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2 题,文言文阅读 3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遒头震∕冷颤炮制∕漏∕

    B.伛∕佝窃∕祷∕

    C.切∕冕∕军倾伏∕海

    D.级∕捡拾巷陌∕折∕歌∕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特殊的想象天赋成全了莫言,使他在从取材炼意乃至细节描写诸方面都获得了高度自由,在创作的“自由王国”里如鱼得水,几近达到了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点石成金的境界。

    B.很多同学总是认为,平时因为时间关系,马虎点没关系,考试时认真就可以了。因而对卷面不以为然。殊不知,一个良好的习惯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C.在久居大陆的人的眼里,大海的一吟一荡都是诗。可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人,早已司空见惯了归帆片片,鸥影点点。

    D.他的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

    A.觉新是巴金在《家》中塑造得最丰满、最感人的艺术典型。作品通过这一形象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也向读者指出大胆反封建的道路。

    B.圣地亚哥千辛万苦钓到的大鱼,最终被鲨鱼吃掉。命运常常捉弄人,天灾与厄运难以预料。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毁灭。”《老人与海》要表达的是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必须具有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C.《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曾两度采用借刀杀人的诡计企图置哈姆莱特于死地:一次想借英王之手除去心腹之患;一次是想借雷欧提斯之手谋杀哈姆莱特。

    D.蘩漪是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敢爱敢恨,追求个性自由和人格独立,与周朴园奉行的封建伦理格格不入,但封建家庭的压抑和束缚使得她心理扭曲,行为极端。

    E.《三国演义》中,刘备为报袭荆州、杀关羽之仇而亲率军队讨吴,吕蒙“火烧连营七百里”,打败蜀军,这就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夷陵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莫言的小说《生死轮回》的。(4分)

    小说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民饱经患难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生命。小说的叙述者,在六道轮回中,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从不同的视角讲述他所看到的故事。故事情节极端、怪异、变形、荒诞,但是与寄寓其中的哲理浑然天成。究其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而言,这是当今文坛一部划时代的史诗性作品,是中国文学终于跳出图解概念沼泽最辉煌的标志性著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有的句子内部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5分)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阿留传

    【明】 陆容

    阿留者,太仓周元素家僮也。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蓄之。

    尝使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主人怒之,则帚掷地,曰:“汝善是,曷烦我为?”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问之,则曰:“短而肥者,瘦而髯者,美姿容者,龙钟而曳杖者。”后度悉不记,则阖门拒之。家蓄古尊、彝、鼎、敦数物,客至,出陈之。留伺客退,窃叩之,曰:“是非铜乎?何黯然黑若是也?”走取沙石,就水涤磨之。短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持斧锯,历园中竟日。及其归,出二指状曰:“木枝皆上生,无下向焉。”家人为之哄然。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守焉。 留将入饭,则收而藏之。其可笑事率类此。

    元素工楷书,尤善绘事。一日,和粉墨,戏语曰:“汝能为是乎?”曰:“何难乎是?“遂使为之,浓淡参亭,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元素由是专任之,终其身不弃焉。

    传者曰:樗栎不材,薪者不弃;沙石至恶,玉人赖焉。盖天地间无弃物也。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今天下正直静退之士,每不为造命者所知;迟钝疏阔者,又不为所喜;能知而且喜矣,用之不能当其材,则废弃随之。于戏!今之士胡不幸,而独留之幸哉!

    【注释】①矧:况且 。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而元素终之蓄:容留

    B.后度悉不记,则门拒之阖:关闭

    C.客至,出之陈:陈述

    D.其可笑事类此率:大概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天地间无弃物”观点的一项是(3分)( )

    ①樗栎不材,薪者不弃

    ②沙石至恶,玉人赖焉

    ③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

    ④实元素之能容也

    ⑤正直静退之士,每不为造命者所知

    ⑥迟钝疏阔者,又不为所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⑤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选取了“执洒扫”“应门”“涤磨古玩”“断歧生之木”“守新植柳树”等五个典型事例,通过语言、行动等描写,刻画出阿留“痴呆无状”的特点,人物个性鲜明,呼之欲出。

    B.作者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可用之处,而人才不能为当权者所用,是因为他们不为

    当权者所喜欢。

    C.作者在议论中,将今士之不幸与阿留之幸作对比,感慨当时的 “正直静退之士”

    得不到重用的悲哀。

    D.本文叙议结合,先叙述阿留虽“痴呆无状”,但由于具有一技之长而得到主人终

    身“专任” 的故事,然后就此展开议论,指出“天地间无弃物”,应该取其所

    长,而不必求全责备。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尝使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3分)

    ②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守焉。(4分)

    ③矧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 (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10分)

    1.用斜线“/”给下面划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今人论诗,动言贵厚而贱薄,此亦耳食之言。不知宜厚宜薄,惟以妙为主。以两物论,狐貉贵厚,鲛蛸贵薄。以一物论刀背贵厚刀锋贵薄安见厚者定贵薄者定贱耶古人之诗少陵似厚,太白似薄;义山似厚,飞卿似薄:俱为名家。犹之论交,谓深人难交,不知浅人亦正难交。                                         (袁枚《随园诗话》卷四)

    2.这段话中提到了四位诗人,其中少陵、义山,飞卿分别指谁,请写出他们的姓名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分)

    3.用原文中的词语概括作者对待论诗的态度,不超过10个字。(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简答题(10分)

    1.请简述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情节,并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画关羽神勇的形象的?(6分)

    2.《红楼梦》中王熙凤带人抄检大观园时,晴雯、探春各有哪些不同寻常的举动?分别体现了她们怎样的个性?(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①,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②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③。

    曾是洛阳花下客④,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天涯:极边远的地方。当时诗人被贬官夷陵(今湖北宜昌市)。②冻雷:春天的雷声。③物华:自然美景。④诗人曾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

    1.一、二两联写了山城夷陵的自然环境,请简要概括其特点。(2分)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3.关于这首诗的情感,有人认为体现了诗人豁达超脱的精神,有人则认为充满了无奈和凄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闻道有先后,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氓》)

    6.________,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向东还是向西

    连俊超

    胡小兵停下车向后张望,他的女人拖着一捆竹板艰难地走着。胡小兵看到了那女人脸上的汗水,他朝女人喊着:“你等着!”

    胡小兵跑到女人身边,说:“给我!”女人继续迈着沉重的脚步,那捆竹板在地上划得唰唰响。女人说:“我行!”胡小兵提高了嗓门:“给我!”女人停了下来。胡小兵抱过竹板就走,他说:“不让我拉,非得让你抱着走,这么沉你抱得动吗?”女人跟上,用毛巾在他脸上擦了一下。女人说:“竹板太长了,车上那么多水泥,不能再放东西了。”

    胡小兵把那捆竹板拖到板车旁边,说:“歇两分钟。”然后他点了一支烟。他抬头看了看天,骂道:“他妈的,这老天爷太狠了,弄这么毒辣的太阳!”女人说:“还得往南走一里路,正顶着日头!”胡小兵扔掉烟头说:“走吧,把竹板放到车上,你扶着。”女人没照办。女人说:“这些水泥拉回去你就得喊得半夜腿疼,别逞能了!”女人知道,往南走一里路,就是东西大街,沿大街往东走两百米就是工地了。

    女人跟在车后,歪着腰胯,用屁股顶着那捆竹板,像企鹅一样一走一摇摆。胡小兵不时回头看一眼女人,想喊一句什么,却什么也喊不出。他张大了嘴巴,仍感到像被人掐了脖子一样呼吸艰难。胡小兵脱了短袖,把深红色的上身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了太阳。太阳便在胡小兵的脸颊、臂膀、背上镶嵌了无数个小太阳。胡小兵伸长了脖子,像一头老牛似地蹬着地面,每一步都恨不得把水泥路踩出一个坑来

    一阵凉风很及时地取代眼光充斥着大街小巷。胡小兵往天上一看,不好,要下雨!胡小兵回头对女人喊:“我得赶紧把水泥拉回去,淋了就完了!”汗水把女人几缕头发粘在脸上。她点了点头,说了句只有她自己听到的话。胡小兵顾不得腿酸痛了。要是一车水泥被大雨淋了,他的工钱也就得像汗水一样蒸发掉了。

    东西路就是他的目标。胡小兵感到有雨水很不客气地落在脸上,他慌了,可身后的板车并没有慌张,它仍是慢悠悠地爬行,任凭胡小兵怎么用力它就是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更多的雨点飞身而下,像工地的碎块一样密集,它们挡住了胡小兵的视线。胡小兵把一小块塑料布盖在了水泥袋上。他恨不得抓起行人,把他们的衣服也脱下来盖在水泥袋上。

    东西路口模糊的红绿灯出现了,胡小兵冲了过去。那时,一辆三轮车比胡小兵更加匆忙地往前冲,把正在拐弯的胡小兵给挂倒了。三轮车没给胡小兵叫喊的机会,它很快就把自己藏进了雨雾里。胡小兵向身后的女人叫了一声。女人丢下竹板飞奔过来,撩起胡小兵的裤管,女人看到了胡小兵左腿上像嘴巴一样的伤口。

    女人说:“赶紧去医院,就在西边不远。”

    胡小兵说:“扶我起来!”胡小兵抓住了板车的把手,说:“你在后边推着,赶紧把水泥弄到工地上,淋透就完了!快!”

    雨水早已把他们身上的汗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并企图把这个世界也冲刷一遍。女人站着没动,她突然带着哭腔喊道:“快去医院吧,就在西边不远!”

    胡小兵看了一眼自己的左腿,鲜红的血从裤管里流了出来。胡小兵吼道:“水泥快被淋着了!快给老子推车,往东两百米就是工地!”然后他拖着左腿拉起了板车。女人跑过来,在板车后面用足了力。

    女人咬紧了嘴唇,这样一来,泪水再多,也无法流进她的嘴里了。

    1.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述其作用。(6分)

    2.小说以“向东还是向西”为题有哪些意蕴?试作简要阐述。(4分)

    3.小说中多次出现对天气的交代或描写的文字,试简析其作用。(4分)

    4.探究题:小说是怎样正面刻画人物性格的?请从多角度举例简要阐述。(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素书之美(有删节)

    刘心武

    还记得四十多年前的那一天,坐在素净的窗下,读一本素净的书。坐的是朴素的竹椅,窗外是刚谢了秋叶的素枝,连泻进窗内的秋光也那么素净,读上几页,便闭目遐思一阵……唉,那是多么值得怀念的一幅青春读书图!

    还记得,有一回读的是屠格涅夫的《罗亭》,算是长篇小说,但并不怎么厚,平明出版社刊印,繁体字竖排,里面没有插图,封面就是全白的底子上,中间一个比例相宜的竖起的黑色长方形,当中再反白显示出“罗亭”两个宇。当时平明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那样的文学书籍,原创的、翻译的全有,全是那样的装帧方式,真个是非常的素净。读那样的书,心灵似乎被无形的拂尘轻柔地除秽,被托举到一种素净高尚的境界。

    我们都懂得,书之所以能令人感动或有所感悟,关键在于其文本,就像一个人,我们之所以认为他好,关键在其内在品质一样。但是,“人靠衣裳马靠鞍”,书也有个包装的问题,到现在,一般读者也都懂得,一本书不但应该内容好,形式上也应该好,这形式包括方方面面:开本、用纸、封面设计(包括封底、书脊、勒口、书裙等的设计)、扉页(包括套封)的设计、目录版式、序跋版式,最重要的是内文的版式—-版心大小、字号、行距、天地留白……

    文学书可以有插图,也可以无插图。无插图的文学书只要文字好,读起来是“此时无图胜有图”的。上世纪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过一套文学名家在1949年以前创作的小说选本,封面非常之素净,一度是全绿底面,后来干脆全白底子,上面一行大字标明某某小说选,下面一行小字是出版社名称,里面全无插图,但多数都编选得十分精当,像我精读过的《吴组缃短篇小说选》,里面《簏竹山房》等篇,其文字所唤起的想像,岂止是图画,简直是电影,随着阅读,全景、中近景、特写、大特写、反打镜头、摇拍……那感觉竟接踵而至,甚至仿佛有音乐、时起时停地伴随其中,那样的文本,配上插图反而令想像力梗阻了。

    眼下中国的出版非常繁荣,文学走向了多元,文学书从内容到包装已是乱花迷眼的局面,所谓进入了“眼球经济”阶段,要想刺激消费者掏钱来买,首先必须令其“夺目”。为达到“夺目”效果,已有“无图不成书”的趋势。图文并茂当然是好事,但不要走向“无图不成书”的极端。文学书籍里,应该有一元是素净派,这样的文学书从外到里都可以是无图的,然而又是从形式上看也富有美感的。

    素净的文学书现在成了稀缺的商品。进到书店,满眼花花绿绿,不光是文学书籍,几乎绝大部分书都是浓妆艳抹。浓艳当然也是一种装束风格,不可或缺,但一味地追求珠光宝气,以至于令人见色不见心,这样可不好。现在有的文学类书籍追求页页配图,而且追求配彩图,图很夺目,文字被排成小号,还常常被印在衬色上或做成反白,看起来特别费劲,已经很难说是图文并茂,应该算是彩图压迫文字,整个儿弄成了画蛇添足。也有的书,配的图大体不差,印制可谓达到国际水平,但我翻阅之中,因图过多,很快产生出审美疲劳。至于乍看金玉耀眼,细翻错字连篇、图文杂凑的新书,那就更让人倒胃蹙眉了。

    有人告诉我,凡书必有图的编辑出版风气,是从境外流入的。真是这样吗?我无从做普遍考察,抽样调查也难。但就我有限的见闻而言,只觉得尽管当今世界上图文并茂的书的确是非常多,却也仍有不是很少的素净书在陆续地面世,而且销路也未必就比花花绿绿、大量配图的书差。

    “当今读者多爱图”的说法也许有一定道理,成人漫画也已经在我们的书店里露面。文字是青菜,图画是冰激凌,有兼而爱之的,有只爱冰激凌的,但青菜也仍有人偏爱吧。以中国读者基数之大,爱青菜的即使不是多数,那数目也应该非常可观,足以托起一个可以良性循环甚至可以稳赚的市场。

    在我的藏书里,几十年前的一些素书,是最视若珍宝的。素净的环境里,以一颗去除躁气戾气的素净心,享受素书之美,真乃人生头等乐事。

    1.作者笔下的“素书”有哪些特点?(6分)

    2.文中所说的“素书之美”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谈谈你的理解。(6分)

    3.作者为什么把文字比作“青菜”,把图画比作“冰激凌”?谈谈你的理解。(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统计数据失真,特别是那些与民生福祉密切相关的统计数据让人觉得不够真实,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几年前,当时的国家统计局局长曾对“统计数据注水”问题直言:“确实让人震惊,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严重的问题”呢?从技术上“改变固有的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

    不失为一个办法。但不能不指出的是,这并不是治本的办法。因为,我们眼前的统计失真问题,其根源不是统计的技术方法问题,而主要是统计本身的制度问题,比如,在政府包办统计的制度安排下,民间统计发展严重滞后。

    近年来,在反省“数据注水”等统计问题时,人们普遍意识到,除缺少经济支

    撑很难发展民间统计之外,统计部门缺乏独立性是症结所在。因此,对地方统计部门

    实行脱离地方政府的“垂直管理”,成为许多论者的一项制度建议。而发展独立于官方

    的民间统计,才更有可能确保统计的独立。

    民间统计因其灵活性的优势,可以做许多官方统计不能做的事情,构成对官方

    统计的有益补充。通过民间统计与官方统计相互的借鉴、参照,能起到矫正和维护统

    计数据真实与准确的作用,确保其社会公信力。民间统计还能凭借其直接源自民间的

    特性,实现对政府施政行为的监督。在发达国家,从事信息咨询、政策分析的智库,

    大多拥有合法的民间身份。

    我国正处于经济制度的转型期,统计体系也应该打破官方统计一统天下的局面,

    给民间统计应有的一片天。

    1.材料中认为解决“统计数据注水”问题的方法有哪些?(3分)

    2.民间统计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3.结合材料,说说如何“给民间统计应有的一片天”。(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因为刘翔,人们记住了上海;因为鲁迅,人们前往绍兴;因为海明威,人们知道了西班牙斗牛,乃至于提到巴尔扎克,人们便想到巴黎……名流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世界。

    材料二: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对残疾夫妇,女人双腿瘫痪,男人双目失明。春夏秋冬,播种、管理、收获……一年四季,女人用眼睛观察世界,男人用双腿丈量生活,幸福始终洋溢在他们的脸上。时光如流水,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更精彩。

    对上述材料,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请以“以自己的方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