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简答题 1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17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8 题
  1. 20世纪20年代美国流行“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这一现象

    A.刺激了经济的虚假繁荣

    B.体现了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C.使股票市场的资金减少

    D.有力延缓了大危机的爆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2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对经济发展造成了空前的破坏,这一现象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不平衡

    B.垄断组织已经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

    C.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形成尖锐矛盾

    D.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丧失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892年11月,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车环球旅行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接见了他们,要求两位美国大学生介绍西方科技的新进展,这两位大学生选择的热门话题可能是

    A.坐火车外出旅行

    B.抨击斯大林模式

    C.城市的亮化工程

    D.评价胡佛的经济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以下关于苏俄(苏联)工业政策,按先后顺序排列为

    ①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   ②不论企业大小,一律国有  ③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A.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粮食短缺

    B.取消自由贸易导致商品短缺

    C.农民生活困难、消费品匮乏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有人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墨西哥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的灵丹妙药,也有人说它是给墨西哥经济带来灾难的“特洛伊木马”。你认为

    A.第一种观点正确

    B.第二种观点正确

    C.两种观点都正确

    D.两种观点都片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

    B.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宰世界

    C.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

    D.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04年7月,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评出了一份“战后美国总统经济成就”的排名,克林顿排名首位。以下属于克林顿时期经济增长原因的是

    A.以“新边疆”为施政纲领

    B.以“伟大的社会”为施政纲领

    C.经济繁荣,通货膨胀与失业率走低

    D.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近两年,油价上涨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关键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就成品油价格再次调整答记者问时指出, “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这表明

    A.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B.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C.社会制度的异同日益阻碍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

    D.世界经济发展呈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主要是因为他

    A.对当时所能涉及的学科都作过研究

    B.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

    C.兴建的“吕克昂”学园藏书丰富

    D.在逻辑学方面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的相同点是

    ①有唯物主义思想     ②有反封建思想   ③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④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到冷,有人感觉到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一思想观点属于

    A.孔子学说

    B.宋明理学

    C.智者学派

    D.启蒙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古希腊的先哲苏格拉底与柏拉图都认为人生来是善良的,这与我国战国时期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不谋而合。为了扩充人的善性,在伦理观上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王道和民主政治

    B.实行人治和法制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仁政和道德教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在启蒙思想家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思想分歧,特别是卢梭……与伏尔泰,可以说是形同水火.势不两立。”卢梭与伏尔泰对立的最主要表现是

    A.是否信仰上帝

    B.代表不同阶级利益

    C.倡导不同的政体

    D.对私有财产态度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长期以来,儒学一直为少数士大夫所垄断。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吾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珠(异)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那些)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一致)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四: 西汉巨商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琴心相挑,终成眷属。明末李贽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材料五: 明清之际,欧洲的耶稣会士历经千辛,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当时的主体文化——儒学——程朱理学,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是中国儒学在欧洲最有力的鼓吹者,他和他的“百科全书派”把中国儒学,作为反对神权统治下欧洲君主政治的思想武器;程朱理学——新儒学,成为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创立古典哲学的依据,并用以反对罗马教廷的启示神学;被称为“欧洲孔子”的魁奈,以儒学为依据,开创了近代欧洲政治经济学的新纪元,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摘自《儒家学说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思想。(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要政治思想,(4分)并指出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政治主张的原因。(2分)

    (3)指出材料三是谁的观点,其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材料四中出现与材料三中截然不同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五,结合欧洲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的原因。 (8分)

    (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