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名著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2 题,句子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炫目 xuàn   荫蔽yìn   争执zhí   应和hè

    B. 较量jiào   抽噎yē   棱镜 léng   庇护bì

    C. 顷刻qǐng   黄晕yùn   缥缈piāo   羞怯 què

    D. 粗犷guǎng   窠巢kē   滑稽jī    爵士jiá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绽开  账篷  祷告  混为一谈   B. 安祥 分歧 高跷 众目睽睽

    C. 滑翔  附合  灼烧  饥肠辘辘   D. 怂恿 冤枉 感喟 拈轻怕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C. “令”是一种敬辞。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D. “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选项是(     )

    你的话语应该是一缕包含早春气息的柔,___________;你的表白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___________;你的辩答应该是凭借原则的盾牌,___________;你的呐喊应该是仰仗正义的力量,___________。

    ①迎承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      ②构思并阐述金色的成熟

    ③弥合朋友之间人为的小隙      ④澎湃青春的热忱和血液

    A. ③④①②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③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根据这学期你所阅读的名著,完成下面问题。

    ⑴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他“闹龙宫”、“闯冥府”、“闹天宫”;他桀骜不驯、敢作敢当,令人钦佩。请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各用一句话概括下面的故事。

    闹龙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闯冥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根据书中的内容,写出一处你印象中能够体现作者“理性的批判”的细节(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在下面语段末尾处续写一两句话,使该段语意连贯完整。

    曹文轩曾创作了《草房子》《青铜葵花》《火印》等作品。曹文轩曾说:“《草房子》的主人公就是小学时候的我,《青铜葵花》的主人公就是中学时候的我。”作为中学生,我们未必都要走曹文轩的文学道路,但他的话却能给我们写作文带来有益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班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假若你的妈妈平时很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几句话劝说你的妈妈。(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字数100字以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

    ⑴上下句默写。

    ①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②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③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④_________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⑵根据提示默写。

    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月抒怀,表达对即将远去的友人关怀惦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次北固山下》中无意说理却在写景中包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篇段默写

    《纪念白求恩》中从“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到文章末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白蝴蝶之恋

    刘白羽

    ⑴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刚刚吹过,又来了一阵冷雨。

    ⑵我在草地上走着,忽然,在鲜嫩的春草上看到一只雪白的蝴蝶。蝴蝶给雨水打落在地面上,沾湿的翅膀轻微地簌簌颤动着,张不开。它奄奄一息,即将逝去。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多么可怜呀!

    ⑶她从哪儿来?要飞向哪儿去?我痴痴地望着它。忽然像有一滴圣洁的水滴落在灵魂深处,我的心灵给一道白闪闪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照亮了。

    ⑷我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起来,放在手心里。

    ⑸这已经冻僵了的小生灵发蔫了,它的细细的足脚动弹了一下,就歪倒在我的手中。

    ⑹我哈着气,送给它一丝温暖,蝴蝶渐渐苏醒过来。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吧?不过,它确实太纤细了。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似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只像丝一样细的脚。可是,这纤细的小生灵,它飞出来是为了寻觅什么呢?在这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

    ⑺它活过来了,我竟感到无限的喜悦。

    ⑻这时,风过去了,雨也过去了。太阳明亮的光辉照满宇宙,照满人间,一切都那样晶莹,那样明媚,树叶由嫩绿变成深绿了,草地上开满小米粒那样黄的小花朵。我把蝴蝶放在一片盛满阳光的嫩叶上,我向草地上漫步而去了。但我的灵魂里在呐喊,开始像很遥远、很遥远……,我还以为天空中又来了风、来了雨,后来我才知道就在我的心灵深处:你为什么把一个生灵弃置不顾?……于是我折转身又走回去,又走到那株古老婆娑的大树那儿。谁知那只白蝴蝶缓缓地、缓缓地在树叶上蠕动呢!我不惊动它,只静静地看着。阳光闪发着一种淡红色,在那叶片上颤悸、燃烧,于是带来了火、热、光明、生命,雨珠给它晒干了,风沙给它扫净了,那树叶像一片绿玻璃片一样透明、清亮。

    我那美丽的白蝴蝶呀!我那勇敢的白蝴蝶呀!它试了几次,终于一跃而起,展翅飞翔,活泼伶俐地在我周围翩翩飞舞了好一阵,又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飞去,像一片小小的雪花,愈飞愈远,消失不见了。

    这时,一江春水在我心头轻轻地荡漾了一下。在白蝴蝶危难时我怜悯它,可是当它真的自由翱翔而去时我又感到如此失落、怅惘,“唉!人啊人……”

    ⑾我默默伫望了一阵,转身继续向青草地走去。

    1.选文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结合选文内容梳理白蝴蝶的生命复苏历程。

    奄奄一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①段划线语句在全文中有着什么作用?

    4.第⑧段中的“弃置不顾”在本段中指的是什么事?

    5.第⑨段划线语句和第⑩段划线语句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似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只像丝一样细的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⑴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⑵“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⑶“我们现在就去爬吧!”有个孩子叫道。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

    ⑷我一时拿不定主意。虽然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但是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⑸“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⑹“我来了!”我一面应着,一面跟着他们跑。

    ⑺我们最后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⑻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向上爬,朝着一块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狭小岩石架进发。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⑼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前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⑽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⑾“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⑿“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⒀我从悬崖边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⒁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⒂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⒃“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⒄“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下面那块岩石吗?”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⒅“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

    ⒆“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⒇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选自七年级《语文》上册,有删改)

    1.选文第一段都交代了哪些内容?

    2.本文是作者对自己童年时代一次爬山的回忆,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3.结合原文,梳理情节,完成下列填空。

    冒险——(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爬山的过程中,我的心理从“胆怯、恐惧”开始逐步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原文语句回答)。

    5.选文第⑿段中划线语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6.品析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7.如果说“目标”就是一座山,阅读选文后,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目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思

    ①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有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更知知不休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②一天,在树下拾得一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抖,没有声响。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一个夏天罢了!

    ③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④17年埋在泥土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⑤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的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⑥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⑦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1.选文第①段划线语句和第7段在内容上是怎样的关系?

    2.选文中的作者因为什么“宽恕”了蝉的烦人的聒聒?

    3.读完全文,你对生命有了怎样新的看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诸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吕氏春秋》)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

    【丙】《论语》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二: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丁】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

    1.解释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而出溉汲____________        

    ②期日中,过中不至_____________

    ③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        

    ④君子___________

    ⑤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__    

    ⑥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

    ⑦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甲】文中一个姓宋的人打井,得到了一个人的帮助,被别人说成打井时打出一个人来。

    B. 【乙】文通过一个小故事塑造了一个品性正直,反应敏捷的儿童形象。

    C. 【丙】文中三则论语都谈到了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的道理。

    D. 【丁】文中,“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体现了人类的残忍。

    4.请写出一个有关“狼”的成语。

    5.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以及你所知道的有关“狼”的知识或故事,多角度阐述你对“狼”的认识。

    【材料一】狼,犬科,耳竖立,尾下垂,性凶残,往往结群伤害禽畜。

    【材料二】在许多情况下,狼如果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或者饥饿,生病,它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

    【材料三】1907年美国开巴高原一片葱笼,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可常常被贪婪的狼暗算。当地人恨透了狼,用了25年的时间,消灭了狼和一切鹿的天敌,开巴高原成了鹿的“自由王国”,鹿大量繁殖。不久,鹿吃光了所有能吃的绿色植物。整个高原,绿色消退,枯黄蔓延……后来美国很多地区开始了“请回狼先生”的工程。

    【材料四】由于人类的滥捕滥杀,1875年南极狼在福克兰群岛灭绝,1911年白狼在纽芬兰岛灭绝,1917年佛罗里达狼在北美灭绝,1920年新墨西哥狼灭绝,1948年袋狼在大洋洲灭绝,1950年喀斯喀特棕狼在北美灭绝……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

    题目一:我与________的故事

    题目二:那一刻,我感动了

    要求:两个题目任选其一(选择文题一,要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要做到文从字顺,感情真挚,思路清晰,前后照应,结尾要点题,突出中心。另外书写要工整正确,力争美观,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卷中不得出现真实班名校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