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单选题 18 题,非选择题 3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20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3 题
  1. 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 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 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 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 君主无为而治

    B. 强化血缘等级

    C. 推行礼乐仁政

    D. 实行严刑峻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 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西周时,周天子作为封国主权持有者以“册封”的形式“委任”诸侯作为地方封国统治的代理人,并非拥有独立主权的诸侯接受周王授权而进行代理统治。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 西周是主权统一的国家

    B. 西周没有出现最高统治权威

    C. 诸侯在封国内独立实行统治

    D. 分封体制以宗法血缘为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豪富、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此举

    A. 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

    B. 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

    C. 旨在抑制土地兼并

    D. 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汉代君主尊儒习经后,制诏诰令中征引儒经之风渐盛。据粗略统计,《汉书》诸帝纪中保存西汉诏书约180篇,这些诏书共征引经文35次;《后汉书》诸帝纪保存东汉诏书约120篇,征引经文约50次。这说明汉代

    A. 儒家治国之道与君主政治相结合

    B. 君主的政治举措皆发自经典本义

    C. 君主施政拘泥于儒学的基本原则

    D. 儒学对专制皇权形成了制衡机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汉代帝王及部分近臣下葬用的玉衣形如铠甲,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由此可知汉代

    A. 手工业的发达促进了社会层次的划分

    B. 丧葬出现了奢靡浪费的社会风气

    C. 手工业发展与封建礼制相适应

    D. 等级制推动了手工业者技能的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隋唐时期,皇帝常常要携宫廷到洛阳“就食”。682年关中地区饥荒,唐高宗让太子留守长安,自己率宫廷到洛阳“就食”,因为情况紧急,出行仓促,随从人员竟有半途饿死者。这种现象

    A. 导致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B. 反映出土地兼并的严重

    C. 推动政治中心逐渐东移

    D. 推动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 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 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 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

    D. 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 女性地位低下

    B. 婚姻讲究门第

    C. 择婿方式独特

    D. 大臣拉帮结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 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先代贵族

    B. 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

    C. 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D.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韩非认为,君臣关系是利害矛盾。君主用官爵来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富贵目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这反映了

    A. 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

    B. 儒家伦理确立正统思想地位

    C. 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

    D. 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这说明秦汉新爵制(    )

    A. 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B. 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

    C. 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D. 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8 题
  1.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 制度法令的统一

    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 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自秦、汉以来,仕者不世,然其贤人君子犹能识其先人,或至百世而不绝,无庙无宗而祖宗不忘,宗族不散,其势宜亡而独存,则由有谱之力也。”这一现象说明

    A.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

    B. 宗法观念是维系家族亲情的纽带

    C. 宗庙是维系亲情延续的关键

    D. 宗法制构筑了家族内部等级观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郡县制分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   B.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   D.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

    A. 隶书

    B. 小篆

    C. 楷书

    D. 行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分封从本质上来说,仍是社群自治的延续。同商朝相比,很多西周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上层的并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材料主要强调西周的分封制度

    A. 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B. 主要依据血缘来分封诸侯

    C. 实质上仍是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

    D. 促使中央对地方形成垂直管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农业生产概况比较表

    农耕区域

    年人均耕田数

    年人均粮食总收入量

    南方农耕区

    23小亩

    32石

    中原农耕区

    30小亩

    45石

    西北屯垦区

    74小亩

    29石

    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经济重心逐渐转移至南方

    B. 南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 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

    D. 地理环境央定农业生产水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题文)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 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 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Ⅲ)《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 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 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 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商代早期的甲骨卜辞中,“帝”的卜辞较多,其含义往往指“天神”。到商朝末期,“宗”类卜辞的增加,“帝”逐渐消失,“帝”成为先王的祭称。这反映了

    A. 宗教祭祀仪式简化

    B. 宗法嫡庶关系确立

    C. 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D. 天人合一理论成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违背.抵触)”。这表明汉初

    A. 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 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C. 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 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起源自(  )

    A. 族名   B. 邑名

    C. 爵号   D. 官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商朝的“外服”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的,而西周的诸侯是周天子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形成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皇权专制得到加强

    B. 统一国家初露端倪

    C. 血缘政治开始形成

    D. 中央集权体制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南北朝时期,城隍是城市居民守御城池、保障治安的守护神。隋唐时期,城煌职掌又增加了雨早丰歉、功名利禄、吉凶祸福、冥籍诸事等。这说明

    A. 儒教正统地位受到严重冲击

    B. 城隍崇拜扩大了部分行政职的

    C. 官府借助城隍信仰加强统治

    D. 城市发展拓展了城隍信仰空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    )

    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          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

    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          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气象。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

    A. 初唐书法

    B. 秦王破阵曲

    C. 飞天壁画

    D. 唐三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有人曾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 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B. 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C. 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D. 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19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会,处理一战的遗留问题,德国等战败国未被允许参会。5月,《凡尔赛和约》草案传到德国后,全国上下群情激奋,柏林等地举行了抗议示威;艾伯特总统、谢德曼总理等人,都以激烈的词句抨击和约。

    但是,鉴于战败国的处境,德国还是同意接受大部分条款,同时提出加入国际联盟、公正调查战争责任及修改和约等要求。战胜国出于私利,拒绝德国的所有要求,还限其在5天内必须作出答复,否则将诉诸武力。6月,德国政府最终被迫签署和约。签约后,德国许多报纸都在第一版加上了表示哀悼的黑色镶边,并号召准备复仇。

    ——摘编自郑寅达《德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针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的诉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战国晚期,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也已有了中央与地方的分层管理。秦始皇统一中国,将秦国已实行的制度施行于全国,汉承秦制,大体未改,但是经过三四代的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从此以后,中国的皇帝不得不与庞大的文官集团共治天下,内廷与外朝的区分,颇同今日企业组织董事会与公司抗衡相似。

    ——许绰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中国传统政治,既主选贤与能,为何不想出一种皇帝公选的制度来呢?这亦有它外在客观条件之限制。在贵族政治下,皇位容易公选,小国寡民城市国家的皇帝,也易公选。中国自秦以后,却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社会上又没有特权贵族存在,散漫的一千几百个县行政单位,居民多数在农村,皇帝公选无法推行。有一个举国共戴长期世袭的元首,国家易趋安定。只求他不太作恶,利害两权,而容许一个世袭皇室之存在,这不能说是全由于皇帝方面之压力,也不能说是全由于人民方面之奴性。这尽可有一个较近光明的看法,较近情理的说法。

    ——钱穆《国史新论》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国晚期至秦汉政治制度的变化及深远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未能确立皇帝公选制度的原因,并分析其深远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朝采取由吏部对全体公职人员进行政绩考核的考课制度,正所谓“纤介之迹,皆属考功”。考课的标准可分为为官道德和任职才能两方面。为官道德为“四善”:即“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任职才能按照官员的不同职责分为“二十七最”,如“训导有方,生徒充业,为学官之最”。其考课方法是根据“四善”和“二十七最”的考课标准,分别为上上、上中、上下......下下九个等级。另外,唐朝还在不同时期临时规定了一些特殊的考课标准,如贞观年间规定“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办法规定,“进考之人,皆有定限,苟无其功,不要充数。”考课的奖惩大致有职位变动、品阶升降、俸禄增减、荣辱与夺等。贞观二十年,巡察使进奏地方官考课等第后,太宗亲自决断,“以能进擢者二十人,以罪死者七人,流以下除免者数百千人。”

    ——摘自余华清《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考课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考课制度的历史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