句诗,来为这篇小文作结:  

    我们常常去寺庙

    常常去无人的海滩

    常常去上坟

    献野花给好听的名字

    (乙)

    诗意与温情——读《迟子建散文》

    梁 海

    ①当我读完《迟子建散文》时,那种温馨、恬静,还有里尔克式的“还乡”,都放射出穿透时空的光辉,带着精神的圣洁照亮了我的心田。

    ②迟子建的散文执着于一个主题——诗意和温情。她一次次带着初生牛犊的勇气,用那充满灵性的笔拨开阴霾,在生活的边界和存在的缝隙中,捕捉着温情而诗意的光亮。她的散文内容很大一部分是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和对人间亲情的眷恋。《灯祭》《我的世界下雪了》《伐木小调》《两个人的电影》等作品,推开了我们那扇早已被世俗尘封的记忆之门,让我们在山间林谷的茅屋中聆听夜晚的溪水潺潺,在月光如水的倒影中品味清幽的夜色,在暮色的余晖中感受亲情的温暖……这些曾经离我们近在咫尺的温馨,如今却如童话般遥不可及。迟子建正是在这些大自然无处不在的生命灵性中构建着人生的意义,追寻灵魂的安顿、精神的寓所和情感的寄托。

    ③迟子建的文字并不总是徘徊在记忆的长廊中,对于现实她也始终未曾忘怀。那些叙述各地见闻的游记,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自然风光、民情风俗,而且往往在不经意的瞬间道出了生命箴言。她对形而上的构建,并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浅薄卖弄才情。这使她的散文明显有别于小资做派,显得大气豁达,在柔肠中透出坚硬的质感。她以文学的方式将个人的经验融化到大千世界中,让我们在光明和温暖中获得了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重新理解和认识。

    ④迟子建散文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面对命运不屈的顽强,她带着一种温暖的鼓舞人心的力量,在光明与黑暗的无间之隙寻找灵魂的安居之所。在故乡失眠的长夜中,大自然抚慰了她失去爱人的痛苦,“我感谢这个失眠的长夜,它给予了我看风景的勇气……而那颗明亮的启明星,是上帝摆在我们头顶的黑夜尽头的最后一盏灯。即使它最后熄灭了,也是熄灭在光明中。”在与母亲旅游的途中,她体会到“其实风雨也是上苍赐予我们的甘霖,它可以升华苦难、化解悲伤,教人以慈悲心对待尘世的荣辱。人生哪有一路的晴朗?波折起伏,最能修习心性;动荡颠簸,才会大彻大悟。”的确,生活总是以残缺的形式表现出与理想状态的距离。正是从这些不尽如人意的乖违中,作家以温情的笔触,让我们在晦暗之中读出了对人性的悲悯和对神性的渴望,以及那种永远以不屈的勇气构筑起的希望和信念。

    ⑤我想,迟子建笔下的温情和诗意,表现出了作家的责任感和写作伦理。在我们这个时代,温情和关爱这些闪烁着诗意光芒的东西,比批判和针砭更能够给予人们挣脱阴郁的希望。正是在人性温暖的理想支撑下,迟子建让我们看到了比阳光还要灿烂的精神的光辉。

    1.下列说法与甲、乙两篇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白先勇不喜欢看风景,也与春天有着某种隔膜,只有樱花与牡丹才能引起他的兴趣。

    B. 郑愁予爱酒,酒后能出口成诗,是个热情而又风雅的人。

    C. 迟子建觉得自己文化底蕴不足,境界不够深远,所以写不出有大品格的作品。

    D. 梁海感受到迟子建散文中的诗意和温情照亮了自己的心田,从中获得了对自然、对

    2.迟子建的散文有哪些特点?请根据乙文概括回答。

    3.两篇文章的语言都很精妙。请品析甲文第⑤段中的画线句,说说其表达上的妙处和丰富的意味

    4.甲文题为“看花的姿势”,请你细读全文,说说“看花的姿势”在文中的含义。

    5.乙文中第④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6.甲、乙两文的起笔十分相似。乙文是读后感,用“当我读完《迟子建散文》时……”来  开头,显得自然恰当。甲文为什么也会用类似的“我是白先勇先生的读者”这样的开头?谈谈你的理解。

    7.乙文第②段画线处说:“迟子建正是在这些大自然无处不在的生命灵性中构建着人生的意义,追寻灵魂的安顿、精神的寓所和情感的寄托。”迟子建是这样,白先勇、郑愁予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根据甲文的相关内容简要说说:白先勇是怎样“在这些大自然无处不在的生命灵性中构建着人生的意义,追寻灵魂的安顿、精神的寓所和情感的寄托”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古诗赏析。 

    渡湘江①

    【唐】杜审言

    迟日②园林悲昔游, 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③, 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释】①唐神龙初年作者因连坐罪流放峰州(今属越南境内)。②迟日:春日。《诗经 七月》:“春日迟迟,采繁祁祁。”③京国人南窜:意指从京城放逐峰州。

    1.诗中的“今春花鸟作边愁”与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从诗歌表现手法方面说说妙在何处。

    2.“人南窜”与“水北流”相对,蕴含着诗人的哪些人生感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课外文言文

    二鹊招鹳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卵将雏。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①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儿扬去。未几,一鹳②横空而来,“咯咯”有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③,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④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释】①鹳(ɡuàn):一种较凶猛的鸟。②匝(zā):圈。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悲鸣不已 (___)    (2)集古木上(____) 

    (3)若相语状(____) (4)遂俯冲鹊巢 (____)

    2.下列几个选项中,加点字“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衔一赤蛇吞之

    A. 顷之,有群鹊鸣渐近   B. 辍耕之垄上   C.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策之不以其道

    3.结合下面的材料,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从中得出的看法。

    材料链接(一):唐朝上元年间,华容县有一头大象,来到一户农家的院子里卧下。它的脚

    掌扎进了木刺,这家人帮它取了出来。大象伏下身子让人骑着,进到深山里,用鼻子刨

    开土,取出数十根象牙来报答他们。

    材料链接(二)《人民网》报道:2010年1月初,一位85岁老人家在杭州南宋御街不慎跌

    倒,躺了近20分钟,临街商铺和街上众多围观者,无一人上前扶,怕扶起来要负责赔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校学生会将在“五·一”期间上街开展“健康环保,绿色出行”宣传活动,请你为学生会起草一份倡议书,向广大市民宣传“绿色出行”对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益健康等方面的意义,倡导大家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

    要求:①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②150字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过这么一盏心灯。当我们陷入困境中,若是心中还有一种信念,信念便会点亮一盏灯,让我们在泥沼迷雾里顽强前行。当我们感到疲倦时,若还有一份真挚的情感,情感便会点燃一盏灯,让心儿在港湾里幸福地栖息……读书便是给自己点一盏心灯,那灯光摇曳出水墨丹青般的纯净和静美。追求高贵熏香的人格,便如同点一盏心灯,那灯光经久不息在生命的美洁中……

    心灯照出生命的本真,在生命与生命的交汇处明亮导航,在扑跳的灯光中,有你最纯的梦。请以“点一盏心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