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语言应用 2 题,选择题 4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现在,关于高考作文试题的分类,还难以达成共识,但其影响也仅限于语文界,对语文教学和明天还不会带来过多的困难和混乱。可是,关于高考作文试题的评价,_________,因为社会各界都喜欢甚至热衷于评价高考作文试题,大作家来说说,大学教授来评评,社会学家来议议,生物学家来谈谈……于是百家争鸣,公说公理,婆说婆理。这里更多的是缺乏学术标准和学术规范的纷争,这无疑会_________。缘此,权威人士几经推敲,给出高考作文试题的评价标准——科学性、公平性、难易度、可写性、防套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把下列表格内容写成写成一段话,转述说给未看到的同学。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孟子儒学班”夏令营招生计划及安排

    期数

    名额限制

    报名截止时间

    营训时间

    第一期

    20人

    7月1日

    7月2日-7日

    第二期

    20人

    7月8日

    7月9日-14日

    第三期

    20人

    7月15日

    7月16日-21日

    第四期

    20人

    7月22日

    7月23日-28日

    第五期

    20人

    7月29日

    7月30日-8月4日

    备注:如遇到特殊情况想提前或滞后参加的可随到随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4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枯萎之物之所以让人迷恋,就在于它们扼要的构架,甚至,它们被时间掠夺肉体后的惨烈迹象。时间真是最好的外科医生①(娴熟/谙熟)如何离繁复,尽水分,去掉柔软,只保留最有力的走势——对人②对物,对事,莫不如此。

    荷的枯,是在时间里风干,世态人情隐约在它的身体里枝凌空不乱。在所有的萎中,寒风冷水里的枯荷最孤冷。但(凋敝/凋谢)后的伫立,都显得不卑不亢,虚实有度,比新艳能更持久地站立于风景里,用灵魂的骨感造型(轻视/蔑视)流动的岁月。吹毛求疵的完美主义者是欣赏不了枯萎的。他们有的是懦弱与畏琐,枯萎中隐含的那种“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③文化他们是理解不了的。能坦然地面对枯萎,我们会更沉着坚强④能欣赏地阅读枯萎,我们会更有更有高度。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lǜ)   畏琐

    B.(wéi)  世态人情

    C.(bō)   函养

    D.(màn)  吹毛求疵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娴熟   凋敝   轻视

    B.谙熟   凋敝   蔑视

    C.谙熟   凋谢   轻视

    D.娴熟   凋谢   蔑视

    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渐矣。”无论生态环保问题,还是健康问题,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而病去如抽丝剥茧,要彻底治愈需付出长时间的艰苦努力。

    B.清代袁枚说,书非不能读也。对我来说则是“书非卧不能读也”,这几年成本大套的书竟也卧读了很多,虽只是浮光掠影地翻阅一遍,但也获益良多。

    C.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将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干预向积存多年的顽瘫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把改革进行到底。

    D.关于液态金属在柔性机器眼睛方面取得的突破,也带给芯片冷却、新能源 、生物医疗等领域以研究启示,未来还将有多种在液态金属上匪夷所思的发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该区各高校党委陆续采取了动员部署会或专题培训会,累计培训基层党总支书记和支部书记5274人次,学习教育工作开局良好,正稳步推进。

    B.本轮中美人文高层磋商以“系牢人文纽带,共塑美好未来”为主题,并就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

    C.在中国走向国际社会、赢得国际社会理解认同的过程中,海外侨胞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中国融入了世界,助推中国打开了国门。

    D.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这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论断,也为我国宪法学研究提供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许多同学在复习过程中喜欢抄笔记,将相同类型的考题进行归纳梳理,以期得出出题的规律和解题的窍门,这      很好,      王文水同学觉得知识和试题的呈现方式永远是不同的,要高于试题看试题,      整体思路清晰了,答题      能够得心应手。他的“考过什么,为什这么考,还能怎么考”这三个处理试题的步骤就      简单地归纳梳理,      超越了试题本身的逻辑,是以不变应万变,适应任何情况的高品质思维的模式,值得借鉴。

    A

    当然

    其实

    只是

    不只是

    而且

    B

    固然

    只有

    不是

    而是

    C

    当然

    只有

    不只是

    而是

    D

    固然

    其实

    只要

    不仅是

    而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小说的三重结构

    马笑泉

    语言、细节、人物乃至小说氛围,是小说作为一门艺术得以成立的基本元素。小说语言是否准确且有韵味?细节之选取是否必要、描写是否精到?人物无论写实还是变形都是否生动可感?或者人物虚化,但由某种心理状态而生发的氛围是否具有透骨的感染力?这些都是衡量小说成败的硬指标,它们共同构成了小说的表层结构。一位名副其实的小说家,必然在上述某一方面表现优异,而在其他方面也达到了专业水准。如果所有方面均能独具一格,则可称名家而无愧。以这样的标准来考量,当今华语文坛,小说名家虽不算太多,但也绝不少。但如果止步于此,则每年的文学期刊虽不缺乏可看的小说,却很难出现杰作。欲成就杰作,须往小说的深层用力。

    在小说的表层结构之下,有文化结构存焉。无论是千姿百态的行业文化,难以精确定性但又确实存在的地域性文化,还是国族性文化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亦或是更大范围内的宗教文化如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均可以内化为文本的深层结构。小说虽不负有阐释此种文化的责任,但小说的语言、细节、氛围,乃至人物的性格、心理,都是从这一文化传统中生发出来,不但洋溢着该种文化的浓郁气息,而且小说的逻辑也符合这一文化的逻辑。以《白鹿原》为例,无论是朱先生、白嘉轩还是冷先生,他们的性格、行为都受到儒家文化中“关学”一脉的影响。人物的命运背后隐含着文化的命运。《白鹿原》的成功在于,小说并不是为某种文化做注脚,而是在文化内部自然展开。作者没有让人物意识到自己是受某种文化支配,只是循着各自的性情活动,而人物的性情、行为、命运莫不透出文化的影响,小说也因此具有了深沉的意蕴和广阔的气象。

    文化结构的建立并不足以确保小说的成功,因为一切文化都包含有集体性的感受和理念。这些感受和理念有可能使作品变得僵化。只有当小说家将文化处理成空气、水和土壤时,文本才有可能健康成长,长成其来有自而又鲜活独特的自家面目。如果能够做到这点,则拥有文化结构的小说比只在表层结构上显功夫的小说要优胜,起码拥有更悠长的气息和更开阔的气象。如果还能够再推进一层,进入精神结构,那么,产生杰作的可能性又会成倍增长。

    精神结构产生于小说家的主体精神和思维方式。主体精神决定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思维方式则决定了小说的切入角度和运行方式。主体精神是由小说家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对自身信念的践行程度所共同决定的。思维方式则由小说家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观察、思考的深入程度决定的。当代汉语文坛不乏在第一个层面上表现精彩的小说家,也有在第二个层面上取得了大成就的小说家,但鲜见主体精神强大、思维方式独特的小说家,具备坚实完整的精神结构的小说更是凤毛麟角。这当是这一代有抱负的小说家应该努力突破的方向。

    (《文艺报》2016年8月5日,有删节)

    1.关于小说的基本元素,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小说的语言、细节、人物乃至小说氛围,这些都是衡量小说成功的硬指标,它们共同构成了小说的表层结构。

    B.一位名副其实的小说家,必然在语言、细节、人物、小说氛围中某一方面表现优异,而其他方面也达到了专业水准。

    C.当今华语文坛,有不少人做到了在语言、细节、人物、小说氛围四方面均能独具一格,那就可称名家而无愧。

    D.小说家如果止步于语言、细节、人物、小说氛围这一表层结构,则很难创造出杰作,因为他们还缺乏深层东西,须往小说的深层用力。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须往小说的深层用力”,即指往小说的文化结构用力,使小说中的基本元素都能从这一文化传统中生发出来

    B.小说的文化结构应包含千姿百态的行业文化、地域性文化、国族性文化,甚至也包括更大范围内的佛教文化等。

    C.小说人物只是循着各自的性情活动,而人物的性情、行为、命运莫不透出文化的影响,这是《白鹿原》的成功点。

    D.小说的文化结构一旦建立,就比只在表层结构上显功夫的小说更优胜,起码拥有更悠长的气息和更开阔的气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三重结构依次是浅层结构、文化结构、精神结构,而其中的精神结构是最为重要、最需要小说家努力突破的一层。

    B.在小说的三个层次结构中,如果作家止步于浅层结构上努力,是很难创出杰作的,必须在后两个层次上努力才可能出杰作。

    C.在精神结构中,主体精神决定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思维方式决定了小说的切入角度和运行方式,因而前者等决定后者。

    D.当代汉语文坛不乏在主体精神上表现精彩的小说家,也有在思维方式上取得大成就的小说家,但鲜见两者兼具的小说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需要秋天的人

    尹向东

    长命的家在康定城边,半山腰上,挨着城市,却属农村。这些年,他们已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状态,收入与城里工作的亲戚相比高出不少,也比单位里的人更自由。不过长命仍然不喜欢农村人的身份,就像他这名字,希望长命百岁,没有一点隐喻和暗示。

    长命在工地上闪了腰后,五大三粗的老婆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一直在外挣钱。长命像个女人,只能在家干些轻松的事,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孩子、饲养三头猪以及种一些蔬菜。养了猪,每日里就得去城里大小餐馆收泔水,这是长命最讨厌的活,得穿上油腻肮脏的衣服,骑上三轮摩托,拖两只大油桶改装的泔水桶穿越城市,这形象活脱就是头顶着“我是农民”四个大字,让他特别难受。

    一经汇入城市,在人流和车流中,长命显得很突出,三轮拖斗摩托的引擎声异样地响,像一挺机关枪不停吐出子弹。康定城小,但车多,狭窄的道路常常堵塞。长命驾着摩托在车流的空隙中见缝插针般穿梭。司机们坐在车内,见长命乱道穿插,不时暴躁地从车窗里甩出一句:“找死!”长命头也不回地应道:“还不知谁死!”这是生活的常态,人人暴躁,却不影响情绪。

    收泔水有一点讲究,康定周边有七八个村子,泔水的需求量大,许多人会在晚饭后去收,长命动了一点小聪明,赶在那之前。

    带着沮丧的情绪,长命把摩托车停在一家面馆外。面馆里已经有两三桌客人,长命进面馆的时候他们都回过头来看他。长命穿着一套辨不出本色的衣裤,那套衣裤被无数油渍侵袭,泛着黑色的、黯淡的油光。

    长命熟悉他们嫌弃的眼神,没啥大不了的。他直接去了厨房,围着白围裙的小老板正在煮面,看见他来,说:“你又这样早来?没啥泔水的。”

    长命笑了笑,伸手去衬衣口袋里掏支烟递过去,说:“有一点算一点吧,来迟了,大家又该争起来。”

    小老板叼起烟说:“没见过你这样的人,还怕和别人争。”

    厨房里只有小半桶泔水,是少了点,但有总比没有强。长命提着桶出来,他看见临门的一个女人独坐一张桌,他走过时女人尽力挤向墙边,女人的眼神中不仅仅是嫌恶,明明白白地表达着讨厌。长命腾了泔水回厨房时,小老板刚好端一碗面递给女人。长命拍着手出来,看见女人低头吃面,女人穿得时髦,脸上扑了嫩白的粉,眼睑下还淡淡地描了蓝色。这是一个漂亮的少妇,她吃面时尽力张大嘴,怕面把口红沾去。长命在店里站了一小会儿,女人留意到他站在那里,小心翼翼地抬起头,快速睃他一眼,又一次本能地避向墙边。

    长命不明白这样一个漂亮的女人,她的眼神和表情为啥比别人更恶劣,更让人难以接受。他瞬间就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再一次掏出烟来点上,然后坐到女人的对面。

    女人现在不敢再看长命,拼命低了头,抵着墙壁。女人尴尬的状态让长命心里舒坦了许多,他需要的效果达到了,正准备站起身时,女人却先站了起来,付过钱匆匆走出面馆。隔着玻璃,长命看见女人恶狠狠地瞪了自己一眼,他猛然觉得身上长出许多鸡皮疙瘩。

    长命离开时心情糟透了,他不想再去拉泔水。

    长命后来把车停在新华书店宽大的橱窗外,准备给儿子买几套模拟题回去。他看见一个微胖的女人领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蹲在书架边,翻着一本画册给小女孩讲,她的神态安详而恬静。长命觉得她周身都散发着一种让人温暖的气息,这时刻,他固执地认为女人应该是这样的,给人温暖的,虽然这个女人并不太漂亮。长命有了一种强烈的渴望,他想听听女人在给孩子讲些什么,他把车推到边上,进了书店。

    快是关门的时候了,书店里除了慵懒的售书员,只剩下这一对沉浸在画册中的母女。长命踱到儿童书柜的另一侧,在那里,他能听见她们说话。

    他听见女儿指着画册问:“这是秋天?”

    母亲说:“是啊,秋天,多漂亮的秋天。”

    女儿说:“康定现在是什么季节?”

    母亲说:“正好是秋天。”长命想,真是秋天来了,难怪风冷了。

    女儿说:“秋天有什么用,秋天一来,气候就一天天冷,我们不需要秋天。”

    母亲短暂地停顿了一下,小声说:“不是这样的,我们不需要秋天,别人还需要。”

    女儿说:“谁会需要?”

    母亲说:“你看,你对面的人,他就需要秋天。”

    长命看见小女孩稚嫩的脸蛋在书柜一侧晃了一下,小女孩看到长命,嘻嘻笑起来。他看出小女孩的笑中包含着对一个需要秋天的人的崇敬。他的心莫名地跳动起来,跳得厉害,像接受了沉重的嘱托,他的鼻子深处微微发酸,他买了模拟题,跨出书店时,严谨而和蔼地对那对母女笑了笑。他跨上摩托,像背负一道使命,向远处驰去。

    一路上他想他确是需要秋天的人,这是个沉甸甸的嘱托,这样的使命让他全身都暖洋洋的,他想他得把这好心情给延续下去,他要换一种活法。他努力在脑里搜索,要干点秋天的事,收获点什么,从他那几亩地他门前那颗被遗忘的苹果树上……

    (《光明日报》2016年7月8人,有删节)

    1.小说写“吃面女人”的情节起到什么作用?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 隔着玻璃,长命看见女人恶狠狠地瞪了自己一眼,他猛然觉得身上长出许多鸡皮疙瘩。

    (2) 要干点秋天的事,收获点什么,从他那几亩地里,从他门前那颗被他遗忘的苹果树上……

    3.长命是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4.请从自身和他人两方面分析,促使长命的“活法”转变的因素有哪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翰林别集序

    【宋】乐史

    李(白)翰林歌诗,李阳冰纂为《草堂集》十卷,史又别歌诗十卷,与《草堂集》互有得失,因校勘排为二十卷,号曰《李翰林集》。今于三馆中得李白赋序表赞书颂等亦排为十卷,号曰《李翰林别集》。

    翰林在唐天宝中,贺秘监闻于明皇帝,召见金銮殿。隆步辇迎,如见绮、皓。草和蕃书,思若悬河。帝嘉之,七宝方丈,赐食于前,御手调羹。于是置之金銮殿,出入翰林中。其诸事迹《草堂集序》,范传正撰《新墓碑》,亦略而详矣。

    史又撰《李白传》一卷,事又稍周,然有三事近方得之。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开元天宝花木记》)云:禁中呼木芍药为牡丹)。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车,太真妃以步辇从。诏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一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辞焉?遽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供奉李白,立进《清平调词》三章,白欣然承诏旨。由若宿酲未解,因授笔赋之。其一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适。其二曰: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曰: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龟年以歌辞进,上命梨园弟子略约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之。太真妃持颇梨七宝杯,酌西凉州蒲萄酒,笑领歌辞,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太真妃饮罢,敛绣巾重拜。上自是顾李翰林尤异于诸学士。

    会高力士终以脱靴为深耻。异日太真妃重吟前辞,力士曰:始为妃子怨李白深入骨髓,何翻拳拳如是耶?太真妃因惊曰:何翰林学士能欲辱人如斯?力士曰:以飞燕指妃子,贱之甚矣。太真妃颇深然之。上尝三欲命李白官,卒为宫中所捍而止。

    白尝有鉴。客并州,识汾阳王郭子仪于行伍间,为脱其刑责而奖重之。及翰林坐永王之事,汾阳功成,请以官爵赎翰林。上许之,因而免诛。翰林之知人如此,汾阳之报德如彼。白之从弟令问,尝目白曰兄心肝五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耳

    传中漏此三事,今书于序中。

    (选自《李白诗集》)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校勘为二十卷             排:编排

    B.于是之金銮殿,出入翰林中      置:安置

    C.开元中,禁中初木芍药         重:以……为珍贵

    D.上自是李翰林尤异于诸学士      顾:顾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赐食前,御手调羹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

    B.上调玉笛以倚曲         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

    C.则迟其声媚之           秦攻取之外

    D.翰林知人如此           臣以为布衣交尚不相欺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目白/曰兄心肝五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耳

    B.尝目白/曰兄心肝五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耳

    C.尝目白曰/兄心肝五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耳

    D.尝目白曰/兄心肝五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耳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史编纂过《李翰林集》中的十卷、《李翰林别集》十卷和《李白传》一卷。

    B.乐史在《李白传》序里记录了三件事:李白醉中赋词、李白被诋毁、李白知人。

    C.李白现场赋词,所赋三首《清平调》从不同方面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及被宠之幸。

    D.李白曾因永王的事情受到牵连,但他以前帮扶过的郭子仪这时帮助他免于被杀。

    5.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

    (2)龟年以歌辞进,上命梨园弟子略约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之。

    (3)客并州,识汾阳王郭子仪于行伍间,为脱其刑责而奖重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王阆州筵奉酬十一舅惜别之作

    杜甫

    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

    浮舟出郡郭,别酒寄江涛。

    良会不复久,此生何太劳。

    穷愁但有骨,群盗尚如毛。

    吾舅惜分手,使君寒赠袍。

    沙头暮黄鹄,失侣自哀号。

    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

    (1)此诗前四句写了怎样的景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末尾两句了诗怎样的情怀?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描写美梦易醒、现实依旧的句子是:“                 。”

    (2)杜牧《赤壁》中的“                 ”句子,强调了假若周瑜当年没有东风这个客观条件帮助周瑜的话,那他注定也会输得很惨的。

    (3)岳飞《满江红》中词“                    ”两句,说自己年届而立,虽有功名却微不足道,倒是披星戴月、南征北战的辛苦,尚可慰藉报国忠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看到这棵石头上的树,我们惊叹之余可以想到当初它的根须伸到石头上时会毫无去路,周围也是无尽的石头世界,它一定感到了某种绝望。但它没有别的选择,为了使自己吸收水分,它必须挤进微微裂开的石缝里,为此它不得不变形,不得不将自己与石头合为一体,不得不顺着纹路形成古怪的直角、锐角,与刀子般的石头棱角相磨砺,它的生长姿势也因此变成奇怪的模样,每每引来爬山人长时间的瞩目和赞叹。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