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语言应用 3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选择题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字”是我们工作及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那么,______________①?关于汉字的起源,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对象,______________②,直到最近几十年,我国考古学家才先后发布了一系列“安阳殷墟甲骨文”及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资料显示,我国最早的汉字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及人类社会早期在陶器上面刻画或彩绘出的符号,同时,还有少量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这些符号,距今已经有8000多年历史。由此可见,______________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提高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能力,某中学学生会计划举办一次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活动安排如下图,请用一段话介绍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安排的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观察下列图片,整合图片信息,紧扣“赢”字的构件和含义,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的波澜

    欧•亨利

    治安官贝纳加·威特普坐在办公室门口,抽着接骨木烟斗。坎伯兰山脉高耸入云,在午后的雾霭中呈现一片灰蒙蒙的蓝色。一只花斑母鸡高视阔步地走在居留地的大街上,咯咯咯地叫个不停。

    路那头出现了一辆牛车,车上坐着兰西·比尔布罗和他的老婆阿里艾拉。兰西是个六英尺高的瘦长汉子,山区的冷峻气氛象一副甲胄似地罩着他全身。女人穿花布衣服,瘦削的身段,神情中透露出淡淡的哀愁。

    治安官为了保持尊严,忙把双脚伸进鞋子,然后起身让他们进屋。

    “我们俩,”女人说,声音仿佛寒风扫过松林,“要离婚。”

    “离婚。”兰西严肃地点点头,重复说,“我们俩怎么也不对劲儿。她在家里不是像野猫似的气势汹汹,便是像猫头鹰一样阴阴沉沉,男人凭什么要跟她一起过日子?”

    “那是什么话,他自己是个没出息的害人虫,”女人并不十分激动地说,“老是跟那些无赖和贩私酒的鬼混,喝了玉米烧酒就挺尸。”

    治安官打开桌上的《法令全书》,擦擦眼镜:“根据法令,本庭可以判决你们离婚,发给离婚证书。”

    兰西掏出一张五元的钞票,“这是卖了一张熊皮和两张狐皮换来的。”他声明说,“我们的钱全在这儿了。”

    “本庭办理一件离婚案的费用,”治安官说,“正是五块钱。”治安官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把那张票子塞进粗呢坎肩的口袋里。

    治安官正要把一份离婚证书递给兰西,阿里艾拉忽然阻止他:“法官,我得要求我的权利。兰西既然有钱离婚,就得给我赡养费。”她接着说,“我就要五块钱,这不算多吧。”

    “数目不能说不合理,”治安官说,“兰西·比尔布罗,在发给离婚判决书之前,本庭判你付给原告五块钱。”

    “我再没有钱了。”兰西沉郁地低声说,“我把所有的都付给你了。”

    “你如果不付,”治安官严肃地望着他,“就犯了藐视法庭罪。”

    “我想如果让我延迟到明天,”丈夫请求说,“我或许能想办法拼凑起来,我从没有料到要什么赡养费。”

    治安官说:“你们两人明天到庭听候宣判。那时再发给离婚判决书。”

    兰西爬上牛车,阿里艾拉从另一边爬了上去。

    治安官回家吃晚饭时要穿过一条树丛掩映的小岔道。他正走着,一个黑漆漆的人形从树丛中跨出来,用枪对着治安官的胸膛。那个人帽子拉得很低,脸上也用什么东西遮住一大半。

    “我要你的钱。”那个人说,“别废话,我的手指在扳机上扣着呢。”

    “我只有五——五——五块钱。”治安官一面说,一面把钱从坎肩里掏出来。

    “卷起来,”对方发出命令,“把钱塞进枪口。”

    治安官只能照办。

    第二天,治安官知道有人要来,早就穿好了鞋子。兰西·比尔布罗当着治安官的面把一张五元钞票交给他的老婆。治安官盯着那张票子,它似乎曾经卷过、塞进过枪口,因为还有卷曲的痕迹。治安官忍住了没有作声,把离婚判决书分发给两人。两人都尴尬地默默站着,慢吞吞地折起那张自由的保证书。

    女人竭力抑制着感情,怯生生地瞥了兰西一眼:“木架上的铁皮盒子里有面包。我把咸肉搁在锅里,免得狗偷吃。今晚别忘了给钟上弦。

    她把那张五元钞票和她的一份判决书小心折好放进怀里。治安官伤心的眼光从眼镜后面望着那五块钱到别人的怀里去了。

    “今晚老屋里一定很寂寞,兰西。”她说。

    “我也知道会寂寞的,”他说,“但是人家怒气冲冲,一定要离婚,你不可能留住人家呀。”

    “要离婚的是别人。”阿里艾拉对着木凳子说,“何况人家又没有让我留下去。”

    “没有人说过不让呀。”

    “可是也没有人说过让呀。”

    “没有人会给那只旧钟上弦。”

    “要不要我搭车跟你一路回去,替你上弦,兰西?”那个山民的面容绝不流露任何情感,可是他伸出一只大手抓住了阿里艾拉的褐色的小手。她的灵魂在冷淡的脸庞上透露了一下,顿时使它闪出了光辉。

    “我想以往我确实太没有出息,太不上进啦。”兰西说,“那只钟还是由你去上弦吧,阿里艾拉。”

    “我的心老是在那座木屋里,老是跟你在一起。”她悄声说,“我再也不发火了。我们动身吧,兰西,太阳落山前,我们可以赶回家。”

    治安官看他们走向门口,竟忘了他在场,便插嘴发话了:“本庭看到两个相亲相爱的人拨除了误会与不和谐的云雾,重归于好,十分高兴。但是本庭提醒你们,你们已经经过正式判决离了婚。我不准你们蔑视本州的法律。”

    “不过本庭,”治安官接着说,“可以解除离婚判决所造成的障碍,立刻执行结婚的庄重仪式。执行这种仪式的手续费,是五块钱。”

    阿里艾拉的手飞快伸进怀里,那张钞票像着陆的鸽子似的自在地飘到治安官的桌子上。当她和兰西手挽手站着,倾听那些使他们重新结合的词句时,她那疲黄的脸颊上有了血色。

    兰西扶她上了车,自己也爬上去坐在她身旁,他们紧握着手向山中进发了。

    治安官贝纳加·威特普在门口坐下来,脱掉鞋子。他又一次伸手摸摸坎肩口袋里的钞票,又一次抽起那只接骨木烟斗。那只花斑母鸡仍旧高视阔步地走在居留地的大街上,咯咯咯地叫个不停。

    (有删改)

    1.分析概括文中治安官的性格特点。

    2.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

    (1)木架上的铁皮盒子里有面包。我把咸肉搁在锅里,免得狗偷吃。今晚别忘了给钟上弦。

    (2)那个山民的面容绝不流露任何情感,可是他伸出一只大手抓住了阿里艾拉的褐色的小手。

    3.有人认为,将这篇小说的题目“人生的波澜”改为“五块钱”,会更加贴切。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4.这篇小说构思精巧,通过多方面内容上的前后照应,强化了表达效果。请举出两个方面并作具体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绘画从宋代开始就有了意境之说。在欣赏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原则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意境。历代山水名家都将山水画的意境提到至关重要的地位,认为凡是优秀的山水画,必定具备山水性情,于是就有了“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镜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佳句,还把作品分为神品、妙品、能品、逸品等档次。在中国文化理解的审美观念中,一幅高品的山水画应该具备画山不是山、画水不是水、笔墨不是笔墨的特点。这样,才是意境表现的最高境界。

    这里想表达的思想是:艺术家在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时,头脑中想的不仅是自然山水的外部形象,而且是自然界中万事万物运行内在规律的相互关联,并诗意地创造出画家心中更完美的自然形象,在心中得到一种意境体验。

    南朝宋代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澄怀味象”的美学观,指山水画创作应以表现自然物象内在的规律为主要目的,追求“天人合一”,强调“道”等意象表达的观念。论述初次系统地形成了中国山水画意境表现的理论体系,提出山水画是以其表现外在“形”而体现内在“道”的观点,以山水形象来领悟虚无的道。艺术家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个体心灵与自然物象碰撞交融产生心中的意境。王维《叙画》中也提出了“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的抒情达意观点。在表现人与自然这一永恒主题时,受“天人合一”自然观影响的中国艺术家和绘画理论著作很多,从东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到宗炳《画山水序》,都明确表示画家亲身感受自然的重要,从而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主张。中国绘画理论在提倡研究客观自然取法自然的同时,着重强调作为主体的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时必须具有主观的审美感情。

    受这种传统美学思想影响,山水画家在描绘山水时,“气积”在绘画创作时就体现在山水画中常展现的气韵,它是画面中展现出的最为生动畅达的一种绘画元素。正是因为这种流动绘画元素,使中国山水画有了格调、品味的高低。谢赫提出的“六法论”是创作和欣赏的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气韵生动”。黄庭坚说“凡书画当观韵”,可见气韵在书画作品中至关重要。

    气韵在画面中构成宇宙万物真气,也就是将《易经》中说的阴阳二气移到画面中,画家们常用黑白节奏和韵律来表达,幽谷山林、寒舍水榭等皆用墨笔来表现,黑白关系的精妙是作品气韵生动的关键。龚贤作品以积墨法为我们所熟知,其极为强烈的黑白对比,使作品具有非常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作品虽然黑墨面积较大,但是黑得泾渭分明,层次清楚,通透明晰,清澈可见。在条理清晰的黑白气韵下,作品给人以静寂安宁、厚重沉稳、华滋大气、生机勃勃的意境体验。“非黑无以显其白,非白无以判其黑。”章法构成和黑白布局使画面气韵精妙,引人入胜。      

    (节选自程绍君《小议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有删改)

    1.关于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原则中,欣赏其意境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宋代山水名家将其提到了

    至关重要的地位。

    B. 宗炳首次提出山水画要以山水形象来领悟虚无的道,从而使中国山水画意境表现的理论

    体系阐述系统化。

    C. 从中国文化理解的审美观念来看,画山不是山、画水不是水、笔墨不是笔墨是山水画意

    境表现的最高境界。

    D. 《画山水序》认为,艺术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心灵与自然物象碰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顾恺之、宗炳等人强调绘画要“取法自然”,谢赫、黄庭坚等人指出了气韵在书画作品

    中的重要作用。

    B. “气积”是中国山水画画面中展现出的最为生动畅达的一种绘画元素,它使山水画有了格调、品味的高低之分。

    C. 气韵在书画作品中至关重要,它在画面中构成宇宙万物真气,画家们常用黑白节奏和韵律来表达。

    D. 龚贤擅长积墨法,其作品黑墨面积较大,但黑白对比强烈,泾渭分明,层次清楚,通透明晰,视觉冲击力非常强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历代山水名家一致认为,山水性情是优秀山水画作品的必备要素,并把画作分为神品、妙品、能品、逸品等档次。

    B. 艺术家要诗意地创作出有意境的山水画,首先心中要有自然山水的外部形象,更要把握自然界中万事万物运行的内在规律。

    C. 宗炳认为,山水画创作的主要目的应是表现自然物象内在的规律,实现“天人合一”, 通过意象表达“道”。

    D. 中国绘画理论强调作为主体的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时必须具有主观的审美感情,同时要研究客观自然并取法客观自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卫将军文子问于子贡①曰:“吾闻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导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盖入室升堂者,七十有余人,其孰为贤?”子贡对以不知。文子曰:“以吾子常与学,贤者也,不知何谓?”

    子贡对曰:“贤人无妄,知贤即难。故君子之言曰:智莫难于知人,是以难对也。”文子曰:“若夫知贤,莫不难。今吾子亲游焉,是以敢问。”子贡曰夫子之门人盖有三千就焉赐有逮及焉未逮及焉故不得遍知以告也。”

    文子曰:“吾子所及者,请问其行。”子贡对曰:“能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夫称言不苟,是颜回之行也。若逢有德之君,世受显命,不失厥名。以御于天子,则王者之相也。

    “不迁怒,不深怨,不录旧罪,是冉雍②之行也。孔子告之以《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恭老恤幼,不忘宾旅,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孔子因而语之曰:‘好学则智,恤孤则惠,恭则近礼,勤则有继。尧舜笃恭以王天下。’其称之也,曰‘宜为国老’。

    “齐庄而能肃,志通而好礼,傧相两君之事,笃雅有节,是公西赤之行也。孔子语人曰:‘当宾客之事,则达矣。’谓门人曰:‘二三子之欲学宾客之礼者,其于赤也。’

    “满而不盈,实而如虚,过之如不及,先王难之。博无不学,其貌恭,其德敦;其言于人也,无所不信;其桥大人也,常以浩浩,是以眉寿③,是曾参之行也。孔子曰:‘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中夫四德者也。’以此称之。

    文子曰:“吾闻之也,国有道则贤人兴焉,中人用焉,百姓归之。若吾子之论,既富茂矣,一诸侯之相也。抑世未有明君,所以不遇也。”

    子贡既与卫将军文子言,适鲁见孔子曰:“卫将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不一而三焉,赐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未知中否,请以告。”

    孔子曰:“言之乎。”子贡以其辞状告孔子。子闻而笑曰:“赐,汝次焉人矣。”

    【注】①子贡是端木赐的字,端木赐复姓端木,名赐。②冉雍,名仲弓。③眉寿:长寿。因人老会长出长眉毛,故称眉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子贡曰/夫子之门人/盖有三千就焉/赐有逮及焉/未逮及焉/故不得遍知以告也

    B. 子贡曰/夫子之门/人盖有三千就焉/赐有逮及焉/未逮及焉/故不得遍知以告也

    C. 子贡曰/夫子之门人/盖有三千/就焉赐有逮及/焉未逮及/焉故不得遍知以告也

    D. 子贡曰/夫子之门/人盖有三千/就焉赐有逮及焉/未逮及焉/故不得遍知以告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子是卫将军的字,子贡称呼卫将军“文子”,表示尊重;古人对人自称名字表示谦虚,如文中“赐也辞不获命”的“赐”为子贡谦称。

    B. 《诗》《书》是《诗经》《尚书》的简称,它们与《中庸》《周易》和《春秋》五本书合称为“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

    C. 傧相,亦作“摈相”, 古时称替主人接引宾客和赞礼的人,郑玄注释《周礼秋官·司仪》有“出接宾曰傧,入赞礼曰相”。

    D. “孝悌”,孝,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孝敬;悌,敬爱兄长。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 “仁”的根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文子孔子学有所成的七十多弟子中“其孰为贤”的询问,子贡认为贤能的人没有妄行,了解贤人就很困难,所以他不好回答这个问题。

    B. 通过子贡回答文子的话,我们可以看出,颜渊能成为君王的辅佐,冉求能成为卿大夫,    公西赤精通外交礼仪,而曾参四德具备。

    C. 文子认为,子贡所说到的孔门弟子都可做诸侯的辅佐,但当时世上没有明君,他们不得任用,文子为他们感到惋惜与不平。

    D. 本文主要是卫国将军文子与孔子弟子子贡的对话,子贡有重点地对孔门几位弟子的操行进行了评价,得到了孔子的认可。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讽诵崇礼,行不贰过,夫称言不苟,是颜回之行也。

    ⑵吾闻之也,国有道则贤人兴焉,中人用焉,百姓归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古代诗歌阅读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①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②,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 ①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时。八年前,他供职于沈传师的幕下,也曾在此地盘桓。②范蠡,春秋时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后,乘扁舟归隐于五湖一带。

    (1)对杜牧这首诗,古人曾说:“此诗全在景中写情,极洒脱,极含蓄,读之再三,神味益出。”结合诗句分析在颈联中诗人是如何“景中写情”的。

    (2)试鉴赏这首诗中“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一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名句名篇默写

    《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寡人之于国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从畜牧业方面阐述了“王道之始”的措施。

    《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比喻句,生动形象的批判了两个学生辅佐季氏的失职。

    我们经常引用白居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朋友的惺惺相惜之情。

    柳永《雨霖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由个人的离别之苦推及到一般人的离别之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之中去深深思索人们普遍的感情体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面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①即便是悲剧,也给人留下一点希望的结局,好让好事者有一天来个狗尾续貂,满足我这种低层次的需要。

    ②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蹴而就,绝大多数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③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我一定鼎力相助

    ④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发奋图强,积极进取,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⑤成都五牛俱乐部的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难以望其项背

    ⑥我天天批阅语文作业,纠正错别字,修改病句,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咬文嚼字的习惯。

    A. ①②③   B. ②④⑥   C. ①②⑤   D. ②③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凃第8题)

    A. 规划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区域型特大中心城市为目标,打造以合肥为核心,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城市的大合肥都市圈。

    B. 中南大学特批大三学生刘露硕博连读,为其专门制定培养方案,将其作为后备人员,进入侯振挺教授的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C. 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D. 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应用偏差的重要保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在一块糕点里,在一方酥糖里,在一碗米酒里……散发着袅袅清香,那些丢在风里的香呀,缠绕着我们的鼻息,温暖着我们的味蕾,在尘世中,和我们永远相伴。

                         ————熊荟蓉《那些丢在风里的香》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