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单选题 30 题,非选择题 4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2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30 题
  1. 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某一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 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C. 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 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B. 动物不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

    C. 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热能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有关调查方法或调查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用样方法可调查田鼠种群密度

    B. 观察计数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要用高倍显微镜

    C. 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主要有目测估计法和记名统计法

    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被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则调查值偏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 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B. 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

    C. 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D. 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的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 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 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 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珠江三角洲某一桑基鱼塘使用蚕粪作饲料来喂鱼,假设蚕同化的能量为105kJ,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鱼可从中获得能量为

    A. 0kJ   B. 104 kJ

    C. 2×104kJ   D. 介于104kJ和2×104kJ之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 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C.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D. 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一块面积不大的区域,第一次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 错误的是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较多,约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

    B.这种调查方法可以用于跳蝻的密度

    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2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

    A. 10千克 B. 40千克 C. 100千克 D. 280千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生物与无机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

    B. 金龟子遇敌害从植株上滚落装死属于行为信息

    C. 猎豹和斑马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

    D. 用性外激素干扰害虫雌雄交尾,可有效控制害虫数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诗句中不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

    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间桃花始盛开

    C.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D.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湖泊中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以下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如图所示调节方式可加速最初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B. 在人体中也存在类似的调节方式,如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调节

    C. 图中过程对生态系统虽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但仍旧可能修复

    D. 如图调节方式不是生态系统主要的调节方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十分少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我国制定了多部法规来保护野生生物资源,这是因为野生生物在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反映了野生生物的(  )

    ①直接价值 ②间接价值 ③潜在价值.

    A. ① B. ② C. ①② D. 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手段是(  )

    A. 就地保护 B. 迁地保护

    C.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D. 对濒危物种集中一地进行保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空洞的主要气体污染依次是

    A.CO2、SO2、氮氧化物   B. SO2、CO2、氮氧化物

    C. 氮氧化物、CO2、SO2   D. CO2、氮氧化物、SO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冰川融化后的地段上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

    B. 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为初生演替的必经过程

    C.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不同

    D. 在正常情况下,次生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有关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树林

    B. 群落演替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C. 群落演替的结果一定是使群落越来越复杂

    D. 群落演替的原因一定是群落结构受到干扰和破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口让一种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当敌害来临时,鸟惊飞,鳄鱼逃走。下列有关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敌害与鳄鱼之间可能属于捕食关系

    B. 鳄鱼与小虫之间可能属于寄生关系

    C. 鳄鱼与小鸟之间可能属于种间互助关系

    D. 小鸟与小虫属于竞争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有关种群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组成种群的个体的空间分布也属于种群特征

    B. 样方法可用于估算某些动物的种群密度

    C. 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的出生率最大

    D. 迁入大量同种个体该种群K值不一定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B. 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 由于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导致第5年到第9年种群数量减少

    D. 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的方向可以不同于自然演替,也可以相同

    B.从“弃耕的农田→草原→灌木”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森林火灾后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类型不同

    D.演替总是向群落结构复杂、资源利用率提高的方向进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群落的演替是指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 丰富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

    C. 竹子有高有矮,属于群落垂直分层

    D. 如果野兔在被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出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某农田因故撂荒,逐渐成为一种新群落(混种树林)。下列关于该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农田撂荒后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 该群落中植物分层形成垂直结构,有利于对光照等资源的利用

    C. 该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小于单一的人工林

    D. 该群落演替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物种一般不会消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B.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C.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利用的

    D.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山坡上生长着一种灌木,这种灌木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被雨淋溶到土壤中去,能抑制其他植物种子的萌发和草本植物的生长。当火灾烧尽了此类灌木,其他草本植物便乘机生长繁盛,直到灌木再次出现时,这种化学抑制作用又再次出现。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灌木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B. 灌木释放的化学物质调节的是种内关系

    C. 灌木与其他被抑制草本植物之间是竞争关系

    D. 农业生产上可利用信息传递控制有害物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蜜蜂找到蜜源后,通过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B. 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 短日照植物黄麻南种北移可提高麻皮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

    D. 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下图为一个密闭生态缸处于良性状态的物质循环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缸需要放置在一个有适宜散射光的位置才能正常运转

    B. 三种生物成分自左向右依次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 行为信息在无机环境和异养生物①之间可进行双向传递

    D. 可通过观察自养生物等成分的生活状况来判断生态缸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如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A. O~B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负相关

    B. B~C段种内斗争最激烈

    C. 为有效防止鼠疫,最好将种群密度控制在B点

    D.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鼠,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的抵抗力稳定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右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IV为大气,①~④代表发生在生物体内的生理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Ⅰ→Ⅲ→Ⅱ是因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

    B.①③④的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并将CO2释放在大气中

    C.碳元素沿图示箭头循环时,能量也随着循环流动

    D.在这个生态系统中Ⅱ所含有的能量最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 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 a、b所示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D. 进行a过程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I、II、III、IV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l、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作答:

    (1)图甲中,ml表示的能量形式为_________,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内部能量流动的载体是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IV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III,主要原因是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图乙中,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II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C表示_____________。若图甲中营养级I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该系统营养级I、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图乙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E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4)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III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___________(K、K/2)值,此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特征是种群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如图表示某动物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的数学模型,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之一的_____,该形式较为直观形象.

    (2)图中A段种群增长近似于_____型曲线.该模型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

    (3)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_____(K1或者K2)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图甲中曲线,与D段相比,影响C段的因素最可能是_____.

    A.食物和天敌             B.气候和传染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片农田弃耕一年后杂草丛生,现已演替至灌木阶段。如果外界条件基本不变,且无人为干扰,将来有可能演替至森林阶段。请回答:

    (1)该农田的演替进程比初生演替快,主要原因是________优越和植物繁殖体的存在。

    (2)从杂草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捕食关系很容易发生变化,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明显变化。

    (3)图中曲线a、b中表示该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变化的是________。

    (4)该农田在演替至森林阶段的进程中,________阶段最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如果在灌木阶段遭遇一场火灾,烧掉了灌木下的草本植物,但对灌木影响不大,则演替进程________(加快,基本不变);该农田的演替过程伴随着物质的积累,其中积累最多的是________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图表示灌木丛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表为该灌木丛第一、二、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单位为106 kJ),标问号处表示能量暂时不详,但可以计算出来。

    营养级

    同化量

    未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量

    2.48×1011

    2.0×1011

    1.69×1010

    2.8×1010

    3.1×109

    4.6×108

    6.6×108

    1.53×109

    8.0×107

    4.0×107

    2.3×108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灌木群落在空间的配置情况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

    (2)甲图中虚线表示__________,N点时出生率________死亡率。

    (3)当田鼠种群中有鼠疫发生时,鼠疫杆菌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4)若田鼠为该荒地唯一植食性动物,田鼠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营养级的能量。能量在二、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

    (5)该灌木丛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