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2 题
中等难度 3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30 题
  1.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

    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           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进程

    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秦国在正式变法前,秦孝公主持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争论,商鞅针对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下列观点属于他的是

    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B.民贵君轻

    C.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商鞅变法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主要是因为这次变法

    A.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了严密的户籍制度

    C.建立了二十等爵制                    D.推行连坐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正当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南迁),中原鼎沸之际,……这一新兴王朝,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拓展农业基础;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直接向农户征税,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而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这一王朝是

    A.东汉     B.北魏       C.隋朝       D.唐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这反映了北魏当时

    A.阶级矛盾尖锐                      B.民族矛盾尖锐

    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D.汉族内部矛盾激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新全球史》言及古代中国某制度时说:“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A.改变了封建地主地所有制          B.损害了自耕农的利益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在此之前人类对自然世界缺乏了解

    B. 东西方都开始了对人和人类社会的研究

    C. 中国用大一统方式推进了思想的发展

    D. 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人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

    A. 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B. 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

    C. 否定了科举制度                   D. 根除了“恩荫”选官的弊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北宋中期社会积贫积弱,政府以节约开支方式解决“积贫”的措施有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B.用人不当,新法危害百姓

    C.保守派上台执政,坚决反对新法       D.政令不畅,地方官僚不执行新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北宋中期,“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如某人为“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士是职,知开封府才是实际职务。宋代这样做的影响是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完善了宋朝的科举制度

    C.加重了财政负担                    D.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威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

    A.教权高于王权                      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

    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      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加尔文学说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加尔文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

    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到高无上的地位

    D.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这样做就是亵读神明。”材料所体现的是

    A.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                B.加尔文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C.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因信称义”。下列对“因信称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灵魂得救取决于心中的信仰          B.灵魂得救取决于表面礼仪

    C.否定了教皇和僧侣的特权            D.以自律代替了他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法殖民者相继侵入埃及的主要原因是

    A. 有著名的运河——苏伊士运河        B.法国大革命爆发

    C. 埃及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        D.英法完成了工业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穆罕默德·阿里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金钥匙。下列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

    思想的是

    A.大力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农作物品种

    B.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

    C.围绕军事工业,大力发展本国民用工业

    D.组织翻译大量欧美国家的著作并创办报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世纪40年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建立起来的民族工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其主要

    原因是

    A.阿里对外进行扩张战争消耗了大量财富

    B.埃及重新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

    C.英国等欧洲列强的殖民势力涌入埃及

    D.阿里加重了对埃及人民的掠夺和剥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关于阿里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A、使广大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            B、从根本上触动了埃及的封建生产关系

    C、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进程              D、继任者阿巴斯继续延续其改革举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伏尔泰曾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都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这段材料反映了伏尔泰的主旨是

    抨击封建神学的自大心理      B、把自然科学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C、认为人类社会有客观法则      D、自然界有其特殊的运行规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在中国史中会经常碰到“近代化”一词。百度词条对此解释: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有

    ①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  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  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②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这里的“多元性”是指五四运动是一场

    ①  反帝爱国运动

    ②  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③  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④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 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宋庆龄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她话中的“国际局势”和“内部条件”是

    A. 日本侵略加深和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B. 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共对孙中山的真诚帮助

    C.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和五四运动爆发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下列中国革命的圣地与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②中共找到了革命的新路:工农武装割据

    C、③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D、④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日益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能直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C、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D、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恩格斯说:“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化为竞争中的蓄意刁难和嫉妒。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刀剑成了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恩格斯所述的现实与下列哪一类文学的产生密切相关

    A、浪漫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社会主义文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20分)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

    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节录《二一九法令》

    材料三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二世在农民与土地问题所持的基本态度。(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态度产生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说明法令条文中两种农民在权利规定方面的不同。(4分)

    (3)材料二中法令规定农奴获得自由的前提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令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并说明理由。(3分)

    (4)据材料三,指出“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的原因是什么?(2分)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1861年俄国改革未能平稳社会秩序的关键所在。(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20分)

    材料一   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

    材料二  (刘歆阐释《左氏春秋》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材料三   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

    材料四   不以民为重,其一切法制皆务压制其民,故不肯注意于内治。盖因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也。”                               ——粱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材料五  “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遗种也,则必强忍魁桀,趋捷巧慧,而与其一时之天时、地利、人事最相宜者也。”“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严复《原强》和《天演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刘逢禄和康有为的观点的相同之处。据材料一、二、三,与刘逢禄的观点相比,康有为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 (6分)

    (2)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的政令中有何体现? (4分)

    (3)据材料二、三、四、五,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特点。(6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主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