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1 题,其中:
单选题 35 题,选择题 5 题,非选择题 1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2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35 题
  1.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 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 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制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 政治文明完全被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出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 严格的等级关系

    B. 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 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 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 宗法制的终结

    B. 察举制的完善

    C. 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 科举制的推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就此理解18世纪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在于

    A. 海外贸易

    B. 和平环境

    C. 地理位置

    D. 宪政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 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 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 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 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 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 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 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 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诗中体现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雅典人追求民主政治(demokrafia),并用“人民(demos)”与“统治(kratos)”合成这一名词以强调其意义,还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保障民主的制度。下列最能体现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含义的制度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社会形态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主要是: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按照这一原理,我国封建社会是

    A. 西周到1911年

    B. 战国到1840年

    C. 战国到1911年

    D. 西周到1840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此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西周时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B. 周王室对诸侯失控

    C. 春秋时诸侯争霸

    D. 周代分封制崩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王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

    A. 一万年前

    B.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C. 商周时期

    D. 秦汉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数目时,收集、使用了以下几类资料,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

    A. 《汉书》的记载

    B. 民间的传说

    C. 史学家的论文

    D. 秦简的记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这是中国人熟知的朝代顺序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统一是主旋律

    B. 中国古代发展存在着间断

    C. 分裂造成了民族的隔阂

    D. 少数民族南下导致汉文化淹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据考古发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多为礼器和兵器,北方出土的青铜农具比江淮出土的青铜农具要少。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应该是

    A. 商周的青铜冶铸业水平不高

    B. 商朝的统治者对农业生产不重视

    C. 北方统治者重礼制和军事

    D. 江淮地区富含铜、锡、铅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一位同学对“秦始皇加强中央政权的措施”进行史料收集,形成了下列观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B. 统一文字

    C.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D. 推行举察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

    A.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B. “节用裕民……以德服人”

    C.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毛泽东曾做诗盛赞秦始皇:祖龙(指秦始皇)魂死秦犹在……百代都行秦政法……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指《封建论》的作者柳宗元)返文王。诗中百代都行的“秦政”是指

    A. 郡县制   B. 三公九卿制

    C. 嫡长子继承制   D. 中央集权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这句话表明班固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

    A. 使人民脱离了诸侯的统治

    B. 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C. 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 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西汉初年部分将相及其出身一览表

    出现这种现象与哪种制度有关

    A. 世卿世禄制   B. 军功爵制   C. 察举制   D. 九品中正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古代的政治不能完全说一切由皇帝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下列制度最符合其观点的是

    A. 汉代中朝制度

    B. 唐代三省六部制

    C. 明代内阁制度

    D. 清代军机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学习唐朝历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以下最能反映这段历史特征的是

    A. 帝国的彷徨

    B. 中华的荣耀

    C. 东方的曙光

    D. 王朝的振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元史仁宗纪》记载,延佑六年即1319年,中书省奏请:“云南土官病故,子侄兄弟袭之,无则妻承夫职。”得到批准。这主要说明元朝

    A. 对云南是流官管辖

    B. 在云南推行了土司制度

    C. 在云南实行行省制度

    D. 任用官员实现了男女平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我们考查古代姓氏排名,会发现宋代《百家姓》开篇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诸卫,蒋沈韩杨……”,而明代《千家姓》开篇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透过两书排在第一位的姓氏变化,可看出什么本质问题

    A. 等级制度的森严

    B. 中央集权的强化

    C. 皇权的独尊

    D. 文化的开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觐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说明了

    A. 封建等级秩序的模糊

    B.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C. 丞相和皇帝地位的颠倒

    D. 中国礼仪制度的不断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是紫禁城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其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主要是

    A. 君权神授

    B. 天人合一

    C. 大一统

    D. 皇权至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读下面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高层政区

    行省

    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州、县

    A. 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 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C. 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D. 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建树,但当时的清议并不讲他好话,认为他是一个权臣,质疑他行使权力的正义性。这种质疑是基于

    A. 儒学的道德准则   B. 内阁首辅越权理政

    C. 明代的社会风尚   D. 执政的能力水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乾隆时来华的马戛尔尼曾说:“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因为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导致中华帝国“破败不堪”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封建制度腐朽,落后于世界潮流

    B. 统治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C.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

    D.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到清末为止,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政体而论,两种主要形式是

    A. 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

    B. 皇帝制和中央集权制

    C. 分封制和皇帝制

    D. 分封制和郡县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A. 推翻王权,依贵族制取而代之

    B. 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C. 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D. 确立“陶片放逐法”,确立了民主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十二铜表法》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胜利。原因是

    A. 是在平民的强烈要求斗争下颁布的

    B. 法典给平民一定的好处

    C. 实现了有具体、明确的法律条文可依

    D. 它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役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英国责任内阁制在18世纪中叶开始形成,其中“责任”一词意义是

    A. 负有立法责任,对议会负责

    B. 负有政治责任,对议会负责

    C. 不符政治责任,对议会负责

    D. 负有政治责任,不对议会负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美国思想家托马斯•潘恩在1776年撰写的《常识》中认为英国政体是“君主政体暴政和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这两种“暴政的残余”分别体现在(  )

    A. 国王和上议院   B. 国王和内阁   C. 国王和下议院   D. 内阁和上议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5 题
  1. 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令户部尽速调度粮草,以备部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一现象发生在

    A. 秦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 井田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中体现和包含了可以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这就是罗马法能够长久不衰的生命活力之所在。”此语评论罗马法的视角是(   )

    A. 社会变迁   B. 阶级分析

    C. 道德标准   D. 文明传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

    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 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 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 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 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1 题
  1.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下图一至三所反映的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明成果材料:

    (1)将三幅图所示政治文明成果填入下表。

    国家(朝代、城邦)

    图一

    图二

    图三

    政治文明成果

    (2)图一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创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图二为代表的政治文明成果的看法。它对图三政治文明建设留下了什么有益的历史财产?

    (4)综上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中西方政治文明的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