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选择题 6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句子默写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她深感自己天生丽质,本当身披绮罗,头佩珠玉,如今熬在清贫的日子里,不胜苦涩。她的家里陈设简陋,四壁萧索,桌椅板凳破破旧旧,衣衫穿着皱皱巴巴,这么活着,她很不好受,要是换一个与她同阶层的妇女,对所有这一切肯定是不会在意的,而她却觉得苦不堪言,满肚子的闷气。眼见来她家帮助干粗活的那个瘦小的布列塔尼女人,她经常不免既深感缺撼又想入非非,她幻想自家的接待室四壁挂着东方的帷幔,被青铜的大烛台照得通亮,宁静优雅;幻想两个高大的穿着短裤长袜的仆人被暖气熏得昏昏沉沉,正靠着大安乐椅上打瞌睡。她还幻想自家有几个挂着丝绒帘幔的客厅,里面的家具雅致美观,摆设奇巧珍贵;幻想有几个香气(醉人/熏人)、情调旖旎的内客厅,那是专为午后五点钟与密友(窃窃私语/娓娓细语)的处所,这些密友当然都是妇女们心仪仰慕、渴望获其(景仰/青睐)的知名之士。

    1.文中加点词语的字形,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绮罗   萧索   B. 缺撼   想入非非

    C. 帷幔   丝绒   D. 瞌睡   旖旎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醉人   窃窃私语    景仰   B. 熏人   娓娓细语    景仰

    C. 熏人   窃窃私语    青睐   D. 醉人   娓娓细语    青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鸡  毛

    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之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在草地上做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

    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是,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很老实。虽然没有知识,但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一个猫吃的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母,每次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下江人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

    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他每天就睡在这些叮叮当当的东西的下面。学生离不开纸。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为什么要花钱买呢?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这些启事、告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他每晚都开夜车。开夜车伤神,需要补一补。于是他按期买了猪肉,切成大小相等的方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借用了鼎罐,都是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水炉上炖熟了,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完了功,就打开坛盖,用一只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叮叮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因此,同屋的那位中文系夜游神送给他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是金先生倒不在乎,他很快就要毕业了,并已经在重庆找好了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

    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而是隔一个多星期丢一只。早上开鸡窝放鸡时还在,晚上回窝时就少了。文嫂到处找,也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一个大学里很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叨:“我的鸡呢?我的鸡呢?……”

    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文嫂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她明白出了大事了。她的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的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女婿的同事带了信来。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

    女儿走了,文嫂失魂落魄,有点傻了。但是她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都毕业了,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多了。有的先生要走了。行李收拾好了,总还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这些先生就把文嫂叫了来,随她自己去挑拣。挑完了,文嫂必让先生看一看,然后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

    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二十五号的朱先生叫文嫂也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是也留下一些还值得一拣的东西。

    什么都没有。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里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毫无所得,然而她也照样替金先生打扫了一下。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有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

    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呐,这是我的鸡呀!我的笋壳鸡呀!我的黑母鸡,我的芦花鸡呀!……”

    “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

    “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

    “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

    “我的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的鸡呀!……”

    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她好像要把一辈子所受的委曲、不幸、孤单和无告全都哭了出来。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写文嫂的勤劳、老实、洁身自好等特点,是为了凸显金昌焕的不善和丑恶,以唤起读者对他更强烈的鄙视、憎恶。

    B. 文嫂尊称学生为先生,而“先生”并不知道文嫂的身世,金昌焕甚至还偷吃文嫂的鸡,作者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说明联大学生冷酷无情,自私自利。

    C. 文嫂的女婿人很好,经常来看望文嫂,并说要养文嫂一辈子,作者以“文嫂胖了”四字展现了文嫂的生活发生的改变。

    D. 养鸡、卖鸡蛋是文嫂赖以生存的重要途径,三只鸡的丢失无异于使文嫂艰辛的生活雪上加霜,所以文嫂从金先生床下扫出鸡毛时忍不住嚎啕大哭。

    2.小说以“鸡毛”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是如何塑造金昌焕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蒙娜丽莎有着超自然的神秘的魔力,她像某些音乐作品一样能够"摄魂制魄"。

    B. 他几十年的沉冤如今终于得到平反、昭雪,这真是大快人心的事!

    C. 犯罪分子太猖狂了,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夺民财。

    D. 那些不顾客观条件而自行其是的人很难成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改革不能只凭一腔热情,在改革前要对方案认真总结,严格论证,小心试验,并取得各方共识,方可推行。

    B. 江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印有“墨梅”图案,寓意有“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表达对寒窗苦读的学子的赞誉。

    C. 这辆先进的综合性网络服务车担负着重大舆情现场研判、重大警务活动现场直播以及社区宣传服务、微博直播等。

    D. 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B. 古代常用阴阳来表示地理方位,阴是指山之南、水之北,阳是指山之北、水之南。

    C. 《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部经书。

    D. 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其中契诃夫的代表作为小说《羊脂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故遣将守关者             君安与项伯有故

    B. 举匏樽以相属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C.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D.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予出官二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沛公欲王关中      沛公军霸上           范增数目项王

    B. 泣孤舟之嫠妇      项伯杀人,臣活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C. 素善留侯张良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D. 吾得兄事之         侣鱼虾而友麋鹿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组句子,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⑴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⑵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⑶亚父者,范增也         

    ⑷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⑸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⑹吾属今为之虏矣!      

    ⑺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⑻得复见将军于此         ⑼蚓无爪牙之利

    ⑽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⑾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⑿大王来何操?

    A. ⑴⑼⑿//⑵⑸⑹//⑶⑽//⑷⑺//⑻⑾   B. ⑴⑷⑼//⑵⑹//⑶⑽//⑺⑿//⑸⑻⑾

    C. ⑴⑺⑿//⑵⑹//⑶⑽//⑷⑼//⑸⑻⑾   D. ⑴⑸⑺//⑵⑹⑿//⑶⑽//⑷⑼//⑻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韦伦,节度使光乘之子。少以荫累授蓝田县尉。以吏事勤恪,杨国忠署为铸钱内作使判官。国忠恃权宠,又邀名称,多征诸州县农人令铸钱。农夫既非本色工匠,被抑令就役,多遭篓罚,人不聊生。伦白国忠曰:“铸钱须得本色人,今抑百姓农人为之,尤费力无功,人且兴谤。请厚悬市估价,募工晓者为之。”由是役使减少,而益铸钱之数。天宝末,宫内土木之功无虚日,内作人吏因缘为奸,伦乃躬亲阅视,省费减倍。

    会安禄山反,车驾幸蜀,拜伦监察御史。时内官禁军相次到蜀,所在侵暴,号为难理;伦清俭率身以化之,蜀川咸赖其理。襄州康楚元、张嘉延聚众为叛,凶党万余人,自称东楚义王。襄州刺吏王政弃城遁走。嘉延又南袭破江陵,汉、沔馈运阻绝,朝廷旰食。伦乃调发兵甲驻邓州界,凶党有来降者,必厚加接待。数日后,楚元众颇怠,伦进军击之。生擒楚元以献,余众悉走散,收钱物近二百万贯,并不失坠。

    乾元三年,以伦为襄州刺史、十州节度使。时李辅国秉权用事,节将除拜,皆出其门。伦既为朝廷公用,又不私谒辅国。伦受命未行,改秦州刺史。时吐蕃、党项岁岁入寇,边将奔命不暇。伦至秦州,屡与虏战。

    德宗即位,选堪使绝域者,征伦拜太常少卿兼御史中丞,持节充通和吐蕃使。伦至蕃中,初宣谕皇恩,次述国威德远振,蕃人大悦。使还,迁太常卿、兼御史大夫。再入吐蕃,奉使称旨,西蕃敬服。朝廷得失,数上疏言之。为宰相卢杞所恶,改太子少保。泾师之乱,驾幸奉天。及卢杞等贬官伦于朝堂呜咽而言曰宰相不能弼谐启沃使天下一至于此仍为尚书天下何由致理闻者敬惮之

    伦居家孝友,抚弟侄以慈爱称。贞元十四年十二月卒,时年八十三。

    (选自《旧唐书·韦伦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忠恃权宠,又邀名称      邀:谋取

    B. 汉、沔馈运阻绝            馈:运送

    C. 时李辅国秉权用事            秉:执掌

    D. 再入吐蕃,奉使称旨       称:赞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由是役使减少,而益铸钱之数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B. 伦乃调发兵甲驻邓州界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C. 伦既为朝廷公用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D. 抚弟侄以慈爱称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3.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卢杞等贬官/伦于朝堂呜咽而言曰/宰相不能弼谐启沃/使天下一至/于此仍为尚书/天下何由致理/闻者敬惮之

    B. 及卢杞等贬官/伦于朝堂呜咽而言曰/宰相不能弼谐启沃/使天下一至于此/仍为尚书/天下何由致理/闻者敬惮之

    C. 及卢杞等贬官/伦于朝堂呜咽/而言曰宰相/不能弼谐启沃/使天下一至/于此仍为尚书/天下何由致理/闻者敬惮之

    D. 及卢杞等贬官/伦于朝堂呜咽/而言曰宰相不能弼谐启沃/使天下一至于此/仍为尚书/天下何由致理/闻者敬惮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韦伦正直敢言。杨国忠大量征用民工铸钱,搞得民不聊生,韦伦对杨国忠表达反对之意,并提出合理建议。

    B. 韦伦平叛有功。襄州叛乱时刺史王政弃城逃走,嘉延南袭,朝廷被困,韦伦调兵遣将,优待投诚敌人,最终抓获匪首。

    C. 韦伦不阿谀权贵。李辅国掌权时,韦伦没有私下去拜见,李辅国就设法阻扰朝廷任命,最后韦伦被改任秦州刺史。

    D. 韦伦出使吐蕃有功。韦伦初次出使,晓示皇恩,宣扬国威,吐蕃人大喜;再次出使,符合皇帝旨意,吐蕃人敬服。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伦清俭率身以化之,蜀川咸赖其理。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6)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7)_____________,勿施于人。                       《颜渊》

    (8)不患人之不己知,_____________。                   《学而》

    (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    《述而》

    (10)桃之夭夭,_____________。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周南•桃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请以“青春的色彩”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