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8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汉代宰相下有副宰相、御史大夫,我们也可说,宰相掌握的是行政权,御史大夫掌握的是监察权。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此三省职权会合,才等于一个汉朝的宰相,而监察权还并不在内。”此段材料意在说明唐朝时

    A. 分权制衡局面已经形成

    B. 三省体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C. 君权与相权矛盾尖锐化

    D. 皇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则材料表明孙中山

    A. 改变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

    B. 追求社会平等保障工农利益

    C. 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趋于一致

    D. 反对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模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段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D.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国先秦某位思想家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慈孝;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文饰)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据此判断,该言论体现的观点属于

    A.法家

    B.墨家

    C.道家

    D.儒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关于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图1《西周分封制示意图》   图2《秦朝疆域图》         图3《元朝行省图》

    A.图1至2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君主专制在逐步加强

    B.图2至图3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地方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

    C.三幅图共同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发展

    D.三幅图反映了地方政权的自主性逐步提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史实

    结论

    A

    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

    秦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文化开始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C

    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元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

    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

    明朝严禁中外通商贸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东汉王符在《潜夫论·浮侈》写道:“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伪巧,充盈都邑,治本者少,浮食者众。……浮末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者什于浮末……天下百郡千县,市邑数万,类皆如此。”对上述材料解读不恰当的是

    A.作者在批评东汉舍本逐末的社会现象

    B.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商业发展的情况

    C.东汉虽有抑商法令,但经商的人不少

    D.是当时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真实反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魏晋南北朝时期,孝道思想逐步发展超越了忠君的思想,成为士人阶层安身立命的最高追求。这主要是因为

    A.为了维护士族门阀政治合理性的需要

    B.孝道思想成为唯一主导思想

    C.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D.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需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魏晋时期寺庙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庄园里的依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还要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各种杂务,不准随意离开。“佛图户”的大量存在导致了

    A.政府赋役征发受到影响

    B.生产耕作方式的改进

    C.农副业产品逐渐商品化

    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唐太宗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比来(近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在运作时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

    B.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

    C.中书省和门下省互相制约,可抑制宰相权力的膨胀

    D.中书省和门下省互相扯皮,降低行政效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元代王祯《农书》描述曲辕犁:“南方水田泥耕,其田高下阔狭不等,一犁一牛挽之,止回旋,惟人所便。”这说明曲辕犁

    A.在元朝开始用于农业

    B.只适合南方水田

    C.使传统耕作技术成熟

    D.变革了耕作方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清史稿·选举志》撰“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宗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材料强调清代科举

    A.体系完备分工明确

    B.朝廷重视程序繁琐

    C.严防作弊追求公正

    D.清正廉洁人才辈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雅典)只要多数民众愿意,任何提议和判决,不管是出自个人偏见或一时冲动,还是源自阴谋家的蓄意蛊惑,也不管是否合理正当,都可能随时成为法律。”此观点认为雅典

    A.民主制度存在局限性

    B.居民享有充分自由

    C.民主缺乏公平和正义

    D.公民无视法律尊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查士丁尼在《法学总论》中称:“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材料反映出罗马法

    A.重视保护神学权威

    B.注重协调社会关系

    C.侧重保护个体权利

    D.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法国史学家雅克·索雷曾这样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作为一批由联邦主义领袖们强加给这个国家的一次名副其实的政变,这部宪法给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需的平衡和团结。”雅克·索雷实际指出了美国I787年宪法

    A.制宪过程类似于“光荣革命”

    B.在制宪程序上具有非法性

    C.规定的新体制具有协调功效

    D.解决了南北方分裂的隐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图是19世纪晚期欧洲某报刊上登载的一幅《俾斯麦的议会》的漫画,漫画中俾斯麦挥动着长长的鞭子,各议员胆怯地萎缩在各自的桌子下。此漫画

    A.讽刺了德国议会民主的虚伪

    B.认为德国君主是实,立宪是虚

    C.赞扬了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D.批评了德国没有实行议会民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揭示了在中世纪深受反动派称许的那种人力的野蛮使用,是以极端怠惰作为相应补充的。它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这段话实际上

    A.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体制的厌恶

    B.为资产阶级永久统治做辩护

    C.承认了资产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D.明确了无产阶级的根本任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拟定该条文的核心目的是

    A.确保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维护列强在该地区商贸利益

    C.镇压该地区人民的反抗

    D.控制政治中枢实施间接统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民国16年,时任南京国民政府代理主席并主持国民党中央党部的胡汉民曾说:“倘若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没有在南京行使职权,从4月起大家就要完全受共产党的支配,可以说不但大江南北的各省不得了,就连珠江流域也通通要受两湖以往所受的赤祸了。”胡汉民所说的“赤祸”是指共产党领导的

    A.秋收起义

    B.农民运动

    C.工人起义

    D.农村根据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一位日本将领自我辩护说:“我们就像一大群人挤在一间狭小的房间内,只有三扇门供我们逃出去,也就是说移居外地、打入世界市场和领土扩张。第一扇门,移居外地,已经被其它反对日本移民的国家堵死了。第二扇门,打入世界市场,又已被关税壁垒关上了。三扇门关上了两扇,日本该怎么办?很自然,日本只有从剩下的一扇门夺门而出了。”该将领辩护的扩张行动最可能是

    A.九一八事件

    B.卢沟桥事变

    C.华北事变

    D.甲午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团长巴达维将军在给美国陆军部的报告中说:“由于国民党政府在长江以北的失败所造成的耻辱,纵令时间容许,国民党政府是否能在华南取得必要的支持,动员这一地区的人力,以重建其军队,实属极端令人怀疑。”这一史料不能表明美国顾问对

    A.蒋介石政权极度失望

    B.抗日国军后期溃败担忧

    C.战略决战结局的不满

    D.中国战况分析相对客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周恩来在一次外交讲话中,阐明“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同时,也着重阐述了毛泽东提出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其意在说明

    A.社会主义阵营是统战的对象

    B.当时外交活动的空间有限

    C.中国与西方国家决裂的立场

    D.中国外交须坚持自主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20世纪80年代,以下“猜拳令”在台湾岛内各酒店逐步流行。它反映出海峡两岸

    A. 正常交流日益增多

    B. 政治互信逐渐提升

    C. 直接“三通”实现

    D. 经济一体化的加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宪治国,新中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有着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A. 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②确立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B. ①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 ①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

    D. 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990年5月5日开始,民主德国、联邦德国以及苏美英法四国的代表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条约规定:四个占领国放弃占领德国的权利和责任,解散与此规定相关的一切机构。这一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启动东欧剧变的进程

    B.是美苏对抗缓和的表现

    C.改变了欧洲政治版图

    D.为德实现统一奠定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大外交》阐述:“冷战结束,制造出观察家称之为‘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美国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是够讽刺的是,权力也更加分散。因此,美国能够运用来改造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实际上也减弱了。”对材料原因分析有误的是

    A.世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B.国际政治民主化趋势加强

    C.应对挑战多边合作的需求

    D.美国的综合实力相对削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管子·乘马》记载,当时许多农民“夜寝蚤(同“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不惮劳苦。”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工具改进

    B.耕作技术提高

    C.赋税制度改革

    D.重农抑商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牙人,旧时居于买卖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宋朝时期,土地典当买卖中,在大部分的情形下,牙人都参与交易过程,并在价格磋商中起很大作用。牙人在土地买卖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说明

    A.封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

    B.宋朝商业水平较低

    C.政府改变市场管制政策

    D.商业发达导致土地兼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厂的情况

    厂数

    开工纱绽数

    布机数

    每厂平均锭数(1914年)

    外商企业

    16家

    338960锭

    1986台

    51664锭

    华商企业

    25家

    484192锭

    2016台

    23686锭

    材料二: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单位:家)

    江苏(含上海)155

    浙江42

    广东33

    陕西3

    直隶(含京津)455

    山东31

    福建3

    广西1

    其他各省3

    奉天19

    湖北19

    甘肃1

    根据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提供的统计数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并简要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2)根据三则材料,分析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何特点?你认为这种工业发展的特点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不利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众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臣共。”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服也,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

    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1)扼要指出材料一、二、三的核心思想。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三观点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试从时代背景和客观作用两方面简要评析上述材料中的思想观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工业文明兴起并向全球扩展,世界市场日益扩大,世界最终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

    图1瓦特及其改良蒸汽机

    图2西门子

    图3最早的大功率发电机

    (1)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发明成果是什么?这一发明成果首先出现在哪一个国家这一发明成果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分析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哪两个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