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5 题,简答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下的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家和美国支持下的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这表明

    A.冷战重点转移至中东地区 

    B.冷战阻碍了中东地区和平进程

    C.意识形态的斗争愈演愈烈

    D.中东地区的区域霸权主义盛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秦律规定,中央、郡、县的长官要负责向国家保举人才。秦律还要求官吏“精洁正直,谨慎坚固,审悉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除害兴利,慈爱万姓”。这表明

    A.官僚政治形成   B.选官重视品德   C.重视吏治建设   D.治国刑主德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魏晋时期,士人由两汉时对外在功名操守的追求转入对内在实体和人生真谛的追求,形成豪放不加掩饰的为人品格与思辨学风。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传统价值体系趋向瓦解   B.新政治势力开始崛起

    C.官吏选拔标准发生变化   D.社会动荡与政治黑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宋代大部分地区通行用铜钱,四川则使用铁钱,山西、陕西两地是以铜钱、铁钱并用,广东是兼用金银。这表明宋代

    A.中央集权体制的削弱   B.货币流通具有区域特色

    C.商品经济发展不平衡   D.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用朱笔圈阅奏章是皇帝的特权,也是控制内阁越权的利器,但是明代中后期后,这种“批红”特权却被官官把持,因此出现内阁掌管“票拟”之权,司礼监(宦官)掌管“批红”之权的现象。材料发映了

    A.皇帝任人唯亲造成朝政混乱   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C.宦官专权导致权力逐渐下移   D.阁员与宦官共治朝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高达4200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这表明当时

    A.国民参政议政意识普遍提高   B.民众政治地位普遍提高

    C.报刊与时俱进反映社会思潮   D.辛亥革命群众基础广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30年2月,中国发生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政治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扩大红军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迫切任务来抓。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

    A.对中国革命的目标认识摸糊

    B.从时局出发做出了正确决策

    C.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明显错误

    D.摒弃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历史学家回忆说,日寇投降不久,他从重庆飞上海前领取了薪俸,一下飞机就发现手中的法币(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突然成了硬通货;在重庆只能购买两根油条的法币,到了上海竟可以在上好的酒楼摆上两桌酒席。其原因在于

    A.国民党大肆掠夺国统区人民   B.上海经济的崩溃最为严重

    C.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   D.国民政府失当的货币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从1953年开始到1957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比1949年前最高水平年增长了一倍到四、五倍以上,工农业总产值比1952 年增长了53.2 %;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43.1% 上升到56.5%。这表明我国

    A.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B.工业布局得以改变

    C.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期,雅典公民大会讨论是否入侵西西里,尽管多数公民并不知道西西里的情况,公民大会还是作出了入侵西西里的灾难性的决定。这说明雅典

    A.忽视公民的道德建设   B.城邦危机逐渐加深

    C.集体决策具有盲目性   D.公民执政能力较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之初,汉密尔顿着眼于世界大势,主张走以“工商立国”的道路,而杰斐逊则强调美国的独特性,致力发明和推广农业机具,力主走以“农业立国”的道路。不同立国之道体现了

    A.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理念   B.不同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C.是否改变落后的经济观念   D.是否阻碍工业化的进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10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改革达成“历史性协议”。根据这一协议,IMF将在2012年之前向包括新兴国家在内代表性不足的国家转移6%以上份额。同时,欧盟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两个董事会席位。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B.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南北经济差距在缩小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人口的海外迁移不仅受到延绵1000多年的海外迁移惯性力量的推动,又因当时国内农业地区已基本人满为患、民族工商业萧条、城市无法吸收大量无地农民,移民海外自然成为缓解日甚一日的人口危机的唯一出路。

    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海外殖民地的拓展和开发,资本主义世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增,美国家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及其带动的西部开发,进一步导致了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1862年,黑奴贸易被美国废止,支撑西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黑人廉价劳动力资源宣告枯竭,移民美国的华人明显增多。据统计,1860年,加州每10人中就有一个华人。1870年,美国有63000华侨90%集中在西岸。

    材料二   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绝大部分来自广东沿海地区。且多为自耕农,几乎没有受过学校教育,这是19世纪中晚期华人移民的总体形象。华人移民到美国后,多从事非技术性工作或技术性不强的工作,很少有人对从事与大工业机器生产相关的、对劳动技能要求严格的工作。

    移民到美国的华人对当地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四大股东之一利兰·斯坦福在1865年10月10日给约翰逊总统的一份报告中说:“(华工)一个阶层,他们安详、平和、耐心、勤劳、节俭,他们(比白人劳工)更谨慎和节俭,因而工资少点也毫无怨言……如果没有华人,要在《国会法案》规定的时间内建成这个宏大的全国性工程的西段,是完全不可能的。”

    ——摘编自徐国林《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职业变化》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中期华人向美国移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特点,并谈谈你对近代华人移民美国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学者将明朝与西欧在17世纪的历史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列表如下:

    明朝

    西欧

    商人们沉浸在买田置地、光宗耀祖的“尊贵”与满足之中

    1602年由私人集资筹建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诞生

    以乡谊血缘为纽带的晋商、徽商的马帮叮当铃声响遍大江南北

    荷兰东印度公司按股份分红,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它选出董事会,董事会再选出经理会;经理会主持日常事务

    “无物不税,无处不税”的叫喊声响斥着街头巷尾、市集摊位;“片板不得下海”的告令贴遍渔村

    荷兰东印度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享受特权,公司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陆、海军,保护商贸并管理殖民地

    提取两项有关明朝与西欧在17世纪的不同历史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215年,英国封建贵族在反对约翰王的斗争中,对君主权力进行有效约束的《大宪章》 签订下来了.于是在英国形成了“有限王权”的传统.当然在《大宪章》签订之初,仅仅是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起初还没有演变为法律上的强制力.这就使《大宪章》 签订以后所逐渐确立原则,被后来的统治者所修改,最终导致英国新兴阶层为维护传统而对王权发动了猛烈的进攻,结果异常的明显,有产阶级制定了法律上约束国王权利的《权利法案》,“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两大原则在英国形成了,这意味着国王必须通过议会来进行统冶.法律高于国王,国王必须服从法律。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需要市场的参与者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人身上是自由的,同时更需要参与者以诚信的态度来保证参与的另一方免受欺诈,因而签订契约(合同)是必要的,而契约的制定客观上又需要法律的强制力去实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无疑是这些近现代杜会公民意识诞生的经济根源。

    材料二   正知钱乘旦教授所说的那样,它留下的遗产是不可计量的,没有近代的英国,就没有现在这个世界…… 它在政治,经济、杜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

    ——摘编自马润烟《英国,现代西方政治文明的鼻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权利法案》颁布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7 世纪英国对西方政治文明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2O 世纪20年代的欧美各国,正如英国史学家梅德利科特所说:“广大民众当然要求和平,他们希望自由自在,不受外国人和外国危机的干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在许多年间总的潮流是和平主义,甚至是孤立主义。”在此时的反战潮流中.还出现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国际和平团体。如1918年成立的致力于宣传国际仲裁和全面裁军的国际联盟协会,到1922 年已经拥有会员20万人,1932年则发展到100万人,1921年成立的坚持绝对和平主义的“不再战运动”.宜传“一切战争都是错误的”,号召其成员不以任何方式参加或支持任何性质的战争.该组织出版的《不再战》刊物一度达1.5万份。

    这一时期的和平运动,对各国国内政治同样产生了很大影响。英国工党就是在1923年的大选中迎合民意,把“国际和平、国内繁荣”作为其竞选口号并获得了成功。在国际政冶领域,要求和平的呼声上升到了国际政治的具体运作层面,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主张和行动。一种是列宁提出并开始实践的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实行和平共处原则,以此带来各国及世界的和平;另一种泛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与战败国签订和约的方法,建立一个维持世界和平的集体安全体系。

    ——摘编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欧美和平运动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后欧美和平运动发展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854年。刚刚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容闳,匆匆返回故国。此时,正值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他不仅亲赴南京进行实地考察,且“许太平天国之举为正当”,并深表同情。认为此革命“破中国顽固之积习,使全国人民皆由梦中警觉,而有新国家之思想”。

    洋务运动兴起后,容闳受曾国藩之托,去美国购买机器,参与建成江南制造总局,专门制造枪炮、弹药、火轮等。1871年8月,清廷采纳容闳派遣留美学生的建议。按计划,从1872年到1875年,120名幼童将分四批奔往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留学。容闳亲任留学事务所的副监督。他对留学事务尽心竭力,整日东奔西走。

    早在戊戌变法之前,容闳就和康有为、梁启超认识,并极赞赏支持变法的光绪帝,说:“光绪当亲政后,颇思改革庶政,其一种励精图治之决心,足使京内外人士注意,如北斗之见于天空,人人咸为引领。” 容闳视康有为、梁启超为同路,赞成改制维新。当时中国正处在甲午战败之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之时,他心忧国事,决定留居北京,为国尽力。他在北京的住所,“一时几变维新党领袖之会议场”。值得一提的是,1912年容闳客居美国,身患重病,卧床不起。当85岁高龄的容闳接到孙中山请他归国参加南京临时政府工作的来信时,他为祖国的新变化感到万分高兴。自己虽身老病重,不能回国,却令其儿子归国效力。

    ——摘编自于语和《从<西学东渐记>看容闳的爱国思想》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容闳的思想变化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容闳的思想变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隋代初年,公文几乎完全继承了梁、陈讲求文辞华美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文风,一些有识之士看出这种文风的弊端,提出了改革文风的建议。首发倡议者是大臣李愕,他于开皇三年(583年)呈《上高帝革文华书》,历陈浮华文风之害,请求朝廷“屏黜轻浮,遏止华伪”。隋文帝杨坚采纳了李愕的建议,于次年“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违者治罪。自此拉开了隋唐文风改革的序幕。

    唐代立国之初,高祖李渊就于武德元年(618年)发布了改革文风的《诫表疏不实诏》,严厉批评了“表疏因循,尚多虚诞。申请盗贼,不肯直陈”,“乱语细书,动盈数纸,非直乖于体用,固亦失于事情”的现象。初唐时期,唐太宗和魏徵,陈子昂等都发表过改革文风的言论,魏徵、陈子昂还在写作实践上作出表率,写出了许多朴实直言、不加雕饰的公文,对文风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中期,骈体文又有所抬头,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把文风改革推向高潮。经过几辈人的努力,唐代公文总体上呈现出词强理直、质朴务实的文风。

    唐代文风改革一直延续到宋代,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人不仅从理论上倡导文风改革,而且写作了大量文风朴实而又长于说理的公文。宋代公文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是我国公文写作的繁荣期。

    ——摘编自张树文《我国古代公文文风的历史发展》

    (1)根据材料,分析隋唐公文文风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公文文风改革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