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单选题 30 题,非选择题 4 题
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2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30 题
  1. 果蝇的体细胞内共含有8条染色体,现将其一个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双链都用32p标记,放在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分裂,在第几次分裂中将首次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都有8条被标记的染色体”的情况()

    A. 第1次   B. 第2次   C. 第3次   D. 第4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雄性植株,其突变性状是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状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让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性别

    野生性状

    突变性状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雄株

    M1

    M2

    Q

    雌株

    N1

    N2

    P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B.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

    D. 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现用洋葱根尖进行如下处理并完成实验:①用蒸馏水培养根尖,观察有丝分裂;②将正常培养的装置移到冰箱中再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统计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③在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培养根尖,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实验①换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变化特点时,调节光圈、反光镜就可使视野清晰

    B. 实验②是为了验证“低温可能是形成多倍体的诱因”,所观察细胞中染色体数都是4N

    C. 实验③的目的可能是研究苯对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影响,但还需设计对照组

    D. 实验③依据的原理之一是“致癌物质会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原癌基因被激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条由1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式为C74H110N19O26S。这条多肽链经水解后的产物中有5种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NO2S)、丙氨酸(C3H6NO2)、天冬氨酸(C4H7NO4)、赖氨酸(C6H14N2O2)、苯丙氨酸(C9H11NO2)。则水解产物中苯丙氨酸和丙氨酸个数分别是(   )

    A. 以上都不对 B. 1和2 C. 2和3 D. 3和4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细胞中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分别以氨基酸、核苷酸和葡萄糖为单体组成多聚体

    B. 葡萄糖是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它可来自于动物细胞内麦芽糖的水解

    C. 在人体心肌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7种

    D. 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还原型辅酶Ⅰ可与02结合生成水,其组成元素有C、H、O、N、P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含量关系c=a+b,且a>b”的是 (   )

    A. a细胞质内的膜面积、b细胞核的膜面积、c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

    B. a非必需氨基酸种类、b必需氨基酸种类、c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

    C. a线粒体的内膜面积、b外膜面积、c线粒体膜面积

    D. a叶肉细胞的自由水、b结合水、c细胞总含水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c段Na+通道开放使Na+大量内流,该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 cf段K+大量外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C. 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液体环境中,膜电位会低于+30mV

    D. fg段细胞排出Na+和吸收K+的跨膜运输不消耗ATP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人体运动强度与氧气消耗量和血液中乳酸含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运动状态下,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等于O2的消耗量

    B. 运动强度为c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

    C. 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 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肌细胞积累大量乳酸使肌肉有酸痛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为研究Cu2+和Cl-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操作顺序的实验方案:

    甲组:CuSO4溶液—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乙组:NaCl溶液—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丙组:蒸馏水—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各组试剂量均适宜,下列对该实验方案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

    A. 缓冲液的pH应控制为最适pH B. 设置的对照实验能达成实验目的

    C. 宜选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剩余量 D. 保温的温度应控制在37℃左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是(   )

    A. 图中CO2浓度1大于CO2浓度2,若将CO2浓度改为温度,则此关系也成立

    B. 若e点为正常植物的光饱和点,则缺镁植物的e点会右移

    C. a点植物叶肉细胞中参与C3还原的NADPH和ATP比c点要多

    D. 图中c、d两点相比,d点植物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要高一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用含3H-TdR(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液培养海拉细胞适当时间,使所有细胞都带标记;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培养适当时间,直至所有细胞都停止分裂;洗去抑制剂,将细胞移至无放射性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并开始计时,定期测量分裂期细胞的放射性,结果如下:经过4.5小时后第一次测量到有放射性的分裂期细胞,经过5.5小时后第一次测量到有放射性的分裂末期细胞,经过10.5小时后发现有放射性的分裂期细胞开始减少,经过24.5小时后第二次测量到有放射性的分裂期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细胞周期是20小时,G1期是8.5小时,S期是6小时,G2期是4.5小时

    B. 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后,有的细胞有完整的细胞周期,G1期合成DNA聚合酶

    C. 第二次测量到的有放射性的中期细胞中,半数染色体都带有放射性且缩短到最小程度

    D. 10.5小时时,细胞内被标记的大分子物质只有DNA,部分细胞有大量TdR进入细胞核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玉米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AA和aa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再让F1随机交配产生F2,则有关F1与F2的成熟植株中,叙述正确的是 (  )

    A. 有茸毛与无茸毛比分别为2:1和2:3 B. 都有9种基因型

    C. 宽叶有茸毛类型分别占1/2和3/8 D. 高产抗病类型分别占1/3和1/10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科研人员在某地区野生型果蝇(正常眼色)种群中发现两只突变型褐眼雌果蝇,分别记为果蝇A和果蝇B。为研究果蝇A和果蝇B的突变是否为同一突变类型,进行了如下实验(突变基因均能独立控制褐色素的合成而表现褐眼)。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亲本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A×纯合正常雄果蝇

    40正常(♀):38褐眼(♀):42正常(♂)

    实验二

    B×纯合正常雄果蝇

    62正常(♀):62褐眼(♀):65正常(♂): 63褐眼(♂)

    实验三

    实验二的子代褐眼

    雌、雄果蝇互相交配

    25正常(♀):49褐眼(♀):23正常(♂):47褐眼(♂)

    A. 让果蝇A与实验二中F1代褐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出现褐眼果蝇的概率是2/3

    B. 果蝇A发生了显性突变,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 果蝇B发生了显性突变,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 果蝇A发生了隐性突变,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某雌雄异株植物,叶片形状有细长、圆宽和锯齿等类型。为了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选取杂交Ⅰ的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1:1

    B. 选取杂交I的F1中锯齿叶植株,与杂交ll的圆宽叶亲本杂交,杂交1代中有锯齿叶和细长叶两种,比例为1:1,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3:1

    C. 选取杂交Ⅱ的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3:1

    D. 选取杂交ll的F2中所有的锯齿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1代中所有植株均为锯齿叶,雌雄株比例为4:3,其中雌株有2种基因型,比例为1:1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①②③表示了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  )

    A. 每种氨基酸均由不止一种tRNA来转运

    B. ③是翻译过程,方向是从a到b

    C. ①②③也能在线粒体、叶绿体及真核所有细胞中进行

    D. 一条mRNA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多肽链,加快了翻译的速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如图所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图a含有4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

    B. 图d代表的生物如果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

    C. 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

    D. 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一对夫妇染色体数目正常,但丈夫含有2条结构异常的染色体,妻子不含结构异常的染色体。已知该夫妇生育了一个含结构异常染色体的女儿和一个不含结构异常染色体的儿子(结构异常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正常联会、分离,不影响配子活性)。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父亲的2条结构异常染色体不可能是同源染色体

    B. 若父亲的X染色体结构正常,则该女儿同时含2条结构异常染色体的概率为1/4

    C. 若父亲的X染色体结构异常,则该女儿同时含2条结构异常染色体的概率为1/2

    D. 若父亲的X染色体结构正常,则该夫妇再生育一个只含1条结构异常染色体儿子的概率是1/4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甲、乙都是二倍体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都是20。甲、乙杂交所结的种子种下去都能发育成植株,这些植株长大成熟后大多数都不能结种子,偶然情况下也会出现过少数能够结种子的植株(丙)。下面对这种情况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①甲、乙杂交后代大多数不能结种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

    ②甲、乙属于不同物种的植物,在环境变化剧烈环境种植出现丙的可能性增加

    ③丙是二倍体植物,同源染色体两两成对,能够进行减数分裂

    ④甲、乙杂交产生的不能结种子的植株,不能结种子的原因是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⑤甲、乙杂交所结的种子在萌发时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以获得正常结种子的植株

    A. ① B. ③ C. ③④ D. ②⑤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面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 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C.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D.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过程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有关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若Ⅰ为突触的结构,则II、Ⅲ、IV表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B. 若Ⅰ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则II、Ⅲ、IV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 若Ⅰ为免疫系统,则ll、Ⅲ、IV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D. 若Ⅰ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则II、Ⅲ、IV表示潜在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某池塘中甲、乙、丙和丁,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如图1所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森林火灾引起的变化属于图2中Q曲线代表的群落演替

    B. 图1中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C. 图2中d点绿色植物每年的净光合产量大于0

    D. 图1中甲鱼的有机物可用于呼吸消耗、被乙鱼取食和被分解者利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①激素、抗体和酶都具有特异性,只能参与特定靶细胞的代谢反应

    ②看物体时,神经冲动是由脑和脊髓产生的,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

    ③由脑垂体分泌功能不足引起的呆小症,可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治疗

    ④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维持机制是由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的

    ⑤鼻炎、皮肤荨麻疹、系统性红斑狼疮都是由于免疫系统过于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免疫失调病

    ⑥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但不会引起基因组表达的改变。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A. 有1项说法正确 B. 有3项说法正确

    C. 有2项说法不正确 D. 没有正确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的a、b、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

    B. 与Y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 ④⑤过程是细胞的增殖与分化,⑥过程是抗原与抗体的结合

    D. d细胞为浆细胞,③过程需要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参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图示某植物体内一些激素的合成过程,观点错误的一项是(   )

    A. 春季,①→②过程增加,赤霉素增多,促进种子萌发,促进细胞伸长

    B. 秋季,①→③→⑤过程增强,胡萝卜素含量增多,促进果实成熟脱落

    C. 夏季,①→③→④过程增强,细胞分裂素含量增高,促进植物生长

    D. 各激素的合成,是在内外因作用下,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脱落酸(ABA)是植物体内的重要激素,其具有多种功能。ABA通过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叶片相对电解质渗透率以增强植物抗寒性的功能已经研究证实。某研究小组为验证ABA增强植物的抗寒性,取若干生长状况良好的水稻幼苗作为材料进行了两次实验处理,首先用不同浓度的ABA进行了第一次常温下48小时的预处理,进行完第二次处理后测定叶片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第二次处理是将幼苗放入低温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

    B. 用10-5mol/L脱落酸处理的水稻幼苗抗寒性最高

    C. 推测植物体在寒冷条件下合成的脱落酸会增多

    D. 据图分析脱落酸增强抗寒性的功能具有两重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如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那么 (   )

    A. 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a,则背光为b

    B. 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c,则远地侧为d

    C. 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单子叶植物的作用

    D. 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根的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 (   )

    A. t1-t2时间段内甲、乙种群都呈“S”型增长

    B. 甲、乙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分别为t3和t5

    C. t4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D. t2-t3时间段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乙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研究者以北美东部25个不同大小的湖泊为调查对象,统计生态系统最大营养级位置(食物中食物链长度的平均值)及生态系统单位体积的生产力(同化有机物量),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

    A. 大湖泊的恢复力稳定性往往较强

    B. 食物链的长短与生态系统的大小无关

    C. 最大营养级位置主要取决于湖泊体积

    D. 较高单位体积生产力支持更多营养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一个系统作用的效果反过来又促进或抑制了这个系统的工作,如果是促进,该调节就是正反馈,反之则是负反馈。下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2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1中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B. 甲、乙、丙三者间的食物联系是乙→丙→甲

    C. 图1中存在负反馈调节,图2中存在正反馈调节

    D. 乙一定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最可能是草本植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种群①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

    B. 在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是②、③

    C. 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相同方向演化

    D. 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有利于在⑥⑦原种群之间形成地理隔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4 题
  1. 为了提高大棚草莓的经济效益,科研人员对温室栽种的草莓进行了相关研究。选取草莓植株放在密闭透明的玻璃罩内并将装置置于户外。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该装置来测定草莓的呼吸速率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进行;要进一步测定其有机物的制造量,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使用该装置。

    (2)若用该装置来测定草莓的有机物的积累量,打开活塞开关,使U形管两侧液面如图所示,关闭活塞,然后置于光下。观察U形管A侧液面________(填“升高”、“下降”或“不变”),在A侧液面变化的过程中叶肉细胞间的C02浓度/环境C02浓度值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C3含量_______________。

    (3)若装置内换成叶幼嫩、新叶没有完全舒张的植株后,放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A侧液面读数______,从光合作用光反应角度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二倍体植物(2n=10)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其花色有白色、黄色、橙红色三种类型,花色产生的原理是:白色前体物质→黄色素→橙红色色素。已知基因A控制黄色素的合成,基因B控制橙红色色素的合成。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现用纯合橙红花雌株与纯合白花雄株杂交,得到F1植株,F1进行测交,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橙红花雌株与白花雄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

    (2)对F1进行测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交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让F1雌雄株交配,产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同学为研究腺垂体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将若干健康的、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随机均分为2组。

    A组:每只小鼠注射适量且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

    B组:每只小鼠注射适量且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抑制剂

    ②实验开始时和实验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浓度,并记录。

    ③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与说明:促甲状腺激素抑制剂能与促甲状腺激素结合使促甲状腺激素失去活性;实验持续时间合适;实验条件均适宜)

    请回答:

    (1)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请在坐标系中绘出甲状腺激素浓度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浓度的变化曲线)_________

    (3)分析与讨论

    ①用甲状腺激素浓度作为检测指标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小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浓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分组时,还可增设C组作为对照组,C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絮凝性细菌分泌的具有絮凝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能与石油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等形成絮状沉淀,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为进一步 提髙对石油污水的净化效果,将絮凝性细菌和石油降解菌融合,构建目的菌株。其流程如下。

    据图回答:

    (1)溶菌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PE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处理后,在再生培养基上,未融合的A、B难以生长。图中AB融合菌能生长和繁殖,原因是成功融合的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的菌株的筛选:筛选既能分泌具有絮凝活性的化合物,又能在含有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生长的AB融合菌,选择效果最好的最为目的菌株,其同化作用类型应为__________型,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哪些成分?___________。

    (4)为探究目的菌株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液的絮凝效果,将目的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定时取发酵液,加入石油污水中,还应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为对照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