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单选题 7 题,填空题 4 题,推断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7 题
  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8 g H2O与CH2D2的混合物中所含的质子数为NA

    B. 1 mol甲烷或白磷(P4)分子中所含的共价键数均为4NA

    C. 1 mol CH3COOC2H5在稀硫酸中水解可得到的乙醇分子数为NA

    D. 25 ℃时,1 L pH=1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2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K2FeO4是新型净水剂,其净水原理与明矾完全相同

    B. 食品包装袋中常有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等,其作用都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C. 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石英玻璃、陶瓷和水泥均属于硅酸盐产品

    D. 为延长瓜果或花朵的成熟期,可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其释放的气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用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甲苯、环己烯与溴苯

    B. 是由单体CH2=CH—CH3和CH2=CH2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

    C. 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生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D. 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二者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一定浓度的硅酸钠溶液中

    出现白色胶状沉淀

    酸性:H2SO4 >H2CO3> H2SiO3

    B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加热盛有氯化铵固体的试管

    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氯化铵固体可以升华

    D

    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

    溶液的蓝色褪去,生成黑色沉淀

    氢硫酸 的酸性比硫酸强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所示转化关系中A、B、C均为双原子气态单质,分别由短周期主族元素X、Y、Z组成。其中单质B含共用电子对数最多,甲和丙分子中均含有10个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Z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VIA族

    B. 可用排水法收集化合物乙

    C. 元素X、Y、Z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X<Z<Y

    D. 化合物甲溶于化合物丙中,存在的微粒有5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盛有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pH传感器和浊度传感器监测溶液中pH和溶液浊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

    A. 该实验是在常温下进行的

    B. 实线表示溶液浊度随时间的变化

    C. 50s时向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D. 150s后溶液浊度下降是因为生成的Mg(OH)2沉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常温下0.1mol/L的氨水pH为11, 则NH3·H2O电离常数约为10-6

    B. 将pH=5的醋酸溶液稀释1000倍,溶液的pH=8

    C. 某温度下纯水中c(OH-)=2×10—7mol/L,该温度下0.1mol/L的盐酸的pH=1

    D. 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等体积pH=2与pH=3的醋酸,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前者小于后者的10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草酸亚铁晶体(化学组成为FeC2O4·2H2O)是一种淡黄色晶体粉末,是生产锂电池的原材料。已知FeC2O4·2H2O在300 ℃左右完全分解生成FeO、CO2、CO、H2O四种氧化物。某学习小组欲验证草酸亚铁晶体的分解产物。

    I.甲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实验开始前,鼓入氮气排出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水和二氧化碳的装置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3)设计实验验证装置A中黑色残留物不含有Fe3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II.乙组同学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接口用x表示)和下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重复选用)验证分解产物CO。

    (4)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x→______g→h→a(用接口字母和“→”表示)。装置G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氧化铜。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按照题目提供的装置和要求设计的实验明显存在的一个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乙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和氧炔焊等。生产乙炔的方法有多种,如电石法、甲烷裂解法等。

    (1)在Co(NO3)2催化下,乙炔可被50%的浓硝酸(硝酸被还原为NO2)在20~70℃时直接氧化为H2C2O4·2H2O。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际生产中硝酸可循环利用而不被消耗,用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2)电石法原理为:由石油焦与生石灰在电炉中生成电石CaC2(含Ca3P2、CaS等杂质),电石与水反应生成C2H2(含PH3及H2S等杂质)。

    ①已知焦炭固体与氧化钙固体每生成l g CaC2固体,同时生成CO气体吸收7.25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CuSO4溶液净化乙炔气体,去除PH3的反应之一为:

    4CuSO4+PH3+4H2O==4Cu↓+H3PO4+4H2SO4,每去除1 mol PH3,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③电石法工艺流程简单、容易操作、乙炔纯度高,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举1例)。

    (3)甲烷裂解法原理为:2CH4(g)C2H2(g)+3H2(g)  △H,实验测得该反应的Kp(用平衡分压代替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H________0(填“>”、“=”或“<”);

    ②图中G点v(正)______v(逆)(填“>”、“=”或“<”);

    ③M点时,若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 mol,CH4、C2H2及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c,则总压P与a、b、c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砷为VA族元素,金属冶炼过程产生的含砷有毒废弃物需处理与检测。

    I.冶炼废水中砷元素主要以亚砷酸(H3AsO3)形式存在,可用化学沉降法处理酸性高浓度含砷废水,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As2S3与过量的S2-存在以下反应:As2S3(s)+3S2-(aq) 2AsS33-(aq);

    ②亚砷酸盐的溶解性大于相应砷酸盐。

    (1)亚砷酸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砷酸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级沉砷”中FeSO4的作用是___________;“二级沉砷”中H2O2与含砷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淀X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Ⅱ.冶炼废渣中的砷元素主要以As2S3的形式存在,可用古氏试砷法半定量检测(As的最低检出限为3.0×10-6g)。

    步骤1:取10g废渣样品,粉碎后与锌粉混合,加入H2SO4共热,生成AsH3气体。

    步骤2:将AsH3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生成银镜和As2O3。

    步骤3:取1g废渣样品,重复上述实验,未见银镜生成。

    (4)AsH3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5)步骤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标准中,砷元素不得高于4.0×10-5g·kg-1,则该排放的废渣中砷元素的含量_______(填“符合”、“不符合”)排放标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2)已知A和B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A、B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离子半径A<B        b. 电负性A<B   

    c. 单质的熔点A>B       d. A、B的单质均能与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e. A的氧化物具有两性     f.  A、B均能与氯元素构成离子晶体

    (3)科学家通过X射线推测胆矾中既含有配位键,又含有氢键,其结构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下:

    ①胆矾的化学式用配合物的形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胆矾中SO4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 ,H2O中氧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

    (4)写出一种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Na4[Fe(CN)6]中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晶体的X射线衍射法对铜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铜的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又知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晶胞中该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Cu的原子半径为___________c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H是合成抗炎药洛萦洛芬钠的关键中间体,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G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Ⅱ.能发生银镜反应

    III.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2:1:1

    (5)仿照H的合成路线,设计一种由合成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