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6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单选题 28 题,连线题 1 题,非选择题 3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23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4 题
  1. 近代以后,自中国港口城市西行,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程度随地理距离的加大而不断下降,大体上形成“西部不如中部,中部不如东部”这种明显的区域经济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经济瓦解的程度   B. 东部地区的交通便利

    C. 原有经济水平的差距   D. 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道光20年(1840年9月)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这反映出当时科举制度

    A. 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B. 表现出关注现实的求变意识

    C. 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D. 阻碍了传统教育的转型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中的海峡条款,与二战后美国提出的过境船舶和飞机享有国际海峡无害自由通过权相一致。这一现象反映了

    A. 美国强权在国际事务中的实践

    B. 全球化时代的利益共识

    C. 两极格局之下弱势苏联的妥协

    D. 美国对国际和平的维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首先宣布废除封建贵族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由此岸到彼岸,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这种制度变革

    A. 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   B. 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

    C. 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   D. 推动了工业经济社会的到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8 题
  1. 在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文明中,希腊制度确实相当特别,它形成了公民参与的政治制度,出现“民众的政治”,但由于它不提供集中的权力,“民众的政治”在希腊城邦的内乱中寿终正寝。材料意在强调古希腊民主

    A. 因自身缺陷而消亡

    B. 导致古希腊内乱

    C. 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D. 是少数人的民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建国初,我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得到了确认。这是因为三大政治制度

    A.具有人民性、民主性特点       B.有利于建立联合政府

    C.体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D.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

    A. 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   B. 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

    C. 中央财政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   D. 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重商主义时代,一个幽灵困扰着欧洲,这便是担心像西班牙一样因富于黄金,贫于生产,以及由可怕的贸易逆差而被毁灭。”这一认识客观上

    A. 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B. 促进了西欧的殖民扩张

    C. 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

    D. 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新功能主义者预测,超国家组织的存在及其成功,将激励原本抱怀疑态度的社会群体接受欧盟或欧共体。材料表明

    A. 欧盟被社会群体完全接受   B. 超国家组织有利于经济区域化

    C. 欧盟已改变国际关系格局   D. 欧共体成员国已失去国家主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都是由英国来担任领跑者,而且都是从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后来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这一发展历程的实质是

    A.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B.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推动下的社会革命

    C. 世界由和平走向战争再由战争走向和平的过程

    D. 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斗争扩展的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此司法原则

    A. 确保了古代司法的公正

    B. 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

    C. 损害了古代法律的权威

    D. 体现了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明朝始设巡抚,“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后来绝大多数巡抚都带有兵部官衔及都察院的官衔。明朝设立巡抚的主要目的是

    A. 取代地方的军政长官

    B. 解决军队后勤补给问题

    C. 分割相权以强化皇权

    D. 加强对“三司”的约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福建泉州在南宋时被定位陪都,并设立市舶司。阿拉伯商人蒲寿庚,因招外商成绩显著,被任命为泉州市舶使。这表明南宋时期

    A. 对外贸易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B.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科举变革

    C. 国家税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D. 经济中心移至东南沿海地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货币称为“钞票”,源于宋代的“钞引”制度,说的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后换取的经营凭证,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行业,如“盐引”“茶引”等,拿凭证到指定地点支取货物,再到指定地点销售。宋代“钞引”的出现表明

    A.商业经济发展有制度性进步

    B.民间商人开始控制重要产业

    C.商业活动打破了政府的限制

    D.在商品贸易中开始使用纸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明朝万历年间,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 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 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C. 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余劳动力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普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北宋以后,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部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则快速增加,甚至明代的湖南与云南也增加了许多水利工程。关于上述变化的正确解读是

    A. 显示政府对南方农业生产的重视

    B. 可看出粮食作物生产中心的转移

    C. 水利工程大多位于人口迁出地区

    D. 上述省份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地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07年,浙江巡抚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了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巡抚声名狼藉,调离浙江,后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

    A. 清末革命得到舆论支持

    B. 清末时民权意识逐渐觉醒

    C. 巡抚徇私枉法不得人心

    D. 革命派与保守派斗争激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表是晚清有籍可查的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官籍贯分布情况。此表可用于说明晚清

    省籍

    广东

    广西

    四川

    山东

    江西

    河北

    福建

    湖南

    江苏

    浙江

    贵州

    八旗

    湖北

    台湾

    安徽

    人数

    50

    1

    1

    2

    3

    1

    11

    8

    28

    23

    4

    16

    2

    1

    16

    A. 满洲贵族势力逐步被削弱

    B. 地方政治派系林立

    C. 沿海与内陆开放程度有差异

    D. 中体西用思想盛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有不少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均为清政府的自救运动。上述历史事件的共同点是

    A. 自救未成却促进社会进步

    B. 均主张“中体西用”

    C. 以政治制度的改革为核心

    D. 未能触及政治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孙中山割辫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之后;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吃过很多洋面包的辜鸿铭在辛亥革命很久以后还拖着辫子。这说明剪辫

    A. 促进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B. 是观念与立场变革的象征

    C. 给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D. 先后次序反映了觉悟的高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大国关系图,其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读图,可知甲乙丙分别指

    A. .中国、美国、苏联

    B. 英国、美国、苏联

    C. 中国、苏联、美国

    D. 美国、中国、苏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57—1978年,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也存在着一部分非计划经济因素,如农村集体经济下的“小自由”、社队企业,城市中的个体经济、中小国有企业等。这说明

    A. 计划经济体制未真正建立

    B. 经济活动完全纳入国家计划体

    C. 两种经济形式共存和竞争

    D. 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着市场行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功后,“包”字进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纷纷搞起承包,人们相信“一包就灵”。这反映了

    A. 农村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城市经济

    B. 农村改革的成功推动了城市改革

    C. 对外开放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D. “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91年9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坚决惩治“官倒”》指出:“近年来冒出的官倒爷,利用手中的权力和价格双轨制,从中谋取巨额利润,导致物价横飞,市场动荡,也滋生出很严重的腐败问题,必须坚决惩治。”这从本质上说明

    A. 当时中国官员腐败问题较严重

    B. 苏联解体给中国经济带来动荡

    C. 经济出现自开放以来的重大挫折

    D. 经济体制改革须触及纵深领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源于市场的逻辑,即生产力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A. 加入世贸,融入全球   B. 开发浦东,打造上海

    C. 政企分开,权责明确   D. 包干到户,提高收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906年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授意下,国会通过了《郝伯恩法》,授权州际商务委员会确定铁路最高运费。到1911年,铁路运费减少一半,说明当时的美国是为了

    A. 限制及消灭垄断资本

    B. 整顿社会经济秩序

    C. 削弱外国铁路势力

    D. 开创新的发展模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英国曾于l961年和l967年两度申请加入欧洲一体化进程,但都被法国总统戴高乐予以否决;直至l973年,英国才最终加入“欧共体”。法国制约英国加入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的经济实力

    B. 英国的地理位置

    C. 英法关系的恶化

    D. 英美的特殊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北欧平衡”是指冷战时期的北欧地区以执行武装中立的瑞典为中轴,分别存在受苏联影响和支配的芬兰(保持主权独立且不与西方结盟),及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三国承诺不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北欧平衡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北欧平衡”理解正确的是

    A. 是美苏冷战政策的恶果

    B. 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

    C. 是苏联国力衰弱的表现

    D. 客观上推动了冷战升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975年,美国总统福特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进行“工作会谈”,美苏就苏联购买美国谷物的交易达成协议,第二年又达成美国从苏联进口石油协议。据统计,1969—1976年美苏贸易额增加了10倍。这反映了

    A.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B. 美苏冷战局势趋于缓和

    C.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衰落   D.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921年5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新经济政策的第八条决议规定:“通过粮食税和商品交换,至少取得四亿普特粮食作为恢复大工业和实现电气化计划的基础。”这一规定

    A. 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 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 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新模式   D. 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933年上台的罗斯福极力使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而1981年上台的里根则称“本人有意限制联邦政府……我们当前所遭遇的苦难,和政府对我们生活的干预有关”。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美国

    A. 三权分立的民主体制遭到破坏

    B. 经济衰退导致联邦政府权力的下降

    C. 总统权力影响国家政策的稳定

    D. 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调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尽管未在西方发达国家贯彻到底,但却要求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行,即开放市场,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和企业私有化,支持全球性自由贸易等。这种主张的根本目的在于

    A. 缓和同发展中国家的紧张关系

    B. 使发达国家摆脱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C. 便于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控制

    D. 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遇到的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

    ——恩格斯《论历史规律》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行动的目的与结果”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理论形成于周代初年,《周礼》记载了一种世界上最严整的体现“礼制”的城市规划制度。同时代的《管子》也提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用水而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天子中而处,此谓因天之固,归地之利”。唐长安、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和众多南北、东西垂直街道,其测量误差极小,保证天子居于城市中轴。不少城门都有双重城墙形成瓮城,利于防卫,城市中规划一大批学宫、孔庙、魁星楼等设施,很多规模宏大,布局庄严。

    ——汪德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文化思想》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一改中世纪城市的曲折、狭小,更关注城市格局与交通改善、建筑轮廓的统一与条理。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国家城市中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爆发,各种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应运而生。欧文、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以财产公有为基础的全新城市规划;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主张在进行系统的社会改革前提下,建立城乡交融、环境优美的分散的城镇群;盖迪斯则把生物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

    ——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槪括指出19世纪下半叶以后西方国家城市规划理论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元朝采用汉式中央集权官僚制为统治全国的王要制度,行省之下,设有路、府、州、县,分层统治。但又保留蒙古原有封建制度,即使在汉地亦有五户丛封尸,遍布多数州县,并与朝廷分享其分尸所在地之主权。边远地区的统治万式也各不相同,如畏兀儿族由大都护府管辖,吐蕃直属宣政院,湖广、江西等行省境内少数民蔽地区仍由土官、土司世袭统治。元朝建立南北一致的货币及度量衡,但主要的赋税北方则为岁粮、科差,大休以丁与户为征收单位。江南则沿袭宋朝两税制度,分秋税、夏税,接亩征收。元朝多种法律并行,种族不同的涉案人由不同裁判管辖机构,依“从其本俗法”的原则加以审理。不同族群者同涉一隶时,则组织混合法庭共同审理。不同族群法律待遇不同。

    ﹣﹣摘蝙自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巩固国家统一措施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巩固国家统一措施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必须了解,民主政权既不可能举借外债,也没有强大的工商业基础来积累资金,我们要充分利用私人资本的力量,来繁荣解放区经济。特别可以依靠的力量,就是农民富裕之后,有计划地组织和利用农民积累而结余的财力,去发展解放区的工商业。因此,发展农业经济,仍然是发展解放区经济的最主要环节。在解放区经济建设上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如何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合作,来与外国资本或中国官僚买办资本进行斗争。我们必须采取恰当的政策,主要是保障私人资本企业在解放区能够获得不少于国民党区私人企业所得的利润。

    ——1946年任弼时《解放区经济建设和财政金融贸易的基本方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任弼时关于解放区经济建设的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任弼时的经济建设观点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