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填空题 2 题,简答题 2 题,推断题 1 题,综合题 1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0 题
  1. 小龙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NaOH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见下表)。通过分析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20 ℃

    40 ℃

    109 g

    129 g

    酒精

    17.3 g

    40 g

    A. 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解度都有影响

    B. 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

    C. 40 ℃,40 g NaOH溶解在100 g酒精中达到饱和

    D. 将等质量40 ℃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 ℃,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高花未吐,暗香已远——分子不断运动

    B. 品红在热水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 碘升华变为碘蒸气——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D.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分子可以再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能用化学变化做出解释的是(   )

    A.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B. 烧水壶中的“碱”可以加少量食醋除去

    C.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D. 食盐腌制食品,可以防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化学用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表示同种元素的是③和④、⑤和⑥ B. ⑥⑦的化学性质相似

    C. 能表示物质组成化学式的有 ①②③ D. ⑤为阴离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

    A. 2CO+ O22CO2 B. H2CO3=H2O+CO2↑

    C. 2Fe+6HCl=2FeCl3+3H2↑ D. BaCl2+H2SO4=BaSO4↓+2H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以下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可证明碳酸钠属于碱类

    B. 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可证明该固体一定是金属

    C. 氯化钠晶体不导电,说明氯化钠晶体中不存在离子

    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将浓硫酸放置于空气中浓度会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一瓶气体为CO2

    将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

    B

    鉴别化肥KNO3和NH4Cl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C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铁丝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D

    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Cl

    加入过量稀盐酸后,在滴加硝酸银溶液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面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aO固体

    CaCO3固体

    将固体充分煅烧

    B

    Fe粉

    Zn粉

    加适量硫酸亚铁溶液,过滤

    C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D

    KCl溶液

    K2SO4

    加适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未知溶液中可能含有Cl-、CO32-、SO42-、Na+、Mg2+、Cu2+中的几种,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离子,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②另取少量试液,滴加氯化钡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继续向该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分析实验,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

    A. 可能含有Na+ B. 可能有Cl-、Mg2+ C. 一定有Cl- D. 一定没有CO32-、SO42-、Cu2+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 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 +2NaOH==Mg(OH)2↓+2NaCl

    C. 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D. 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请按要求用符号完成下面问题:

    (1)硝酸镁溶液中的离子______________。

    (2)溶于水后显碱性的气体____________。

    (3)标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4)用作补钙剂的盐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滑雪用具中,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铝合金手杖     B 尼龙面料滑雪服   C羊毛滑雪手套    D塑料滑雪板底座

    (2)野炊中常用的自热米饭中有米饭、红烧肉和油菜,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用你具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氮气用于食品保护气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车体喷漆防止生锈         利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苏打能去除面团酸味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鸡蛋清能缓解重金属中毒症状     利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叠氮化钠的工业制备: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H2+N2O==NaN3+NaOH +X。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NaN3迅速分解为Na和N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氯化钙在生活中常用作干燥剂、融雪剂,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防冻液等。某工厂以石灰石为原料生产氯化钙晶体的流程如下:(原料石灰石中含的杂质主要是MgCO3、MgSO4 和Al2O3)

    (1)石灰石粉溶解时,Al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BaCl2除杂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Ⅱ的具体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 、冷却结晶;

    (4)固体a的成分中含有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1)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列仪器验证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H2、CO、H2O、H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实验设计) 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混合气体→D→B1→A→B2→C→E(B1、B2均为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

    (实验及数据)样品充分反应(假设每步均反应完全),并测定部分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数据如下:

    装置编号

    D

    B1

    B2

    C

    试剂

    硝酸银溶液

    浓硫酸

    浓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或质量变化

    无明显现象

    增重1.0g

    无增重

    增重6.6g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A中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表格中的现象和数据判断,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存在的气体是___________;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的气体是___________,要验证该气体是否存在,应如何改进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针对该套实验装置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

    (2)“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成分产生兴趣,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NaClO为有效成分,有腐蚀性并易与空气中CO2反应(2NaClO+CO2+H2O═2HClO+Na2CO3)。NaClO溶液、HClO都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HClO不稳定,受热或光照会发生分解。

    (分析讨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该消毒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可能还有NaClO、Na2CO3、HClO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验过程)大家对可能存在的溶质继续进行以下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适量的该消毒液于试管中,放入有色布条

    布条长时间不褪色

    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白色沉淀

    该消毒液中含有Na2CO3

    (交流反思)“84”消毒液贮藏时应注意密封保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日常生活中“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因为二者混合生成氯化钠、水及有毒的氯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为使食品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色、香、味和口感,人们常在食品或食品包装中加入化学防腐剂。请根据图回答:

    (1)苯甲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2)苯甲酸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测定某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图:

    据图分析并计算:

    (1)D烧杯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样品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