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是(   )

    A. 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激化

    C. 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D. 专制王权同议会的矛盾激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B. 社会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马克思曾评价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世界的要求。”“当时世界的要求”主要是指

    A. 无产阶级参与权   B. 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C. 议会改革扩大民主权力   D. 发展生产力改善生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欧洲中世纪末期,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都成为(    ),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A. 城市公民   B. 城市居民

    C. 城市劳动者   D. 城市建设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除鱼嘴部分有轻微损坏外,其余基本完好。该工程建造于(   )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秦朝时期   D. 西汉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我国自古就有“三皇五帝”的传说,后来皇帝成为了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请问它的出现与谁有直接关系( )

    A. 秦始皇嬴政   B. 汉高祖刘邦   C. 隋文帝杨坚   D. 宋太祖赵匡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措施中,调整生产关系的措施是( )

    A. 兴修水利工程   B. 推行重农抑商

    C. 承认土地私有   D. 推广牛耕生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4世纪以后,领主直领地大为缩减,庄园开始衰败的主要原因是

    A. 领主经营不善   B. 农奴纷纷出逃

    C. 城市的重新复兴   D. 生产力发展,商品货币关系渗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探寻新航路的过程中,率领船队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的航海家是(  )

    A. 迪亚士哥伦布   B. 麦哲伦达•伽马

    C. 哥伦布麦哲伦   D. 迪亚士达•伽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发明火车的发明家是

    A. 哈格里夫斯   B. 瓦特   C. 富尔顿   D. 斯蒂芬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蜿蜒伸展,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版图上从容铺开——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经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通史》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2015年3月,习近平在博鳌论坛上发表演讲,再次谈及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辟的?根据材料指出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物品和文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新疆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哪个朝代?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的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有,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使落后的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

    (1)根据材料一,说出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谁。最能体现这场变法性质的内容是哪一项?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在战国时期,主张改革的思想家是哪一位?他属于哪一个学派的代表人?

    (4)综合上述两次改革,你认为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下图,回答后面的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描绘了中世纪欧洲什么经济的发展状况?其各自特点如何?

    (2)以上两种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材料二 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

    请回答:

    (1)与材料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与材料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指出这一历史事件性质及核心思想。

    (3)材料一、二反映的事件分别在哪个领域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观察图示,回答问题。

    (1)结合图示信息,写出①、②、③处空缺的内容。

    (2)上述中外政治制度在历史上分别产生什么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们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但是,英国控制着100万马力的蒸汽机,每年生产出200万码棉布....生铁占世界经济发达地区生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从世界各地带回2~3亿的红利和汇票。  英国实际已成为“世界工厂”。

    (1)材料一中的图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图二表明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当时英国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4)结合材料三指出促使工业生产飞速发展,进入崭新时代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综合以上现象,就生产本质而言,崭新时代的本质变化是什么?

    (5)材料四中“烟雾笼罩”“乌烟瘴气”说明工业革命的同时又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对此,你获得了哪些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