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1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礼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郡国并行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表明“新皇帝”的重大举措是

    A.建立皇帝制度         B.废分封,行郡县

    C.设立三公九卿         D.统一货币、度量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学家钱穆评价指出:“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评价的是

    A.察举制维护了特权等级利益       B.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

    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   D.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唐朝中期,唐政府都要在每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考试)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A.用法律来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B.用法律来确立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C.以法律作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D.将法律奉为至高无上的准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人物的言论与宋明理学思想相符的是: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④孔明:“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明朝后期的李贽“离经叛道”,自称异端,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在本质上共同反映了

    A.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B.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

    C.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

    D.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 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是

    A.《诗经》     B.《老子》       C.《庄子》       D.《离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山水画,重视写意           B.文人画,重视写意

    C.人物画,形神俱备           D.花鸟画,浓墨重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大国崛起》解说词)。能破解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的科学成就是

    A.爱因斯坦相对论             B.牛顿的经典力学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普朗克的量子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项中,符合钱学森所述观点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B.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电磁感应理论一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D.电磁波——无线电——第三次工业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曾说:“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缝苟且于目前。”这表明鸦片战争之后

    A.社会上层未能警醒           B.中国社会和平繁荣

    C.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D.士大夫醉生梦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C.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其实是一剂猛烈的济世良方。而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人还嫌它不够猛烈,又以更激烈的态度提出新的口号,于是‘废除汉字’‘不读中国书’等种种骇人听闻的说法便一个接一个地喊出来了……”下面对作者观点解读正确的是

    A.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过激的倾向 

    B.认为新文化运动参与者毫不妥协

    C.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D.作者的观点比较偏激,不值得采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孙中山以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为此,孙中山

    A.反对学习欧美           B.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主张平均地权           D.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时期的发展,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这些谈话

    A.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B.确立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针

    C.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向新阶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对这一方针理解错误的是

    A.背景是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

    B.改革开放后迎来发展的春天

    C.由于左倾错误未能长期实行 

    D.只在文学艺术领域实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说明

    A.中国的科技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B.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新中国

    C.“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D.中国具有很高的国际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理性主义               D.浪漫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绘画与科学》中说:“19世纪后半期,物理学中光学知识的系统研究,以及光学和色彩学关系的发展,使人们看到了绘画崭新的面孔。”下列绘画作品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

    A.大卫——《马拉之死》

    B.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C.凡·高——《向日葵》

    D.毕加索——《格尔尼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是希望通过“以德服人”的“王道”来实现其“内圣外王”理想的,但其思想并不为战国时君所重,倒是与儒家相异趣的法家大行其道,并且正是推行“以力兼人”之“霸道”而被儒者视若虎狼的秦国统一了天下。

    一一《儒家经学思潮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 从儒学的发展过程看,董仲舒思想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进入理论创造的阶段,它的政治教化和伦理教化功能在这一阶段得到突出和强化……到了宋明时代,儒学已完全演变为不可动摇、不可替代的官方哲学……宋明儒学进入理论化和体系化阶段。

    ——《儒学历史演变及其现代价值》

    材料三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成功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中国文化生态发生质变……儒学被进一步妖魔化,成为封建文化的同义语,成为文化革命的对象,“打倒孔家店”是先进青年中最时兴的口号。

    一一《儒学在近现代面临的挑战与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王道”思想和法家“霸道”思想的差异。

    (2)指出材料二中,汉代儒学的“政治教化和伦理教化功能”、宋明儒学“理论化和体系化”的具体表现。

    (3)简析材料三中,儒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中“文化革命对象”的原因,并指出其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他认为治国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马丁路德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

    材料三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提

    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的人。

    ——《伏尔泰语录》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意见”是什么?这些“意见”产生了什么影响?

    (3)概括材料三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产生的历史作用。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

    (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