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解答题 5 题
中等难度 1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这一主题的是( )
    A.综合利用煤和石油
    B.研制开发太阳能电池
    C.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工业生产原理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食盐制取盐酸
    B.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C.由石油炼制汽油
    D.用二氧化碳气体制干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轻质碳酸钙制取过程的物质转化如下:
    大理石(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轻质碳酸钙上述过程中没有涉及的物质类别是( )
    A.盐
    B.氧化物
    C.碱
    D.有机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点燃酒精灯
    C.
    滴加液体
    D.
    稀释浓硫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对化学反应2Na+Cl22NaCl,从微观角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依次由原子、分子和离子构成
    B.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原子
    C.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原子
    D.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探究目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研究水的性质
    B.
    测定氧气含量
    C.
    探究燃烧条件
    D.
    研究分子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氢氧化钴[化学式为Co(OH)2]制备时发生下列反应:
    ①Co+2HCl=CoCl2+H2
    ②CoCl2+2NaOH=Co(OH)2↓+2NaCl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铜能置换出氯化钴溶液中的钴
    B.氯化钴溶液能和石灰水反应
    C.①为置换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
    D.氢氧化钴中钴的化合价为+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a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为1:5
    C.t2℃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后,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t2℃时30 g a物质的饱和溶液稀释成20%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20 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金属和金属材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一般用铜而不用银作导线,主要是由于考虑价格的因素
    B.铁制品比铝制品容易腐蚀,是由于铁的化学性质比铝活泼
    C.用盐酸可区分假黄金,是由于金不能与盐酸反应而锌能与盐酸反应
    D.用硫酸铜配制的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是因为铁能与硫酸铜发生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将丙醇(C3H8O)与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C3H8O O2 H2O CO2 X
    反应前质量/g 9.0 19.2
    反应后质量/g 10.8 13.2 m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表中m的值为3.8
    B.物质X一定含有氢元素
    C.物质X一定不含有碳元素
    D.若氧气的质量为21.6g,则无X物质生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5 题
  1. 作为中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关注社会问题.
    (1)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下列有关食品的认识与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霉变的大米,可经过处理后出售食用
    B.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
    C.人们食用牛奶,从中获取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
    D.出售海产品时,为了延长保鲜时间可以用甲醛水溶液浸泡
    (2)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正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的燃料,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CO2+3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工业上把海水晒制后得到的晶体称为粗盐(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Na2SO4杂质),剩余的液体称为苦卤(主要含有MgCl2、NaCl等).粗盐和苦卤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在化工生产中,通常需要对粗盐进行除杂处理才能使用.下列是除杂过程示意图.

    ①实验中为加快溶解通常进行的操作有______;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
    ②图中的除杂试剂有多种,其中除去CaCl2通常选用的试剂是______(填化学式);其中加入BaCl2是为了除去Na2SO4杂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工业上以苦卤为原料可以制取金属镁.其生产流程如下:

    ①贝壳加热分解时的另一产物是CO2,则贝壳的主要成分为______(写化学式);写出生成Mg(OH)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电解生成Mg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则另一生成物为______;观察上述生产过程中的反应,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是某同学制取二氧化碳及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有关实验: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用来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实验过程中两种化学药品的添加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能够用图中装置收集CO2气体,主要利用了CO2性质中的______;
    (2)装置乙的实验目的之一是验证CO2的不可助燃性,实验中使用漏斗而不直接将CO2倒入烧杯,其主要目的是______;
    (3)装置丙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装置丁中的实验现象有: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一种白色粉末和一种黑色粉末.根据实验现象,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MgO+C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实验室药品厨内有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标签上残余部分只能读出其质量分数为10%.根据药品厨卡标签已知它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钙、硫酸铜或碳酸钠.小晶和小亮同学对这瓶溶液成分进行探究.
    (1)小晶观察溶液后认为不可能是硫酸铜,理由是______.小亮查阅资料后获得如下表数据,据此分析,小亮认为不可能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物质 氢氧化钠 氯化钠 氢氧化钙 硫酸铜 碳酸钠
    20℃时
    溶解度(g)
    109 36 0.165 20.5 21.5
    (2)小亮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______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观察到试纸变蓝色,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填写化学式),理由是______.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晶和小亮的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请你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设计方案]方案甲:选择稀盐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方案乙:选择氢氧化钙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方案丙:选择氯化钙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实验探究]你愿意选择方案______(选填“甲”、“乙”或“丙”)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所选择方案中的试剂. ______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反思总结]
    ①实验基本操作:为了防止腐蚀标签,倾倒液体药品时瓶上的标签应向着______.
    ②物质鉴别一般思路:依据物质间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差异进行鉴别.通常先考虑物质物理性质如______等进行区分,再考虑利用化学性质设计实验方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兴趣小组同学欲用浓硫酸配制成稀硫酸再进行相关实验.
    (1)配制3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需98%的浓硫酸______g.
    (2)小组同学用配得的稀硫酸,测定表面被氧化的镁条中镁的质量分数.测得产生氢气质量与消耗稀硫酸的质量如图(假设该镁条中不含其他杂质).请回答:
    ①产生氢气______g,B点坐标的值为______.
    ②求该镁条中金属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