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3 题
  1. 吴宗国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指出:到洪、宣之世,内阁大学士身兼部职,阁权渐崇。由于宫廷的禁例和大臣理事的规矩,皇帝无法随时召唤近在咫尺的内阁大臣,皇帝和阁员之间难以随时配合。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在明代是由宦官实现的。清朝吸取明朝的教训,严禁宦官擅权。于是,雍正帝选调内阁大学士等官“日值禁廷,以待召见”,形成了军机处制度。据此可知清代政治形态相比于明代的进步之处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办事效率低

    C.防止宦官擅权          D.加强了皇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万历时王世懋在《二酉委谭摘录》中说:“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因而他戏称景德镇为“四时雷电镇”。材料反映( )

    A.已出现专业化市镇

    B.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C.产品精美

    D.产品种类繁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孟子·梁惠王上》指出:老(尊敬)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爱护)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亲士》指出:(虽(即使)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对材料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孟子与墨子看问题的立场不同

    B.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的学说,墨子主张法制

    C.孟子坚持人性本善,墨子注重客观实际

    D.孟子与墨子人际交往原则的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表格中的史料和史论,不能由所给史料直接推导出史论。需要补充史料,才可以直接推导出史论。下列补充史料,可以直接推导出史论的是( )

    史料

    史论

    奕:“窃维制造轮船, 实中国自强要著。 臣于闽浙总督任内请易购雇为制造, 实以西洋各国恃其船炮, 横行海上, 每以其所有傲我所无, 不得不师其长以制之。”

    “自强”和“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宗旨

    A.上海轮船招商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江南制造总局        D.天津机器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19年1月,梁一行抵达伦敦,开始为期一年的欧游。欧游之前,梁对中国传统文化之批评本有取舍,甚至怀疑;欧游归来,他彻底放弃“科学万能”之迷梦,主张在中国文化上“站稳脚跟” ,倡导“中国不能效法欧洲”。导致梁启超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

    C.新文化运动           D.一战给欧洲带来巨大灾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日内瓦会议期间,中方与英方进行了频繁接触,6月17日中英两国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中国政府派遣代办驻在伦敦,其地位和任务与英国驻北京代办的地位和任务相同。……通过英国代表的牵线和双方富有诚意的接触,日内瓦会议期间促成了中美双方代表就美国在华被押人员和中国侨民和留学生滞留美国等问题进行了4次正式会谈,并达成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这说明日内瓦会议( )

    A.敢于打破意识形态对外交工作的限制

    B.体现“另起炉灶”的方针

    C.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D.打破了两极格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不诚实的方法取得物的占有的,由长官委任仲裁员三人处理之,如占有人败诉,应返还所得孽息的双倍”上述规定体现了( )

    A.罗马自由民的利益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主政体的结构      D.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激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美国宪法第27修正案明订,任何改变国会议员薪水的法律都必须在下届议员选举后才能生效。下列对“议员薪水”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打破了资产阶级对权力的垄断

    B.扩大了公民范围

    C.体现美国依法治国

    D.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参政水平和热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当凯恩斯于1946年去世时,英国《泰晤士报》为他所撰写的讣闻中说:“他是一位天才,而作为一位政治经济学者,他对专业人士和一般群众的思想都有着世界范围的影响……要想找出一位能与之相比拟的经济学家,我们必须上溯到亚当·斯密。”有关材料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主张利用市场调节经济,凯恩斯主义则强调国家干预经济

    B.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和凯恩斯主义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C.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

    D.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证明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不是万能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1921年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用劳工。粮食税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

    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C.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D.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谢益显在《完整掌握国家主权概念》一文中指出:近二十年来的战争与冲突更多地发生在一国之内,如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等等,这些违反人道、有悖人类文明通识的行为日益成为维和行动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上说,维和行动成为一种超国家主权的国际行为,国家主权概念在理解上发生了改变。事实上,国家主权概念的变动,还发生在更广泛的国际事务领域。随着经济全球化走向深入,国际贸易需要在一个多边协商的框架下实现共赢;互联网冲破了文化的边界;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等,都需要人类共同面对,往往不是一个主权国家所能独立解决的。可以说,一国的决策或会引起全球的连锁反应,相应的,决策的出台就需要在全球背景下进行思度与考量,“主权让渡”概念浮现出来。有关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主权让渡”是大国干预他国的借口

    B.主权国家之间为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组织并开展行动,是一种超国家主权的行为

    C.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也是成员国让渡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结果

    D.国家主权让渡有利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作有关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报告,为此他去图书馆查阅了部分文学作品,其中与报告内容相关度较高的是(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严复在《天演论》严复尖锐指出,中国再也不能不看实际地妄自尊大,一味大弹“夷夏轩轾”(轩轾xuan zhi本义:中国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老调,弄得不好,就会亡国灭种。《天演论》告诉人们亡国灭种的威胁,但又不是无所作为的悲观主义,它启示人们,中国(鸦片战争前后)虽弱,但仍有挽救的办法,这就是强力竞争,通过努力,改变弱者的地位,变为强者。梁启超说:他把历代帝王斥为“民贼”,认为“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呼吁要“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并且强调,这是维新变法中最为根本的问题。

    ——百度百科

    材料二 陈独秀提倡启蒙运动,并不是仅仅在唤醒国人起来救中国于危亡之际,这固然是他的直接的目的,他的更长远的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封建纲常伦理的奴隶思想,把国人推进到自由、民主与科学的现代观念,从而为中国进入现代国家先进之林创造条件,这才是陈独秀发起启蒙运动的真正目的。

    ——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

    (1)材料一概括中国仁人志士的思想,并分析当时出现上述思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比孙中山走的更远”的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商人孙某七十大寿时,“里之往为寿者,皆贤士大夫也”(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卷13)。当时的文学家更是越来越多地把笔墨倾泼在商人形象上,《金瓶梅》的故事源于《水浒传》,但主人公却由侠士武松变为商人西门庆,《三言》、《三拍》中的许多故事采自唐宋传奇,但主人公却由仕宦之子、将门之后变成了商人。在商人越来越引人注目的时候,社会的崇商心理便应运而生了,“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崇祯本二刻《拍案惊奇》卷3 7_),山西“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雍正硃批谕旨》第47册:“刘于义,雍正二年九月九日”条),而“食饮被服不足自通”者,虽贵宦之室,闾里耻之”(张瀚《松窗梦语》卷4)。

    ——《谭廷斌: 明清“士商相混”现象探析》

    材料二  陈炽(?-1900) (清末维新派)认为,“商务盛衰之枢,即邦国兴亡之券也”, 这一思想的产生,直接导源于近代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利权”的大量外溢。中国近代重商思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商”的概念的泛化和拓展,此时之商从一开始就包含有“工”的因素。不过,对启蒙思想家而言,真正认识到“工”比“商”更重要,使“工战”的呼声盖过“商战”,还要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标志则是“实业”一词的大流行。近代中国“实业”一词的内涵,既是“商”的扩充,也超越了一般意义的“工”,是一个内容相对芜杂、兼容并包的经济新词,是对农工商等生产和流通事业的总称,但又首先指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经营的近代工业。梁启超、康有为也曾主张将“定为工国”作为“国是”。

    ——据《近代中国的商业启蒙》整理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二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试从图中任选出两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两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元朝为了加强对经济的统制,以使用纸币为主,铸造钱币比其他朝代为少。1260年元世祖发行了以丝为本位的交钞与以白银或金为本位的中统钞(中统钞没有设定流通期限),钞币持有者可以按照法令比价兑换银或金,虽然其后曾一度废除,但持续使用到元朝末期,成为元朝货币的核心的纸币。全国各路都设有兑换的机关——“平准库”。兑换基金充足,准许兑现,兑换的时候征收两到三分的手续费(工墨钞)。1276年由于元廷大肆搜括,增发纸币,并将各路准备金银运往大都,引起物价上涨,纸钞贬值。1280年,纸币贬值成为原来的十分之一。1287年物价已经“相去几十余倍”了。为了稳定物价,元廷发行“至元宝钞”和中统钞并行。1350年元惠宗又发行“至正交钞”,发行不久,贬值严重,物价暴涨。事实上,民间的日常交易、借贷、商品标价等多有用银的。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变钞:是指元顺帝时为摆脱财政危机,于至正十一年(1351)印行新钞“至正交钞”,同时仍行用中统交钞、至元宝钞,而三者比价不同;又新铸“至正通宝”铜钱通用,从而造成币制极端混乱,引起通货膨胀,最后到了"皆以物货相贸易。公私所积之钞,遂惧不行”。这大大损害人民利益,造成人心动荡不满。这也是白莲教起义的导火线之一。

    ——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初货币政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货币改革”的危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甲 欧洲旧思想

    乙 中国旧思想

    丙 欧洲新思想

    四、帝王代天临民,帝王之权即神权,几与神为一体。

    四、帝王非天之代理者,而天之所委任者,故帝王对于天而负责任。

    四、帝王及其他统治权,非天之代理,而民之代理;非天之所委任,而民之所委任;故统治者对于民而负责任。

    六、公众教育,权在教会。

    六、无公众教育。

    六、公众教育,权在国家。

    七、立法权在少数之人(君主及贵族)其法以神意为标准。

    七、立法权在一人(君主),其法以古昔为标准。(或据先哲之言,或沿前朝之制,或仍旧社会之习惯。)

    七、立法之权在众人(全国民),其法以民间公利公益为标准。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请回答:

    (1)据表中甲、乙内容,概述“欧洲旧思想”与“中国旧思想”的异同点。据表中丙内容分析,“欧洲新思想”体现了怎样的国家构想?这种“新思想”对欧洲社会发展有何意义?

    (2)你认为梁启超做出上述比较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梁启超的意愿在当时没能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里孟梭厉声喊着:“法德边界得以莱茵河为界,除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外,德国的萨尔区也归我们!”

    ——百度百科·巴黎和会

    材料二:《凡尔赛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它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得到国际联盟的承认后,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中国因巴黎和会对于中日青岛问题无法解决,进而爆发全国反日的五四运动,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但与德国另签订和约。美国因其国会表决多数反对,也未签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 (1921-1922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亦称太平洋会议。有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北洋军阀政府的代表团参加。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会议的继续,其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彼此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及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会议最后签订3个条约。

    ——百度百科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指出法国处理德国的基本原则,并分析它这样做的原因。

    (2)据材料二,叙述一战后国际政治中公理与强权的博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