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填空题 5 题,解答题 9 题
中等难度 2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处放上照相底片,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迹;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对该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曝光时间不长时,到达光屏光的光能太少,条纹看不清楚,故出现不规则的点迹
    B.单个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没有确定的轨道,故出现不规则的点迹
    C.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所以会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
    D.干涉条纹中亮条纹处表示有光子到达,暗条纹处表示没有光子到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振幅有关
    B.单摆作简谐振动需要摆角小于5°
    C.波传播方向上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质点间距离为一个波长
    D.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分子总在做无规则运动,因而分子的速率分布没有规律性
    B.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D.温度越高,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越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一向右开口的汽缸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活塞可无摩擦移动且不漏气,汽缸中间位置有小挡板.初始时,外界大气压为p,活塞紧压小挡板处,现缓慢升高缸内气体温度,则下列P-T图象能正确反应缸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为某种用来束缚原子的磁场的磁感线分布情况,以O点(图中白点)为坐标原点.沿Z轴正方向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变化情况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电流表示数一直减小,电压表示数一直增大
    B.电流表示数一直增大,电压表示数一直减小
    C.电压表读数U与电流表读数I的比值不变
    D.电压表读数的变化量△U与电流表读数的变化量△I的比值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及物理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白光作为光源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屏上将呈现黑白相间的条纹
    B.单缝衍射图象中条纹间距随缝宽度的减小而增大
    C.查德威克在用α粒子轰击铍核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用紫光照射某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那么用紫外线照射该金属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绝缘细线oa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a,在正下方有一光滑的绝缘水平细杆,一带负电的小球b穿过杆处在左侧较远处,小球a由于受到水平绝缘细线的拉力而静止,如图所示.现保持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从静止开始在较远处释放小球b,让其从远处沿杆向右移动到a点的正下方,在此过程中( )

    A.悬线oa的拉力逐渐增大
    B.水平细线的拉力在逐渐减小
    C.b球的速度始终增大
    D.b球的加速度为先增大后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离开地面的高度与运动时间平方的关系,则( )

    A.物体在竖直方向为匀加速运动
    B.若h=20m,则物体可能做平抛运动
    C.若h=20m,则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D.若h=10m,则物体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a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恒力F拉质量为m的单匝均匀正方形铜线框,边长为a,总电阻为R,在位置1以速度v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并开始计时t=0,若磁场的宽度为b(b>3a),在3t时刻线框到达位置2速度又变为v,并开始离开匀强磁场,此前的过程中v-t图象如图b所示,则( )
    A.t=0时,线框右侧边MN的两端电压为Bav
    B.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中安培力大于拉力F,但逐渐减小
    C.线框在完全离开磁场前,先减速,后加速,最后又减速,一直有感应电流产生
    D.线框从位置l进入磁场到刚完全离开磁场到达位置3的过程中,外力做的功等于线框中产生的电热,大小为F(a+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α衰变或β衰变生成新原子核时,往往会同时伴随________辐射.在α射线、β射线、X射线、红外线、γ射线、紫外线中,不属于电磁波的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物体在某一行星表面被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取抛出时t=0,得到如右图所示的s-t图象,则该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左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0秒时波形图,右图是x=200厘米处质点P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厘米/秒,传播方向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个不变形的单匝金属圆线圈,线圈所围的面积为0.1m2,线圈电阻为1Ω.如图1所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则在时间0~5s内感应电流I的方向为________,线圈最大发热功率为________W.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中,存在一个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m的电量为q的带电体,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开始恰好沿直线ON斜向下运动,直线ON与y轴负方向成θ角(θ<π/4=.则电场强度E的大小至少为________;若E=mgtanθ/q,则带电体的电势能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9 题
  1. 在“用DIS描绘电场的等势线”实验中,按图所示连接电路.在电极A、B的连线上等距离地取a、b、c、d、e 等5个基准点.将电压传感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和两个探针相连接.当正接线柱的电势高于负接线柱时,读数为正.
    (1)若在图中连接电压传感器正接线柱的探针接触a点,连接负接线柱的探针接触b点时,读数为负,则可以判断电极A接在电源的______极上(选填“正”或“负”).
    (2)若连接电压传感器的正负两个接线柱的探针分别接触a点和b点时示数为U1;分别接触b点和c点时,示数为U2,则有|U1|______|U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对于该实验的认识与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电压传感器为零时表明所测两点电势相等
    B.如果将一根探针接触连线中点,另一探针从一个电极沿连线逐渐移动到另一电极,电压传感器的读数是逐渐变小的
    C.在实验过程中电极与导电纸的相对位置不能再改变
    D.从实验原理来说,如用电流传感器代替电压传感器亦可以描绘出等势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
    A.按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B.用三角尺测量小球的直径 d;
    C.用米尺测量悬线的长度 l;
    D.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1、2、3….当数到20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 t;
    E.多次改变悬线长度,对应每个悬线长度,都重复实验步骤C、D;
    F.计算出每个悬线长度对应的 t2
    G.以 t2 为纵坐标、l 为横坐标,作出 t2-l 图象.
    (1)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 t2-l图象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拟合得到方程为:t2=404.0l+3.5(s2).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m/s2.(取π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图象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 不应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应该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开始计时
    (B) 开始计时后,不应记录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而应记录小球全振动的次数
    (C) 不应作 t2-l 图象,而应作 t-l 图象
    (D) 不应作 t2-l 图象,而应作 t2-(l+d)图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利用DIS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A、B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A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可沿固定的板做圆弧形移动.B固定不动,通过光滑铰链连接长0.3m的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O点构成支架.保持杆在水平方向,按如下步骤操作:
    ①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AOB=θ
    ②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
    ③用另一绳在O点悬挂在一个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读数
    ④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A改变θ角
    重复上述①②③④,得到图示表格a.
    (1)根据表格a,A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力______(填“F1”或“F2”).钩码质量为______kg(保留1位有效数字).
    F1 1.001 0.580 1.002
    F2 -0.868 -0.291 0.865
    θ 30° 60° 150°
    (2)(单选题)本实验中多次对传感器进行调零,对此操作说明正确的是______
    A.因为事先忘记调零
    B.何时调零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为了消除横杆自身重力对结果的影响
    D.可以完全消除实验的误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10Ω,R为电阻箱,S2为单刀双掷开关.闭合S1,将S2切换到a,调节电阻箱,读出其阻值为R1,记录电压传感器测得的数据为Ul,然后保持电阻箱阻值不变,将S2切换到b,记录电压传感器示数为U2.则电阻Rx的表达式:______若电阻Rx=2.5Ω,将S2切换到a,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阻值R和记录对应的电压传感器数据U,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绘出如图(2)所示的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圆柱形气缸竖直放置,其横截面积为1×10-3m2,气缸内有质量m=2kg的活塞,活塞与气缸壁封闭良好,不计摩擦.开始时活塞被销子K销于如图位置,离缸底12cm,此时气缸内被封闭气体的压强1.5×105 Pa,温度为300K.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g=10m/s2
    (1)现对密闭气体加热,当温度升到400K,其压强多大?
    (2)若在此时拔去销子K,活塞开始向上运动,当它最后静止在某一位置时,气缸内气体的温度为
    360K,则这时活塞离缸底的距离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物块A的质量为m,物块B 的质量是M.且m<M.二物块用细线通过轻质滑轮连接,物块B 到地面的距离是l.现将物块A下方的细线剪断,A距滑轮足够远且不计一切阻力.求:物块A上升的最大高度?一位同学解题过程:设A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AB整体的机械能守恒最高点时AB的速度为零∴MgL=mgh∴h=ML/m
    你同意上述解法吗?若同意,说明理由;若不同意,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一架轰炸式飞机在离地H处沿水平方向作匀加速直线飞行,飞行过程中每隔t秒进行投弹训练,当它飞经某观察点正上方时投放第一颗炸弹,炸弹落在距观察点正前方L1处,第二颗炸弹落地点距第一颗炸弹的落地点正前方L2处.空气阻力不计.
    求(1)飞机经过观察点上方时的速度
    (2)飞机飞行时的加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光滑的足够长的平行水平金属导轨MN、PQ相距l,在M、P点和N、Q点间各连接一个额定电压为U、阻值恒为R的灯泡,在两导轨间cdfe矩形区域内有垂直导轨平面竖直向上、宽为d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且磁场区域可以移动.一电阻也为R、长度也刚好为l的导体棒ab垂直固定在磁场左边的导轨上,离灯L1足够远.现让匀强磁场在导轨间以某一恒定速度向左移动,当棒ab处在磁场中时两灯恰好正常工作.棒ab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导轨电阻不计.
    (1)求磁场移动的速度;
    (2)求磁场区域经过棒ab的过程中灯L1所消耗的电能;
    (3)撤掉导体棒ab,并保持磁场不移动(仍在cdfe矩形区域),而是均匀改变磁感应强度,为使两灯正常发光,试求磁感应强度Bt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人骑自行车由静到动,除了要增加人和车的动能以外,还要克服空气及其他阻力做功.为了测量人骑自行车的功率,如图1第一活动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离出发线5m、10m、20m、30m、…70m的地方分别划上8条计时线,每条计时线上附近站几个学生,手持秒表测运动时间.听到发令员的信号后,受测者全力骑车由出发线启动,同时全体学生都开始计时.自行车每到达一条计时线,站在该计时线上的几个学生就停止计时,记下自行车从出发线到该条计时线的时间.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每个计时点的时间都取这几个同学计时的平均值),并计算出各段的平均速度:
    运动距 离s(m) 5 10 20 30 40 50 60 70
    运动时间t(s) 2.4 4.2 6.3 7.8 9.0 10.0 11.0 12.0
    各段速度(m/s) 2.08 2.78 4.76 6.67 8.33 10.0 10.0 10.0
    第二小组通过测出自行车在各点的速度,作出了V-S图(图2).第9秒时运动了40m的数据本次实验中,学生和自行车总质量约为75kg,设运动过程中,学生和自行车所受阻力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整个过程中该同学骑车的功率P保持不变.
    (1)第一小组的同学通过分析认为:因为自行车在每一路段内的速度变化不是很大,因此可以用每一段的平均速度代替该段的
    速度.则在20m-30m路段的平均阻力f1与30m-40m路段的平均阻力f2之比f1:f2为多少?该同学的骑车的功率约为多少?速度为
    6m/s时的加速度多大?
    (2)第二组的同学结合图和(其曲线与横坐标在S=40m内所围的面积总为56格),测出的该同学的骑车的功率约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