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 题,选择题 11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 题
  1. 有个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笼子的形成也是渐进的;有个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有个国家的制度笼子藏着阴谋,有种权力随时想跳出来;有个国家的权力公然站在制度的笼子上,驯服了人民。以上关于“权力与笼子”的表述分别对应的是

    A.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立宪、美国三权分立

    B.英国君主立宪、美国三权分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C.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美国三权分立、英国君主立宪

    D.英国君主立宪、美国三权分立、德意志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1 题
  1. (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那些权渐渐于无形中转移给了‘君’,而成为‘君有合族之道’。君权既并吞了宗权,于是形成君不见宗的‘有君无宗状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君权与宗权合并,形成中央集权体制

    B.扩充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封建制

    C.周天子的权威得以强化,宗法制消亡

    D.分封制度随着君权的加强而消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可见

    A.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

    B.“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家副业的生产

    C.表明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

    D.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八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这表明

    A.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          B.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

    C.“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       D.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汪康年于光绪十五年(1889)参加乡试,因在“日月星辰系焉”(出自《四书·中庸》)一题中,能“以吸力解‘系’字,罗列最新天文家言”,被主考官认为是“新旧学均有根柢”,因此想把他列为第一名。这反映了

    A.科举取士标准随时代发展而有所不同

    B.科举考试的内容变化顺应了时带潮流

    C.戊戌变法的开展推动科举制度的变革

    D.中国向西方的学习逐步转向思想领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是清政府经营的部分近代企业简表,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厂址在通商口岸      B.都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C.都由汉族官僚兴办   D.都引进了外来人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组织的会战方案决定“以第一战区在平汉铁路的郑州至信阳段以西地区,防备华北日军南下;第三战区在安徽芜湖、安庆间的长江南岸和江西南昌以东地区,防备日军经浙赣铁路向粤汉铁路迂回”。该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55年,我国政府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要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就不仅要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而且要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转移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把包括多种经济成份的国民经济改变成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B.经济中的“左”倾错误已经抬头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

    D.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8世纪牛顿学说通过法国自然科学家得到深化,启蒙思想家甚至提出了“牛顿主义”;就是把牛顿建立于近代物理学革命基础上的“科学理性”推及为一般的人类理性,从而把牛顿的自然科学方法和理论照搬到人文社会领域。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百科全书派的发展壮大   B.民主与法治精神的张扬

    C.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提出    D.自由主义成为时代潮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对法国大革命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当我考虑到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赖以存在的其它东西,这时,我便倾向于认为,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由此推断,托克维尔认为

    A.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优良的社会制度

    B.不同时期自由所依赖的社会条件不同

    C.主张法国革命应该在专制君主倡导下进行

    D.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有其弊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个人主义”、“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和“君主主义”这些词,都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民族主义”、“共产主义”、“浪漫主义”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的。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造成了主义的泛滥   B.所有“主义”都具有政治色彩

    C.近现代政治概念均源于欧洲    D.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全球通史>指出:“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的东山再起……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一一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这段材料中“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的寓意是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B.两极格局已经被打破

    C.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已经形成   D.世界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扬州的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处于长江与运河‘T’字型交汇处,沟通南北的运河要道和连接东西的长江是其生长发展的命脉所在。扬州居南北交通枢纽和明清两淮盐业中心的地位,使其成为沟通南北东西贸易的“四汇五达之衢’,成为长江下游地区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之一。四方舟车、商贾荟萃,商业高度繁荣。不仅如此,运河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国家政治、军事功能,从唐朝开始,扬州就成为东南漕粮转运京师的咽喉,一直至清中叶。为了保证漕粮能顺利运达京师,历代王朝都加强对扬州的统治,并不惜巨资和代价对运河进行疏浚、整治,以保证国家命脉一一运河的畅通,从而也确保了扬州在漕运中的咽喉地位和商业、贸易的繁荣。

    一一何一民《中国传统工商业城市在近代的衰落以苏州、杭州、扬州为例》

    材料二   曼彻斯特的真正崛起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事。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到1830年,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已达99家。自1780年后的四十年中,拥有全国棉纺织工业的四分之一;也是原棉和棉纱的贸易中心。1830年建成利物浦一曼彻斯特铁路。最早被清政府派赴欧洲考察的官员斌椿在《乘槎笔记》(1866年)中写道:‘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往织布大行(指工厂)遍览。楼五重,上下数百间。工匠计三千人,女多于男。棉花包至此开始。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织机万张,刻不停梭。每机二三张以一人司之。计自木棉出包时,至纺织染成,不逾晷刻,亦神速哉?”那时的曼彻斯特已从旧集镇发展为英国有数的大城和世界棉纺工业之都。

    一一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扬州和曼彻斯特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古代扬州繁荣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扬州“衰”和曼彻斯特“兴”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东南沿海地区被日军占领,中国政府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税收,军费开支剧增,财政状况极为窘迫。中国108所高等院校中,91所遭日军轰炸,25所院校被迫停办。一些人力主实施战时非常教育或国防教育,主张中断一切正规教育,停办高中及大专院校。国民政府提出“战时应作平时看”,“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尤其当国家临到存亡断续的关头,成为绝对的需要,这是一个国家最强韧、最可靠的生存力量”。政府有计划地将沦陷区90%的高级知识分子和37所高校转往犬后方,教育部长以个人名义建立贷金制度,为来自沦陷区学生提供生活资助,后改为公费制,对大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费,共资助学生128000余人,其中包括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等一批日后闻名世界的科学家。对海外留学生给予救济,并继续派遣留学生赴海外学习。抗战期间,全国专科以上高校增加了33所(31%),教员增加了3623人(48%),学生增加了41575人(99%)。学龄前的儿童入学率从战前的43.4%上升到了胜利前的76%,初等学校学生数量几乎是战争爆发前的2倍。在职业教育方面进步更加明显,在校学生人数由战前的7000人增长到了25000余人。抗战期间教育经费在国民政府的财政支出中仅次于军费,居政府财政支出的第二位。

    一一摘编自侯杨方《不绝的薪火:抗战时期的教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教育改革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真正……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判他们的国度里生活,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够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

    一一(美)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材料二 我们在1960年诉诸武装斗争,建立战斗组织一一“民族之矛”,纯属自卫行动。过去那些要求我们进行武装斗争的因素在今天依然存在,我们剐无选择。我们希望尽快出现利于谈判解决问题的氛围,这样就可以刀枪入库了。……我为反对白人统治而斗争,也为反对黑人统治而斗争。我珍视有一个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理想,在这个社会里:人人和睦相处,机会均等。我为这个理想而活着,也准备为这个理想而死。

    一一(南非)曼德拉的出狱演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马丁·路德·金与曼德拉领导民权运动时在目标、方式

    方面的主要不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位民权运动领袖坚持反对种族歧视、争取民主权

    利的共同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年8月9日-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举行正式会晤,其成果便是著名的《大西洋宪章》,其主要条款有八条:……第三,两国尊重各国人民选择.他们在其管辖下生活的政府形式的权利;两国主张凡是被强制剥夺主权和自治权的民族恢复这些权利;……第五,两国愿意在经济领域内促成一切国家之间的最充分的合作,目的在于使所有国家改善劳动标准,发展经济,享有社会安全;第六,在最终摧毁纳粹暴政以后,两国希望见到建立这样一种和平,使一切民族得以在自己的疆界内安居乐业,保证一切地方的所有居民都可以过无所恐惧、不虞匮乏的生活;……第八,两国相信,世界上一切国家,基于实际的和精神上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大西洋宪章》的这些条款宣示了英美两国战争与和平的目标,描绘了未来世界的美好蓝图。作为战后理想世界秩序的一个展望和设计,它的发布受到世界舆论的赞扬,极大地鼓舞了正在殊死抵抗纳粹、法西斯侵略奴役的各国人民。

    一一摘编自朱大伟《<大西洋宪章>构建和平思想的价值探析》

    (1)根据材料,概括《大西洋宪章》所体现的和平建设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西洋宪章》的历史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于成龙,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盗发即时捕治,请於上官,谳实即处决,民安其居,尽力耕耘。牒上官请宽徭役,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宣化旧有水冲沙压地千八百顷,前政金世德请除粮,未行,为民累。成龙复疏请,从之。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别疏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墨,论如律。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

    ——摘编自<清史稿。于成龙传》

    材料二  (于成龙去世后)留下了许多传奇,在当时就广受赞誉,蒲松龄著《聊斋志异》,其中就专有一篇《于中丞》,讲述他断案的神奇。到了清末,以他的事迹为原型,评书艺人又创作了公案小说《于公案》,让于成龙有了和狄仁杰、包拯一样的地位。

    ——摘编自山西晚报“民间传说于成龙乃再世狄仁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于成龙为官理政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于成龙被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