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综合性学习 1 题,字词书写 1 题,选择题 3 题,句子默写 1 题,语言应用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话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阴谋和罪恶在明媚de阳光下,在有恃无恐的骄傲与轻敌中,在华盛顿的赫尔接见日本使者的时刻(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de发生了。美丽的瓦胡岛在shùn 间陷入火海,而后迅速沉入黑暗;美军停泊在港湾内的舰队以及大大咧咧“摆在地上”的那些毫无遮掩的战机,在一个小时内被日军准确的投弹炸de落花流水。

    ①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有恃无恐(     )     shùn 间(   )  

    ② 文中的三个“de”处依次应填入的助词是____、_____和____。

    ③ 把上文括号内的文字换成一个恰当的成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称道   迄今为止   胡思乱想   与众不同

    B. 敷衍   耳熟能详   金玉其外   接踵而至

    C. 稀疏   至理明言   脍炙人口   无原无故

    D. 威吓   相得益彰   察言观色   败絮其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 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B. 在她的后面,各色各样的美国人,人头攒动。

    C. 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

    D. 今天夏天,众目睽睽的世界杯足球赛在人们的期待中拉开了帷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B. 经过三年的使用,隧道内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和横沟盖板松动。

    C. 央视“成语大会”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赞誉。

    D. 丢失的包里除了妈妈刚给的100元钱,还有身份证、学生证、手机等其他证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笛福,主人公鲁滨孙在荒岛上挖山洞,修栅栏,驯山羊,烤面包等。

    B. 《梦溪笔谈》是北宋的科学家、政治家沈括的代表作,《活板》是其中的一篇。

    C. 我们学过的《斗鲨》的作者是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塑造了一个硬汉形象。

    D. 《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麦琪的礼物》的作者欧·亨利和莫泊桑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按要求填写诗词句。

    ①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② 当今最理想的卫生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春江花月夜》中的一句诗来回答。 )

    ③每年的教师节,你都会把李商隐《无题》中表现奉献精神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给敬爱的老师。

    ④ 在这个美丽的冬季,正是梅花盛开的时节,请你写出两句含“梅”或颂“梅”的完整诗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图表题。

    今年,苏州某网站随机抽取了540名中小学生,进行上网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请你对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写出你得出的三点结论。

    抽样年级

    起始触网年龄

    平均上网时间/天

    无线上网方式所占比例

    小学三年级

    7岁

    20分钟

    80.3%

    小学六年级

    8岁

    36分钟

    83.5%

    初中二年级

    10岁

    1小时15分钟

    78.6%

    高中二年级

    12岁

    1小时48分钟

    80.5%

    结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哪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古文阅读。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名之者谁?         不可名状

    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颓然乎其间者

    C. 至于负者歌于涂      不以木为之者

    D.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双喜临门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课文多用对偶句,请找出一组,写在下面,并说出好处。

    对偶句:

    好处:

    4.请写出两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5.“前者呼……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一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永远的一课

    ①那天的风雪真大,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雪恶狠狠地寻找袭击的对象,风呜咽着四处搜索,从屋顶、从看不见缝隙的墙壁鼠叫似的“吱吱”而入。

    ②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一屋的跺脚声。

    ③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栽了下来。

    ④往日温和的欧阳老师一反常态: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惊异地望着欧阳老师。“请同学们穿上鞋,我们到操场上去。”几十双眼睛在问。

    ⑤“因为我们要在操场上立正五分钟。”

    ⑥即使欧阳老师下了“不上这堂课,永远别上我的课”的恐吓之词,还是有几个娇滴滴的女生和男生没有出教室。

    ⑦操场在学校的东北角,北边是空旷的菜园。再北是一口水塘。那天,操场、莱园和水塘被雪连成了一个整体。矮了许多的篮球架被雪团打得“啪啪”作响,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

    ⑧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站定,脱下羽绒衣,线衣脱下一半,风雪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场上去,站好。”欧阳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排好了三列纵队。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衬褂紧裹着的他更显单薄。

    ⑨后来,我们规规矩矩地在操场站了五分多钟。欧阳老师吃力地说:“解散。”

    ⑩在教室里,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叫我们站半个小时,我们也顶得住,叫我们只穿一件衬衫,我们也顶得住。

    ⑾正如生命中的许多伤痛一样,其实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如果不把它当回事,它是不会很痛的。你觉得痛,那是因为你自以为伤口在痛,害怕伤口的痛。面对困难,许多人戴了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

    ⑿我很庆幸,那天我没缩在教室里,在那个风雪交加的时候,在那个空旷的操场上,我接受了永远的一课。

    1.通读全文,你最喜欢的一句哲理话是哪句?请写在下面,不得涂改。

    2.第一段属哪种描写?有什么作用?

    3.赏析下面句子。

    等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栽了下来。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

    5.你以为文中的欧阳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空难“见证人”——黑匣子

    ①空难事故发生后,飞机往往解体,甚至被烈火烧毁。人们到现场救援的时候,总是会寻找一个东西,它的名字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对了,这就是被誉为空难“见证人”的黑匣子。它可以给调查人员提供证据,帮助他们了解事故的真相。

    ②实际上,黑匣子并不是黑色的,而是色调较亮的“国际橘”。这种明亮显眼的颜色,以及记录仪外部的反射条带,使事故调查员在飞机失事后很快找到它。

    ③媒体很喜欢用“黑匣子”这个名称,但大多数专业人士不这样叫。航空专家通常把黑匣子叫作电子飞行数据记录仪。

    ④黑匣子由两个设备构成:飞行数据记录仪和舱声录音器。它们在任何一架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上都是必备的。黑匣子通常安装在飞机尾部,这样在飞机失事时,它们才更容易被保存下来。数据记录仪记录飞行速度、高度、垂直加速度和燃油流量等数据。舱声录音器记录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包括通话声、发动机声、爆炸声等。黑匣子记录的飞行数据、驾驶舱的各种声音能帮助人们分析事故原因。

    ⑤黑匣子是由澳大利亚人戴维·沃伦博士发明的。戴维·沃伦博士的父亲死于1934年的巴斯海峡飞机失事,当时戴维只有9岁。20世纪50年代初,沃伦博士萌生了一个念头:制作一个能记录飞行数据和驾驶室对话的装置,用于帮助分析人士了解飞机失事原因。他为墨尔本航空研究中心写了一篇名为《帮助飞机失事调查的设备》的备忘录,并于1956年发明了名为“ARL飞行记忆装置”的飞行记录仪。直到5年后,他的发明才得到广泛关注,该设备最终在英国和美国投产。

    ⑥黑匣子装有水下定位信标,一旦其感应器接触到水,就开始发射脉冲信号,每秒发射一次,共发射30天,然后会因电池电量耗尽而停止发射。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会给搜寻带来巨大困难。法航447航班失事坠入大西洋后,搜索人员花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并打捞起黑匣子。

    ⑦黑匣子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而且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包含记忆板的关键部分可承受带有钢钉的227公斤的物体从3米的高度砸到它上面。研究人员尝试在1100摄氏度的火中摧毁它,把它放进有压力的盐水罐中或浸入航空燃料中,但黑匣子都安然无恙,所以黑匣子实际上是无法毁灭的。但黑匣子的功能并不像你的手机那样强大。马航MH370事件之后,专家表示,可能是时候为搜集航空数据的手段升级了。当前飞机上的数据记录仪不能与外界进行实时沟通,还没有从大型飞机上传输大量数据的能力

    1.请根据第①—④段内容,概括说出什么是黑匣子。

    (提示:按照“黑匣子是一种……的数据记录仪”的格式来答)

    2.为方便飞机失事后查找黑匣子,人们在设计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3.说明文的特点之一是用语准确。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做具体分析。

    ①它们在任何一架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上都是必备的。

    ②黑匣子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而且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

    4.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舱声录音器记录飞行速度、高度等数据,记录驾驶舱内的对话和其他各种声音,它能帮助人们对事故原因做出正确的分析。

    B. 飞行行记录仪发明出来之后,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5年之后在英国和美国开始投产。

    C. 第⑦段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黑匣子的坚固。

    D. 马航MH370事件之后,各国都升级了搜集航空数据的手段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话题作文 共 1 题
  1. 作文  

    请以“礼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人名、地名;

    ④文章不少于6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