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单选题 26 题,选择题 3 题,null 1 题,非选择题 3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2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26 题
  1. 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根本原因是

    A. 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B. 人文素质的巨大差异

    C. 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

    D. 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公元997年,北宋朝廷岁收2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剩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政府收入高达11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500多万缗,造成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

    A. 地主兼并土地,朝廷财政收入减少   B. 农民负担过重,影响生产积极性

    C. 过度强化中央集权,机构庞大臃肿   D. 统治者对外扩张,军费开支巨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北宋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上户自足,无假官钱,而强与之,使出息”“州县散常平钱(即青苗钱)实不出本,勒民出息”的现象,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官府强制推行官府贷款

    ②青苗法危害了百姓的利益

    ③青苗法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④青苗钱已成为农民的额外负担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   B. 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C. 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   D. 变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汉武帝在政治体制上形成了两个官僚系统:一个由大将军、尚书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一个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这一局面的形成

    A.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 促使了官僚政治的基本形成

    C. 避免了帝王暴政局面的出现

    D. 限制了权臣对皇权的威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公元前4世纪,公民的权利以及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块立方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材料反映雅典民主政治

    A. 全民参与   B. 轮番而治   C. 公开透明   D. 直接民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人的奴隶或牲畜,应以去年奴隶或该牲备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人;若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人的物品;应以近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赔偿之。”这说明罗马法

    A. 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 确保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 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 注重维护商业交易的公平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材料说明

    A. 罗马法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律

    B. 罗马法程序严谨内容详尽

    C. 自然法理念适应了近代社会的发展

    D. 经济发展推动罗马法完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主要指

    A. 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 全国有统一的文字

    C. 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 中央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臣处理机务;五年后,裁军机处,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事务王大臣处理;乾降三年,裁撤总理事务王大臣,恢复军机处。这一演变反映:

    A. 军机处没有任何作用   B. 权力机构之间的矛盾尖锐

    C. 军机处逐渐成为加强君权的利器   D. 清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北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其战书上写道:“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这不能说明(   )

    A.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B.我国北方处于分裂状态

    C.北魏统治范围民族种类众多          D.我国处于大分裂状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度的缺陷是

    A. 直接民主

    B. 范围狭小

    C. 权力滥用

    D. 程序繁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清朝乾隆皇帝十分关心《四库全书》的编撰,先后发出多道“圣谕”,对收录书籍的原则和历史事件评说有详密周到的要求,体现了“修书以遏邪说”的宗旨。这反映了

    A. 封建政权反对文化传承

    B. 统治者推动儒学创新

    C. 典籍整理服务于文化专制

    D. 闭关锁国阻碍西学传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七款规定,精神病人因无保佐人时,对其身体和财产由族亲保护之;无族亲时由宗亲保护之。浪费人(不善于保管和喜欢随意挥霍财物的人)不得管理其财产,应由其族亲为他的保佐人。这主要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A. 渗透早期的人文主义理想

    B. 有利于保护贵族私有财产

    C. 保留了习惯法的残余理念

    D. 以处置经济财产为核心内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汉武帝制定了“刺史六条问事”,刺史的监察对象第一条涉及地方豪强,其余五条皆与“二千石”地方官员有关;而《汉书》载,武帝时,豫州刺史鲍宣被丞相司直弹劾:“举错烦苛,代二千石署吏史听诉,所察过诏条。”宜坐免。这表明汉武帝在监察上

    A. 以强化中央集权为目的

    B. 注重平衡中央与地方的权力

    C. 以解决王国问题为核心

    D. 注重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划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 分工细致,相互协调

    B.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 相权扩大,威胁皇权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朱元璋改行中书省为承宜布政使司,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掌管民政、财政;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刑法;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军亊。原来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各司其责,互不统成,互相牵制,各自直属中央。朱元璋的这一改革

    A. 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 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C. 加强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 避免了诸侯国威胁中央的覆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能做到这一点的根本原因在于

    A. 宗法制   B. 中央集权制   C. 世袭制   D. 分封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引文描述的官员应是

    A. 唐朝户部尚书

    B. 汉朝的刺史

    C. 宋朝三司使

    D. 明朝布政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贞观政要》记载:宰相入朝议事,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据此,“谏官”任职的机构是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御史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英文中的uncle在中文中等同于伯父、叔父、舅父、叔、姑父等称谓,brother-in-law在中文中等同于姐夫、妹夫、大伯、小叔等称谓。这一现象与中国古代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

    A. 分封制   B. 中央集权制   C. 宗法制   D. 皇位世袭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 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B. 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 中央集权制建立   D. 王位世袭制确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①合乎时宜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是改革开展的必要条件

    ③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阻力;   

    ④只要适应历史发展,改革都会一帆风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北魏孝文帝主动实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

    A. 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B.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C. 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从关注民生的角度看,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税法的目的是(  )

    A. 加强百姓的户籍管理   B.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 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D. 增加农民的劳作时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这段材料反映的情况是下面哪一个法令实行的原因

    A. 青苗法   B. 市易法   C. 方田均税法   D. 募役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争亦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

    A. 分封制进一步明确君臣等级

    B. 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

    C.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D. 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战国中后期的秦国士兵往往不戴头盔和不穿沉重的铠甲,甚至他们使用的剑也是比较落后的青铜短剑。战场上,这些士兵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进攻力,割去对方的人头并以这些人头堆积成山是秦国人的本能,可以说秦朝是建立在一座座万人坑基础之上。这反映了( )

    A. 秦国手工业生产技术相对其他国来说比较落后

    B. 商鞅变法确立和发展了秦国上下尚武的传统

    C. 奖励军功政策极大地改变了普通秦国人价值观

    D. 商鞅变法为秦统一战争奠定了强大的军事基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至唐(中期),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文。”上述言论

    A. 说明均田制被破坏是偶然的   B. 没有涉及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

    C. 全面分析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   D. 说明唐朝没有实行过均田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宋陈昉,自其祖遗制以来,十三世同居。上下亲睦,人无间言。每食,必群坐广堂。有犬百余,共槽而食,一犬不至,群犬不食,乡里皆化之。州守上其事,免其徭役。这说明

    A. 宗法制观念促进家族凝聚力

    B.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C. 封建王朝强制家族世代同居

    D. 宋代农民徭役负担沉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滑(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柳宗元《封建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柳宗元认为秦、汉、唐的过失是什么?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3)据材料二,分析说明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怎样理解黄宗羲的观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各个行省都派驻总督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这就为行省总督滥用职权,横行不法,搜钱刮财,提供了便利条件。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忽必烈即位初期……委派重臣以中书省官“行某处省事”名义,到地方行使中书省职权……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行省由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逐步过渡为地方最高政府,但仍长期保留着派出机构的性质。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外邦人受不到法律保护,故称市民法。……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万民法。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四  元朝的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仿照汉法,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为前提……地方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成吉思汗时代的法令,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典,在实践中,蒙古部落的习惯法还占据着统治地位。直至元朝建立二十八年(1291年),编成《至元新格》,这是元朝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元世祖时,明令把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在建立帝国和加强对地方管理方面,罗马帝国与元朝有哪些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三、四回答,分析指出罗马帝国万民法与元朝法律的不同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罗马法和元朝行省制度在当时起到哪些作用?对后世影响如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措施并分析带来的主要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影响。简述上述材料的这些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