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栗(zhàn)  披(lù)  余(yìn)     济一堂(jǐ)

    B.峨(cuō)   纠(gě)   予 (jǐ) 恓惶惶(xī)

    C.下(zài)     同(bāo)  尾(shā)    惊鸿一(piě)

    D.蝠(biān)   桎(gù)   呼(zhā)   甲归田(xi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绿洲  喧嚣  荒谬  抱不平 迫不急待 B.凋敝  寥阔  贪婪 一服药  梳妆打扮

    C.文采  蓬篙  辐射  绿茵场  开宗明义 D.端详  装潢 伺候 暴发户  无事生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来到林肯纪念堂这个     ,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

    ②乌鸦借来的羽毛全给人家拔去,现了     ,就提议大家把自己天生的毛羽也拔个干净。          

    ③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     了解放黑奴宣言。

    A.胜地  原型 签订   B.圣地  原形  签署

    C.胜地  原形 签署     D.圣地  原型  签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雾霾天气总算过去了,可关于其产生的原因仍众口难调,主流观点认为,污染物排放量大、扩散条件不利等是重要因素。

    B.他俩在在球场上配合默契,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在生活中举案齐眉,比亲兄弟还要亲,令同学们羡慕不已。

    C.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后,少数别有用心的西方媒体称朝鲜的举动说明中国对朝政策的失败,这种“泼脏水”的说法遭到中国学者的一致批驳。

    D.直到17世纪,数学的观念才从亚里士多德描绘的思维框架中跳出,解析几何、微积分从费马、笛卡尔、牛顿们高速运转的大脑中脱颖而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电信业内人士报料,“高额吸费电话”能大行其道,是由于电信运营商参与了不法垃圾短信公司和声讯服务台的收益分成导致的。

    B.康隆小区住宅楼质量问题引起了市建委负责人的高度重视,立即责成有关部门查清问题,并表示一定给购房户一个满意的答复。

    C.积极发展家庭农场,适当扩大农户经营规模,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追溯制度的实施力度,有利于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

    D.甲状腺减低症简称“甲减”,发病率高达5%,但在人群中知晓率却很低,多数人不但没听说过这种病,甚至还不了解这种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4分)请把下面的句子连缀成顺序合理的文段,在横线上填写序号即可。

    ①主要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苟子》《韩非子》等

    ②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③表现了各流派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④先秦散文分为先秦历史散文和先秦诸子散文两大类

    ⑤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等

    ⑥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

    ⑦它们保存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又是中国叙事散文的源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古代的“城管”

    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中国至少在夏商周时期就有城市了。但和现代功能较为接近的城市,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如齐国的首都临淄。据《战国策·齐策》记载,当时有7万户。仅以现代一户3口的最低标准来算,总人口也达到了21万。从史料上看,古代城管除负责环卫、拆违章建筑、禁止占道经营外,还得“防火缉盗”;有的还有管理市场物价、维持公平交易和社会治安的义务,兼有现代公安、消防、工商、物价、税务等部门职能,是真正的“综合执法”,权力也比现代城管大。

    古代的城管队员叫法不少,或称“胥”,或称“卒”,还有称“市吏”、“监市”,等等。但在事实上,古代并没有现代城管局这样的专职机构,自然也无城管队员一说。古代早期城管常由士兵充当。在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朝廷便设有相当于现代街道城管队的“街道司”,并相应成立了由500名兵士组成的执法队伍,以保持开封的正常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明代的北京,由相当于今北京卫戍区或武装警察部队的“五城兵马司”来承担现代城管局的大部分职能。清代的北京,还专设了“督理街道衙门”,主要负责外城的街道管理、民房修建等,破坏公用设施、侵占下水道等不良行为,都是督理街道衙门的执法对象。到了晚清,西方的一套城管制度被引入中国,由警察承担起了现代城管的工作。

    在古代,现代城管的两大难题——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同样十分突出,且历代不绝。古代城管也为此伤透脑筋。在唐代的长安和洛阳,不少商户为了扩大经营面积,非要在门面(正铺)外多占一块(偏铺)。在李显(唐中宗)当皇帝时的景龙年间,朝廷不得不以敕令的形式,发布了一则当时的最高“城管通知”:两京市场上各行业,凡自有正铺者,不得在铺前再建造偏铺。宋代称占道经营为“侵街”,为了防止侵街行为的发生,宋代城管想出了一个法子,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标记出范围。这与现代街道画线一样,一旦超出就要被制止,当时的“城管队”会经常检查是否有人侵街。到明清,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违建更突出。

    《唐律》规定:“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即摆摊设点至少要远离政府办公地30米,也不能离民房太近,要在1米5以外,由监市负责督管。对占道经营有严厉的惩罚:“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种植垦食者,笞五十。各令复故。”挨打后,还得恢复原状。《宋刑统》也有规定:“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对乱倒垃圾、影响环境卫生也有规定:“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把尿屎垃圾弄到街上,影响了公共卫生,不只当事人倒霉,连“城管队长”都跟着挨杖打。宋仁宗在搞城管方面颇有创意,他在要求开封府官员强拆违章的同时,特别指示相当于现代司法机关法院的左、右军巡院,配合“开封城管”行动,“惩治侵街者”。明代对破坏公共设施、不按规定行车,以及在禁区内摆摊设点、取土作坯、随地大小便等行为,也一律“问罪”,涉事者要被强行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即所谓“枷号一个月发落”。撒泡尿也要遭受这么大的罪,这样的城管手段不可谓不狠!

    1.下列有关古代“城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城管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首都临淄。

    B.虽然古代没有“城管”这种叫法,但是现代城管的职能在古代常由相应的一些机构承担。

    C.古代城管常由士兵充当,明清时换由警察承担这一任务。

    D.宋代城管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现代城市管理者在街道上画线就完全来源于此。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最早的城市人口少、规模小,功能不完善,所以还没有专职的城管机构。

    B.一些令古人伤透脑筋的城市管理问题,同样也让现代城管部门头痛不已。

    C.古代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屡禁不绝,到明清时期就更为突出。

    D.为防止“侵街”,避免随意违章搭建,宋仁宗曾集合多部门“综合执法”。

    3.古代对城市管理方面的规定和措施,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代摆摊在政府办公地30米以内者,要马上恢复原状,否则将会被“杖七十”。

    B.宋代法律规定,只要有人破坏公共卫生,除当事人受罚外,“城管队长”即主司也要挨打。

    C.唐景龙年间,朝廷以敕令的形式,发布“城管通知”,禁止建造偏铺侵街。

    D.明代规定,凡是破坏公共设施、不按规定行车、随地大小便者,都要被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荒漠中的苇

    王剑冰

    ①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④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到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称托。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⑤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

    ⑦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了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⑧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想起金克木《生命》一诗中有一句“生命是伴着芦苇的啜泣与哈欠”,暗自笑了。这不知写于何时何背景的诗句,有些明了又有些不明,我这时倒是想改一句:“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

    ⑨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

    (2011年第3期《散文选刊》)

    1.(4分)本文开头描写的沙漠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4分)同是弱者,水乡里的苇与荒漠中的苇各有什么不同?请作比较。

    3.(4分)请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4.(6分)在第⑧段中,作者把金克木的诗句“生命是伴着芦苇的啜泣与哈欠”改为“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请探究作者改动的意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子楚,秦诸庶孽孙①,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嫡嗣者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嫡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西秦,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华阳夫人大喜,刻玉符,约以为嫡嗣。安国君及夫人因厚馈遗子楚,而请吕不韦傅之,子楚以此名誉益盛于诸侯。

    秦昭王五十年,子楚与吕不韦谋,金六百斤予守者吏,遂以得归。

    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子楚为太子。秦王立一年,薨,太子子楚代立,是为庄襄王。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取材于《史记·吕不韦列传》)

    注释:①秦庶孽孙:秦国王室中不是正妻所生,而是姬妾所生的子孙。②邯郸:赵国都城。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诸侯                 质:(到别国)以人员作抵押

    B.自奉而西秦              游:游玩

    C.金六百斤予守者吏        行:做,此处为“使用”

    D.诸侯游士宾客            延:延请,邀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子贫,客此         王无异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B.请千金为子西游       奚之九万里而南为

    C.自奉西游秦          剑阁峥嵘崔嵬

    D.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事  众女嫉余蛾眉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吕不韦“善于投机”的一组是(   )

    ①车乘进用不饶                 ②曰“此奇货可居”

    ③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       ④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

    ⑤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           ⑥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⑤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不韦在邯郸一见到处境窘困的子楚就找准了投机的目标,他主动去拜见子楚,为他出谋划策。

    B.吕不韦虽然贫困,但他竭力为子楚谋划,使他获得了华阳夫人的宠信并最终成为秦国的最高统治者。

    C.安国君在位时间极短,庄襄王(子楚)也只在位三年,客观上也使得吕不韦迅速成为秦国的显贵。

    D.吕不韦曾效法魏楚赵齐四公子的做法招贤纳士,并主持门客著书立说,悬赏千金求增删一字,以此完善《吕氏春秋》。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3分)

    (2)安国君及夫人因厚馈遗子楚,而请吕不韦傅之。(3分)

    (3)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骆谷晚望①

    韩琮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

    公子王孙②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

    注:①韩琮于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年)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此后失官,寂寂无闻。此诗当是其失位还乡之作。骆谷,关中通汉中交通孔道,是一处军事要隘。②公子王孙,此处指代“宦游人。”

    1.简要分析“去国还家一望时”一句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2.这是一首即景抒怀诗,请对本诗的景与情的关系进行赏析。(4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               ,余不忍为此态也。    (屈原《离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磐石无转移。     (《孔雀东南飞》)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李白《蜀道难》)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     (庄子《逍遥游》)

    (3)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4)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4分)仿照下面画线句子续写两句话,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析】
    个性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那忠贞爱国的热切与无望;个性就是(1)                               ;个性就是(2)                               。当个性化为一种精神、一份力量,当个性成为一种气质、一种风度,你能不快乐的接受与享有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4分)阅读下面一则短讯,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要求:语言简洁,要点完整,字数20字以内。

    3月1日21时许,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暴力恐怖案件,10余名统一着装的蒙面暴徒持刀在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截至3月2日6时,已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恐怖分子手段极其残忍,罪行令人发指。无辜百姓惨遭屠戮,转瞬之间家破人亡,整个昆明沉浸在悲痛中。

    但也是在这一刻,昆明各界市民用行动传递爱的力量。出租车司机免费接送受伤群众,附近的酒店、饭馆打开大门,保护惊恐的旅客。昆明市11个献血点和采血车前都排起了长龙,大街小巷的餐厅、商店用自己的方式向民警、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提供免费餐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意林》杂志的封面上曾经刊登过这么一句话:每个人都能成为完美的自己,只要找到生命中最重要的……

    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仁爱还是自私?是孝敬还是“啃老”?是自立还是依赖?是宽容还是计较?请以“生命中最重要的是     ”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