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非选择题 5 题,单选题 12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非选择题 共 5 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受军阀割据的影响,没有新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税收制度,中国的主要税收为帝国主义所控制,继海关以后,1913年又丧失了盐税管理权。地方军阀截流税源,并日益形成财政独立,使中央财政收入短绌,收支陷于混乱。为增加财政收入,保证税源,北洋政府努力进行税制改革,曾先后三次整理税制。1912年11月公布国有税和地方税税法草案,明定国家(中央)和地方两级税收的划分,并拟定将来准备新设的税种。1914年6月明令取消国家税和地方税的划分,租税仍归各省财政厅直接管理。1923年12月重新提出划分国家税和地方税,并以关税、盐税、印花税及其他消费税等全国税率应统一的税种为国家税,田赋、契税及其他各税为地方税。另外,北洋政府还新开征了印花税、营业税(烟酒牌照税)和登录税(契税)。就税收制度而言,北洋政府时期出现了一些近代化的迹象,具体表现为:划分中央和地方税收分配体系;税收来源逐步由以农业税为主转变为以工商税为主;征收税种逐渐由间接税向直接税转化,从而为我国近代税制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王玉茹主编《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归纳北洋政府税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政府税制改革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3年起,美国开始考虑对中国南海诸岛的处理问题,提出“将根据安全需要对此前由日本统治的太平洋岛屿进行安排”。并制定了三种方案:交还给中国,交给法国和国际托管。在日本投降后,美国政府提出了新方案,规定日本必须放弃战争期间内占领的南沙群岛等地区的领土,却没有确定由谁接收,仅仅将南沙群岛定为“非托管区域”。1947年3月,美国在“对日和约”草案中明确指出日本在南海地区应放弃的岛屿包括“东沙岛、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或者南海中的任何其他岛屿”。

    1950年,美国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1951年3月对日和约草案依然未提及南海诸岛归属问题,仅在涉及到中国领土的部分规定:“日本放弃对朝鲜、台湾和澎湖列岛的所有权利、权利根据和要求”。后在法国要求下,才决定在草案中规定:“日本放弃对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最终的《旧金山对日和约》基本上沿用了这一措辞。

    ——摘编自栗广《美国对南海诸岛归属问题的考量与行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南海政策的核心内容,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的南海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有关美国政体及评价的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二十七部首,分东西两路,而公举一大酋总摄之……议事听讼,选官聚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循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

    ——(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以前曾被(法国)君主体制视作奇闻的美国各项创制,应当成为共和政体的法国的学习对象……美国社会呈现的画面覆有一层民主的外罩,透过这层外罩随时可以看到贵族制度的遗痕。

    ——(1848年)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三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因为按照宪法规定,必须有一定财产的人才享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最高法院曾多次帮助美国资本家宣布罢工为非法,残酷地镇压革命的工人……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意味着剥夺的自由。

    ——(1958年)中国历史教科书《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四(美国政体)意味着一种有限的政府,即政府只能拥有和行使人民同意授予它的权力,并只能为人民同意的目的去施政。

    ——(1996年)美国法学家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外交事务》

    根据以上一则或多则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的国家哲学则更加伦理化,连上天都被中国圣哲赋予人格意志。宋代二程——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门“去人欲”,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继宋之后元、明、清三代统治老把发挥孔孟之道的宋代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

    ——摘编白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

    材料二《论法的精神》是一部政治哲学的著作,而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法律书。作为西方政治学的一部经典,它在当时思想所能及的范围内,细致地讨论了自由、民主,平等的问题。孟德斯鸠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其对政府架构的思考。在《论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鸠延续英国先贤洛克的观念,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其理论特点在于,治理国家的三个权力部门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似乎能够支撑起一个稳定的平面;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子、布”一样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单位)。

    ——摘编自何志鹏《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程、朱熹构建的国家哲学的内涵并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德斯鸠构建的政治哲学与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汤显祖(1550——1616年),江西临川人,少年时即才名扬于海内。万历初,大学士张居正想请汤显祖与其子同习科考却遭其谢绝,这使汤显祖迟迟不得中第。万历十八年,汤显祖上疏弹劾时政腐败,指出皇帝应对此负责,因此遭贬,八年后他弃官归家。汤显祖在思想上近于李贽,他以对封建正统思想的批判为创作主导思想,创作完成了他最伟大的作品

    《牡丹亭》,体现了他对社会问题极用心的探讨。剧中杜丽娘和柳梦梅以自己的爱情冲破生死界限和封建礼教的束博,自己做主结为夫妻。这一爱情故事打动了观众,成为家传户诵深受欢迎的舞台主流。日本著名戏曲史家青木正儿,首次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并称为东西曲坛伟人,称汤显祖不仅于戏曲上表现其伟大,“即其人格气节亦颇有可羡慕者,谱之入曲固为吾党所快者.”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汤显祖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青木正儿称赞汤显祖伟大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2 题
  1. 2017年,欧盟有两件大事相伴而来,却背道而驰。一是除英国之外的欧盟27国领导人在罗马举行特别峰会,隆重纪念标志欧洲一体化起步的《罗马条约》签署60周年;二是英国全民公决“脱欧”。罗马特别峰会的关键词是“团结”,而英国“脱欧”的关键词是“分手”。这在本质上反映出

    A. 对全球化地区化带来的挑战的回应

    B. 地区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趋势

    C. 欧盟成员在发展程度上存在的差异

    D.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主权之间的冲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西方学者写道:“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帮助英国在工业发展方面大大领先于大陆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动荡和战争延缓了欧洲大陆的工业化

    B. 拿破仑专制统治压制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C. 拿破仑战争巩固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D. 英国趁法国革命和动乱建立殖民霸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革税制,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一时期的改革

    A. 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B. 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实践运用

    C. 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D. 控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表内容是不同史籍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原因的记述,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史记》为当世史籍,可信度最高

    B. 记述虽有差异,但都具有参考价值

    C. 记述均属于第二手史料,不可采信

    D. 综合多种史籍记述可确认真实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从脞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

    A. 遏制了官员腐败现象的膨胀

    B. 协调了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关系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 强化了对官员的专业化要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清初,台湾迎来了两次重要的移民高潮。一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数万明朝的遗民移民到那里垦殖,使台湾基本进入农耕社会。第二次是台湾被清朝收复后,“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奔注”,使台湾有了更大发展。这两次移民高潮

    A.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控制

    B. 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C. 驱逐了西方殖民者残余势力

    D. 加强了大陆与台湾地区的交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统治中,反满情绪自始至终从未消失,清初汉人思想家如顾炎武、王夫之反复不停地提倡‘反清复明’的思想……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正深深地根植于这一传统。”由此可知,孙中山

    A. 深受中国传统华夷观的影响

    B. 把“反清”作为革命的主要目标

    C. 摆脱了狭隘民族观的束缚

    D. 正确阐释了近代中国的民族矛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和手工业的产值增长及比重情况的变化

    据此可推知,辛亥革命后

    A. 传统手工业逐步被市场所淘汰

    B. 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

    C. 我国经济结构在进一步地优化

    D. 人们对工业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1944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代表林伯渠在重庆举行的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上公开提出了“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事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的主张,获得广泛支持。中共这一主张

    A. 目的在于消灭国民党

    B. 改变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局面

    C. 提升了中共的声望

    D. 意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1950年的扫盲运动中,《凉山彝族汉语文扫盲课本》第1册中,最初级的笔画练习都是以“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人民政府”等词汇来进行的,在《广州农民速成识字课本》第1课 的注音词表中,主要有“中央”“解放”“南昌”“东方”“光明”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

    A. 确立共产党在全国的执政地位

    B. 构建与国家政权对应的意识形态

    C. 提高农民的自然科学和文化素养

    D. 探索引导宣传舆论的全新形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梭伦看到国家经常处在党争状态,而有的公民竟然漠不关心国事,听任自然,因此他制定一种特别法律对付他们,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份子。据此可知,古代雅典

    A. 党争不断孕育直接民主

    B. 城邦利益高于个人自由

    C. 公民意识得到法律的肯定

    D. 立法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是创作于1957年的时政漫画《祝君晚安》。画面上,三位“病人”躺在病床上,他们盖的被子上有“北大西洋集团”的字样,床头的小牌上写着“美国导弹基地”,他们的头上高悬着写有“US”字样的美国巨型导弹。对漫画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美国成立北大西洋集团对苏联进行核威慑

    B. 北约集团内部对美国的冷战政策有所不满

    C.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欧洲冷战对峙加剧

    D. 美国大力发展核力量以扶植和控制西欧盟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