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句子默写 1 题,字词书写 1 题,选择题 2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1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论语》中强调“志”的重要性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表明自己鄙弃不义的富贵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全诗。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对他很ɡōnɡ jìnɡ(________)。

    (2)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hé ǎi(________)地在一旁答礼。

    (3)回想此前和此后jié rán bù tónɡ(________)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4)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huā tuán jǐn cù(________),美不胜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学识渊博,上通天文,下精地理,所以能讲出如此感人至深的话语。

    B. 阅读名著是需要一定鉴赏能力的,否则只能囫囵吞枣,懂个皮毛。

    C. 发明和发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有些人总把它们混为一谈。

    D. 秋天的果园里,苹果挂满枝头,果农们美不胜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对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晚年虽然疾病缠身,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历史赋予他的使命。(将“无时无刻”改为“时时刻刻”)

    B. 通过学习《再塑生命的人》,使我领略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删去“使”)

    C. 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症”是一种病,而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防止孩子不玩手机。(删去“不”)

    D. 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许多提出了宝贵意见。(将“建立”和“完善”互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成果。

    “汉语热”在世界各地持续升温,目前全球已有511所“孔子学院”(国外学习汉语的学校)。美国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人数出现了“爆炸式增长”,法国10年间学习汉语的中小学生人数翻了四番;日本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练习汉字书法,韩国练习汉字书法的民众逾十万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文言文阅读

    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⑤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饭疏食,饮水(______)

    (2)三军可夺帅也(______)

    (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佛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B. 《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 《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课外文言文阅读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①,景行②行③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子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④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选自司马迁《史记》)

    (注释)①止:同“之”。②景行(hánɡ):大道。③行(xínɡ):行走。④低回:徘徊,流连。⑤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朋自远方来/自天子王侯

    B. 不亦乐乎/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 虽不能至/可谓至圣矣

    D. 想见其为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用三条“/”线将下面句子断句。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3.联系文章,分条概括孔子备受后人敬仰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文段除描写景物外,还写了四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②____;③___;④___。

    2.文段运用了较多的修辞手法,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种,先摘出例句,再作赏析。

    3.下列对选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段文字在结构上是按先整体后局部来安排的。两个“不必说”是对百草园整体的描写,属于略写;“单是”则是局部性的描写,属于详写。

    B.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C. 文中“拔何首乌”一事主要表现了“我”小时候富有好奇心,勇于实践的个性特点。

    D. 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生意盎然,目的在于表现“我”童年时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并和下文三味书屋的生活形成对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春风化雨

    高军

    ①我一直很怀念我的小学老师,一个沉默而倔强的小老太太。她是数学老师,我的班主任。

    ②我数学智商之弱可以从一件小事看出来,我在银行上过班,数不过来钱。不数不错,一数就错,银行的主任想不通还有能笨到这样的人,天天让我坐在出纳柜台的一角点硬币,大概是本着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意思。硬币就算错还能错哪里去!银行的同事视我为废物,对我白眼相向。

    ③我上学时那真是“皮”得很。许多班级的任课老师对我都很头痛,于是我就在各个班级之间“放逐”着。甚至有时一个学期还没有结束就有老师向我下“放逐令”了:“这个学期你无论如何不能在我班上了,你不走,我走!”起因是我在下课时捉了许多蜜蜂,仔细地把翅膀揪掉,然后用一个玻璃瓶子装起来。我上课不大听课,跟几个差生被老师撵到教室的后面,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对别的同学的影响。我上课时把装蜜蜂的小瓶子打开,用一只医用的镊子把蜜蜂的头夹住,蜜蜂的屁股对着前面张红叶的脖子凑过去,然后镊子稍用力,蜜蜂就会把针刺到张红叶的脖子里,她就“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很快地把镊子收起来,装作没事人一样。因为我周围的同学都莫名其妙地哭过,后来被老师发现了,抓了个现行,并且收缴了凶器。放学时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教体育的丁老师逮住我一顿臭揍。好家伙,他的拳头醋钵一般大。就这样,我也跟他对打。后来不知怎么的他把我衣服给撕破了,衣服的一只袖子被撕脱了,半个胳膊露在外面。放学以后,老师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老师问我干什么,我说你得赔我衣服。老师被缠得没办法,喊他老婆过来给我缝。

    ④后来这位班主任就把我交到何老师班上来了。何老师刚从外地下放回来,她好像是河北人,一口河北梆子腔,随丈夫转业到这里。她个子不高,才一米五多一点,一点也不像北方人。她人还有一股狠劲,后来我总结,一般个子矮的人都比较有韧性。她天天笑眯眯地看着你,跟你耗着。她走到哪儿,我也得跟到哪儿,跟黑白无常似的。下午放学了。她不许我回家,要我跟她到办公室写作业,一直写到天黑,她什么时候作业改完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她低头用红笔飞快地判着作业,时不时用眼睛余光看我一眼,看得人心里一凛。她家住在交通厅,路上有个包子铺。在路上她买两个包子,她的那个是素馅的,我的是肉馅的。我爹比较狠,她知道他脾气不好。一般我爹问我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她大多数时候说:“很好,很好,比以前进步一点。”

    ⑤何老师家访时总是说成绩,说这学期不错,数学考到六十五了,比以前进步了十分,及格了。这是多么大的跨越啊!她用诗人般的语言对我爹描述,你这孩子如果好好培养,上个清华、北大也没问题啊!咱得换换方法,哪能动手就打,你在部队也不能体罚战士对不对?可能是天资拙劣,我的数学到了七十来分,就进入滞涨阶段,怎么努力也上不去了。何老师是班主任,教数学的。有人就说你费这么大精力带一个差生划不来,她还真红了脸,还跟人吵一架,说:“你怎么能当孩子面这样说话!”后来我工作了,经常还会遇见何老师。她早已退休。她的个子更矮了,一头银发。她喜欢一边说话,一边用手摘我身上的线头,我就感觉自己像个永远摘不干净的毛线团子。她一边问工作好不好,一边叮嘱我要看点书。她也不说理由,就单单说:“看点书总是好的!”后来她搬到外地的女儿家去,跟女儿一起过了,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了。如果她健在的话,现在也有八十多了。

    1.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我上学时那真是“皮”得很。

    (2)许多班级的任课老师对我都很头痛,于是我就在各个班级之间“放逐”着。

    2.文中的何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简要分析。

    3.有同学认为,第②段与文章主题无关,可以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

    4.文中用“春风化雨”这个标题有何好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自从所谓“文学革命”以来,供给孩子的书籍,和欧、美、日本的一比较,虽然很可怜,但总算有图有说,只要能读下去,就可以懂得的了。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北京现在常用“马虎子”这一句话来恐吓孩子们。或者说,那就是《开河记》上所载的,给隋炀帝开河,蒸死小儿的麻叔谋;正确地写起来,须是“麻胡子”。那么,这麻叔谋乃是胡人了。但无论他是什么人,他的吃小孩究竟也还有限,不过尽他的一生。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节选自《二十四孝图》)

    1.“别有心肠的人们”指哪些人?

    2.结合全文可知《二十四孝图》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鲁迅反感的是什么?

    3.结合选文第一段谈谈全文的主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题目:________滋润我成长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