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实验题 3 题,填空题 1 题
简单题 2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8 题
  1.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B.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体的气味

    C.酒精灯的火焰可以用嘴吹灭          D.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用pH试纸测定某一溶液的pH时,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 过滤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高于滤纸的边缘

    C. 胶头滴管的管口直接伸入试管里滴加液体,以免外溅

    D. 实验室取用液体药品做实验时,如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1~2 m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量取20 mL的水,应该选用的仪器是

    A. 10 mL量筒                    B. 25 mL量筒和胶头滴管

    C. 50 mL量筒和胶头滴管           D. 托盘天平称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已知HCl气体极易溶于水。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仪器用酒精灯加热时,需垫石棉网的是

    ①烧杯  ②坩埚  ③锥形瓶  ④蒸发皿  ⑤试管  ⑥烧瓶  ⑦表面皿

    A.②④⑤     B.①⑥⑦     C.③④⑥      D.①③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①漏斗  ②试管  ③蒸馏烧瓶   ④天平   ⑤分液漏斗   ⑥研钵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①③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实验室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烧杯     B.玻璃棒  C.蒸发皿     D.酒精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mL)

    水中的溶解性

    -98

    37.5

    0.93

    可溶

    -48

    95

    0.90

    可溶

    现有甲和乙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A.蒸馏     B.蒸发      C.过滤       D.萃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是 

    A. 食用油和酒精   B. 碘和四氯化碳   C. 淀粉液和泥沙    D. 汽油和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②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1/3容积的试管加热

    ③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④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竖立试管

    ⑤取用放在细口瓶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立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对着地面

    ⑥将烧瓶放在桌上,用力塞紧塞子

    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

    ⑨稀释浓硫酸时,把水迅速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

    ⑩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

    A.①④⑦⑩  B.①④⑤⑦⑩  C.①④⑤⑦⑧⑩  D.④⑤⑦⑧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从实验室加热氯酸钾与MnO2的混合物制氧气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溶解、过滤、蒸发、洗涤          B.溶解、过滤、洗涤、加热

    C.溶解、蒸发、洗涤、过滤          D.溶解、洗涤、过滤、加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人从市场上购得一瓶“纯净水”,喝过之后感觉有点苦涩味,怀疑是由深层地下水冒充的伪劣产品。已知地下水含Ca2+、Mg2+等离子,家庭中的下列物品可用于验证他的推测的是

    A.纯碱     B.食盐       C.食醋        D.食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铁圈、三角架、石棉网、烧杯、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只应用上述仪器或用品,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A.蒸发   B.萃取  C.过滤  D.蒸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蒸馏时,冷凝水应下口进,上口出

    B.分液时,应先打开分液漏斗塞再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C.将蒸发皿加满溶液后进行蒸发结晶。

    D.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

    A.蒸发       B.蒸馏      C.过滤                   D.萃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为了除去粗盐中Ca2、Mg2、SO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①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A.用加入适量铜粉的方法除去Cu(NO3)2溶液中的AgNO3杂质

    B.用洗气瓶中的NaOH溶液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

    C.向某无色溶液中仅加入BaCl2溶液,以检验未知溶液中的SO

    D.先后添加石蕊试液、BaCl2溶液,可将盐酸、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溶液鉴别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1)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分离固液混合物的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萃取剂的选择条件是________

    ________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答: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将所列仪器组装为一套实验室蒸馏石油的装置,并进行蒸馏,可以得到汽油和煤油。煤油。

    (1)图中A、B、C三种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仪器中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3)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B中注入原油后,加入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已知C12+2KI=2KCl+I2)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________,③________。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

    A.苯、酒精      B.CCl4、苯      C.汽油、酒精

    (3)为使海带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的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和物品,仍缺少的玻璃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但电解前要进行粗盐精制。试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卡片:

    (1)选择试剂以除去下表所列的可溶性杂质。

    杂质

    加入的试剂

    CaCl2

    Ⅰ________

    MgCl2

    Ⅱ________

    硫酸盐

    Ⅲ________

    (2)精制过程既要将杂质离子Ca2、Mg2、SO42— 完全沉淀,又要保证不引入新的杂质,为此你认为加入所选沉淀剂的合理顺序为:Ⅱ、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最后加适量的盐酸以调节溶液至中性并除去过量的CO32—.其中盐酸除去CO3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