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名句名篇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选择题 2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子无良媒。(《诗经·卫风·氓》)

    (2)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3)              ,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4)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5)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李密《陈情表》)

    (6)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宝界山居记

    【明】归有光

    ①太湖,东南巨浸也。广五百里,群峰出于波涛之间以百数,而重涯别坞,幽谷曲隈,无非仙灵之所栖息。天下之山,得水而悦;水束隘迫狭,不足以尽山之奇。天下之水,得山而止;山或孤孑卑稚①,不足以水之趣。太湖漭淼澒洞②,沉浸诸山,山多而湖之水足以贮之。意唯海外绝岛胜是,中州无有也。故凡屏列于湖之滨者,皆挟湖以为胜。

    ②自锡山过五里湖,得宝界山。在洞庭之北,夫椒、湫山之间。仲山王先生居之。先生早岁弃官,而其子鉴始登第,亦告归。父子并中年失偶,而皆不娶。日以诗画自娱。因长洲君,来请予为山居之记。

    ③余未至宝界也,尝读书万峰山,尽得湖滨诸山之景,虽地势不同,无不挟湖以为胜。而马迹、长兴,往往在残霞落照之间,则所谓宝界者,庶几望见之。昔王右丞辋川别墅,其诗画之妙,至今可以想见其处。仲山之居,岂减华子冈、欹湖诸奇胜;而千里湖山,岂蓝田之所有哉?摩诘清思逸韵,出尘壒③之外,而天宝之末,不能自引决,以濡羯胡④之腥膻。以此知士大夫出处(chǔ)有道,一失足遂不可浣,如摩诘,令人千载有遗也。今仲山父子嘉遁于明时⑤,则其于一切世分若太空浮云,曾不足入其胸次矣。何可及哉!何可及哉!

                           (选自《归有光散文选集》有删节)

    【注】①卑稚:矮小。②漭淼澒洞(hòng tóng):水势广阔浩荡,相连不断。③壒(aì):灰尘。④羯胡:匈奴人的别称,此处代指安禄山。⑤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水束隘迫狭           或:如果

    B.不足以水之趣            极:穷尽

    C.不能自引决                 顾:转折,却

    D.令人千载有遗也              恨:痛恨

    2.根据文章,下列句子全部直接写太湖的一组是(   )(3分)

    ①广五百里     ②重涯别坞,幽谷曲隈   ③天下之水,得山而止 

    ④山或孤孑卑稚  ⑤漭淼澒洞,沉浸诸山   ⑥唯海外绝岛胜是,中州无有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第①段写太湖的独特之美主要是为了衬托宝界山的美,为下文写王氏父子作铺垫。

    B.第②段的主要内容是交代宝界山的地理位置、王仲山父子的概况及作者写记缘由。

    C.第③段写王维并说明“士大夫一失足遂不可浣”,是为了表达作者对失节之士的批判。

    D.“何可及哉!何可及哉!”作者用反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王氏父子退隐有道的赞赏。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凡屏列于湖之滨者,皆挟湖以为胜。(3分)

    (2)因长洲陆君,来请予为山居之记。(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孟子》、《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①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②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

    ②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③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③。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

    ④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论语·阳货》)

    [注]①财:通“材”。②私淑艾:不是直接作为学生,而是自己仰慕而私下自学的。③彀率:拉开弓的标准。

    1.根据①、②、③三个选段,简要概括孟子的教育思想。(3分)

    2.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孔子对孺悲的教育方式与材料中孟子所阐述的哪一种教育方式相似?请说说这种教育方式的合理性。(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虞美人

    [清]蒋春霖①

    水晶帘卷澄浓雾,夜静凉生树。病来身似瘦梧桐,觉道一枝一叶怕秋风。

    银潢②何日销兵气?剑指寒星碎。遥凭南斗③望京华,忘却满身清露在天涯。

    [注释]①蒋春霖,晚清词人。曾亲历咸丰间兵事,漂泊江淮间,多感伤之作;②银潢:银河。化自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 ③南斗:即斗宿,南斗六星。

    1.“病来”二句表意生动哀婉,堪称神来之笔,请赏析。(3分)

    2.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在觉新办公室,琴告诉大家,梅表姐嫁了不到一年就守了寡,现在变得有点憔悴。觉新听到这消息,心里很难受。(《家》)

    B.冯云卿在公债市场狠亏了一笔,何慎庵提出一个翻本计划:让冯的女儿冯眉卿勾引赵伯韬,从赵的口中探得消息。(《子夜》)

    C.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当来到广场的一条小巷时,爱斯梅拉达被弗罗洛和卡西莫多劫持。刚巧皇家卫队经过此地,侍卫长弗比斯救下了她。(《巴黎圣母院》)

    D.玛丝洛娃怀孕后被赶出了家门,分娩时染上了产褥症,孩子被送到育婴堂,不久就死了。玛丝洛娃走投无路之下,沦为妓女。(《复活》)

    E.张飞一路平定蜀中郡县,巴郡太守严颜依靠城池的坚固进行抵抗,张飞强攻却是打不下。最后,孔明用计活捉了严颜。张飞对他以礼相待,严颜感其恩义,于是投降。随后,严颜一马当先,打下了他所管辖的地方。(《三国演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2分)

    (1)张教授把祖辈__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2)望着那__的夜空,他又回想起那__的童年,因为每一颗星都闪烁着小时候妈妈讲给他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3)新上任的检察长衣着__,其貌不扬,但脸上刚毅的神色似乎在告诉人们些什么。

    A流传  悠远  幽远  俭朴       B留传  幽远  悠远  简朴

    C留传  悠远  幽远  俭朴       D流传  幽远  悠远  简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依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一句话未了,忽见一个老婆子忙忙走来,说道:“这是那里说起!金钏儿姑娘好好的投井死了!”

    金钏儿因何投井自尽?她死后,王夫人和宝钗对此作何反应?请简述。

    2.阅读下面《欧也妮· 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客人散尽之后,欧也妮声音激动地说道:“所长,我知道你喜欢我的是什么。……我不应对你隐瞒,先生,我心里有一股熄灭不了的感情。……可是你得帮我一次大忙,才能得到我的婚约和产业。”

    引文中的“所长”是谁?欧也妮让他帮忙的是什么事?请简述。

    选(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心不厌细:《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这样红

    杨葵

    ①一部纪录片红成这样,出乎很多人意料,包括总导演陈晓卿,他反复在公开或私下场合表示,《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于他而言,只是一部正常而普通的纪录片而已,他不赞成关于该片的溢美之词。这在当下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作态度,有事儿说事儿,不漫无边际,专注本职工作。依我看,这也是《舌尖》的内在风格——实在。

    ②但今天来说《舌尖》为什么这样红,还是要从文化角度说。这又分虚实两面。

    ③虚的一面从梁启超说起。梁启超曾总结有清一代的学术思想,一言以蔽之曰考证,曰总结。如果把今天放回历史大坐标中观察,无论是学术还是创作,都还在考证、总结这一脉络的延续位置。我们这辈人的悲哀之一是创造力贫乏,也许只配来总个结、考个证。从这一点说,《舌尖》握住了时代命门,它把几千年中国人舌尖的滋味,做了一次泛泛的总结和考证。又因它选取的角度既灵且巧,态度务实低调,就在隐秘的潜意识层面合上了时代节拍,击中了每个观众。

    ④这是虚的层面。至于实的层面,要突出一个“细”字来讲。这与前边的虚谈仍然一脉相承——总结、考证,本来就是在细节上下功夫。

    ⑤来说细的。前两日与友人聊天,感叹近两年突然冒出那么多既有钱又有闲之人,在各个领域内下功夫地玩,深入地玩,大到朝圣、养生,细到香、茶、木头、瓷、陶,甚至鉤瓷鉤壶,都玩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这也是时代特色之一。

    ⑥曾经的中国人太细了。最近读过清代文震亨的《长物志》,看看目录就知道那时文人之清雅,到了多细的地步。单说文房用具,也就是书桌上摆的玩意儿,笔格、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笔觇、水中丞、水注、糊斗、蜡斗、镇纸、压尺、裁刀……还有很多;现代人呢?以我此刻书桌为例,电脑、圆珠笔、即时贴,没了。

    ⑦《舌尖》领人在味觉上向更细处一步步地探掘,重拾我们曾有的静心、细心、耐心。眼耳鼻舌身,色香声味触,每一项往细处探掘,都有太平洋一样广阔的境界,心不厌细,只看你能走多远。

    ⑧只求温饱的吃,那叫囫囵呑咽,连咀嚼都顾不上,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这只是吃的意义之一,远非全部。就如同喝茶,大茶缸牛饮仅为解渴,如果是品茶,选水选茶、凝神温杯这些都不说了,单是入口之后,舌尖、舌面、上腭、两颊……无穷细致的美妙等你体会。

    ⑨《舌尖》以其细,征服了平日里吞食牛饮的普通人。物质世界越浑浊不堪,人就对心灵世界的清净越渴盼,而吃之一项,由最物质出发,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探掘,直达心灵世界的修道之旅,在满足陈晓卿反对的那种大而无当的民族骄傲心理的同时,又能够满足很多人的食色之欲,不红说不过去。

    ⑩返回来再啰嗦几句——在眼耳鼻舌身的层面求细固然可喜,但如果不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行,就是无谓之细。正如《舌尖》一片,《舌尖》只是个起点,如果只停留在舌尖,那真是连美食的门还没入。曾经听一个老茶人说苦,口腔感受到的苦不是真的苦,真苦入心。借他这话来说《舌尖》,创作者们想说的,是心的味道。

    1.下列对“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细”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作态度,有事儿说事儿,不漫无边际,是一种务实的创作风格。

    B.从文化角度来说,“细”包含虚与实两面。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C.一系列的细节探掘,是直达心灵世界的修道之旅,能拓宽我们人生之路的广度和深度。

    D.“心不厌细”的前提是真苦之心,物质世界的浑浊也是往细处探掘的重要条件。

    2.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走红的原因有哪些?(3分)

    3.文章结尾提出的“入心的味道”包含哪些深意?(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张益唐:重生的数学奇才

    人们现在已经知道,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张益唐成就之突出,可以跟当年陈景润攻坚哥德巴赫猜想相提并论。从人生故事来说,张益唐比陈景润要精彩,甚至比被拍成电影《美丽人生》的约翰·纳什都要精彩。

    “我听说普林斯顿的几个教授当时谈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张益唐是谁?怎么没听说过这个人?”他自嘲。

    张益唐1978年考上北大数学系,本科毕业后继续念完硕士。1985年,他来到美国普渡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1992年毕业。按照这个路径,其实他的学术生涯应该走得很顺利才对,但就是在普渡期间出现了波折。他与导师、来自台湾的代数专家莫宗坚产生了分歧,其中既有对学术的不同理解,也有彼此间性格的冲突。

    “我不太愿意提普渡的这种经历。普渡最近要给我一个杰出校友,我说我不会去领这个奖的。可以这么说,北大是我唯一的母校。”张益唐说。

    只有在异乎寻常的情况下,一个博士才会拒绝认可培养自己的学校。没有导师呵护推荐的博士毕业生在学术圈的前景,就跟孤儿独自面对社会差不多,加上当时正逢苏联解体,不少数学家拥入美国寻找机会,获得学术岗位的竞争格外激烈。张益唐毕业时,没能找到工作。六七年间,他做过汽车旅馆小工、送过餐馆外卖,甚至还将全部家当搬进过汽车里,过着流浪者般的生活。

    转机出现在1999年。另一位北大校友帮他联系到新罕布什尔大学授课,开始算编外人员,几年后才转正。在学术圈中,讲师是份辛苦活,待遇与拿到终生教职的教授、副教授们相差巨大。不过在高校拥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加上有图书馆资源可以充分利用,他已经很满意。这一呆就是14年,其间几乎没有与学术界发生联系。

    但他没有放弃数学,他的研究从未停止,他专注于孪生素数和另一个重大课题黎曼猜想。这份坚持实属独特。

    张益唐还喜爱俄罗斯文学、勃拉姆斯和唐诗宋词。

    “有没有一首诗可以表达现在的心情?”

    “唐诗宋词?”他略作停顿,“好吧,我就说两句。我不想说它的出处: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张益唐学术生涯的契机出现在2012年夏天的科罗拉多州,当时他已经57岁。在好友齐雅格家的后院抽烟的时候,他有了一次顿悟。接下来的6个月,他完成了论文《素数间的有界距离》。他成功地证明,的确存在无穷多个差值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虽然从7000万降到2才能最终证明孪生素数猜想,但张益唐的这一研究成果随即被数学界认为在孪生素数猜想这一终极数论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光明已经明确无误地出现在黑暗隧道的尽头。

    著名数学家亨里克·伊万尼茨是《数学年刊》的编辑之一,他接到张益唐的投稿以后非常兴奋,连续工作了7天,从头到尾完成了整个验算和核实,最后确认无疑。

    普林斯顿数学系教授皮特·萨纳克也担任过《数学年刊》的编辑,他用一个普通人能理解的说法来概括张益唐成功的原因:假如数论工具像一辆汽车,“他不仅开这辆车,他更深入到了发动机部分,进而改进了发动机的工作方式,这极不寻常”。

    张寿武、萨纳克、伊万尼茨这些顶尖数学家从不指望为自己的职业找到实用价值。不管孪生素数猜想取得的突破多么轰动,它也无法跟GDP连到一块。人类固有的好奇心才是推进纯数学研究的第一驱动,数学家只求探究的问题深刻而且关键。

    张益唐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数论研究,他说:“本来这些问题都非常简单,中学生都懂,聪明一点的小学生都懂,可它们内部却蕴藏着那么多秘密,要在逻辑上证实却又那么困难,这里头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张益唐成名后,海内外各种邀请纷至沓来,不过他最喜欢的还是包括三重含义的“普林斯顿”:作为历史名镇的普林斯顿、作为世界顶尖学府的普林斯顿大学和开展纯理论研究、爱因斯坦工作过多年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这里推崇学术的小镇环境或许比哈佛耶鲁更有魅力。从2014年开始,张益唐将以访问学者身份加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他无需承担任何来自教学或者科研经费的压力,可以将全部精力专注于理论研究。

    这里跟人间仙境一样。爱因斯坦把仙气留在普林斯顿,我有这个感觉。”他说。

    (《南风窗》2013年11月24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标题“重生的数学奇才”准确地概括了张益唐艰难的学术生涯,生动地表现了张益唐从多年数学研究的失败中重生的经历。

    B.张益唐对自己在普渡大学读博士时的所遭受的事感到不满,他以不接受普渡大学所给予的杰出校友奖表达了抗议。

    C.文章开头拿张益唐与陈景润和约翰·纳什相比,借两位人所熟知的数学大师衬托张益唐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传奇人生。

    D.张益唐在孪生素数领域和黎曼猜想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主要是因为他在新罕布什尔大学任教从而拥有便利的研究条件。

    E.纯粹数学家们并不在意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否能够发挥实用价值,他们被数学本身所吸引,这也是让张益唐坚持下来的动力。

    2.本篇人物报道多处引用受访者的话,从全文看这种写法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4分)

    3.文末画线句涵义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找出下面文字中的四处语病,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并修改。(4分)

    ①近些年,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全国大兴植树造林,人工造林以7000万亩以上的速度每年推进,人工林保存总面积达到8亿亩,人工造林速度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一。②各省森林覆盖率也均有明显提高,但悬殊很大。③森林覆盖率是增强了,但“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景象却随处可见。④从遥感影像上看,这些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似乎不低,水土流失依然严重的原因是由林下缺少灌木或草本植被覆盖,土壤表面裸露程度高造成的。⑤这种现象,被专家称为“林下水土流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7 分)

    在《光明日报》“汉字‘宜简不宜繁’你怎么看?”的调查中,某专家提出了“中小学生应该学点儿繁体字”的建议。

    对于“中小学生应该学点儿繁体字”这一建议,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 分)

    牵牛花,你永远高挂在别人身上,开自己的花。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