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单选题 6 题,非选择题 6 题
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6 题
  1. 下列与细胞物质组成、结构、功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一定所有细胞都具有蛋白质

    B. 原核细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

    C. 遗传物质DNA上携带的遗传信息蕴藏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

    D. 质壁分离与复原是水分子顺溶液浓度梯度跨膜被动运输的实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能量的供应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呼吸是ATP的所有来源

    B. 太阳能是所有生命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源头

    C.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所有细胞实现能量转化的场所

    D. 细胞内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与草原有关的群落和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原群落与其他群落区别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的丰富度

    B. 草原植被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空间,直接决定动物的种群密度

    C. 调查草原鼠害时,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若标志物脱落,可造成种群数量测量结果偏大

    D. 适当放牧不会危害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但牲畜的选择性采食可改变牧草如冷蒿种群的水平结构,减少竞争强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以下与育种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物理和化学等因素处理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可以提高突变率,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B. 用秋水仙素处理种子或幼苗,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诱导出多倍体,是体现细胞全能性的实例

    C. 花粉离体培养可获得单倍体植株,优点是其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都是纯合子

    D. 杂交育种优点是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发生基因重组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同位素标记某个脱氧核苷酸可以确定不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B. 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dA-Pα~Pβ~Pγ,d表示脱氧)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α位上

    C. 分别用18O标记的水和未被18O标记的水培养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释放的氧气分别为18O2和O2,可有力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而不是来自于二氧化碳

    D. 将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培养至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一半的DNA分子中含3H标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毒品可卡因直接干预一种能产生愉悦和奖赏感觉的物质多巴胺在人脑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最近科学家培育出对可卡因不会上瘾的突变小鼠,该小鼠能过度表达一种钙粘着蛋白。根据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多巴胺由突触小泡通过胞吐方式释放,是一种信号分子

    B. 当多巴胺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下一个神经元主要发生Na+内流

    C. 可卡因会占据突触前膜多巴胺重摄的转运蛋白,导致突触间隙的多巴胺量增加

    D. 过度表达钙粘着蛋白使突触后膜无法形成受体蛋白,使过量的多巴胺无法在一定时间内与处于饱和状态的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6 题
  1. 研究提高植物对CO2的同化力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一直是科学家关心的问题,根据以下有关研究过程回答问题:

    (1)历史上,卡尔文及其同事研究植物对CO2的固定过程如下:

    为了探明碳的途径:将______标记的CO2注入培养藻的密闭容器,定时取样,每次将取样藻浸入热的乙醇中,其作用是______(至少答出两点),然后应用双向纸层析法使得提取物______,再通过放射自显影分析上面的斑点,并与已知化学成份进行比较。

    (2)在生产实践中,增施CO2是提高温室植物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研究者以黄瓜为材料进行实验发现:增施CO2时间过长,植物光合作用反而会减弱。

    原因是:一方面是淀粉积累会______光合作用,另一方面是有限的氮素营养被优先分配到淀粉的分解代谢中,因此造成光合作用所需的______等含氮化合物合成不足。提高温度能够明显促进淀粉的分解,可能是因为适当升温提高了植物的______。

    请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对解决“长时间增施CO2抑制光合作用”这一问题,提出两项合理化建议: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表示在防御肿瘤时,免疫调节的大致过程,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如图,树突状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是______(至少答出两点)。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该细胞通过______与癌细胞表面抗原结合识别癌细胞、启动裂解。但是癌细胞能发生免疫逃逸,因为癌细胞表面的一种特殊蛋白质PDL-1和______细胞的表面______结合,使得该细胞的活性降低并发生程序性死亡。

    (2)目前针对肿瘤的“PD-1”疗法原理是:与癌细胞结合之前,利用阻断抗体与______结合,从而调动自身免疫,抗击癌细胞。如图所示,你认为还可以生产针对______阻断抗体,达到同样治疗效果。

    (3)正常情况下,T细胞增殖一定时间,树突状细胞的一种膜蛋白a活化与T细胞膜表面CTLK4受体结合,使得T细胞分化停止,不会过度活化,这说明了机体的______与免疫调节的关系,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免疫功能过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其机制可用细胞壁酸化理论解释,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是______,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与其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_____。

    (2)如图,高尔基体在细胞伸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______,H+-ATP酶具有______的功能。

    (3)如图可对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机制做出的解释是______,导致细胞间隙的pH值______,膨胀素被活化,纤维素的氢键被破坏,联系松弛,在细胞内膨压的推动下细胞伸长,此过程主要与______有关(填细胞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酸奶中乳酸活菌数的含量是衡量酸奶营养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某兴趣小组拟探究一定体积牛奶发酵液生产酸奶过程中乳酸活菌数的变化规律。如表是某兴趣小组测定的一定体积牛奶发酵液在0.5~5.0小时内发酵液中pH值和活菌数的数值,请根据实验和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发酵时间(h)

    pH

    活菌数(107个/ml)

    0.5

    6.08

    1.5

    1.0

    5.80

    4.5

    1.5

    5.54

    5.0

    2.0

    5.15

    26

    2.5

    4.75

    101.5

    3.0

    4.67

    72.5

    3.5

    4.54

    91.5

    4.0

    4.45

    a

    4.5

    4.35

    51

    5.0

    4.28

    45

    (1)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单位体积活菌数发生的变化为______,原因是______。

    (2)以下为某兴趣小组的实验步骤:

    ①配置牛奶发酵液,经巴氏消毒法消毒,加入已______的3个发酵瓶中。

    ②分别向3个发酵瓶中加入含适量等量的乳酸活菌的混合发酵剂。

    ③在41~43℃发酵,每隔半小时取样,并采用______法接种,培养后计数。

    (3)请根据以上实验步骤③继续以下的操作,回答问题:

    ①接种前现需要制作培养基,培养基中通常含蛋白胨,蛋白胨提供的主要营养有______;培养基灭菌常采用______法。

    ②若在pH为4.45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得到106、107、108三个稀释度的培养基上平均菌落数依次为412个、56个、4个,则表格中的字母a代表的数值为______。

    ③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生产发酵时间______h后,于0~5℃冷藏营养价值较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奶牛养殖业中乳腺炎和口蹄疫分别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两种严重疾病。研究者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出转乳铁蛋白肽(抗细菌)和人干扰素(抗病毒)的双转基因奶牛新品种。如图为基因表达载体,如图为培育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要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作为基因表达载体,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具有______(答出两点即可)。如图中新青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______。

    (2)如图中④是处于______(时期)的卵母细胞,而③一般选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理由是______,对于⑦在移植胚胎前要进行______处理。重组胚胎性别不需要进行鉴定的理由是______。

    (3)研究者利用含有乳铁蛋白肽基因和人干扰素基因的DNA片段分别制成探针进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首先与产下牛犊的乳腺细胞、口腔上皮细胞、蹄部细胞等提取的RNA进行杂交:结果如表:

    探针结果

    乳腺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蹄部细胞

    乳铁蛋白肽基因探针

    出现杂交带

    未现杂交带

    未现杂交带

    人干扰素基因探针

    出现杂交带

    出现杂交带

    出现杂交带

    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为:______(答出两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猫的染色体为2N=38,控制猫毛色的一对等位基因为B(黑色)、b(橙色)。现有多只纯合的黑色猫和橙色猫,雌雄都有。若不同性状的猫繁殖能力相同,将黑色猫与橙色猫杂交,进行多组实验,子代性状如表所示。

    性状

    雄性黑色

    雄性橙色

    雌性花斑

    数量

    51

    26

    75

    (1)黑色、橙色和花斑三种毛色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2)根据该结果,同学们提出不同看法。如图,甲同学认为控制猫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Ⅰ区段上,乙同学认为控制猫毛色的基因位于X与Y染色体的Ⅲ区段。根据乙同学观点,花斑猫的基因组成有______种。你同意______同学观点,理由是______。

    (3)丙同学提出可能是从性遗传,即基因在常染色体上,遗传与性别有关。雌性必须是BB才表现为黑色,而Bb基因表现为花斑,雄性只要有B基因则为黑色。被同学们否定,理由是______。

    (4)多组杂交组合中,亲代父本黑色与橙色比例为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