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成为古代埃及文明标志是( )

    ①金字塔 ②空中花园 ③狮身人面像 ④汉谟拉比法典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题文)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为了巩固统治,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克洛维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B. 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C. 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

    D. 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一棵大树,当它作为种子刚发芽时,拜占庭帝国(始于395年)建立了。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时,派人将它伐下修建自己的宫殿。请问这棵树的年轮有多少圈?(  )

    A. 1057   B. 1058   C. 1059   D. 106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黑格尔曾说:古希腊是“整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这里的“精神”是指(  )

    A. 雅典民主政治   B. 等级制度

    C. 《汉谟拉比法典》   D. 罗马教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5·湖北黄石)《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

    A.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B.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

    A. 宣传种姓制度

    B. 宣传“众生平等”

    C. 倡导刻苦修行

    D. 号召削弱王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人于7世纪末去日本,不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

    A. 很多部民在贵族的庄园里劳动   B. 地方由中央派官治理

    C. 国家权力集中于天皇   D. 很多人从中国长安留学归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班举办“阿拉伯文化”主题班会。下列素材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巴格达“智慧宫”   B. 阿拉伯数字

    C. 《医学集成》   D. 《查士丁尼法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古希腊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下列选项与古希腊文明无关的是(   )

    A. 《天方夜谭》   B. 《荷马史诗》

    C. 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和浮力定律   D. 伯利克里改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

    A. 吠舍 B. 刹帝利 C. 首陀罗 D. 婆罗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4世纪,意大利的先进知识分子对待实际问题不是从神出发,而是从人出发,这种思潮叫做( )

    A. 人文主义   B. 理性主义

    C. 社会主义   D. 个性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关于西欧庄园领主与佃户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 佃户每周一般要为领主劳动3天   B. 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

    C. 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D. 佃户主要以实物地租的形式为领主服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麦加之所以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是因为

    A. 那是穆罕默德最初传教的地方

    B. 那是穆罕默德病逝的地方

    C. 那是穆罕默德最早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地方

    D. 那是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题文)关于四大文明古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①金字塔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的陵墓

    ②《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③婆罗门等级掌管古代印度的军政大权

    ④中国古代文明产生于黄河、长江流域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  )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意大利   D. 英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新航路开辟过程中,首先横越大西洋的是( )

    A. 麦哲伦   B. 达·伽马   C. 迪亚士   D. 哥伦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这是某电视台综艺节目的一道选择题,答题选手需要场外观众的帮助,请你帮帮他(  )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罗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查士丁尼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要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别强调奴隶必须听命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这些规定说明

    A. 法典注重调解民事纠纷

    B. 法典为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服务

    C. 法典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

    D. 法典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文学著作中属于阿拉伯文学的是(  )

    A. 《荷马史诗》

    B. 《诺亚方舟》

    C. 《天方夜谭》

    D. 《大唐西域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二 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1)材料一中西欧新的城市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请列举出意大利、法兰西和英格兰新兴的著名工商业城市各一个。

    (3)材料二中城市开展反封建斗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西欧城市兴起给西欧历史带来了哪些深远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三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哥伦布日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在意大利什么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2)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的?

    (3)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指出材料三中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叙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从材料中找出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的目的。

    (4)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人类迈入近代社会有何共同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材料二 在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在经济上,围绕土地和部民实行了全方位改革。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仟伯(阡陌),急耕战之赏……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法兰克王国土地分封改革前后有何变化?封君和封臣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哪一改革?简述这一改革经济方面的举措。

    (3)材料三记载了哪国的哪一改革?概括材料三的改革举措。 (4)上述三国改革在影响上有何共同之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古代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中古代印度首陀罗的地位可能得到改变吗?为什么?

    (2)在古印度种姓制度下,国王属于哪一种姓?谈谈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事实上印度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的形象。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很不满。

    (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佛教诞生的基本情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从古至今,人类文明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向前迈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结合所学分析其不同影响。

    材料二中美关系正常化45年来,中美早已互为对方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6年中美贸易总额为5194.8亿美元,而且中美两国GDP约为世界一半。2016年中美两国双向直接投资额约6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美直接投资为456亿美元,较2015年增加两倍。美国出口的26%的波音飞机、16%的汽车、15%的集成电路,目的地都是中国。

    ——摘选自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时事》总第223期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美经贸关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积极影响。

    材料三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相关漫画

    (图一: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挑起中美“贸易战”,中国随即坚决回击,一时间双方贸易领域出现剑拔弩张的局势;图二:2018年5月中美率各自代表团互访,经过艰难谈判,双方达成部分共识推动关系走向缓和。)

    (3)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表明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