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单选题 9 题,多选题 1 题,填空题 3 题,简答题 1 题,推断题 1 题,实验题 3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9 题
  1. 长期受电磁辐射可引起人头昏、头痛、失眠等症状,科学家发现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具有较好的防辐射损伤功能。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

    A. 豆腐 B. 黄瓜 C. 米饭 D. 牛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发酵面团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这种物质是       (   )

    A. 小苏打 B. 生石灰 C. 烧碱 D. 食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物的是        (   )

    A. 淀粉 B. 甲烷 C. 碳酸钙 D. 聚乙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共同的变化是      (   )

    A. 溶质的质量变小 B. 溶剂的质量变小

    C. 溶液的质量变小 D. 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表中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物质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火碱液

    pH

    3

    9

    7

    10

    13

    蚊子、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

    A. 牙膏或肥皂水 B. 食盐水 C. 火碱液 D. 食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许多物质的名称中含有“水”。“水”通常有三种含义: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物质处于液态;③表示水溶液。下列物质名称中的“水”不属于以上三种含义的是 (   )

    A. 软水 B. 氨水 C. 铁水 D. 水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甲的化学式为CH2 B. 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

    C. 甲、乙、丙都是氧化物 D. 丙中 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菜农使用的化肥其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对该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这包化肥中碳铵的质量是50Kg

    B. 保存时应注意防潮

    C. 含氮量是指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D. 不能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已知X和Y作用可生成Z:2X+Y=2Z。使不同质量的X、Y作用,生成Z,各物质质量记录如下表。若每次实验均至少有一种反应物用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编号

    X(g)

    Y(g)

    Z化合物(g)

    1

    10

    5

    2

    10

    10

    3

    10

    12.5

    4

    16

    m

    5

    16

    n

    A. 实验乙中,若再添加X,产生Z的质量也不会增加

    B. 实验丙中,X和Y均恰好用尽

    C. 实验丁中,若再添加Y,产生Z的质量会增加

    D. 实验戊中,n的数值为2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1 题
  1. 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      (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证明变质

    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确定成分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测定纯度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除去杂质

    向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无沉淀生成,过滤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根据表中信息,填写化学符号或符号意义:

    化学符号

    2O2

    (2)___

    (3)____

    符号的意义

    (1)___

    水银

    SO3中S的化合价为+6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g。

    (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

    (3)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___(填字母序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现代工厂以磁铁矿(主要成分 Fe3O4)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利用新技术能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用它和棉纤维一起编织成性能优良的劳保防护服,这是利用了不锈钢____。

    A 延展性       B 导热性     C 导电性

    (3)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足量),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固体质量不变,则原混合溶液中硫酸和硫酸铜的质量比为_____。

    (4)为探究铁和锌两种金属与酸反应的状况,将等质量的两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

    A 甲是铁,乙是锌

    B 甲是锌,乙是铁

    C 图1中金属乙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稀硫酸一定还有剩余

    D 图2中金属甲与硫酸充分反应后,金属甲可能有剩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请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孩“血铅超标”中的“铅”指的是_____(填“原子”“元素”或“单质”)。

    (2)工厂厂长方面的辩解错在哪里?______。

    (3)请用文字表述“火场逃生”图所示的火场逃生方法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下图中涉及的物质及反应均为初中所学,其中属于盐的是B、C、M、N,属于氧化物的是F、G;胃液中含有适量的A,可帮助消化;C是家庭中重要的调味品之一;D、E是常见的碱,其中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G物质的化学式为___;

    (2)A—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日常生活中,B物质用途有_____;

    (4)G→M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甲组同学用以下装置收集干燥的氧气。(已知: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为蓝色)

    (1)写出图中仪器名称b____。

    (2)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过程中,证明装置E中收集到干燥的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

    (4)用装置E用于收集氧气,则将图中导管补画完整,应将____(填“左”或“右”)侧导管应伸至集气瓶底部。

    (5)证明装置E中氧气已集满的操作是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1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1)图1中,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

    (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3)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2所示。温度先升高后降低的原因是___。

    (4)某时刻测得溶液的温度是t1℃,a、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共同微粒有____(填符号)。

    (5)当温度为t2℃时,证明溶液不含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法是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校的学习小组根据下面给出实验装置(另有托盘天平可用),粗略测定铜锌合金(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黄铜已加工成粉末)。

    (分析思考)

    同学们通过充分“交流-分析-讨论”后一致认为,设计以下三种实验方案均可测出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同学们用过量稀硫酸与称取的 a克黄铜粉样品进行充分反应后,实验中测定了以下数据:

    ①测定生成H2的体积b升(已知氢气的密度为ρ)。

    ②过滤、洗涤、烘干后,测定漏斗中剩余固体的纯净质量为c克。

    ③充分反应后,测定 A 装置中仪器和药品总质量减少了d克。

    (方案一)小悦仅选用一个实验装置 A 进行实验,并用测定的数据,通过计算,求出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

    (方案二)小华选用两个装置__(填装置编号)进行实验,并用数据__(填数据编号),通过计算也求出了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

    (方案三)小琳选用三个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装置连接的顺序是(用装置接口处的编号表示)__,并用测定的数据,通过计算也求出了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

    (反思评价)小组对上述三种实验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方案___最简单易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电解水时,常常要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使反应容易进行。现将加有氢氧化钠的水通电一段时间后,产生lg氢气,其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也由4.8%变为5%。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_;

    (2)电解后剩余水的质量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