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不定项选择题 4 题,实验题 2 题,简答题 4 题,填空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质子之间,不管距离如何,核力总是大于库仑力

    B. 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部存在自由电子

    C. 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质量与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D. 普朗克曾经大胆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直线a与四分之一圆弧b分别表示两质点A、B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当B的速度变为0时,A恰好追上B,则A此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m/s2   B. m/s2

    C. m/s2   D. 2m/s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一轻质细绳一端同定于竖直墙壁上的O点,另一端跨过光滑的大小可忽略的定滑轮P悬挂物块B,OP段的绳子水平,长度为L。现将一带光滑挂钩的物块A挂到OP段的绳子上,已知A(包括挂钩)、B的质量关系为mA=mB。当A、B物块平衡时,物块B上升的高度为

    A. L   B. L   C.    D. 2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OM的左侧存在范围足够大,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ON(在纸面内)与磁场方向垂直目∠NOM=60°,ON上有一点P,OP=L,P点有一个粒子源,可沿纸面内各个方向射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重力不计),速率均为,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为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第一次,小球从粗糙的圆形轨道顶端A由静止滑下,到达底端B的速度为v1,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1;第二次,同一小球从底端B以v2冲上圆形轨道,恰好能到达A点,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2,C为圆形轨道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1=v2

    B. W1=W2

    C. 小球第一次在B点对轨道的压力小于第二次在B点对轨道的压力

    D. 小球第一次经过圆弧A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不定项选择题 共 4 题
  1. 一个质量为m1的人造地球卫星在高空做匀速网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和一个相向而来的质量为m2的太空碎片发生正碰,碰后二者结合成一个整体。速度大小变为卫星原来速度的,运动方向与原卫星的速度方向相同,并开始沿椭圆轨道运动,轨道的远地点为碰撞时的点。若碰后卫星的内部装置仍能有效运转,当卫星与碎片的整体,再次通过远地点时,通过极短时间的遥控喷气,可使整体仍在卫星碰前的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绕行方向与碰前相同。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度大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与碎片碰撞前的角速度大小为

    B. 卫星与碎片碰撞前的加速度大小为

    C. 卫星与碎片碰撞前碎片的速度大小为

    D. 喷气装置对卫星和碎片整体所做的功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电路中,左边输入正弦交流电,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 :1.电阻R0=2Ω,R1=2Ω,灯泡电阻RL=10Ω(恒定不变),开关s闭合前电流表示数为lA,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3A,且电动机刚好正常工作.其内阻r=0.4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关闭合后,灯泡变亮

    B. 交流电源电压最大值为Um=25V

    C. 电动机规格为“4V,6W”

    D. 电动机效率为8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已知某匀强电场方向与边长为5cm的正六边形ABCDEF所在平面平行,若规定D点电势为零,则A、B、C的电势分别为8V、6V、2V,初动能为6eV、电荷量大小为e(e为元电荷)的带电粒子从A沿着AC方向射入电场,恰好经过BC的中点G。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80V/m

    B. 该粒子达到G点时的动能为4eV

    C. 若该粒子以不同速率从D点沿DF方向入射,该粒子不可能垂直经过CE

    D. 只改变粒子在A点初速度的方向,该粒子不可能经过C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 温度和质量都相同的水、冰和水蒸气,它们的内能相等

    B. 布朗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是由于它受到水分子有时吸引、有时排斥的结果

    C. 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的各向异性

    D. 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上升,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下降

    E.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A为装有挡光片的钩码,总质量为M,挡光片的挡光宽度为b,轻绳一端与A相连,另一端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与质量为m(m<M)的重物B相连.他的做法是:先用力拉住B,保持A、B静止,测出A的挡光片上端到光电门的距离h;然后由静止释放B,A下落过程中经过光电门,光电门可测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t,算出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其视为A下落h(hb)时的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

    (1)在A从静止开始下落h的过程中,验证以A、B、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用题目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由于光电门所测的平均速度与物体A下落h时的瞬时速度间存在一个差值△v,因而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________系统增加的动能(选填“大于”或“小于”)

    (3)为减小上述△v对结果的影响,该同学想到了以下—些做法,其中可行的是

    A.保持A下落的初始位置不变,测出多组t,算出多个平均速度然后取平均值

    B.减小挡光片上端到光电门的距离h

    C.增大挡光片的挡光宽度b

    D.适当减小挡光片的挡光宽度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探究“决定电阻丝电阻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小组根据下表中给出的电阻丝,分别探究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

    (1)为探究电阻丝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应选择表中_________(填写编号)进行实验。

    (2)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电阻丝的电阻率,通过改变滑动头在电阻丝上位置,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丝长度。测出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长度L和对应的电流表读数I。

    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

    ②实验中测出多组I和L的数据,作出-L图线。测得图线斜率为k,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电阻丝横截面积为s,则电阻丝电阻率ρ=___________。

    ③关于本实验操作过程和误差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

    A.开关闭合前,应将图中滑动变阻器滑动头移到最左端

    B.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不偏转,在不断开电路情况下,用多用表电压档检查电路

    C.实验误差原因之一是测量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有误差

    D.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是电流表内阻和电源内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4 题
  1. 一根粗细均匀电阻R=0.6Ω的导线弯成一个圆形线圈,圆半径r=1m,圆形线圈质量m=1kg,此线圈放在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在y轴右侧有垂直线圈平面的磁感应强度B=0.5T的匀强磁场,如图所示.若线圈以初动能Ek0=5J沿x轴方向滑进磁场,当进入磁场1m时,线圈中产生的电能为E=3J.求:

    (1)此时线圈的运动速度的大小;

    (2)此时线圈与磁场左边缘两交接点间的电压;

    (3)此时线圈加速度的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带电量为q=+2×10-3C、质量为mB=0.1kg的小球B静止在一定高度的光滑绝缘水平板右端,板的右侧空间有范围足够大的、方向水平向左、电场强度E=103N/C的匀强电场。与B球形状相同、质量为mA=0.3kg的绝缘不带电小球A在绝缘板上以初速度v0=10m/s水平向B运动,两球发生弹性碰撞后均逆着电场的方向进入电场,在电场中两球又发生多次弹性碰撞,已知每次碰撞时间极短,小球B的电量始终不变,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第一次碰撞后瞬间两小球的速度大小

    (2)第二次碰撞前瞬间小球B的动能

    (3)第二次碰撞与第一次碰撞间的距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长度为4L、横截面积为S的汽缸A、B,A水平、B竖直固定,之间由一段容积可忽略的细管相连,整个装置置于温度27℃、大气压为p0的环境中,活塞C、D的质量及厚度均忽略不计。原长3L、劲度系数的轻弹簧,一端连接活塞C、另一端固定在位于汽缸A缸口的O点。开始活塞D距汽缸B的底部为3L.后在D上放一质量为的物体。求:

    ①稳定后活塞D下降的距离;

    ②改变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使活塞D再回到初位置,则气体的温度应变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一个足够大的容器中盛满了某种透明液体,MN为该液体与空气的水平分界面,其上有一以A点为圆心、d=m为半径的圆形不透光薄片。已知分界面上A点正下方h=3 m深处有一点光源O,该点光源发出的光线经不透光薄片的边缘B点处射入空气时,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

    ①求该透明液体对该光的折射率n

    ②若在点光源O正下方也为h=3 m的P处水平放置一足够大的平面镜,试计算点光源O在分界面MN上照亮区域的面积(取π=3.1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除了从光源直接发出的光以外,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

    B. 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介质中传播时,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速度越大

    C. 光速不变原理是指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D. 两列波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在干涉图样中,振动加强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大;振动减弱区域的质点,其位移始终保持最小

    E. 用绿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屏上呈现出明、暗相间的条纹,相邻两条绿条纹间的距离为△x,如果只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x将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