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名著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材料作文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句子默写 1 题,其他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生成绩优秀,应该归咎于他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B. 我的令尊大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坚持去跳广场舞,身体棒棒的。

    C. 货运飞船,顾名思义就是以货物运载为主的飞船,一次能装载6吨多物资。

    D. 九年级开展了“爱我东坡”活动,同学们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动了老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7年中考甘肃兰州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

    B. 因为只运货,不送人的原因,天舟一号被形象的称为“快递小哥”。

    C. 甘南、临夏、靖远等地羊儿成群,为制作羊皮筏子提供了充足原料。

    D. 食品谣言的存在,不仅是民众相关知识的贫乏,而是食品安全焦虑的体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宁静的山村,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轻盈飘(miǎo)。

    B.“梧桐飘落叶,秋虫情更痴”,秋风萧飒时,虫鸣是(kuàng)野最生动的音符。

    C.阅读能滋养灵魂,成熟心智,使我们不受繁华左右,不被潮流裹(xiá)。

    D.郁郁葱葱的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bì)护所和栖息地,许多野生动物在林中繁衍生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妍丽   庸碌   好意难确   持之以恒

    B.欣尉   倾诉   酣然入梦   杂乱无章

    C.筹划   精炼   饶有兴味   仗势欺人

    D.诸候   企盼   登峰造及   绝处逢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17年中考江苏泰州卷)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5月24日,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评选结果在京揭晓,我市两个家庭入选。

    B. 《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一文出自《洪宗礼母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C. 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

    D. “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读图信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是: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B. 汉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C. 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对我们理解和辨析形近字有帮助。

    D. 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完全没有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题文)走近名著。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他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韧。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拉洋车。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经历了三起三落,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最后变成了麻木、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乙)“你认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甲文中的“他”是小说《__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该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2)乙文是19世纪英国一位文学家创作的世界名著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的精彩对白。这部作品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女性形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望梅”能否止渴

    ①口渴是人体一种独特的保护机制,它可使人体免于脱水,当体内水分一旦恢复平衡,这种“保护性”的感觉即随之消失。望梅止渴则是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典故,《世说新语》中记载曹操告诉饥渴的士兵“前有梅林”,使“士卒闻之,口皆出水”,最终坚持走到水源处。只是“望梅”真的能止渴吗?

    ②实际上,“渴”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现象。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改变体液的容量、浓度会影响“渴”的程度。例如,增加食盐(氯化钠)的摄入量,会增加机体细胞外液中溶质的浓度,就会感到口渴。这是因为溶质具有渗透压,会导致细胞脱水。大脑的某个部位感觉到这种脱水,人就会产生渴感,而喝水后,体液得到稀释,渴感就诮失了,。

    ③另外,人体血量的变化对渴感也有影响。有研究显示,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这也是为什么人受伤后,如果失血过多,就会感到口渴,而喝水补充血量,渴感就能被抑制的原因。

    ④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大脑又是如何感知渴觉呢?时至今日,这仍是一个科学家们不能完全解答的问题。

    ⑤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近日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这个装置能够对小鼠血液、大脑神经元活动、环境温度以及进食饮水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他们发现小鼠脑内穹窿下器中存在着一套能预测口渴并调节体液不平衡的神经元群。

    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扎卡里·奈德及同事报告称,这些神经元不仅可以监控血液的变化,还篓在进食和饮水时监控来自口腔的信号,这些信号包含摄取食物与饮水的温度信息等。这些神经元将来自口腔的信息与血液成分信息结合,实时“预测”正在摄取的食物和饮水将如何影响体液平衡,从而对饮水行为进行调节。

    ⑦研究者们表示,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吃得太快会让我们感觉口渴,以及冷饮为何特别解渴等问题。

    ⑧总而言之,“渴”能告诉人们什么时候需要饮水,需要的水量是多少。如果“渴”的时候不喝水,血液和体液的成分得不到调节,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不能得到满足,“渴” 是不会被真正缓解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望梅”是不能止渴的。

    1.第①段引用“望梅止渴”的典故有什么好处?

    2.用原文回答“望梅”为什么不能止渴?

    3.简要说明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删去的原因。

    有研究显示,血量变化10%时就可以刺激渴感。

    4.第②段划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5.王老师参加国际马拉松赛,比赛中,他大汗淋漓,口渴难耐,边跑边喝水。请你用文中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7届中考贵州黔东南卷)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寒门贵子,贵在奋斗

    ①古人云:“自古寒门出贵子,从来纨绔少伟男。”在当今社会,这样的观点也许有些片面,但它对于当今处于寒门的青年来说确实是起到了一定的鼓励作用。

    ②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

    ③“贵”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升官发财,也不意味着必须拥有多么高的社会地位,而是代表着人生进步的可能性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富二代、官二代无疑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贵”,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造了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贵子”的称谓自然当之无愧。作为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的中国寒门学子何江,曾讲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每到一个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平台,你会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而我相对来说,好奇心比较多,我就会有压力去把它学会,让自己不断补足短处。”

    ④寒门贵子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力量相关。在价值多元化、传播渠道扁平化的今天,“贵子”的意涵有了更为丰富的面向,同时,网络也为寒门青年走向成功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一位名为“搬家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凭借一系列自制的高难度健身视频,在短视频分享平台上吸引了超过百万粉丝。这位寒门青年从留守儿童、网瘾少年一路走来,用健身不断磨练和改变自己,传递着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网友。今天,许多像“搬砖小伟”这样寒门出身的“网红”,借助网络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社会进步传递着正能量。有人感慨,小伟的坚韧、低调和朴素,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属于今天的“寒门贵子”。

    ⑤当今社会,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工作平台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路径。但寒门贵子的诞在于自己打拼。一篇名为《寒门贵子》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这并不是鸡汤,而是说出了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寒门能否出贵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而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

    ⑥由此看来,努力奋斗,成就寒门贵子。

    (选自2017年5月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阅读全文,下列对文章的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A. 湖北青年石神伟的成功,主要是借助了网络力量。

    B. 文章第三自然段加点字“传统意义”指的是“有一技之长,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

    C. 文所说的“寒门”,指的是贫穷,社会地位较低的家庭。

    D. 寒门贵子普遍具有“勤奋、坚韧、低调、朴素、积极进取、拼搏向上、创造社会价值、传递着正能量”等品质。

    2.请归纳这篇中心论点。

    3.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任选出其中一种并做出分析。

    4.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自然段画线句子“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的理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最精彩的表演

    陈炳熙

    ①梅兰芳正伏在垂着淡青窗帘的南窗底下画兰竹。他这时已经完全把自己当作一位画家来要求了,他画画不是为了收益,而是为了追求,说转移也未尝不可。一个艺术家,当被迫必须放弃他的艺术活动时,就必须以另一种艺术活动来填补他的空虚。

    ②当然,并没有谁不让他表演,恰恰相反,有人巴不得他表演,是他自己谢绝了舞台,千里迢迢移家到香港来过这种淡泊的生活。而且他早已蓄起了胡须,有什么能比这更能表示他断绝粉墨生涯的决心呢!

    ③他画画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他心中活着一些孤傲高洁的画家形象,他需要以这些人做风范,坚定自甘淡泊、不慕荣利、清者自清的做人准则。白石老人是先生的老师与朋友,此刻又想到了他,笔下陡增豪气。这是一种神来之势,把几茎劲竹画得气韵不凡,仪态万方,似乎一阵风要把它刮倒,它却摇了几摇,挺立如初。然而夫人推开镂花门走进来打断了他,她极轻慢地走到他的身边,把不速之客请求见他的事说了出来。

    ④在香港中国饭店二楼一间精雅的餐室里,穿着浅色西装、保持着学者风度的日本电影人川喜多长政与中国同行张善琨,在整肃的餐桌前虚左恭候嘉宾。约定的时间到了,侍者通报梅兰芳已在饭店门前下车。川喜多长政慌忙站起来,丢给张善琨一个关照的眼色,便走出餐室门外,目不转睛地盯着楼梯口。

    ⑤川喜多长政是目睹过梅先生风采的,他甚至感到先生便装时的气度比在舞台上更有魅力。他看过先生演出的京剧作品,依川喜多长政行家的眼光看,作为先生的代表名剧《太真外传》,无论从清新优美的唱腔,妙曼典雅的舞蹈,光艳绝俗的扮相,响遏行云的歌喉诸方面衡量,都已把京剧表演艺术推向绚烂的极致。至于他在台下,诸如“器宇轩昂”“风度翩翩”等所有常用的形容仪表之美的词句,在表现他的风貌时都显得冗弱无力,以至让人不得不求助于善于状人风仪的《世说新语》。

    ⑥楼梯下出现了一个老人的伛偻身影,正步履艰难地走上楼来。这是梅兰芳,又哪儿像梅兰芳!川喜多长政暗暗吃惊,那弯拱的腰背,僵硬的腿脚,黧黑的面目,蓬乱的髭须,板滞的眼光,迟缓的行动,加上一开口就让人感到力竭声嘶的嗓音——这哪儿是千万人心中那位艺术之神的风姿!具有锐利观察力的川喜多长政惊讶之余,确有把握地认出这是先生。先生也认出了川喜多长政——从不计其数有一面之缘的形貌中辨出了这个人。

    ⑦一方是极道殷切的仰慕,一方是感谢盛情的邀请。那些经精心挑选的中西名菜正一道道搬上桌来。川喜多长政小心翼翼地问可否喝点酒,先生爽快地说:“嗓子到了这地步,还禁忌什么,再烈一点也可以!”川喜多长政诚恳地说:“我还有事向先生请教,烈性酒免了吧。”

    ⑧“其实先生是知道的。”川喜多长政说,“我从来不拍为日本军方宣传的片子,总得让中国朋友还有点欣赏的兴趣。我们选定了林则徐禁烟的故事,起用的是贵国观众中有巨大影响的明星。这表明,艺术终归是艺术,不该为政治的原因,让明珠沦落在藩溷里。所以我想,先生难道无意让久渴于先生艺术的贵国观众有一个再睹明珠的机会吗?”

    ⑨先生等他说完,故意露出惊奇的样子,然后大笑起来,接着一阵剧烈的咳嗽,又努力清了清嘶哑的嗓子,说:“实在感激先生美意。不过,您看我现在的样子——生了几年病,把腰腿都断送了,别说登台,就是走路也不能像常人一样;更要命的是嗓子,再发展下去连说话也成问题……一个演戏的人,到了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自己就惭愧得要死,若到了观众面前,那简直叫我无地自容了……”说到这里,已变成怆然的感慨和沉沉的叹息。

    ⑩两天以后,川喜多长政飞回上海,向日本军部报告说:“梅兰芳已经衰老不堪,几乎丧失了所有演出的条件,勉强把他搬上舞台,只能成为笑料,贻羞军部。”日本军部于是打消了强制梅先生演出的计划。

    两年之后,梅先生在上海大剧场庆祝抗战胜利纪念公演大会上演出,其灵活的身段,优美的舞姿,清越的歌喉和光彩照人的形象,再次让兴奋若狂的观众绝倒。

    (有删改)

    1.阅读全文,完成下表。

    主要事件

    梅兰芳的作品

    画兰竹

    (1) _________

    (2)__________

    有民族气节

    参加庆祝抗战胜利纪念公演

    (3) 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加点词语“挺立如初”在文中的表层含意是____________;深层含意是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以“最精彩的表演”为题,有什么好处?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梅兰芳谢绝舞台,移居香港时专心画画,一是因为他要以另一种艺术活动来填补他的空虚,另一个原因是他要以孤傲高洁的画家做风范,坚定自己的做人准则。

    B. 川喜多长政是京剧艺术的行家,他目睹过有多年交情的老友梅兰芳的风流神采,但在香港中国饭店与他相约聚会的梅兰芳却让他大失所望。

    C. 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塑造梅兰芳的形象。例如第⑥段川喜多长政眼中梅兰芳的外在形象,与第段观众眼中梅兰芳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 梅兰芳之所以被人称赞,不仅缘于他的精湛技艺,还缘于他的崇高品质。他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青年人发扬光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运用。

    某班拟开展“走进文学部落”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班上准备创办一份班刊,请你给班刊取一个富有文学韵味的刊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文学社开展“重新设计作品人物命运”的活动,请你仿照例句的形式,重新设计孔乙己的命运。

    例句:假如范进没能考中举人,他最终的命运只能是穷愁潦倒,饥饿而死。

    假如孔乙己考中了举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级文学社要选取一副对联悬挂在其阅览室,最合适的一项是(____)

    A.宾至如归,少安毋躁

    B.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C.室雅何须大,书香不在多

    D.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许多年前,一个十多岁的男孩来到杭州一老字号药房做学徒。临行前,他的老祖母交代了一句话:“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男孩记住了这句话。

    当学徒很辛苦,可得到的报酬却很少。有一天,男孩打扫卫生捡到了几枚钱币。他很缺钱,但他还是把钱捡起来交给了师傅。这样的事后来还发生过多次,他都如数上交。师傅每次见他来交钱,总是不置可否。

    治咳嗽有一味药叫鲜竹沥,需要用火烤毛竹蒸出的水分。这是一件细致活,烤好几两鲜竹沥往往需要烤上个把时辰。男孩就老老实实地烤,一点一滴地收集,从来没想过往鲜竹沥中掺点水。多年后,他成了某著名药厂的老总,他创出的品牌已热销了二十多年。

    要求:①根据对上述材料的阅读理解,请从“铭记”“考验”“诚信”“坚守”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写作,600字以上。②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2017年中考浙江省嘉兴卷)

    范石湖①使北

    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愿反侵地。至能奏曰:“兹 事至重,须与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谕之,议定乃行。”上首肯,既而宰相力以为未可,而圣意坚 不回。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至虏庭,纳之袖中。既跪进国书,伏地不起。时金主乃葛王也, 性宽慈,传宣问使人何故不起。至能徐出袖中书,奏曰:“臣来时,大宋皇帝别有圣旨,难载国书, 令臣口奏。臣今谨以书述,乞赐圣览。”书既上,殿上观者皆失色。至能犹伏地。再传宣曰:“书 词已见,使人可就馆。”至能再拜而退。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至能将回,又奏 曰:“口奏之事,乞于国书中明报,仍先宣示,庶使臣不堕欺罔之罪。”虏主许之。报书云:“口奏 之说,殊骇观听,事须审处,邦乃孚休。”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由是超擢,以至大用。

    (选自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注释)①范石湖:即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至能(致能),自号此山居士,又号石湖居士,世称范石湖。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愿反.侵地   (2)议定乃行   (3)至能徐出袖中书   (4)虏主许.之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虏 中 群 臣 咸 不 平 议 羁 留 使 人 而 虏 主 不 可。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

    (2)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

    4.同样是出使,范成大使北,始终“伏地不起”;唐雎使秦,最终“挺剑而起”。你怎样看待他们 的行为?请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 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23年来的人生经历。

    C.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若隔世的感慨。

    D. 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2.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2)______________,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3)______________,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民族危难之际,辛弃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被俘临刑之时,文天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出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根据下列情境,完成相关任务。要求:内容简明,信息完整,150字以内。

    爸爸李明打算在新城长峙岛租门面开店,他从赶集网上看到了一家店铺的出租信息(香樟湖步行街59号店面,面积为60平米),与房东赵峰谈妥了租赁事宜:租用3年,每月租金5000元,预付押金30000元,每年租金在国庆节前付清;租用期间产生的水、电等费用由租用方承担。并约定在6月15日签字生效。爸爸让小华写一份租房协议。小华感到为难,请你帮助完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