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句子默写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著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0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抖擞(shǒu)   烘托(hōnɡ)  嘹亮(liáo)   棱镜(lénɡ)

    B. 吝啬(sè)     仿膳(shàn)  憔悴(cuì)    粼粼(líng)

    C. 菡萏(hàn)    荫蔽(yīn)   差可拟(chà)   攒成小球(cuán)

    D. 油蛉(líng)   秕谷(bǐ)   锡箔(bó)     众目睽睽(ku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尴尬  俯视  狼狈  饥肠碌碌

    B. 枉然  弹磺  企盼  煞有介事

    C. 感慨  绽开  搓捻  花团锦族

    D. 轻捷  倜傥  姊妹  人声鼎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响晴,晴朗无云。)

    B.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的咄咄逼人。(咄咄逼人,气势磅礴,让人肃然起敬。)

    C.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花瑞,指花带来的好兆头。)

    D. 这些词语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修改:去掉“之一”)

    B. 朱婷虽然在排球上有天分,在审美方面也有过人之处。(修改:将“虽然”改为“不但”)

    C. 在上海汽车展上,国产汽车不断层出不穷。(修改:删掉“不断”)

    D.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修改:在句尾加上“任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排比,比喻)

    B.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

    C.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拟人,比喻)

    D. 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支。好像躲雨人偶然避雨到人家的屋檐下,你总不好意思走吧?(比喻,反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对课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窍读记》中,回忆“窃读”的方法一部分内容倒叙,用这种记叙顺序可以增加文章悬念,让文章更有吸引力。

    B. 《荷叶·母亲》描写了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开一谢,以白衬红,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折荷叶庇护下的幸福。

    C. 《散步》一文中,“我决定委屈儿子”,表现了“我”对母亲的尊重和理解,对家庭充满责任感。

    D. 《雨的四季》一文,指代雨由“她”“它”变为“你”,便于面对面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更热切,更深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横线上,应填的词语为(     )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_些批谷,棒上___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___,便罩住了。

    A. 支   放   捆   拉   牵

    B. 撑   洒   捆   拉   牵

    C. 支   撒   系   牵   拉

    D. 撑   撒   系   牵   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济南的冬天》选自《一些印象》,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小说《茶馆》、话剧《骆驼祥子》等。

    B.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是题目,“秋思”是副标题。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散曲作家、戏曲作家。

    C. 《论语》昌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诗经》《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D. 《金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作者史铁生,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B.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C.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D.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动词的一项是(    )

    A. 我走在乡村的小路上。

    B. 经过努力,小明的英语成绩提高了许多。

    C. 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初中生了。

    D. 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诗文默写填空。

    (1)牛背上牧童的短笛,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

    (4)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__。”

    (5)日中不至,______________。对子骂父,______________。

    (6)《观沧海》描写大海气吞日月气象、表现了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古诗鉴赏

    送元二①使②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③浥④轻尘,客舍⑤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①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②使:出使。③朝雨:早晨下的雨。④浥(yì):湿。 ⑤客舍:旅店。

    (1)发挥你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著名作家毕淑敏曾经说过;“读书使人优美。”你一定读过不少名著,那你最喜欢哪一部呢?请说出你的理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

    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学校将开展一次读书活动。

    (1)请为活动取一个有吸引力的名字。

    (2)请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济南的冬天》,回答回答。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1.用最简练的话概括本段的内容。(不超过8个字)

    2.“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好不好?为什么?

    3.“响亮”一般指声音宏大,从上下文来判断是不对的,那么“响亮”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4.填空:作者_____(作家姓名)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与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没有______、没有______、没有______,以突出它______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散步》,回答问题。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他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__。

    2.在文中方框里加上标点。

    3.“我”决定走大路,“委屈儿子”来照顾母亲的意愿,这表现了“我”怎样的品质?

    4.文中有一处景物描写,试用“     ”将它画出来,并说明其作用。

    5.如何理解“,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把生命送进狮口

    他和妻子驾驶着一辆满载生活用品的卡车奔驰在无边无际的热带草原上,他们要去处于草原深处的建筑公路的基地。

    就在这时,突然在他们的近前闪现出一头凶猛的狮子。卡车加大马力狂奔,试图甩掉狮子,狮子却紧追不放。

    他们越是心急,令他们恼火的事情偏偏发生:汽车陷进一个土坑,熄火了。要想重新发动汽车,必须把车子摇醒。可狮子就趴在车外,眈眈而视。

    大声吼吓,抛掷东西,两个人办法施尽,狮子却丝毫没有走开的意思。无奈中,他拥着妻子在车里度过了难耐的一夜。可是狮子比他们还有耐心,第二天早上,这头猛兽还守在车外,向这两个要到口的美味垂涎。

    太阳似火,空气仿佛都在燃烧。妻子已经开始脱水了。在热带草原上,脱水是很可怕的。不用多久,人就会死亡。他只有仅仅拥住妻子,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不让狮子和死亡把她带走。此时,他们内心的绝望比狮子还狰狞,必须行动了,否则只能坐以待毙。他说:“只有我下去和狮子搏斗,或许能取胜。”其实两个人心里都很清楚,即使他们的力量加起来也未必抵得过那头猛兽。妻子像是在自言自语:“不能再呆下去了,否则不是热死,也会筋疲力尽,最后连开车的力气也没有了。很多人都在等我们回去,再不回去,他们连饭都吃不上了。”

    车外,狮子一点都没有对他们失去兴趣,它欲耗尽对手的生命,以延续它的生命。没有刀光剑影,生与死在沉寂中却铿锵相对。

    不知过了多久,妻子轻轻地说道:“我有一个办法。”“什么办法?快说!”丈夫多么希望听到她能把他们引向生路啊。妻子默默地伸开双手,搂住他的头,深情地凝望着,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你一定要把车开回去!”说着,眼里涌满泪水。他突然明白了妻子的所谓办法,抓住妻子的肩膀吼道:“不行!不!”妻子扳开他的手:“你不能这样,不能冲动。你下去,谁开车?”她话没说完,就猛地推开他,打开车门,跳下去,拼命地向远方跑去。

    狮子随之跃起,疾追而去。

    她这是将生命送到狮口,为丈夫铺设生还之路。

    他只觉得热血冲头,欲爆欲裂。他抓起摇把,跳下车,追向狮子。他怎么能看着自己的妻子活活被猛兽吃掉呢?

    妻子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快把车开走!快开车!”他的心被撕扯着,刺扎着。他在妻子的喊声中回到车前,发动了汽车,疯了般地追向狮子。

    远远地,狮子撕咬妻子的情景也撕碎了他的心。汽车撞向狮子,那猛兽才惊慌地逃走了。

    草原上只留下响彻很远的哭声——凄惨,悲凉,断肠。

    这是1999年10月的一天,一个叫刘火根的看山老人讲述的故事。老人就是那位丈夫,他和妻子是当年中国援建非洲一个国家的筑路队成员。27年前妻子用生命留给他的爱一直深刻在他的心里。

    去时是双,回来是单。回国后,刘火根把妻子的骨灰绑在身上隐居在深山护林,直到今日。他说,寂静的地方能让妻子睡得踏实,也能让他更清楚地听到妻子灵魂的声音。他说,27年来妻子的骨灰从未离开过他的身体,以后也不会。哪怕死了,他也要和妻子相陪相伴,不离不分。

    凶残可以夺走生命,却夺不走永恒不变的一个字:爱。

    1.第二段中加点的词表示朗读重音所在,请指出哪个词不应该做重音处理(  )

    A. 突然   B. 凶猛   C. 加大   D. 狮子

    2.请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此时,他们内心的绝望比狮子还狰狞。

    3.下面是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请指出哪一项不正确(  )

    A. (狮子)向这两个要到口边的美味垂涎。(句中的“美味”代指刘火根夫妇,写出了狮子的凶残贪婪。)

    B. 没有刀光剑影,生与死在沉寂中铿锵相对。(人与狮进行着你死我活的势不两立的较量。)

    C. (妻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你一定要把车开回去!”(这是妻子对丈夫郑重的嘱托,也是她对丈夫深情的祝福和与丈夫诀别。)

    D. 草原上只留下响彻很远的哭声――凄惨、悲凉、断肠。(妻子被狮子撕咬时发出的凄厉、痛苦、绝望的哭声,回荡在空旷的草原上。)

    4.让刘火根老人27年身背妻子骨灰隐居山林的原因,你认为除了他讲述的两点,更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刘火根是懦夫,生死关头让妻子葬身狮口而保全自己的生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本文故事说说理由。

    6.假如你要把本文推荐给你的同学阅读,请把你的推荐理由写在下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以下两题,选作一题。

    ⑴题目:《我所期待的星期天》

    要求:①从生活实际出发,写出自己的期待;②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要有真情实感;③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句通顺;④不少于600字。

    ⑵题目:《跨进初中以后,_________________》 

    跨进初中以后,你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了一些什么样的感受?进行过一些什么样的精彩合作?探索过一些什么样的有趣问题?……

    怎么样,面对这个题目想写的话是不是太多了?那还等什么呢,将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600以上的文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