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单选题 2 题,选择题 22 题,连线题 2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 题
  1. 孟子提出,人的内心存在仁、义、礼、智的思想胚芽,天也具有仁、义、礼、智的特质,因此心性可与天命相通。连接二者的途径是“反身而诚”,即存心养性以扩张四端,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其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

    A. 形成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体系

    B. 突出了人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C. 削弱了天的神秘色彩而将其义理化

    D. 用外在比照方式寻求天与人的内在联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并由此断定“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由此可见孔子

    A. 依赖外在礼仪谋求社会协调有序

    B. 通过推己及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

    C. 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

    D. 借助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秩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2 题
  1. 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A. 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B. 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C. 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 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宋人苏轼在谈绘画艺术时说:观察事物要“空静”,创作要“忘我”。这反映出苏轼的绘画创作主要受到

    A. 佛、道思想的影响

    B. 市民阶层壮大的影响

    C. 新儒学反专制思想的影响

    D. 文化专制强化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5年11月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中,考古人员在西室发现了一组漆器屏风,屏风表面用隶书写有孔子生平的文字,并绘有孔子画像。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该墓葬目前已出土文物一万多件。该材料(   )

    A.为研究孔子言论提供了实物史料

    B.说明汉兴后采取统一文字的措施

    C.侧面反映出汉代尊儒的史实

    D.其史料价值已经超过马王堆汉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顾炎武提出“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之

    议矣”。顾炎武这一主张

    A. 背离了先秦儒家的政治理念   B. 促进了早期启蒙思想产生

    C. 彻底否定了孔子的思想权威   D. 丰富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30余次,而唐代则达到130多次。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

    A. 宣扬“天人感应”理论

    B. 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C. 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

    D.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魏晋时期,一种称之为“玄学”的社会思潮在士大夫中流行起来。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魏晋玄学(  )

    A.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         B.反映三教合一的趋势

    C.为理学兴起创造条件         D.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明代《宋元学案》中评述说:“宗朱(熹)者诋陆(九渊)为狂禅,宗陆者以朱为俗学,两家之学各成门户,几如冰炭矣。……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评述意在

    A. 说明理学和心学家理论和实践不一致

    B. 认为陆九渊的思想是佛教思想

    C. 劝说朱熹和陆九渊停止互相攻击对方

    D. 说明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专家认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

    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谋而定其为无

    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材料中“新见”是指

    A. 保留君主制   B. 君臣分治   C. 以民为本   D. 民贵君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在儒学发展史上,《论语》《孟子》等四书的地位不断提高,经历了由“五经时代”向“四书时代”的转变,促成这一变化的应该是

    A. 宗法制度逐步瓦解

    B. 吸收糅合诸子学说

    C. 科举制度开始创立

    D. 程朱理学日渐兴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顾炎武说:“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以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这段言论体现了

    A. 儒家传统“天下为公”的思想

    B. 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C. 对理学“灭人欲”思想的批判

    D. 经世致用的新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A. 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

    B. 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

    C. 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

    D. 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北宋至明清时期除了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也在慢慢孕育发展。”下列各项属于材料中“新文化”范畴的是(  )

    A.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B.郑板桥的《兰竹图》

    C.杂剧和散曲

    D.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15年为“中英文化交流年”。作为“中英文化交流年”的重点项目,《杨门女将》和《霸王别姬》两部经典大戏赴英国的利物浦和伦敦进行演出并获得巨大成功。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准确而全面的是(  )

    ①正式形成于清朝道光时期

    ②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③京剧是在徽剧和汉剧的基础上,兼收昆曲、秦腔等优秀剧种的特长逐渐演变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乾隆和嘉庆时期学者官员大都热衷于刊印自己的诗集,但道光时期的学者官员大都出版与时政有关的著作。这种变化说明了道光年间(   )

    A.经世思想得到发展 B.思想控制逐渐加强

    C.传统文化日趋衰落 D.“中体西用”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

    A.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D.维新派的民主共和主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近代以来,很多人利用报刊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正学报》在其创刊序例中写道“痛迂谬者之误我国家,恶狂恣者之畔我圣道…吾闻古之为国者,必定国是。六书之义是者,正也。”以上材料所体现的思想观念是

    A. 天朝上国   B. 中学为体

    C. 经世致用   D. 维新变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同治年间(1861~1875年),清朝统治出现相对稳定的局面,国力有所增长,士大夫阶层将其称为“同治中兴”。然而西方学者对其评论道:“同治中兴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这一评论的历史依据是(  )

    A. 清朝统治者仍固守天朝上国的心态

    B. 洋务运动和“中体西用”思想

    C. 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势力联合镇压

    D. 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的扼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884年,两广总督张树声上奏皇帝的临终遗折云:西方国家也有其自己的“体用”。   “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这是西方国家的“体”;轮船、大炮、洋枪等是西方国家   的“用”。“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   四达,果足恃欤?”应该“采西人之体,以行用。”据此,张树声的主张是

    A. 反对学习西方的技术   B. 中西“体用”观是相同的

    C. 应该学习西方的制度   D. 坚持“中体西用”的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学者金观涛、刘青峰在《五四新青年知识群体为何放弃“自由主义”?》一文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而且影响到对《凡尔赛和约》的解释,并进一步冲击中国知识分子对未来观念的建构。”一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

    A. 从宣扬科学到反思“科学万能”说

    B. 从学习西方社会制度到质疑

    C. 从盲目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

    D. 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中,指出“孔子为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一方面又指出,“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为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材料表明李大钊(  )

    A. 彻底否定孔子学说的历史地位

    B. 李大钊评价孔子前后矛盾。

    C. 认为儒家学说不适应现实需要

    D. 认为孔教始终代表时代之道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中国固有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陈独秀则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A. 都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   B. 都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

    C. 都对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D. 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C.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D.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宣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兴起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摘要)

    材料二   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格者,三纲之说为之也。缘此而生金科玉律之道德名词,曰忠、曰孝、曰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

    ———陈独秀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学派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含义,结合史实说明汉代新儒学是如何“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的?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儒家学派的认识有何异同点,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陈独秀的思想观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传统战略文化思想是以民为本、文武并用。历史上盛世时期的治国理念都强调民本主义。君主执政的目的应是“以君保民利民”,其执政理念则应该表现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上,从不掠夺外邦的土地和财富,而是坚持“与民休息”“以农为本”的政策,力求保持小农经济稳定发展。在与邻国的关系上,从不主动侵扰、扩张和掳掠,而是以尧帝确立的“协和万邦”思想为主导原则,以孔子的“天下大同”为理想目标。

    ———摘编自唐尧《论中国古代盛世时期的战略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盛世时期战略文化的特征和影响。

    材料二  晚清思想潮流与清代中期迥然有别,国内起义和外国侵略的双重挑战,迫使士人重新审视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考证学派致力于古文物研究,对为知识而求知的举动引以为豪。但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他们却演奏着不和谐的音符。……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动乱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士人感觉到道义上有义务对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学术上的广泛兴趣和调和折衷构成了这一时代的特色。因此,晚清的学术界由一枝独秀(汉学)转向多派并存,由分裂而趋向整合。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2)概括晚清思想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主要特征。(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