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9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于爱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该记载反映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宗法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A. 公元前356年

    B. 公元前230年

    C. 公元前221年

    D. 公元前202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生活在距今(2019年)3万年,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早期猿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火的使用

    B. 原始农业的产生

    C. 建造房屋

    D. 制造和使用陶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梁启超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材料中可看出华夏民族的

    A. 生活习惯

    B. 形成特点

    C. 神话传说

    D. 发明创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为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该文物反映的是

    A. 夏朝文明

    B. 商朝文明

    C. 西周文明

    D. 春秋文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反映了

    A. 度量衡的标准规范

    B. 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C. 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周顷王(前619年-前613年),继位时,竟致于无钱办理周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人去向鲁国讨钱。鲁国国君鲁文公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这反映了

    A. 诸侯服从周王调遣

    B. 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

    C. 诸侯开展争霸斗争

    D. 周王不再是天下“共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推广

    B. 个体小农的出现

    C. 百家争鸣的影响

    D. 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商鞅变法中,能有效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

    A.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B.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C.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D.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主要有

    ①创办私学

    ②主张“有教无类”

    ③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④编订《论语》一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号召下发动的起义斗争是

    A. 陈胜、吴广起义

    B. 黄巾起义

    C. 刘邦、项羽起义

    D. 国人暴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此材料说明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是因为刘邦

    A. 刚愎自用

    B. 势力强大

    C. 收揽民心

    D. 善用人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汉武帝统治期间统一铸造的钱币是

    A. 铲形币

    B. 五铢钱

    C. 半两钱

    D. 蚁鼻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湖北襄阳人杰地灵,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名人。其中刘秀的贡献是

    A. 匡扶汉室,建立蜀国

    B. 隆中对策,三分天下

    C. 建立东汉,光武中兴

    D. 辅佐吴国,春秋争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史实与推论均正确的是

    史实

    推论中园地

    A

    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B

    班超出使大秦

    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C

    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中原

    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

    D

    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表明

    A. 《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

    B. 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

    C. 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D. 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在防治疾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张仲景的医学著作

    A. 《伤寒杂病论》

    B. 《神农本草》

    C. 《九章算术》

    D. 《黄帝内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200年,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这段材料描述的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 赤壁之战

    C. 官渡之战

    D. 淝水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图为三国鼎立形势简图,下列国家名称与序号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A. ①-蜀国②-吴国③-魏国

    B. ①-魏国②-蜀国③-吴国

    C. ①-吴国②-蜀国③-魏国

    D. ①-吴国②-魏国③-蜀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西晋于公元280年灭吴统一了全国,这一年属于

    A. 公元前2世纪80年代

    B. 公元2世纪80年代

    C. 公元前3世纪80年代

    D. 公元3世纪80年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我国古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

    A. 春秋争霸时

    B. 秦灭六国时

    C. 八王之乱后

    D. 东晋灭亡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420-589年,我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的四个王朝是

    A. 齐—陈—梁—宋

    B. 陈—齐—宋—梁

    C. 宋—齐—梁—陈

    D. 梁—宋—陈—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以下是对下边这幅名画的评价,最准确的是

    《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A. 人物鲜明,史家典范

    B. 治病救人,泽被后世

    C. 线条优美,人物传神

    D. 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列与祖冲之有关的科技成果是

    A. 撰写了《齐民要术》

    B. 发明了“麻沸散”

    C. 创编了“五禽戏”

    D. 创制出《大明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2-1

    材料二  汉初,刘邦在地方大封子弟王,称为“诸侯王”。诸侯王的权力很大,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有财政权,可在国内征收赋税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21*c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在地方设置了哪些主要机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刘邦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造成西汉初期出现什么局面?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政治、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

    (4)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末年,住在我国北部和西北边境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纷纷内迁。三国后期至西晋初年,内迁的规模增大,总数达数百万人。关中地区的百多万人口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差不多各占一半。从西晋后期起,为躲避战乱、灾荒和饥馑,中原人口纷纷南迁。在持续一百多年的移民潮中,流亡江南的人口约有百万之多,他们定居下来后,成为开发南方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末年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趋势及影响?

    材料二 

    措施

    鲜卑旧俗被发左衽,妇女冠帽,着夹领小袖短袄,孝文帝下令禁止穿鲜卑服。

    鲜卑姓氏多是二三字的复姓,孝文帝下令改鲜卑的复姓为近似的单音汉姓,共改变了118个复姓。

    孝文帝自己迎娶汉族高门士族卢、崔、郑、王、李之女为后宫嫔妃,又下令五个皇弟分别娶李、郑、卢姓汉人之女为王妃。

    规定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仍说鲜卑语的,一律降爵黜官。

    (2)根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措施

    材料三  在中原大地上,一些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业居民。汉族则从少数民族那里学到不少畜牧业生产的经验和畜产品制造技术。在生活上,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彼此影响。少数民族穿汉族服装,汉族吃少数民族饮食成为时尚。北朝结束后,留居中原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已无大的区别,“匈奴”“鲜卑”逐渐成为历史名词。

    ——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地区出现怎样的现象?

    这种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举出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

    (2)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西汉前期统治者推行怎样的政策?社会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4)综上,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也是最优美的文字之一。结合下列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刻有文字的甲骨     图二居延汉简             图三纸本地图

    (1)图一是我国哪一时期的文字?这种文字的出现有何意义?

    (2)从图一到图三,书写材料是怎样变化的?这种变化有何影响?

    (3)图四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什么意义?

                图四

    (4)试举一位魏晋时期的书法家并指出其艺术特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