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名句名篇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语言应用 1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7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雾霾(mái)  眷念(juàn)  气冲斗牛(dǒu)

    B.  羸弱(léi)    媲美(pì)   风雪载途(zài)

    C. 酬和(hè)   猝然(cù)    风姿绰约(chuó)

    D.  褴褛 (lǚ)   发酵(xiào)  鳞次栉比(zh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  )

    A.  驽钝  稔熟口头禅  白驹过隙    B.  徜徉   搏奕  里程碑 融会贯通

    C.  憧憬  广袤  闭门羹  大庭广众  D.  桑梓  恻隐  明信片 断章取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学校是一个天然庇护所,它既安抚学生、传递温暖,也护佑公众、凝聚人心。

    B. 近年来,微博逐渐成为舆论引导的一线阵地,政府开设微博已蔚然成风

    C. 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油菜地里“禁止入内”的牌子,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去拍照留影,让人无可奈何。

    D. 从古时的大同理想到今日的中国梦,尽管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但其中所蕴含的对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的期盼,却有着一脉相承的连续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报社组织了近80名中小学生记者走进潍坊高密,参观莫言家乡,采访莫言亲人。

    B. 在当今社会,个体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阅读仍是一种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C.“五月的鲜花”作为“五四”青年节的品牌节目,经过这几年的精心打造,已经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D. 普集灾害教育,就要真正将灾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之中,以强化公众的风险意识,提高其应对灾难的能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叶徒相似,其实(果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B.渔人甚异(认为……奇异)之。(《桃花源记》)

    C.近塞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丢失)入胡。(《塞翁失马》)

    D.所以动心忍性,曾(通“增”)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我们学过的《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均选自此书。

    B.《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墨池记》是我国古典文学“记”类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其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C.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人,清代文学家。郭沫若曾为蒲松龄故居写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对联。

    D.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故乡》中的杨二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浦夫妇等。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多数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它为人类奉献的蜂蜜、蜂胶、蜂王浆……_______

    ①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多种离不开蜜蜂。

    ②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作出的最大贡献——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

    ③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

    ④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人类只能再活四年。”

    A. ①④②③     B. ③①④②    C.  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填空(7分)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3. 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到,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为政》)

    5.唐诗中有许多描写大江大河或高山平原的诗句,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末“可怜白发生”一句凝聚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请做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苏轼小品文两则,完成后面的问题。(10分)

    (一)临皋闲题

    临皋亭①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②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③及助役钱④耳。

    (二)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⑤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⑥,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⑦,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临皋亭:在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  ②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此处是建造宅院的意思。  ③两税:夏秋两税。   ④助役钱:根据当时的免役法,豪绅、官吏等为免于服役而支付的钱。  ⑤惠州:今属广东,苏轼曾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⑥木末:树梢。  ⑦死法:死于军法。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     胜 ___________

    ②虽兵阵相接      虽 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若”与“若人悟此”中的“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若毒之乎     (《捕蛇者说》)       B. 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

    C.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D. 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4.联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谈谈你对《临皋闲题》中“闲者”一词的理解。(2分)

    5.两则短文虽作于不同时期,但其中表达的情怀却有共同之处。请概括写出。(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2分)

    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

    李浩燃

    ①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

    ②“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③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中国游客甚至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2012年的8300万人次,“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

    ④“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面对刻字,现场中国游客莫不感觉羞愧,甚至连导游也赶紧走开。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一个国家文明意识的自我审思。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流下忏悔泪水,坦言“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做得不好”,公开道歉。未成年人犯错在所难免,应予以必要宽容并助其改正,但整个社会则应以此为镜、自我检视。

    ⑤的确,“到此一游”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从被刻字弄得遍体鳞伤的长城,到赫然出现在故宫大水缸上的涂划,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习惯了乱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⑥有人说,最好的“到此一游”,是把旅途中所有的美好都刻在心上。而提升文明素养,也需在心上刻下这让人蒙羞的“到此一游”。在拥堵的公路上随意并道时,在地铁的长队里加塞插队时,在逃票成功洋洋得意时,在网络空间掐架骂娘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字就该闪动警示之光,提醒你触碰到了文明的红线。谨记“到此一游”激发的文明耻感,以此自戒自省,以此校言校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迈进一步。

    ⑦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经不是问题,甚至海外奢侈品商店促销都会挂上汉语海报。然而,很多人也感觉,“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的确,现代化的过程中,怎能少了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国务院会议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政府机构出台“文明行为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在社会管理者那里,文明素养、人的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

    ⑧同样是神庙,雅典阿波罗神庙的一块石板上,刻着这样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反思埃及神庙刻字事件,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赢得尊敬,更让我们在文明复兴之路上“递进一层”。

    (选自2013.5.27《人民日报》)

    1.作者在文中针对“到此一游”这类不文明现象,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3分)

    2.第③段中作者说 “‘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特殊含义”应该怎么理解?(4分)

    3.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3分)

    4.阅读第段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再补写两个事例,反思我们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以此为镜,自戒自省。(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8分)

    与陌生人交流

    铁凝

    ①从前的我家,离我就读的中学不远,上学的路程大约10分钟。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小吃店买早点。

    ②那年我13岁,念初中一年级。

    ③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里吃馃子喝豆浆,馃子就是人们所说的油条。这个时候的小吃店,永远是热闹的,(A)一口五印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卫生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当年,能吃到这油炸馃子已经是欢天喜地的事了。我排在等待馃子的队伍里,看炸馃子的师傅麻利、娴熟的动作。

    ④站在锅前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的铜丝笸箩。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新鲜的肤色,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粟色头发,纯净、专注的眼光,她的一切……

    ⑤在我当时的生活中,她几乎就是美丽的代名词——一种活生生的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以后的早晨,我站在队伍里开始了我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擦汗的手势,脚上的凉鞋,头上的白布帽。当我学着她的样子,将两条辫子紧紧并到脑后时,便觉得这已大大缩短了我与她之间的距离。

    ⑥后来我搬了家,不能再光顾哪家小吃店了。又是一些年过去,我又一次光顾那家小吃店。记得是秋后的一个下午,我乘坐的一辆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B)此时,门前只有一口安静的油锅。我走进店内,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40来岁。

    ⑦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我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

    ⑧“小时候我常在这买馃子。”我说。

    ⑨“现在没有。”她漠然地告诉我。

    ⑩“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我说。

    ⑾“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她打断我。

    ⑿“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

    ⒀“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

    ⒁“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

    ⒂“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面包车的喇叭响了,车子已经修好,司机在催我。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但我忘不了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我多么愿意相信,她相信了一个陌生人对她的赞美。

    ⒃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家小吃店。(C)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唤起了她那爱美的心意。那小吃店的门前该不会有“欢迎卫生检查团”的标语了吧?我庆幸我的车子终究是一晃而过,我坚信原意坚信的:她的焕然一新是因为听见了我的感激。

    ⒄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

    (选自《铁凝散文》,有删改)

    1.本文主要记叙了“我”对 “炸油条姑娘”的三次不同印象。请分别概括写出。(3分)

    第一次: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第三次: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

    (2)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

    3.对话,不仅是言语的应答,更应是思想和心灵的互动。仔细阅读8-14段,“我”和“她”之间是否实现了真正的对话?为什么?(4分)

    4.文中A、B、C三处都对“油锅”进行了细节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5.文章结尾写到,“平淡的生活处处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联系全文,谈谈“陌生的魅力”有哪些丰富的内涵。(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光盘行动”,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这项公益活动由北京市一家民间组织发起,很快就推行到全国。假如你是一名“光盘行动”的志愿者,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学校食堂积极响应“光盘行动”,在校园网上倡议学生们厉行节约,杜绝浪费。以下是部分学生的留言,请你也发表自己的看法。(2分)

    宁馨儿:从此刻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尊重汗水和创造。

    晴空一鹤: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有一种意识叫珍惜,有一种美德叫节约。

    2.学习附近有一家酒店,每天都要倒掉顾客吃剩的很多饭菜。你打算向酒店王经理提一条减少浪费的具体建议,作为陌生人,你该如何跟王经理表达你的看法?(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请从下面任选一题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认识深刻。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

    题目一:座右铭,本指古人放到座位右边用于自勉的格言,后泛指人们创作或抄录用于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警句。请以“我的座右铭”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以“给________的一封信”为题写一封信,对象可以是亲人、朋友、偶像,也可以是心爱的宠物和花草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