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单选题 6 题,非选择题 6 题
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6 题
  1. 下列与细胞有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承担着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等功能

    B. 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细胞生命活动有关

    C. 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D. 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保证了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表中相关科学研究所对应的主要科学方法错误的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用不同水温培养水稻,一段时间后检测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稻对多种离子都有吸收,因为它们对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 水稻对不同离子吸收量有差异,可能与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有关

    C. 温度可能是通过影响根部的呼吸速率,从而影响了根部对无机盐的主动运输

    D. 高温和低温都会影响根部对无机盐的吸收,其中对锰和钙的吸收影响最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及进化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各种生物的性状都是通过DNA遗传给后代的,DNA是遗传物质

    B. 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C. 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有可能导致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及相应的细胞功能发生改变

    D. 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 生物的种群特征会受阳光、温度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B.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共同进化

    C.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D. 捕食等种间关系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果蝇有眼(B)对无眼(b)为显性。果蝇缺失1条IV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仍能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有眼雄果蝇和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无眼雌果蝇杂交得F1。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单体果蝇可能是亲代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导致的

    B. 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果蝇减数分裂无法产生正常配子

    C. 若有眼基因在IV号染色体上,F1果蝇中有眼:无眼约为2:1

    D. 若有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Fl果蝇中有眼:无眼约为1:1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6 题
  1. 科研人员对珠海市淇澳岛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演替做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处于不同生态恢复阶段的无瓣海桑人工林地中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存在差异,随着植被的迅速恢复,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增加显著。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对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采用了取样器(25cm×25cm取样框)取样法,而不是标志重捕法,其原因是:________

    (2)红树林植被的快速增加,为底栖动物提供了更加丰富的________(答两点即可),有利于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水体的自净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__价值。

    (3)随着湿地生态的恢复,其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原因在于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叶绿素b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和传递光能。光合系统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中,当吸收的光能超过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量时,过剩的光能会引起光合功能下降,即发生光抑制。当叶绿素b缺失时,不同植物表现出不同的光抑制特性。科研人员获得一种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变体,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的O2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当光照强度为n时,该突变体单位面积叶片中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野生型水稻。当光照强度为m时,推测该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____(填“更大”、“相当”或“更小”)。

    (2)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相比,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的是____,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又发现除遗传因素外,缺Mn也可能导致水稻叶绿素b无法合成,请设计实验予以验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膳食纤维被称为人类第七营养素,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很重要作用。为研究葛根膳食纤维对糖尿病小白鼠的降血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用具: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白鼠36只、葛根膳食纤维、蒸馏水,血糖测定仪等。

    实验步骤:

    a.随机选取12只小白鼠作为甲组,另外24只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小白鼠随机均分成乙组和丙组。

    b.        ,并进行数据统计。

    c.丙组大鼠灌喂葛根膳食纤维5mL/d,甲组和乙组大鼠灌喂等量蒸馏水,连续灌喂17天。期间各组小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d. 17天后,测定各组小白鼠的空腹状态下血糖浓度,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

    (1)补全实验步骤b____.

    (2)实验结论为:____

    (3)研究发现,饲喂葛根膳食纤维的小鼠,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长,a一葡萄糖昔酶(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酶之一)活性较低,肝糖原水平比较高。据此判断,葛根膳食纤维降低血糖的可能机理是____。(答两点即可)

    (4)该研究给我们防治糖尿病有什么启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大豆是雌雄同花植物,科学家从大豆种群中分离得到一株雄性不育单基因突变体甲,为确定其遗传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

    (1)雄性不育突变体甲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基因的碱基对发生了____,导致其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

    (2)让野生型大豆与该雄性不育突变体甲进行杂交,F1均为雄性可育,F1自交得F2,其中雄性可育:雄性不育=3:1,说明雄性不育属于____性状,该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

    (3)已知大豆M基因的隐性突变也会导致雄性不育(雄性不育突变体乙),科学家为确定两种突变体是否属于同一突变基因,做了以下实验:将雄性不育突变体乙与野生大豆杂交得到F1,再将F1与雄性不育突变体甲进行杂交,得到F2.

    ①若F2.____,则说明二者都属于M基因发生的突变。

    ②若F2____,则说明二者属于不同基因发生的突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尿素[CO(NH2)2]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但尿素并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只有当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氨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某生物兵趣小组欲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

    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计数与鉴定

    请回答相关问题:

    (1)涂布培养前需要梯度稀释,其目的是____,如果得到了2个或2个以上菌落数目在____之间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

    (2)选择培养过程能够“浓缩”尿素分解菌是因为其培养基____

    (3)取1g土壤,按下图稀释后,在三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后,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是52, 50和48。据此可计算出每克土样中的活菌数为___,该数值与活菌的实际数目相比____(偏高/偏低),原因是:____

    (4)在培养基上滴加酚红指示剂可以鉴定其上细菌能否分解尿素,其原理是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α抗胰蛋白酶可以治疗肺气肿等疾病。下图是科学家培育含人α抗胰蛋白酶因子基因(mAAT)的转基因山羊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获取mAAT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显微注射导入山羊受精卵→形成胚胎→将胚胎移入受体母羊→发育成转基因山羊

    (1)利用PCR技术对mAAT基因进行扩增,前提是要有一段以mAA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 模板合成的____。扩增过程中,该物质与DNA模板链的3’端结合,理由是____

    (2)目的基因可以直接从生物体分离得到,也可以通过人工合成获取。请推测由mRNA反转录合成人α抗胰蛋白酶因子基因(mAAT)的大致过程: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述)。

    (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________。为了使mAAT基因只在山羊乳腺中表达,需要在构建表达载体时在mAAT基因前端加上在乳腺中特异性表达的____,同时还需要有标记基因,其作用是____

    (4)胚胎移植中,应选择有____的个体作为受体母羊,并对受体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