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选择题 10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情景默写 1 题,话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阙就是宫殿外门两旁高出的建筑物。《周礼》中的“象魏”,《春秋》中的“两观”,《左传》中的“观台”,都是阙。古代王宫有五门,最外面为皋门,雉门为第二道门,阙在雉门之外。郑玄注《周礼》说:“大宰以正月朔日,布王治之事于天下,至正岁,又书而县于象魏,振木铎以徇之,使万民观焉。”汉代北阙的政治意义,应溯源于此。

    汉刚建立时,各地割据势力还没有剪除,萧何负责营建未央宫时,依据厌胜这种辟邪祈吉的方术压制凶顽,只建立了东阙和北阙。西汉时北阙的政治意义越来越被看重,在这里发生了一些重要的政治事件。如汉昭帝时这里曾发生过冒充卫太子的事件,曾引起很大轰动;汉哀帝死后,董贤曾在此免冠徒跣诣阙谢罪,太后诏书也在阙下宣读给董贤等。

    萧何这样建阙,还和政治史观有关。《史记》记载,秦的上帝祠中独缺黑帝,而传说中有五帝。刘邦认为自己就是黑帝,建立了黑帝祠,并沿用秦的水德之制。水德之制,是战国时的邹衍创立的“五德终始说”的重要内容。“五德终始说”被历代新王朝建立者信奉,来阐释其政权的合法性。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据此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刘邦则沿用秦的水德之制,水在五行中代表北方,东方为木,水生木。而南方是火,西方为金,火和金与水和木是相克的关系,这也是萧何只建北阙和东阙的原因所在。

    汉武帝在太初改制时,改汉水德尚黑为土德尚黄。到了西汉中后期,士人利用汉高祖为赤帝子,当为火德之说,极力鼓吹五行相生说。东汉时以洛阳为都城,营建宫阙时,除继承西汉初期的建筑理念,建立了北阙和东阙外,也在南宫也修建了南阙,这和其政治史观密切相关。或许受此影响,南阙在政治活动中越来越重要。西汉时管理北阙的公车司马令,到东汉时成为专门管理南阙的官员,公车司马令的职责在西汉时都是北阙的政治功能。在政治地位上,东汉时南阙渐渐超过了北阙。

    阙作为一个政治符号,闪现着耀眼的光芒。汉代很多名臣都有诣阙上书的经历。汉武帝时,主父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东汉时,冀州刺史朱穆因得罪宦官势力被治罪,“太学生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汉桓帝最终不得不赦免朱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正义,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在阙前表现出的“锵锵”风骨,并不输“巍巍”帝阙。

                           (摘编自宋艳萍《汉阙与汉代政治史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阙本来是皋门、雉门之间的建筑物,史料记载有正月之时悬挂政令、法律条文等于阙的做法,这样阙被赋予了政治含义。

    B. 营建未央宫时,国家还没有统一,萧何只建了东阙北阙,没有在西南两面建门阙,有用厌胜之术压服敌人的目的。

    C. 西汉时期北阙被赋予了越来越高的政治意义,一些重要的政治事件在这里发生,这里甚至成了一些政治势力角逐的舞台。

    D. 东汉以洛阳为都城,营建宫阙时,由于政治史观的变化,受汉武帝土德制度的影响,既建了北阙和东阙,也建了南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作为建筑物,阙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如《周礼》《春秋》《左传》都有关于阙的记载,但这时的阙未必就是礼制建筑。

    B. 刘邦认为自己是秦的上帝祠中独缺的黑帝,建立了黑帝祠,并沿用秦朝的水德之制,他的这种政治史观也表现在阙的建筑中。

    C. 邹衍创立的“五德终始说”这种政治史观,受到了历代帝王的选择和追捧,秦始皇和刘邦都以此标榜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D. 东汉时建立了南阙,在西汉时管理北阙的公车司马令在这时则专门管理南阙,和北阙相比,南阙的政治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阙的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的政治意义,超过了它作为一个建筑物所承受的功能和作用,受强烈的政治因素的影响。

    B. 在五行中水代表北方,东方为木,南、西分别是火、金,根据火、金与水、木相克的关系可理解未央宫阙门建立取舍的原因。

    C. 阙作为政治符号,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史观及政治形势,如东汉宫阙建有北阙、东阙、南阙,就表现了朝廷内部的矛盾冲突。

    D. 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统治者的政治史观给阙赋予了政治意义,但那些仁人志士在这里表现出的“锵锵”风骨,同样具有很大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长城砖

    蔡贡民

    ①挡不住内当家再三敦促,我踏进了养兔专业户老寿山的门槛。

    ②老寿山原本是油瓶酱罐底朝天的苦恼人,如今成了村上独一无二的财神爷。他的兔种远近闻名,以至于“若要发财兔,去找老寿山”成了村民的口头禅。

    ③这会儿,他正坐在堂屋里和几个小伙子摆龙门阵,说的是《孟姜女哭长城》。老家伙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又喜欢听戏看书,肚里装满了前朝后代的故事,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吹起牛皮来却浑身是劲,引得村里的小伙子都喜欢围着他转。

    ④“哦,村长大人驾到。”见我进门,老寿山眉开眼笑。那几个小伙子见他有正经事,便走了。

    ⑤我道明来意,他把我引进兔房,随手抓起两只苗兔,看过雌雄,又回到堂屋,用带钢针的钳子,在兔耳上打上数码,然后扔进我带来的纸盒。

    ⑥“什么价钱?”我明知故问。

    ⑦“嘿嘿,”老寿山乜视我一眼,笑里分明藏着刺儿,“我这人呀,只认孔方兄,不识世故情。上至父母官,下到小百姓,一视同仁,二十元一只,多一分不要,少一分不放!”

    ⑧老家伙,赚钱赚红了眼,忘了当初要补助时的寒酸相啦?你光棍一条,要那么多钞票带到棺材里去?我不情愿地掏出八张伍圆,抖在他面前。

    ⑨哗啦啦,门外刮进一阵风,掀动了贴在墙上的画片,吹飞了桌上的钞票。

    ⑩老寿山扑向墙根,扶正画片,掀下图钉重新揿牢。这是一幅水墨长城图,万山丛中,巍巍长城如苍龙腾飞,不见头,也不见尾,煞有气派。不过,我看着总觉得它贴在这里挺不协调。老寿山钻在桌下拣钞票,见我盯着图画,又使出了耍嘴皮的功夫:“我中华人杰地灵,唯有这长城名扬四海。老夫也算不虚度此生,上去逛过两回,可惜呀,那些不肖子孙,毁了长城盖私屋,看他们有何面目见祖宗!”

    他喋喋不休地东拉西扯,我听得直皱眉头,拎起纸盒想去,从门外探进一颗小孩脑袋,随即一声:“村长在这里。”话音未落,进来了两位中年汉子。其中一位握着我的手,热情地说:“村长,太感谢你们了!修长城的两万元捐款,我们已收到啦,今天特来登门致谢。”说着,又使劲地握了握我的手。

    “这……这是怎么回事,别搞错了吧?”

    来人给我一张收据,市、县、乡、村,都没错;又看看汇款单上撕下的附言,上面写的是“爭作長城一塊砖”,七个字中,有三个繁体字。在我们村,除了老寿山,还有谁会把“块”字写成“塊”?

    “寿山伯,你为咱村扬了名啦!”

    “扬名?”老寿山拣完了地上的钞票,掸着票面上的尘土,又刺我一句:“名是能用钞票买的?”

    来人看出了苗头,瞪大眼珠打量起老寿山来。我心情复杂了。两万元!放在我们村,可办多少事哪!

    见鬼,还想这些干啥!我自责着。回头看老寿山,他正对着长城图出神。我这才发现,画两旁,还有一幅对联,显然是老寿山的手笔:“生就中华魂,死作长城砖。”

    (选自《微型小说佳作欣赏》,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两段以“我”去养兔专业户老寿山家买苗兔引出对老寿山身份的介绍,为下文写他捐款修长城的情节做了铺垫。

    B. 小说第③段中“老家伙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一句,不仅交代了老寿山曾有过求学经历,更为后文“我”依字推断汇款人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C. “我”是小说的线索,串联起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有关老寿山语言、动作、神态等的细节描写便是通过“我”的视角展示出来的。

    D. 小说通过老寿山从昔日靠吃补助的懒汉变成勤劳致富并捐资修长城的先进人物的故事,表现出当今农村经济建设中农民不断进步的主题。

    2.小说中的老寿山有哪些美好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3.结合全文,请简要说明小说的标题“长城砖”有什么丰富的含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与梦得①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释】①梦得:刘禹锡。白居易的刘禹锡同龄,交情深厚,开成二年(837),两人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

    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以“少时”与“老后”相对。“不忧生计”使人想见诗人少不更事时的稚气与豪气。老后不“惜酒钱”是一脉相承的豪情,而无丝毫的世事艰难之感。

    B. 颔联写两人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感情,“共把十千”暗示了两人共同的处境和心境,“相看”句写两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动人场面。

    C. 颈联写“闲饮”的细节。两位老友行酒令、引经史、边饮酒边听音乐,不知不觉就喝多了。这一联也展现了两人高雅芳洁的情怀与满腹经纶的才学。

    D. 尾联虚写,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使时间延长了,主题扩大和深化了,“共君一醉一陶然”。使人看到挚友的深情厚谊。

    E. 全诗言简意丰,语淡情深,从一时“闲饮”,到“且约后期”,既有超脱用雅的情怀,又暗示对身世际遇的感悟,体现出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

    2.本诗以“闲饮”为题,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秋季房产交易博览会在会展中心开幕,此次参展的房企数量与春季房交会相比有所减少,与上半年的春季房交会的热闹相比,秋季房交会就显得不温不火。

    ②俗话说得好:知错就改不算错,犯而不校错中错。我是你的朋友,你做错了事可以对我说,让藏在心灵深处的心事也出来晒晒太阳。

    ③某些反腐题材的文学作品抱着消闲和赏玩的态度,采取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穷形尽相地描写暴力、畸形的生活方式,达不到反腐倡廉的作用。

    ④一年的时间如汤沃雪,只有专心治学的人才能明白时光对于学术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在短暂时光中能把握方向的人才会有所成就。

    ⑤没有勤学深思的态度,没有发奋苦读的决心,没有深文周纳的实践,你无论如何也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的。

    ⑥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把散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A. ①⑤⑥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自动驾驶汽车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其乘坐者吗?或者它们应该为了保护其他人而牺牲其乘坐者?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B. 根据瑞士出台的《动物权益保护法规》来看,为了维护动物的尊严和福利,只养一条金鱼,置它于“孤单”的境地属违法行为。

    C. 国航已经禁止运输鱼翅,这反映了中国对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此举给濒临灭绝的鲨鱼种群带来了一线生机。

    D. 美国当局虽然已经预测到飓风“马修”的规模并进行了救灾部署,可是,在“马修”真正席卷美国之时,还是给美国造成了重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诗歌解读就是专家也未必在行,特别是将汉以前的古体诗拿给讲授古代文学的老师解读,也不见得句句都是十分到位的真知灼见。

    ②曾经一文不名的马云,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创办了阿里巴巴,并且凭借他的毅力和才智,成为了中国年轻一代创业者的楷模。

    ③写作需要真情实感,不得生搬硬造,可有的学生纯粹是为文造情,凭空写作,说空话,写假事,表假情,所写文章令人不忍卒读。

    ④中国文坛对莫言作品中所展现的高密东北乡的特点曾经多有批判之声,可自从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纷至沓来。

    ⑤面对灾害他奋不顾身,用行动阐释着大爱无疆,可灾害过后回到家,老父亲已经去世半月。他悲痛至极,真有百身何赎之感。

    ⑥一些美国高中追求博雅教育,固然是为了提升学生进入常春藤高校的竞争力,更是为了让学生触类旁通到其他领域。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③④⑥   D. ②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我不是艺术家,我最多只能说是作家。                。“写家”这两个字是老舍同志在重庆时经常使用的字眼。老舍同志不用“小说家”的称呼而自称“写家”,只能说他很谦虚;我称自己为写家,是有别的原因的。

    A. 其实严格地说,说我是写家倒更恰当些,我也不能算是作家

    B. 其实严格地说,我也不能算是作家,说我是写家倒更恰当些

    C. 说我是写家倒更恰当些,因为严格地说,我也不能算是作家

    D. 我也不能算是作家,因为严格地说,说我是写家倒更恰当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综观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史,你就会发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而取决于它的经营理念。

    B. 大学通识教育近年来在中国受到高度重视,各大学纷纷进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许多高校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备受广大家长和学生所喜爱。

    C. 中央在提出改正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各地积极落实,并于近期相继向社会公布了具体实施细节。

    D. 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记……都难以完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语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A. ①⑤⑧/②/③⑥/④⑦   B. ①⑤/②⑧/③⑥/④⑦

    C. ①⑤/②/③⑥/④⑦/⑧   D. ①⑤⑧/②/③/④⑥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③外连衡而斗诸侯            ④却匈奴七百余里   

    ⑤会盟而谋弱秦             ⑥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⑧履至尊而制六合      

    ⑨吾从而师之               ⑩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 ①/②⑩/③④⑤/⑥⑦⑧⑨   D. ①⑥⑦⑧⑨/②⑤⑩/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因河为池            蒙故业,因遗策

    B.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C.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D. 天下已定         学不可以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劝学(劝勉)  跂而望矣(提起脚后跟)  君子不齿(并列)  金就砺则利(磨刀石)

    B. 闻者彰(清楚)  假舟楫者(凭借、利用)  秦人开关延敌(推延,推迟)  奋六世之余烈(功业)

    C. 河内凶(荒年)  请以战喻(比喻)  兵刃既接(已经)  王无罪岁(岁月)

    D. 吾师道也(学习)  师道之不复(风尚)  圣人无常师(固定)  无贵无贱(没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各句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民”是古代有别于君主、群臣百官和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B. 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和字意义相同或相近,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平”和“原”的字义十分相近;有的则含义相反,如韩愈,字退之,就是取了反义。

    C. 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苏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范仲淹、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D.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翊字子相,颍川颍阴人也。家世丰产,常能周施而不有其惠。曾行于汝南界中,有陈国张季礼远赴师丧,遇寒冰车毁,顿滞道路。翊见而谓曰:“君慎终赴义,行宜速迭。”即下车;与之,不告姓名,自策马而去。季礼意其子相也,后故到颍阴,还所假乘。翊闭门辞行,不与相见。

    常守志卧疾,不屈聘命。河南种拂临郡,引为功曹,翊以拂①名公之子,乃为起焉。拂以其择时而仕,甚敬任之。阳翟黄纲恃程夫人权力,求占山泽以自营植。拂召翊问日:“程氏贵盛,在帝左右,不听则恐见怨,与之则夺民利,为之奈何?”翊日:“名山大泽不以封,盖为民也。明府听之,则被佞倖之名也。若以此获祸,贵子申甫②,则自以不孤也。”拂从翊言,遂不与之。乃举翊为孝廉,不就。

    后黄巾贼起,郡县饥荒,翊救给乏绝,资其食者数百人。乡族贫者,死亡则为具殡葬,嫠独则助营妻娶。

    献帝迁都西京,翊举上计掾。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诏书嘉其忠勤特拜议郎迁陈留太守。翊散所握珍玩,唯余车马,自载东归。出关数百里,见士大夫病亡道次,翊以马易棺,脱衣敛之。又逢知故困馁于路,不忍委去,因杀所驾牛,以救其乏。觿人止之,翊日:“视没不救,非志士也。”遂俱饿死。

    (选自《后汉书•刘翊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诏书嘉其忠勤/特拜议郎/迁陈留太守

    B. 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诏书嘉其忠勤特/拜议郎/迁陈留太守

    C. 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诏书嘉其忠勤/特拜议郎/迁陈留太守

    D. 是时寇贼兴起道路/隔绝使驿稀有/达者翊夜行昼伏/乃到长安/诏书嘉其忠勤/特拜议郎/迁陈留太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阴,古代称山北水南为阴,所以据此可推断本文所说的“颍川颍阴”,在颍川的南面。

    B. 古人文中介绍他人一般要在姓名前加籍贯,有时在姓名后加字,如《游褒禅山记》文末“庐陵萧君圭君玉”。本文“河南种拂”“阳翟黄纲”就是籍贯后接姓名这种情况。

    C. 明府,汉魏以来对郡守的尊称,是“明府君”的略称。唐以后多用以专称县令。文中刘翊尊称种拂为明府。

    D. 嫠,是孀居之人,如苏轼《赤壁赋》中的“泣孤舟之嫠妇”,也是《礼记》中“鳏寡孤独”中“寡”的意思;独,是独居男子,老而无妻曰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在一件关系种拂生死福祸的事情上帮了大忙,所以种拂要举荐刘翊为孝廉,但刘翊推辞了,正直的他耻于利用这种事来获取功名。

    B. 后来发生战乱,当地的郡县发生饥荒,刘翊努力救济那些缺粮断粮的人,靠他而活下来的有几百人之多。

    C. 见人有难,能够没有私心,倾其所有予以帮助救济,即使失去性命也在所不惜,诠释了我们传统文化中讲的“舍生取义”。

    D. 刘翊坚守自己的志向,而不喜欢让人知道,不沽名钓誉,一直不肯接受朝廷的任命,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操守。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季礼意其子相也,后故到颍阴,还所假乘。

    (2)程氏贵盛,在帝左右,不听则恐见怨,与之则夺民利,为之奈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2)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从师风尚难以恢复。

    (3)荀子《劝学》中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形象的比喻作论证,进而推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参省才能达到“__________”的境界。

    (4)《过秦论》中秦始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以此来达到愚化百姓的目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话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朱德说:“一个人最可怜的是无知,最可悲的是浅薄,最可贵的是宽容。”卡耐基说:“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普列姆昌德说:“宽容是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

    宽容如此重要,引无数名人竞折腰,请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恰当使用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