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解答题 7 题,填空题 1 题
中等难度 3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5 题
  1. 如果探究实验的结果与预先的假设不一致,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
    A.重新进行假设
    B.修改实验数据
    C.重新进行实验
    D.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光
    B.水分
    C.温度
    D.湿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语文课上学到的成语中,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系.下列成语中,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道理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 )
    A.25℃和0℃
    B.有光和无光
    C.有空气和无空气
    D.温度和水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弹钢琴的机器人
    B.珊瑚
    C.珊瑚虫
    D.钟乳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 )
    A.应激性
    B.能生长和繁殖
    C.能呼吸
    D.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现在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为了证明镁是大豆生活必需的无机盐,取两株生长状态相同的大豆幼苗,将其中的一株培养在含镁的培养液中,另一份培养在( )中.
    A.纯净水
    B.不含镁的沙土
    C.只含镁的水
    D.不含镁的培养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一现象说明生物能( )
    A.由小长大
    B.影响环境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使种族得以延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果要了解蚕的发育过程,应采用(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资料分析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放在窗台上的花卉会向窗外生长,说明生物具有( )特征.
    A.生长和繁殖
    B.需要营养
    C.排出体内的废物
    D.对刺激作出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热带雨林中生物种类繁多,沙漠中生物种类稀少,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水
    B.阳光
    C.温度
    D.空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稻田中,水稻和杂草的关系属于( )
    A.捕食关系
    B.互助关系
    C.竞争关系
    D.分工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调查校园生物时,首先要确定( )
    A.调查的方法和路线
    B.调查的范围和方案
    C.调查的目的和对象
    D.调查的时间和范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电脑病毒
    B.珊瑚
    C.病毒
    D.智能机器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骆驼刺地下的根特别发达,比地上部分长了许多,这是对下列哪种环境的适应( )
    A.干旱
    B.湿润
    C.寒冷
    D.温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机器人在工作
    B.小孩逐年长高
    C.螳螂捕蝉
    D.植物开花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反复实验表明,大豆种子的萌发与光无关,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大豆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
    B.烟草种子的萌发也不需要光
    C.莴苣种子的萌发也不需要光
    D.任何种子的萌发均不需要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进行“验证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的探究活动中,所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A.调查法
    B.分类法
    C.实验法
    D.文献(查阅)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植物分类学》,为校园里的各种树木挂上标识牌,并提交校园植物种类、数量、分布报告.在上述活动中,不涉及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分类法
    D.文献(查阅)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如下表所示,某同学为了研究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相同的花盆中播下大豆种子并且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这个实验设计的错误之处在于:两个花盆( )
    花 盆 播种大豆(粒) 光照 温度(℃)
    A 10 明亮 20 充足
    B 10 暗室 20 不充足

    A.光照不同
    B.浇水不同
    C.温度都是20℃
    D.都应当种植在同质量的土壤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各项中,进行一个科学探究的前提和基础是( )
    A.观察、实验、调查
    B.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判断
    C.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小明为了研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他将两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分别培养在甲瓶蒸馏水和乙瓶土壤浸出液中,结果乙瓶的幼苗明显长得健壮.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设置甲瓶的目的是与乙瓶起对照作用
    B.该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
    C.该实验的结论是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D.该实验应该设置两组对照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在探究“蚯蚓在糙纸上是否比在玻璃板上运动速度更快”的实验中,正确的对照实验设计应为( )
    A.水平放置的玻璃和糙纸
    B.斜置的玻璃和水平放置的糙纸
    C.水平放置的玻璃和斜置的糙纸
    D.潮湿的玻璃和干燥的糙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以下同学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B.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下出来,带回家研究
    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鼠妇,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7 题
  1.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如阳光、空气、水等,另一类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除了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华发现萝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呈现出绿色.经仔细观察,他又发现大葱、蒜苗和韭菜也是这样的.这是为什么呢?小华猜想叶绿素的形成可能与光有关.于是,他想利用蒜瓣作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针对小华的疑问,应该提出的假设是______.
    (2)小华将一些蒜瓣分别浸泡在甲、乙两个装有水的瓷盘中,两瓷盘中蒜瓣的数量应______.然后将甲盘放在阳光下,乙盘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其他条件______.
    (3)根据假设可以预测,甲盘中长出的蒜苗是______色的,而乙盘中的蒜苗叶是______色的.
    (4)在这个设计中,实验变量是______,甲、乙两个装置构成一组______.
    (5)小华的上述研究方法属于______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蚯蚓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肥力,这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______环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小杨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杨不禁感到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后经过长期观察,小杨推测:鼠妇怕光.
    他捉了10只鼠妇做了以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①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上方没有盖),将纸盒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用黑纸包好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不做处理.
    ②将捉来的鼠妇放入纸盒中央,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是移到黑暗一端的鼠妇多,还是移到亮处的鼠妇多?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要有效控制的变量是______.小杨把纸盒一端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境,另一端不做处理的目的是起______作用.
    (2)实验中选择______(A、1,B、10,C、100)只鼠妇较合适.
    (3)如果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则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因此纸盒的一半放置湿土,另一半放置______.
    (4)实验完成后,应如何处理鼠妇?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活动中,某小组同学们按照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并依据实验结果作出了结论.
    甲    组 乙    组
    假设 温度能影响霉菌的生活
    环境条件 光照潮湿 阴暗干燥
    实验材料 一块馒头 一块面包
    处理方法 将实验材料装入袋中
    实验结果 馒头发霉 面包不发霉
    实验结论 霉菌生长在温暖潮湿的地方
    (1)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温度能影响霉菌的生活”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______个.
    (2)请根据“温度能影响霉菌的生活”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①环境条件:甲为低温______.乙为潮湿______.
    ②实验材料:甲、乙两组均为一块______.
    (3)实验结果预期:甲组材料______,乙组材料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________,呼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