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综合性学习 2 题,句子默写 1 题,名著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6 题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结 ”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心目中很神圣

    A. ③②④⑥⑤①   B. ③①②⑤⑥④   C. ④①③②⑤⑥   D. ④③②⑥①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萤绕(yíng)   棱角(líng)     彷徨 (páng)    怒不可遏

    B. 绝择(jué)   寒噤( jìn )     襁褓(qiáng)    相辅相成

    C. 缅怀(miăn)   拙劣(zhuō)    演绎(yì)      接踵而至

    D. 狡辨(biàn)   绚丽(xuàn)     瞭望(liáo)     穿流不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加点词语、俗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书节活动中,我们每个同学都要积极参加,决不能袖手旁观。

    B. 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C. 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获得的科研成果,足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D. 我们家门口的超市特别小,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实践证明,能否坚持体育锻炼对提高同学们的体育成绩很有成效。

    B. 在考试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C. 虽然益生菌能够帮助肠道消化食物,消灭致病微生物,但切忌不要滥用益生菌。

    D. 透明化的售票手段不仅能提高售票效率,也能体现售票公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的敬称很多,其中“令爱”指别人的女儿,“高足”指别人有才华的学生,“泰山” 指岳父。

    B. 远在外地的奶奶给爸爸打电话说“明天是农历五月初五,记得在门前插上艾叶昌蒲驱邪, 中午记得吃粽子”。

    C. 十二生肖中,与丑、申、戌、酉相配的属相分别是牛、猴、狗、鸡。

    D. 寒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寒露过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奥斯特洛夫斯基所创作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 《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之所以不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收服了红孩儿,,她怀恨在心。

    C. 《西游记》中唐僧收服三个徒儿和白龙马的先后顺序是:五行山收服孙悟空,高老庄收猪八戒,鹰愁涧收白龙马,流沙河收沙僧。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2 题
  1. 综合运用

    班级开展“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活动设计)

    班长围绕“以和为贵”主题,已经设计出活动一,请你设计活动二和活动三。

    活动一:举行“以和为贵”征文比赛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编写“和”歌)

    某小组编写了一首《“和”字歌》,你积累了一些关于“和”的叠词,将这些词语填入句子中,最合适的一组是:  (______) 

    _________的日子年丰民和,_________的百姓共享家和,_________ 的邻里亲近祥和,_________的儿女传承亲和。

    ①和和顺顺    ②和和乐乐  ③和和睦睦   ④和和美美

    A④②③①   B ①②④③   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

    (3)学校正好也在开展建设“和谐校园”活动,为了营造气氛,请你围绕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按下列提示的要求,注意格式,写一张请假条。

    本学期7月14日 上午8点为学生结业典礼时间,但是王冰因为奶奶病危,前一天晚上已经赶回200公里外的老家,没法赶来,要向班主任李鸿老师请假.请你在开学典礼前一天帮她写好请假条,委托同学交给李老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填空

    (1)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3) 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名著阅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西游记》中的小白龙原来是西海龙王敖闰殿下的三太子,他因何被贬下凡?后来,又因何事被菩萨点化而变成白龙马,皈依佛门,载乘唐僧去西天取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诗歌阅读

    夜泊钱塘

    [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茅坤,明代散文家,归安(今浙江吴兴)人,这首诗主要叙述诗人夜间游览钱塘县的经过及所见景物。)

    1.下面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颔联借用“孤灯”与“一雁”意象,渲染了孤独凄凉的氛围。

    B. 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迸”写出了乡愁之强烈;“入”,将乡愁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乡愁之绵长。

    C. 诗人停舟钱塘,入市沽酒,借酒消愁,思乡之愁终于得以排遣。

    D. 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E. 本诗语言清新雅致,描绘的画面宁静恬淡,富有自然气息。

    2.结合全诗分析“微吟寄短愁”的“愁”的内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①,我任②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   ②任:承担责任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

    C.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牍:官府的公文)

    D.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辄:就)

    2.翻译句子: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3.联系文章具体内容,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说明文阅读:

    大脑控制电脑

    ① 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科学家们就希望人脑和计算机更紧密地连接起来,为人类更好地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脑机接口技术诞生了。它的诞生就像人工智能.基因科技和外太空旅行探索等一样,成为全球科技产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最值得期待的前沿创新项目,成为了科学家下一步的研究对象。

    ② 脑机接口技术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陌生,实际上从字面上看很好理解,“脑”是指有机生命形式的脑,“机”是指任何处理或计算的设备,其形式可以从简单电路到硅芯片。具体来说,脑机接口技术是人脑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的直接交流和控制的通道。利用这个通道,人就可以直接通过脑来表达想法或操作其他设备了,而不再需要通过语言或肢体的动作,这是一种全新的通信和控制方式。

    ③ 脑机接口分为有创和无创两种形式,有创形式即在大脑中植入脑活动捕捉器,无创形式即在大脑外部设置捕捉器。目前,脑机接口技术面临两个技术难题。第一个难题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从人的大脑中获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解读;第二个难题是如何把设备植入大脑,并且保证这个设备能够在使用者几十年的生活中正常运转.要突破这两个难题,研究界还需要花上很多年时间.科学家研究的目标,是使未来脑机接口技术成为人脑的一部分,就像是计算机的内存一样,可以随时调出来,为人所用。

    ④  脑机接口的研究是近年来康复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在这一技术的帮助下,未来有一天,坐在轮椅上的人可以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做更多的事情。一些科学家采用脑机接口技术推出了一系列的医疗设备。比如丰田公司的智能轮椅,它可以仅凭人的思维驾驭。轮椅上安装有一个小桌板, 上面可以放置笔记本电脑,坐轮椅的人戴上一个电极帽,脑电图感应装置把大脑发出的信号传输给笔记本电脑,后者又将它们变成轮椅操作指令。用思维操作的轮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但丰田公司的轮椅大大缩短了发出指令和执行指令之间的时间。过去这个过程需要好几秒钟,现在只需要千分之一秒。

    ⑤ 从现在脑机接口的研究来看,用脑机接口技术来“窥测”人的内心活动也是有可能的。科学家们基于人们在重复思考时大脑会重复放电的认识,已经找到一种方法来“重塑梦境”,甚至可以在人们观看图像时实时地将他们观看的图像“重塑”出来。这一技术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例如,能够用于获知自闭症孩子在看到面孔时如何反应,了解这些孩子的思想活动。在更广泛的应用层面,“窥探”人的思想也许能够帮助揭示陷入重度昏迷的病人正在“想”什么,揭示老年病呆症患者的大脑活动。

    1.下列对于“脑机接口技术”的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脑机接口技术”是最值得期待的前沿创新项目,成为科学家下一步的研究对象。

    B. “脑机接口技术”是人脑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的直接交流和控制的通道。

    C. 机接口分为有创和无创两种形式,有创形式即在大脑中植入脑活动捕捉器,无创形式即在大脑外部设置捕捉器。

    D. “脑机接口技术”已经可以清晰地“窥测”人的内心活动。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先说明什么是“脑机接口技术”,接着说明“脑机接口技术的形式”,最后说明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

    B. 本文开头先提出脑机接口技术的诞生背景,再详细介绍脑机接口技术,最后总结,采用了总分总结构。

    C. 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例如第②段运用了下定义、作诠释的说明方法,第③段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第④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 本文语言准确,例如“过去这个过程需要好几秒钟,现在只需要千分之一秒。”把几秒与千分之一秒作对比,准确地说明了运用脑机接口技术后丰田公司的轮椅大大缩短了发出指令和执行指令之间的时间。

    3.“脑机接口技术”会不会给人类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请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议论文阅读

    回归简单

    徐 翀

    ①著名作家冰心说:“如果你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世界原本简单,但许多人为制造的因素使之变得复杂起来。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一己私利、一时功名,不惜尔虞我诈、相互精心算计;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惜互相防备、对人心生疑窦。这样一来,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被烦恼所缠绕,就会存在不快乐的阴影。而要想走出这怪圈的生活,就应该回归自然,回归简单和宁静。

    ②简单是一种人生境界。人一旦拘泥于复杂,往往会被灯红酒绿所迷,为名利权势所惑,为金钱美色所扰,为人际关系所困。眼下,有些人活得太累,就是由于城府太深、欲望太高,太在意仕途上的荣辱得失、过于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太在意对世俗的迎合,太用心于机巧的运用……若能把这些看淡、看透,怎么会有那么多烦恼和忧愁呢?

    ③简单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选择简单,意味着清贫、单纯、透明与纯真。据报载,二战期间,科学家爱因斯坦为躲避法西斯的迫害,移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最高年薪1.6万美元聘请他,他说:“能否少一点?3000美元就够了”。有人大惑不解,他说:“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原动力”。直到生病住院,他还说:“简单的生活,无论对身体还是精神,都大有裨益”。正是由于科学家的生活是简单的,所以才成就了累累硕果。

    ④简单做人,应简洁朴素,不能太在意物质上的拥有。孔子称赞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实就是一种甘于清贫的精神,这种甘于清贫的精神就是贫而不贱,在简单质朴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追求广阔的精神空间。反之,过分追求享受,往往会带来精神空虚。

    ⑤简单做人,要淡泊名利,本真本色。生活是一部自导自演的戏剧,你理智处事就是喜剧,意气用事就是悲剧。所以,对生活中的荣辱得失,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老实做事、轻松做人,不戴面具、表里如一。

    ⑥简单做人,应宽容忍让,以君子之心度人,以坦荡之心处事,以宽容之心交友。多为别人办好事,多把别人往好处想,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失误,这样,你心里就会多一层阳光,脸上就会多一缕春风。

    ⑦简单是一种美,一种心态,一种思想。简单做人,是一种睿智的选择,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因为简单,我们不会刻意追求形式,无论何时何地,都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把生活当做一种享受。

    1.下列对本文观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简单是一种人生境界。

    B. 简单成就累累硕果。

    C. 我们要回归简单和宁静。

    D. 我们应老实做事、轻松做人。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简单做人,就是不要在意物质的生活,要注重精神生活,要淡泊名利,有容人之心。

    B. 简单的生活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生活方式。

    C. 只要对人生有深刻感悟的人,就会选择简单做人。

    D. 不拘泥于复杂,回归简单,我们就会少一些烦恼和忧愁。

    3.文章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记叙文阅读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我”的读书往事

    “我”的读书感受

    十来岁(三年级),串门读“报纸墙”

    夜晚,抱着借来的小人书一声不吭地看

    恋恋不舍

    暖暖的、通身清透

    空闲时,去村里收废品人家读杂志和书

    条件好些时,受到妈妈的限制,在被窝里打 手电筒看书

    清凉、浪漫

    后来,读书的种类和条件丰富起来了

    2.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本文以时间为序,回忆了“我”的读书往事,表达“我”对那段美好的读书时光的怀念。

    B. 文章写到,条件好了,可读的书更多了,但是“我”读书反而受到了妈妈的限制,最后 在被子里或者偷借月光看书。表现了“我”读书不被父母理解的痛苦。

    C. 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 书,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那年读书时”的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以及读书 时所产生的亲切和欣喜之感。

    D. 本文多处采用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集中表现“我”对书的酷爱和对曾经读书的艰辛和 不易的伤感。

    E. 文章第一段语言简洁,直抒胸臆,既起到了总起全文的作用,又强烈抒发了作者对读书 的热爱,对过往读书时光的由衷怀念。

    4.结合文章及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文末划线句子“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 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的理解。

    (链接材料)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 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现代著名作家刘白羽说:“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 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偏僻的地方、阴暗的角落、孤独的群体,人们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人们不去注意的角落,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发出明媚的光芒,让人们彻底改变对这些角落的看法。

    请以“明媚的角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